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振耳欲聋 足智多谋
B.相衣为命 诡计多端
C.失魂落魄 夜不闭户
D.路不拾遗 生灵涂碳
2、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
A.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B.它的果实埋在地下,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C.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D.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3、《爱的教育》是一部( )小说。
A.章回体
B.日记体
C.书信体
D.自传体
4、经典诗文默写。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______________。(《杨氏之子》)
(2)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___。(翁卷《乡村四月》)
(3)______________,孤城遥望玉门关。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4)稚子金盆脱晓冰,_____________。敲成玉磬穿林响,_____________。(杨万里《稚子弄冰》)
5、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6分)
(1)落叶他乡树, 。(2) ,下笔如有神。
(3) ,切切故乡情。(4) ,只怕有心人。
(5) ,游子久不至。(6)欲要看究竟, 。
6、补充词语,并完成后面的练习。
惊慌失( ) 欢天( )地
赤手( )拳 ( )有尽有
喜出望( ) 翻山越( )
(1)上面的词语中形容“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的词语是 。
(2)再写出两个像“赤手( )拳 ”含有身体名称的四字词语: 、 。
(3)今天市场上的货物种类繁多, 。
(4)他每天要走几十里山路, ,到山的那边请大夫给母亲看病。
7、根据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从下列词语中选出能反映“我”思想感情变化全过程的三个词语,依次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得意 | 信任 | 醒悟 | 悔恨 | 失望 |
思想感情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拼音写词语,我最棒。
sù mù shēn yín jū gōng sāo rǎo ké sou
( ) ( ) ( ) ( ) ( )
yí hàn wěi zhuāng ào nǎo jì sì jǐ liǎng
( ) ( ) ( ) ( ) ( )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靠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的。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什么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
【1】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碎片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4自然段各自围绕一个中心进行表述,用“——”分别画出各段的中心句。
【3】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具体指什么?请梳理文本信息,填写下表。
碎片化阅读的“美丽” | 优点1:__ | 优点2:____ |
碎片化阅读的“忧愁” | 问题1:____ | 问题2:_____ |
得出的结论 | _______ |
【4】平时生活中,你经常进行_________阅读。读完此文,你得到的阅读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父爱无言
我有个在一家客运公司当售票员的朋友,他总是向我大倒苦水,喋喋不休地抱怨父亲不关心、不疼爱他,总对他不冷不热的,两个人在一起半天都说不了一句话。因此,他与父亲的关系很僵,他从来都不愿主动搭理父亲,更别说喊他一声爸爸了。
在一个大雪纷飞、寒风凛冽的傍晚,朋友的父亲接到一个熟人打来的电话,“一个小时前,你儿子公司的一辆客车坠下了鹰子岩处的山崖,死了二十多人,不知你儿子是否也在车上……”熟人的话还没有说完,朋友父亲紧紧握在手中的话筒突然就掉到了桌子上,他的身子猛地晃了一下,差点儿倒在地上。他呆呆地扶着冰冷的墙壁站立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
他来不及跟家里其他人打一声招呼,匆匆推了一辆破自行车,就拼命地向出事地点骑去……
雪花仍在纷纷扬扬地下着,路上又硬又滑。自行车被摔坏了,脸被摔青了,鞋也不知在什么时候弄丢了一只,脚被尖利的山石划得鲜血淋漓,血滴在雪地上,仿佛朵朵怒放的梅花,凄美动人。他花了三个多小时才跌跌撞撞地赶到二十里外的出事地点。他一边急切地呼唤着儿子的名字,一边颤颤巍巍地翻看着那一具具惨不忍睹的死尸。
这时,儿子也赶来了,他是被单位委派来这里协助处理事故的。寒风正在毫无顾忌地肆虐着,雪落无声,父亲的头顶一片雪白。那一刻,父亲单薄、苍老的身影变得那么模糊而清晰,就仿佛是雪地中一座冰冻的雕塑,但却像烙铁一样烧痛了儿子的眼睛。他的眼角有些湿润,声音有点儿抖地喊道:“爸,别找啦,我在这里好好的呢!”
