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营口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将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重新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写作是什么?是表达。

    ②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

    ③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④阅读是什么?是吸收。

    ⑤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

    A.③④①⑤②

    B.④②①⑤③

    C.④①②③⑤

    D.③④②①⑤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培养 贪焚 比喻 饱揽

    B.姿态 玷污 潺潺 至少

    C.借鉴 报尝 锻练 心扉

    D.欺凌 担优 漂泊 手绢

  • 3、关于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阳》一文从“远、大、热”三方面介绍了太阳的特点。

    B.《松鼠》一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议论文。

    C.“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一句采用了夸张的说明方法。

    D.去掉“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中的“最”字,表达的意思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诗词默写

    依照下图的格式默写古诗《题临安邸》。

     

     

     

     

     

     

     

     

     

     

  • 5、课内阅读。

    《松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很______

  • 6、请把下面的字词语补充完整。

    风尘_____)(_____  _____)(_____有礼 忠心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不转_____

    __________

  • 7、根据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1.古诗中有雷震笔下牧童的悠闲自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从军行》中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萧红笔下_____________的祖父和陈慧瑛笔下_____________的外祖父。

    3.《景阳冈》写的是广为流传的“______________”的故事,这个故事选自《____________》,我还知道这本书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故事。

    4.孟子说“自作孽,不可活”,这句话与《左传》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相近。

  • 8、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1.“拘”字读____________,部首是____________,组两个词____________

    2.“乃”字的部首是______________,除去部首还有______________画。在本课中“乃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实用类文本阅读。

    杜小白一家三口外出旅游,准备到火车南站坐高铁,现在有几个出行方案课供选择:

    方式

    时间限制

    路程

    费用

    耗时

    乘公交车

    6:00-18:50

    ——鼓楼公交站——白湖亭公交站——火车站

    2元/人

    1小时20分钟

    坐地铁

    6:30-23:00

    家步行——地铁1号线——火车南站

    5元/人

    50分钟

    打车

    随时

    ——火车南站

    80元(最多4人)

    30分钟

    【1】从上表中可知,费用最低的出行方式是_____________,每人的费用为_______________;耗时最短的出行方式是_________,耗时_________

    【2】上面三种出行方式中最不受道路交通状况影响,能按时预估的时间到达的是_________

    【3】杜小白一家要乘坐的高铁22:30发车,他们打算在高铁发车前30分钟进站,还希望选用的出行方式既省钱又省时。为此,你建议他们最迟______(几点)出门,选择(方式)出行,选择这种方式是因为___________

  • 10、鸟的天堂(节选)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__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__小的__花的__黑的__有的站在树枝上叫__有的飞起来__有的在扑翅膀__

    1给文段横线上加标点。

    2写出该段中的一对反义词:____——____

    3这段话中描写鸟的形态的词有________;描写鸟的颜色的词有______;描写鸟的动作的词有____________。三个有的构成排比句,写出了鸟的____,让我们感受到鸟儿在这里生活得____,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________之情。

  • 11、阅读理解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  )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  ),有记录(fó fú)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  )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xián xuán);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  ),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1“\”画去括号里错误的读音或汉字。

    2文中画横线①的句子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对莫高窟的壁画作了高度评价,请用横线②画出来。

    5欣赏了莫高窟壁画上那些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飞天,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读书再读书

    关于读书,让人高兴的是我们今天读的书,明天就会变作宝贵的财富,但当我们长大成人,总会懊悔自己读得太少。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因为:

    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 我没有去过非洲,没有到过南极大陆,但我却领略过非洲大陆的美丽风情,为南极洲的圣洁天地深深陶醉,这是因为读书让我身临其境。

    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 初春,当我在晨光中吟诵泰戈尔的《金色花》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 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妈妈,你会认识我么?”我感觉有花瓣儿正悄悄地在我心中开放,并潜入我的气息。

    读书使我们美丽。书一本一本地读,时光一年一年地溜走,蓦然抬头,那份书卷气已从内心悄然映在脸上。 是呀,还有什么比书卷气更让人赏心悦目 的呢?

