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心旷神怡 失魂落魄 震耳欲聋 同心胁力
B.太平盛世 国太民安 丰衣足食 安居乐业
C.囫囵吞枣 不求甚解 牵肠挂肚 暗然神伤
D.敏而好学 理直气壮 学而不厌 负荆请罪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报偿(cháng) 凛冽(lǐn) 歧途(qí)
B.酵母(xiào) 枕边(zhěng) 三更(gèng)
C.呻吟(shēn) 美差(chāi) 歇凉(xiè)
D.嫉妒(jì) 木桩(zhuāng) 湖畔(pàn)
3、下列几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浩瀚 抵御 稀罕 机械
B.侵略 发誓 珊瑚 烦琐
C.殿堂 狭窄 繁植 冤枉
D.玲珑 嫉妒 嫦娥 吩咐
4、读拼音写词语,并按要求填空。
lǎn duò yǔn nuò zhuàn quān fánɡ ài chí yán xiāo huǐ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所填的生字中,________是整体认读音节;“quān”是一个多音字,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__。
5、优秀古诗文填空。
(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解放人才,振兴国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的“王师北定中原日 ,_____________ 。 ”写出了诗人因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而感到深深的遗憾。
(3)《题临安邸》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写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愤怒。
(4)诗人虞世南借《蝉》中的诗句“ 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自己高洁的志向。
(5)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诗人林杰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描写了这一传说。
(6)红日初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泻汪洋。——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6、照样子写词语。(2分)
例:金(灿灿)
水 甜
红
白
冷 乐
绿
沉
7、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更________(__________) 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8、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脊背 ________的眼神
________的手指 ________的母亲
9、课外阅读。
东庄的山
古人云:仁者乐山。我( )称不上仁者,( )对家乡宁阳县东庄乡的山,却真的是_____________。
东庄多山,且不说栲栳埠山,也不说皮匠山,单就凤仙山而言,就足以让攀登过的游人__________。东庄素有“南部山水北部园”之说。进入东庄,就会看见座座青山峰峦叠翠、绵延不绝,或奇峰突兀,或险峻挺拔,或沟谷幽深,犹如一幅幅秀美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东庄的座座青山首尾相顾,前后呼应,仿佛张开宽阔的臂膀,联结成巨大的翠帐,将一个个山村或携于山腰,或揽于谷底,细心呵护着。冬天为它们抵御寒风,夏天为它们遮蔽骄阳,山里人便在大山温暖舒适的怀抱里安详而甜美地生活着。你看,在那青山映衬之下,绿树掩映之中,隐隐露出房檐的一角,那便是山里人的住宅。青砖红瓦,绿树红墙。房子依山傍林而建,面南背北,( )采光和通风条件非常好,( )冬暖夏凉,空气清新。坐在明净的窗前,看阳光透过密叶间的缝隙,将片片碎银洒满小小的院落。院子里的老母鸡领着一群毛茸茸的鸡娃娃“叽叽”地到处觅食,不远处的一只红冠子、花外衣的大公鸡,昂首挺胸地在院子里踱着将军步,偶尔也跳上墙头,拍拍翅膀,伸长脖子,亮开嗓子,“喔喔喔”地叫上几声,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的雄姿。
东庄的山上盛产柏树、松树、杨树、赤槐等木材,这里特有的弱酸性土壤,尤其适合种植药材、花生、桃树、杏树、核桃、板栗等经济作物和果树。夏秋之季,慷慨的大山还会向人们献出它特有的天然绿色生态产品——酸枣、树莓和刺梨,摘上一个放在嘴里,酸溜溜、甜津津,满口清香,回味无穷。山林里的山雀、山鸡、斑鸠多得数不清,它们在树杈上或草丛中筑巢产卵,繁衍生息,时不时还会来个百鸟大合唱。
东庄人爱山,大山已经融入他们的生活,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清晨起床后,或在傍晚时分,山乡的人们爱在山林中漫步。欣赏着满眼的青草绿树、鲜花奇石,呼吸着天然氧吧释放的新鲜空气,各类鸟鸣不绝于耳,任阵阵山风迎面扑来,将一身的疲惫和烦恼拂掉。登上山顶,看日月之行,睹星汉灿烂,笑傲万里苍穹,尽览四野沧桑,望空中云卷云舒,看山前花开花落,山里人又平添了一份豪迈和豁达,以更大的信心和魄力去迎接新的挑战,开拓更加美好的明天。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把下列词语填入文中横线上。
情有独钟 流连忘返
【3】文章第一段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
A.过渡,承上启下
B.紧扣文题,点明文章中心
C.总领全文,定下感情基调
【4】文中画“______”的句子描写了山中的景色,作者从静态的角度描写了,______________;从动态的角度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__________图。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说明了东庄有很多景色优美的山。
B.第二自然段只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第四自然段写了东庄山上盛产的木材、经济作物、果树和飞禽。
D.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东庄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6】从文中画“﹏﹏﹏”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我会一朵云一朵云地找你
翩翩3岁多的时候,忽然开始关心生死问题。
那一天,我正开着车,翩翩问我:
“妈妈,人死了,躯体会去哪里呢?”