父亲一下子呆了。他停止了找寻,连话都说不出一句。过了好半天,他才恢复了神志似的,摇晃着走到儿子的面前,定定地看着儿子,两行浑浊的泪水顺着他那沧桑的脸颊流了下来,掉在衣服上,掉在雪地上。
儿子噙着泪问:“爸,你没事吧?”
父亲摇了摇头,努力地从冻得僵硬的脸上挤出一个笑来,喃喃地说道:“你没事……没事就好!”
“爸!”儿子重重地跪了下去,抱着父亲的腿哭了…… (有删改)
【1】用横线画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
【2】“雪花仍在纷纷扬扬地下着,路上又硬又滑。”这句话突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父亲是颤颤巍巍地翻看死尸?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了好半天,他才恢复了神志似的,摇晃着走到儿子的面前,定定地看着儿子”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瑞士(节选)
朱自清
瑞士有“欧洲的公园”之称。起初以为有些好风景而已,到了那里,才知无处不是好风景,而且除了好风景似乎就没有什么别的。这大半由于天然,小半也是人工。瑞士人似乎是靠游客活的,只看很小的地方也有若干的旅馆就知道。他们拼命地筑铁道通轮船,让爱逛山的爱游湖的都有落儿,而且车船两便,票在手里,爱怎么走就怎么走。瑞士是山国,铁道依山而筑,隧道极少,所以老是高高低低,有时像差得很远的。还有一种爬山铁道,这儿特别多。狭狭的双轨之间,另加一条特别轨,有时是一个个方格儿,有时是一个个钧子,车底下带一种齿轮似的东西,一步步咬着这些方格儿,这些钩子,慢慢地爬上爬下。这种铁道不用说工程大极了,有些简直是笔陡笔陡的。
逛山的味道实在比游湖好。瑞士的湖水一律是淡蓝的,真正平得像镜子一样。太阳照着的时候,那水在微风里摇晃着,宛然是西方小姑娘的眼。若遇着阴天或者下小雨,湖上迷迷蒙蒙的,水天混在一块儿,人如在睡里梦里。也有风大的时候,那时水上便皱起粼粼的细纹,有点像颦眉的西子。可是这些变幻的光景在岸上或山上才能整个儿看见,在湖里倒不能领略许多。况且轮船走得究竟慢些,常觉得看来看去还是湖,不免也腻味。逛山就不同,一会儿看见湖,一会儿看不见,本来湖在左边,不知怎么一转弯,忽然挪到右边了。湖上固然可以看山,山上还可看山,阿尔卑斯有的是重峦叠嶂,怎么看也不会穷尽。山上不但可以看山,还可以看谷,稀稀疏疏错错落落的房舍,仿佛有鸡鸣犬吠的声音,在山肚里,在山脚下。看风景能够流连低回固然高雅,但目不暇接地过去,新境界层出不穷,也未尝不淋漓痛快,坐火车逛山便是这个办法。
【1】结合选文内容,理解下面的词语。
(1)重峦叠峰: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层出不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瑞士为什么有“欧洲的公园”之称?作者认为是什么原因造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二自然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介绍了瑞士的湖水。
【4】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逛山的味道实在比游湖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我会一朵云一朵云地敲门(节选)
她快快乐乐地成长着,好像忘掉了这个话题。到了4岁半时,她又旧话重提。那一天,坐在车上,她歪着脑袋问妈妈:“人死了,会去哪里呢?”
“身体入土,灵魂上天。”
“妈妈,你死了先上天,等我死了也上天,就可以找到你了。”
“妈妈,你是一朵灰色的云。我呢,是一朵白色的云。我们手拉手在天上玩,看鸟飞。”
“可是,妈妈上天后,你要过很久很久才上天,怎么找到我呢?”
“我会一朵云一朵云地敲门问:‘你是我的妈妈吗?’你要是听到了,肯定会开门啦!”
妈妈含糊地应着:“真好!”