    读书使我们思想深邃。它帮助我们在别人的思想上建立自己的思想,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已经把别人的智慧“偷”过来装在自己的头脑中,多好! 我们本来天生只有一个头脑,是读书让我们又多了 一个头脑。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能使我们多活几度生命。不读书的人,只有一次生命,他充其量只能过一辈子。 读书,使我们拥有丰富的人生: 过去,现在和将来。

    读书真让人受益无穷,所以,亲爱的小读者,请你从看电视、 看卡通漫画、 玩游戏机的时间中务必抽出时间来读书。 别忘了 ,“书是奇迹”,如果你也想让自己的生命发生奇迹的话,那就去读书再读书——为了 明天不致懊悔。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其境 ( )

    A.从高处往下看。

    B.来到。

    C.靠近,对着。

    D.照看字画模仿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受益无穷 ( )

    A.缺乏财物。

    B.处境恶劣。

    C.达到极点。

    D.彻底。

    【3】面对读书,作者是既高兴又懊悔。

    她高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懊悔的是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阅读可以让读者体验书中人物不同的人生。

    B.阅读可以使读者活得更久。

    C.阅读可以让读者获取他人的人生经验,丰富自己的人生。

    D.阅读可以跨越时空让读者在书中回望过去,展望未来。

    【5】在作者眼中,读书都有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文回眸室。

    《慈母深情》的作者是 ,描写了一件   ,其中母亲的一句话让人很感动: ,表达出来母亲的  

     

  •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了。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1本段文字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两种。

    2通过本段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须鲸的食量________,齿鲸的生性非常________

    3文中引号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4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

    向日葵

    “向日葵,花儿黄,朵朵花儿向太阳。”知道向日葵是从这首诗开始的。从老师那儿得知,向日葵是向着太阳转的。早晨,花儿向东。到了下午,花儿又转向西。儿时,我就对向日葵充满着仰慕和好奇。我曾在我家的菜地里种过向日葵,那年,我种的向日葵长高了,长出了花瓣,我有事没事就会跑到菜地里去看,看花瓣是不是会向着太阳转。我看见,上午下午向日葵的花儿朝向就是不一样。我觉得好玩,但花儿为什么向着太阳转在我心中一直是个谜。

    去年夏天,我去了趟新疆。在新疆,我目睹了从没见过的那么大气势的向日葵。那天,我们乘坐的车游过喀纳斯湖,出了布尔津后,车在如诗如画的新疆的天空下快速奔驰。车内,刀郎的歌声粗犷豪放,荡气回肠;车外,一路上的风景在不断地变化,让人心旷神怡。快到哈巴河时,突然,眼前一亮,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向日葵,正迎着太阳在微微转动,朵朵向日葵就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在迎接着远方来的客人。那一刻,我惊呆了!我从没见过如此规模、如此漂亮的向日葵。在我的请求下,车停了下来,我目不转睛地望着,仿佛望着一片金黄色的海洋,仿佛望着一张张澎湃的笑脸,仿佛望着一颗颗赤胆忠心。

    我站在多姿多彩魅力无限的哈巴河边,欣赏着这波澜壮阔的灿烂,品尝着香香甜甜的葵花籽,聆听着新疆的朋友给我讲述的美丽的传说……

    凡是花都有花语的。如牡丹象征繁华富贵,紫荆象征兄弟和睦,铁树象征庄严,菊花象征高洁,向日葵的花语是“欢颜”。传说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位美丽的女神,一天,她在树林里遇见了正在狩猎的太阳神。一见面,她眼睛就发亮,就迷上了太阳神。可是,太阳神没有回应,尽管如此,女神痴情不改,转而化身为一朵花,天天对着太阳绽放着她美丽动人的笑脸,诉说着她海枯石烂、永远不变的爱恋。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花叫作向日葵。

    看着这令人叹为观止的大片的向日葵,听着这动人的故事,我在想,任何灿烂的背后是不是都有一种坚强和执著?向日葵为什么给点阳光就灿烂?为什么总是源源不断坚持不懈地永远绽放着绚丽笑颜?我在想,向日葵的精神多么可贵,我们军人,也需要有这种忠诚奉献、绽放美丽的精神,也需要一种特殊的情感和超然的境界,也需要那种执著,那种坚定不变的信念!