“躯体入土,灵魂上天。”
“妈妈,你死了先上天,等我死了也上天,就可以找到你了。”
“好吧。”
“妈妈,你是一朵灰色的云,我呢,是一朵白色的云。我们手拉手在天上玩,看鸟飞。”
“可是,妈妈上天后,你要过很久很久才上天,怎么才找到我呢?”
“我会一朵云一朵云地敲门问:‘你是我的妈妈吗?’你要是听到了,肯定不忍心不理我。”
我听得眼泪都要下来了,差点把不住方向盘,只得含糊地应着:“真好!”
可是这家伙还意犹未尽:“妈妈,要不我是白云,你是蓝天吧。蓝天很大很大,我一上去就在你怀里了!”
我实在忍不住,当即把车停靠在路边,一把把这个小丫头紧紧抱在怀里——我觉得我听到的是天籁……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如释重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犹未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会一朵云一朵云地敲门”,句中的“我”指的是__________,“你”指的是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女儿的眼中,母亲就是______________,自己就是______________。正如一首歌里唱的一样,“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4】“我觉得我听到的是天籁”中“天籁”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为什么觉得是“天籁”。( )
A.因为女儿的话让“我”感受到女儿对“我”的深深的爱。
B.因为女儿的话太美妙了,就像是天上飘来的声音。
【6】文中说,妈妈是一朵灰色的云。“我”是一朵白色的云。你将用什么来比喻母亲和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剃头周的平庸人生
周伶俐
①剃头周的门面虽小且破,但很整洁,碎发是随手清扫的。笨重的黑皮转椅,角落里绽开细缝,露出细密的衬布甚至微黄的海绵来,但踩着脚踏板调整高度时,照样灵活得很。三五把闪亮的小剪子,尖尾巴的细齿梳子,几瓶印着明星头像的发胶,一盒儿童痱子粉,方块的海绵,摆在镜子前窄窄的台面上,像一排待画的静物,在明亮的光线里,闪烁着细碎的金光,暖调子,缓慢地流淌。
②剃头周没有一般手艺人的愁苦气。首先他不瘦,圆鼓歧的脸蛋洋溢着很有营养的光泽,壮实的身材,微腆着肚子,头发也梳理得整齐。他还善谈,对客人的每句话都报以认真的倾听和体贴的应和。
③谈笑归谈笑,他剃起头来一丝不苟,哪怕椅子上已坐了一排人,必须不时点着各人名号,安抚大家。到这里来剃头的,以男人和小孩居多,墙角并没有一般美发店必备的宇航员头盔式的烫发设备—讲究的女人不来这里。小孩愿意来,是因为剃头周会制造出动画片里人物的声调,有效抵消了电推子在其后颈上行驶的惊恐。虽说男人们的发型大同小异,但不能因此质疑剃头周的手艺。像我弟,一个时髦青年,凡事注重品位,也时常光顾他的小店。
④人活一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的人喜欢哼哼叽叽地抱怨,有的人天生精气神十足,剃头周便是后一类人。他从早站到晚,嘴也不闲着,累是肯定的,但从来没听他叹过一声苦。
⑤就像普通的木头椅子一样,陈旧、朴素,甚至不是十分坚固了,但是明显能用,不需要花钱花心思换新的。这一种知足,是制头周基本的生活态度。不论世事如何变幻,潮流如何更替。饭,总是要吃的,头总是要剃的。
⑥你不能因其平庸,就怀疑它的意义。
【1】第①自然段中的“暖调子”是指剃头周的店面让人感觉( )。
A.有暖气 B.温暖 C.温馨
【2】第①自然段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不合理的项是( )。
A.描写简陋的工作条件。呈现画一样的美感。
B.交代人物生活环境。让读者眼前呈现画面。
C.简陋但整洁的环境,烘托出主人公的性格。
D.告知读者,剃头周的小店破旧但理发便宜。
【3】第③自然段中.写剃头周的店顾客众多不是为了说明( )
A.剃头周受到不同年龄人的欢迎。 B.剃头周的理发技艺不凡。
C.剃头周工作敬业,为人随和。 D.剃头周不受讲究品位的人欢迎。
【4】下列是同学们对短文内容的概话,你认为最恰当的是(分)
A.介绍了剃头周的小店,他的长相特别,手艺不错。
B.介绍了制头周的小店破日。但手艺不错,受人欢迎。
C.介绍了制头周的日常工作及生活态度,给人以启示。
D.介绍了剃头同的日常工作。赞扬了他的生活态度。
【5】下列选项中,( )词最能概括剃头周的人生态度。
A.知足常乐 B.无可奈何 C.乐观向上
12、阅读课文,填空:
(1)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_______ ____________啊!___________________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13、课内品读。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闰土会捕鸟,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1)选文第一自然段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既准确又传神。请你体会该自然段文中加点字的意义。
(2)作者说闰土会捕鸟,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3)文中画线部分有两个破折号,他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4)选文最后一自然段中的“素不知道”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14、课内阅读
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渐渐发白的山顶,有点亮了起来,紫色的云彩微细地飘横在那里,这是很有意思的。
夏天是夜里最好。有月亮的时候,不必说了,就是暗夜里,许多萤火虫到处飞着,或只有一两个发出微光点点,也是很有趣味的。飞着流萤的夜晚连下雨也有意思。
秋天是傍晚最好。夕阳辉煌地照着,到了接近了山边的时候,乌鸦都要归巢去了,三四只一起,两三只一起急匆匆地飞去,这也是很有意思的。而且更有大雁排成行列飞去,随后越看去变得越小了,也真是有趣。到了日没以后,风的声响以及虫类的鸣声,不消说也都是特别有意思的。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破晓:__________________ 不消说:__________________
【2】用选文中的一个三字词语来概括选文中景物的总体特点:(______)
【3】对于作者关于秋天傍晚时最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夕阳辉煌地照着,到了接近了山边的时候,乌鸦都要归巢去了。
B. 大雁排成行列飞去,随后越看去变得越小了。
C. 风的声响以及虫类的鸣声,不消说也都是特别有意思的。
D. 许多萤火虫到处飞着。
【4】选文是按________顺序来写的,请用“——”在文中画出表明顺序的词。
15、课内巩固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让明亮的眼睛
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用绚丽的色彩
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鸣禽,野花要和你们联欢,
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
祖国的山水要和你们相聚,
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青山说:攀登吧,
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激情!
绿水说:前进吧,
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去吧,天空会撒开片片云锦,