可是那小家伙还意犹未尽:“妈妈,要不我是白云,你是整个蓝天。蓝天很大很大,我一上去就在你怀里了!”
妈妈实在忍不住,一把把这个小丫头紧紧抱在怀里——我觉得我听到的是天籁。
【1】“我会一朵云一朵云地敲门”,句中的“我”指的是____,“你”指的是____。这句话表达的是_________。
【2】在女儿的眼中,母亲就是______,自己就是_______。正如一首歌里唱的一样,“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3】“我觉得我听到的是天籁”中“天籁”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的练习。
材料一:2014年9月11日,万米高空,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飞机后舱看望工作人员。一位记者说:“习大大好!您前天在北师大说语文不能‘去中国化’,反响很热烈。”习近平很有感触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材料二: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课本中古诗文阅读量统计表
版本 | 总数(篇) | 年平均数(篇) | 增长率 | |||
小学 | 初中 | 小学 | 初中 | 小学 | 初中 | |
2013版 | 69 | 64 | 11.5 | 21.3 | 79.7 | 93.8 |
2017版 | 124 | 124 | 20.7 | 41.3 |
【1】阅读材料,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同桌小丽抱怨古诗文难学,她认为现在又不写古诗文,没有必要学。对此你该怎样劝说她改变这种想法?(至少说出两条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片段一
蛇为什么能吞下很大的动物?原来奥秘在于蛇的特殊的骨骼结构。它头部连接下巴的几块骨头是可以活动的,因此它的下巴可以向下张得很大。①因此,和人类相比,人类的嘴巴张大时,夹角只到30度,蛇却能张大到130度。此外,蛇没有胸骨,它的肋骨可自由活动,就像一扇伸缩门,所以从喉头咽下的食物可直接进入肚子。同时,蛇还能分泌大量唾液帮助其吞咽。
片段二
人体温度计为一种水银温度计,它的上部是晶亮的玻璃管,下端是一个圆圆的玻璃泡。在泡里和管的下端装有纯净的水银。水银它很“勤快”,受热的时候,就会努力沿着玻璃管往上爬。有时候它又很“懒惰”,每当量完一次体温,它银色的柱子就赖在那里,如果不摇晃它,它就呆在那不动了。所以每次我们使用之前,都要用力甩它几下。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奥秘:_________
【2】片段一主要介绍了什么?请找出一个关键句子抄下来。
_______
【3】在片段一中,句子①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写出两个。
(1)_______(2)_______
【4】在片段二中,“水银它很‘勤快’,受热的时候,就会努力沿着玻璃管往上爬。”说明了水银___(A.受热膨胀 B.生命力强)的特点。我们使用之前,都要用力甩它几下是因为_____。
【5】说明性文章的语言风格多样,如片段一的语言____(A.平实 B.活泼),片段二的语言____(A.平实 B.活泼),无论哪种风格,描述都要准确、清楚、有条理。
15、延伸阅读
阻用赵括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赵孝成王即位。
公元前260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赵孝成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lǚ lǔ)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
秦军间(jiān jiàn)谋说:“秦军所厌恶(è wù)忌讳的,就是怕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赵王听信了秦军间谋散布的谣言,因此就让赵括当将军,取代了廉颇。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子粘死再去鼓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不懂得灵活应(yīng yìng)变。”赵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将。
后来,赵括果然惨败,赵军四十多万人被坑杀。
【1】用较快的速度阅读短文,我用了____分钟,这个故事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3】用“_____”画出赵括惨败的原因。
【4】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赵括用兵的故事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荷叶青青
夏天,玄武湖里那一望无边的荷叶忽然叫我生出了许多感想。祖母淡淡的笑容渐渐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老家的院子不大,却年年要种一缸荷花。祖母特别(爱好 喜爱)荷花,对荷花下的功夫更让人吃惊。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隔年的种藕早已选好,祖母自己一支支种下去,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到了小荷叶快要冒尖的时候,祖母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靠近,说是人呼出的热气,会让叶子枯萎。小荷叶终于长出来了,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不屑一顾。祖母看着荷叶,却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夏天到来的时候,才有真正的长杆儿荷叶亭亭地舒展开来。这时天大热了,大门成天开着,就有人探头欣赏我家独特的风景。祖母常常在门口乘凉,看到有人夸她的荷叶,就把人家让进来,沏上茶水,请人边喝边欣赏。