    1从短文中找出和下面句子意思相同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1)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______

    (2)心情愉快,精神舒畅。______

    2细读文章有关段落,回答问题。

    (1)快到哈巴河时,“我”为什么会突然感到“眼前一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你对文中加点的“我惊呆了”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希腊神话中关于向日葵的传说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牡丹象征繁华富贵,紫荆象征兄弟和睦,铁树象征庄严,菊花象征高洁”,除此之外,你还能说出一些花的象征意义吗?(请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

    敢说实话的人

    1941年底的北京,那个时候是叫北平的,一位48岁的学者被日本侵略军抓进监狱,押到了审讯室里。翻译是个韩国人,当这位学者被押进来之后,这个韩国人对他说:“请向日本军官鞠躬。”

    面对赤裸裸的暴力,文弱的学者不得不照做。但是他说:“我是向武力鞠躬。”

    日本军官问:“你是不是抗日分子?”“我是。”学者平静地说。

    日本军官又问:“你为什么抗日?"

    学者说:“这个问题我有两种回答方式。概括地说,我不得不如此。但你要我细说的话,请你给我20分钟,不要打岔。”

    日本军官说:“可以给你20分钟。”

    在这20分钟里,学者告诉日本军官:“我是研究历史的,我研究的结论是: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一个国家用武力占领别的国家,把别的国家的人民当作奴隶,削弱别国人民的意志,只能暂时有效果,最后一定会得到报应。当报应来临时,压迫者有时会比被压迫者更惨。

    你们宣传说,日本的目的是要亚洲各国共同繁荣,这是骗人的。看看韩国的历史就知道。日本吞并了韩国,现在韩国人不管愿意不愿意都要被征入日本军队,做着卑微的工作。你们是要把中国变成第二个韩国。”

    那位刚才还扬扬自得的韩国翻译听了学者的这番话后热泪盈眶,而日本军官则脸色发白,不等翻译译完这段话就把学者带回了监狱。

    再次审讯的时候,照样需要先给日本军官鞠躬,学者照旧说,自己是向武力鞠躬。没想到那个日本军官这次站了起来,向学者鞠躬道:“我向一个不怕死、敢说实话的人鞠躬。”(有删改)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的含义。

    扬扬自得:_________________

    【2】“扬扬自得”是AABC式词语,我能照样子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头为什么要特意交代翻译是个韩国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韩国翻译先前还是一副“扬扬自得”的样子,后来却“热泪盈眶”,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主要运用_______描写刻画了一位学者,这位学者给我们的印象是:________

    【6】文中一共有三次鞠躬,含义一样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文章,你内心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有关问题。

    家乡有一向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易于——_________   平稳——__________

    假如——_________ 停脚——___________

    2文中画 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_句,把___________ 比作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主要讲的是:( )

    A.家乡的搭石很美。

    B.我爱家乡的搭石。

    C.过搭石的速度要快。

  • 18、阅读。

    手指〈节选〉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无名指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别人。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在其中。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1】“薄”是一个多音字,写出下面词语中“薄”的正确读音。

    ( )       ( )       ( )       ( )

    【2】选文中哪两句话写出了无名指和小指的用处极其渺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名指和小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无名指和小指让我们想到生活中的这些人: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最后一自然段向我们阐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理解。

    桂花摇落以后,(  )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  ) 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  )桂花。回家时,总要(  )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请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分别填入一个动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选文中画“____”的句子完成练习。

    这个句子中最能表现桂花香气四溢的字是“_______”。

    3下面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桂花香气浓郁,即使谢了,香味仍存在。

    B.母亲把晒干的桂花送给乡亲们做糕饼、泡茶,桂花香气弥漫, 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乡亲们的生活。

    4下面哪句诗与选文中母亲的话表达的意思相似?(    )

    A.月是故乡明 B.每逢佳节倍思亲 C.乡音无改鬓毛衰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通过老师的帮助,使我改正了缺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注意加点的部分,也写一句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内心体验。

    例: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我能把画面写具体。

    太阳升起,小鸟飞出树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读《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一文,你了解了哪些调查方法?文中李姓名人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