给你们送去明媚的早晨。
去吧,大地会吹来阵阵微风,
给你们留下愉快的黄昏。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课文题目的特点是________。
A.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B.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C.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2.课文第三、四小节采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绿色大自然对少年朋友的_________。
A、比喻;热情 B、拟人;热情 C、比喻;希望
3.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这段话即是文章的开头,也是文章的________,这样的_______并不是简单的重复,篇首是对主题的_______,篇末是全诗的_______。
A、结尾;重复;总结;升华 B、结尾;反复;总结;总结 C、结尾;反复;暗示;升华
4. 第二、三、四、五小节是诗的主体部分,诗人紧紧围绕“_______”、“_______”来驰骋想象,探索大自然神奇的秘密,感受大自然绚丽的景色。
A、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B、去发现翠竹的挺拔、去描绘果园的丰收
C、让明亮的眼睛、用绚丽的色彩
16、综合展示厅
【1】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以上图片反映的是源自中国的民俗文化——福文化。想要进一步了解“福文化”,我们可以搜集与之有关的资料,如________、_______等。
【2】下列搜集“福文化”资料的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学校阅览室、图书馆或书店等地方查阅书籍,查的时候,我们可以按照书的类别找。
B.在网上查找资料,查找的时候,我们要输入恰当的关键词。
C.我们可以自己编写一些有关“福”的故事。
17、阅读理解。
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1.本选文的作者是 ,课文的题目是“ ”。
2.照样子,写词语。
示例:恭恭敬敬
3.用“ ”画出表现“我”对田老师“深深感谢”的句子。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第一个“树”的意思是 ,第二个“树”的意思是 。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是宋朝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他30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陆游34岁时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后来,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
公元1170年,45岁的陆游投奔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真正过上了军营生活。在军旅的生活中,他 ( )尽全力为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而努力,他多次亲( )前线去视察,由于他亲自感受到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所以他在几年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后来,因南宋皇帝投降,陆游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已十分虚弱了,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神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但是,当他看到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眼前时,忽然振作起来,瞪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当他的儿子把纸和笔捧到他跟前时,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
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却永远为广大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还激(励发)着千万人的斗志。
【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字。
【2】给括号前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罢免____回乡 ①停 ②免去 ③完了
与世长辞____ ①告别 ②请求离去 ③解雇
【3】陆游是一个爱国诗人,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叙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陆游为什么能在军旅生活中写下不少爱国诗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1】“酸”的意思有:①像醋的气味或味道;②悲痛,伤心;③微痛无力。选文中加点的“酸”字应选第______种解释。
【2】选文中的两个“第一次”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我”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如何理解选文中母亲的数落的?把自己的理解或看法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5分)
(1) 洛阳的发展可真快,几年间架起了这么多大桥和公路。(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老师的帮助下,进步得真快啊。(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雪花在空中飘。(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人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扩句和缩句。
扩句:校园里种满了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缩句;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2)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3)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4)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改为“转述句”)
22、按要求写句子。
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小练笔:
马上放假了,外地的一位朋友来你家里做客,请你来当一次导游吧,介绍本地的一处美景,100字左右,记得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哟!
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