一天,有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张望,祖母又发出邀请,可女人摇摇手,说出一(番 翻)话来。祖母这才注意到孩子生了一头疮,她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带 代)那个小女孩忍受痛苦。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一声剪下最大的一支荷叶。原来女人就是来讨荷叶的,中医给小孩开的药里,要用新鲜的荷叶。
荷叶是夏日里清凉的东西。祖母以往每年也都要分送几支给左邻右舍泡茶喝。这一年,老邻居们是喝不上荷叶茶了。每隔几日,就要给那个孩子剪一支荷叶,荷花缸里的荷叶也就越来越少。不过,小孩子的疮倒是确实一天天好起来。
家里人都可惜那一缸好荷叶,像这样剪下去,今年别想看荷花了。祖母却念念有词:“真是一物降(xiáng jiàng)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如今看到这一池荷叶,就像看到一池的清凉。假如祖母拥有这一池的清凉,她又会高高兴兴地把它送给许多人吧。
【1】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拼音或字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不屑一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念念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
【4】文中具体叙述了祖母种好荷花的过程,请你按原文回答,并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祖母家的荷叶有什么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荷叶派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祖母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觉得祖母的言行前后矛盾么?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 在人生的旅途中 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 鱼 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本文已用“|”将短文分为两层,请写出各层主要写了什么?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沮丧”的意思?当年那件让孩子“沮丧”的事,与后来他成为“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之间有什么联系?
【3】“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垃圾堆上的阅读
米凯·阿尔伯特是美国一名自由摄影师。一天,他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旅游,经过一处约15公顷大的垃圾场时,一个不可思议的情景映入他的眼帘:一个靠捡拾垃圾卖钱为生的妇女,头顶鸭舌帽,身着长袖夹克,腰围长裙,戴着手套,腿套长袜,脚穿线绑鞋,正坐在如山的垃圾堆上的一个蓝色塑料袋上,聚精会神地阅读一本捡来的书。此时,天空悬浮着乌云,一场暴雨即将降落,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她邀游于知识海洋的专注……米凯迅速端起相机,凝神屏气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个震撼人心的镜头。
阅读的妇女叫安杨拉布尼,就住在附近的贫民窟里。“我从小喜欢读书,因家境贫寒,小学设上完就开始捡垃圾卖钱补贴家用,长大结婚后,丈夫没有固定工作,要养活四个孩子,靠他打零工的那点钱根本不够,我只好继续捡垃圾。虽然苦又脏,但毕竟有些收入,孩子们也勉强能够吃饱,这让我很欣感。“说完她又笑了。
米凯被安杨拉布尼的乐观情绪所感染,也跟着笑起来:“你的生活如此艰辛贫困,在这样的环境竟还能热爱阅读,确实令人钦佩。”对于赞扬她显然有点不适应,脸也微微涨红了:“看书让我在垃圾外,还能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同时也改变了我的内心世界,安慰了我不安的灵魂,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在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评选中,《垃圾堆上的阅读》从来自124个国家和地区5666名摄影师提交的10万余份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当代热点类单幅作品一等奖。评委会的领奖词是:“这张照片既让人心碎,又让人充满希望。那位背尼亚妇女生活虽然艰辛,但她只要捡到书就会花时间去阅读。她用知识武装起米的强大的内心世界,嘲笑了世间不肯阅读的卑微。她拥有好奇心,这好奇心将引导她走向外面的世界,那是远比这里的垃圾场宽广得多的世界。”
【1】妇女说的哪句话最能体现她热爱阅读的原因?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2】选择正确的一项填空。
①以下不属于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是( )
A.脱颖而出 B.凝神屏气 C.一举成名 D.不可思议
②“米凯迅速端起相机,凝神屏气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个震撼人心的镜头。”之所以说这个镜头“震撼人心”是因为( )
A.这个妇女靠捡垃圾为生
B.暴雨中丝毫没有影响她专注地阅读
C.妇女善良的品质,打动了摄影师
D.妇女的身份与装扮和她此时阅读的状态形成极大反差
③第2自然段主要运用的是语言描写。“说完她又笑了”,从这句话中,我们体会到安杨拉布尼对生活( )的态度。
A.乐观 B.无奈 C.满足 D.失望
④《垃圾堆上的阅读》在摄影比赛中获奖的理由是( )
A.它是摄影师米凯·阿尔伯特的作品
B.那位肯尼亚妇女生活艰辛
C.这张照片既让人心碎,又让人充满希望
D.获奖可以让她欣慰并改变命运
【3】理解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
她用知识武装起来的强大的内心世界,嘲笑了世间不肯阅读的卑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充短文的主要内容。
美国摄影师米凯去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旅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自己的读书体验,仿写完成句子。
书是一盏明灯,带你找到前进的方向;书是一双翅膀,带你领略万千的世界;
书是____________,带你邀游知识的海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认真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作答。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línɡ lónɡ tī tòu( )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hónɡ wěi( ),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藏”字是____结构,部首是____,除部首外有____笔,在文中,它应该取读音____。
【2】在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
【3】圆明园中建造了许多风景名胜,最具代表性的有_________
【4】用“ ”划出承上启下的句子。
【5】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爱是什么?爱是母亲口中的“精彩极了”,也是父亲冷冷的一句“糟糕透了”;爱是父亲摇动的小舟,也是母亲掏出那一卷_________;爱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句型,补充完整)。
21、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4分)
(1)①空气中没有灰尘。②大自然将多么单调。
(2)①赵州桥雄伟坚固。②赵州桥美观。
22、松鼠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松鼠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用合适的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同学们,任何事物都有第一次,如:第一次站在众人面前说话;第一次挨了老师的批评;第一次说了谎……请你以“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把内容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例文:第一次包饺子
春节期间,让我难忘的事有许多,我感触最深的是那一次包饺子。
除夕那天,我与妈妈来到菜场买来包饺子的材料准备在家里包饺子。回到家里,我洗好手拿着肉来到厨房准备大显身手。我在妈妈的指导下握住刀专心致志地剁着砧板上的肉。一开始我认为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没想到我站在厨房里剁啊剁啊,剁得我腰酸背疼,但我还是鼓励自己坚持下去,奋斗了半天我终于把肉和菜剁得非常细。剁完后我请来了妈妈帮我在馅里调味,妈妈熟练得在馅里加了些盐、味精……我闻了闻,啊,好香!这时妈妈把茶几上的东西都拿走把包饺子的饺子皮、馅和盘子放在茶几上,我们一家三口坐在电视机前其乐融融得一边包着饺子,一边看着电视。我拿起一张白色的饺子皮照着妈妈的样子,把饺子皮放在手掌心,摆了摆平,用大拇指轻轻地按住饺子皮的一小边,用筷子在汤碗里夹了一块肉馅儿,放在了那一张白色的饺子皮的中心。接着在饺子皮上的沿上涂上了一圈水,把饺子皮用手指按住角,翻过了。然后双手把两半饺子皮捏了三下,做完一只饺子,我包的那只饺子出现在眼前,看上去像个“大肚子”,我把那个“大肚子”放在盘子里一眼望去好像一个肚子快要吃破的人。我又做了一个,可是我这次馅又放得太少了像一个皮包骨的人。我又转过头去看妈妈的成果,哇!一个个饺子圆滚滚得,像小孩的脸颊圆圆的。为什么妈妈包的饺子那么好?我在其中看出了小秘密,原来妈妈每个饺子里的馅都是一样的。我也想妈妈那样在饺子立放入适量的馅再合上。果然和妈妈做的差不多。
过了一会儿,爸爸端出来了一盘热腾腾的饺子我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我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