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正确的一项是( )
①真要读书,须善耐寂寞,甘守孤独。
②这方面,国学大师陈寅恪便是典范。
③读书之法,贵在持之恒。
④不要因为这份寂寞与单调,你就感到厌烦无味,就与读书渐离渐远。
⑤陈寅恪在德国留学期间,始终专注于读书学习,不受其它干扰,终成大师。
⑥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
A.③⑥①④②⑤
B.③⑥④①②⑤
C.②⑤①③④⑥
D.③④①②⑤⑥
2、下列关于课本的信息,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这句诗包含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
B.《示儿》是陆游的绝笔诗,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祖国统一的感情。
C.《白鹭》《落花生》《珍珠鸟》《少年中国说》的作者分别是郭沫若、周而复、冯骥才、梁启超。
D.“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的这句话与杜甫的诗“月是故乡明”异曲同工,母亲不是用嗅觉区分,而是用情感在体味。
3、下列加点汉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嫩(nèng)绿 垂蔓(wàn) 人影绰(chuò)绰 游隼(sun)
B.铿(kēng)锵 挨(ái)近 间隔(gé) 冠(guàn)军
C.乘(chéng)机 眼睑(jiǎn) 境(jìng)界 抵御(yì)
D.便(pián)宜 咂(zā)嘴 侮(wú)辱 镇(zhèn)定
4、根据意思写词语,并按顺序排列。
①希望断绝,毫无希望。( )
②心里想着出现某种情况。( )
③希望落了空。( )
④殷切地希望。( )
排列顺序:
5、加偏旁,再组词。
焦 ( ) 害 ( ) 贱 ( )
夹 ( ) 玄 ( ) 莫 ( )
6、看拼音,写字词。
外pó( )dīng zhǔ( )我,要经常对环jìng( )进行shā jūn( )处理。如果感染新guān( )病毒,可能会头yūn( ),téng( )痛难rěn( ),需要治liáo( ),主动gé( )离,多xiū( )息。尽量避miǎn( )āi( )近他人,少交tán( )。
7、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我国古代不少爱国诗人同样关心着祖国,宋代诗人陆游在其绝笔中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达出其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林升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述说着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激愤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2)《小王子》的作者安东尼·圣埃克苏佩里是_____国著名作家,他住在一个编号为“B-612”的小行星上,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 陪伴着小王子。
(3)为董永与七仙女做媒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因诗的风格不同,诗人都有不同的赞誉,刘禹锡被誉为“___________”;杜甫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七绝圣手”。
8、查字典填空。
“秀”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自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秀”在字典里的解释:①植物吐穗开花,多指庄稼;②美丽:③特别优异的;④表演,展示。请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秀”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我要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
(2)在巴黎,我看了一场精彩的时装秀。( )
(3)六月六,看谷(粟)秀。( )
(4)2021年2月3日,习近平爷爷来到山清水秀的化屋村。( )
9、莺
【文段1】雀形目鹟科的1亚科。本亚科鸟类体形短小或中等;嘴形尖细,有时微具缺刻;体羽大都为纯色,仅少数非洲种彩色较多。共6l属345种,中国有19属83种。是旧大陆①著名的鸣禽,仅少数种类(如戴菊莺、北极莺)越过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但冬季仍返回菲律宾和马鲁古群岛越冬。
①旧大陆:指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欧洲认识的世界,包括欧洲、亚洲和非洲(全体被称为非洲—欧亚或世界岛)。与此相区别,新大陆主要指美洲大陆。
——《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
【文段2】在森林的主人当中,莺科小鸟最多,也最惹人喜爱:它们活跃、灵巧、轻盈、好动,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富有感情,叫声中透出喜悦。……鸟雀布满大地各个角落,到处能听见它们欢畅的歌声,看到它们飞来飞去的欢快身影。……莺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除两三种身上稍有斑点略能点缀,其余的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它们居住在花园里,树丛中,或是种植蚕豆青五等的菜田里,一般在蔬菜架子上栖息;它们在这里玩耍、搭窝,不停地出入,直到收获季节。
【1】文段1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文段1中写到“体羽大都为纯色”,联系以上文段,我知道莺的体羽颜色大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以上语段,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莺都会越过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但冬季仍返回菲律宾和马鲁古群岛越冬。( )
②莺是世界岛著名的鸣禽、它们的叫声欢畅,透出喜悦。( )
【4】这两段介绍莺的说明文语段语言风格各有什么特点?你喜欢哪一种呢?请联系语段中的有关词句说明理由。
文段1语言风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2语言风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蜂鸟
在所有动物当中,蜂鸟体态最妍美,色彩最艳丽。它闪烁着绿宝石、红宝石、黄宝石般的光芒,终日在空中飞翔,只不过偶尔擦过草地;它在花朵之间穿梭,永远生活在自由的天地里。
各种蜂鸟分布在美洲最炎热的地区,它们数量众多,但仿佛只活跃在两条回归线之间。那些在夏天把活动范围扩展到温带的蜂鸟,在那儿,也只作短暂的逗留;它们仿佛是太阳的追随者,同它一起前进,一起回归,并且乘着风在永恒的春天里翱翔。
蜂鸟是体积最小的鸟类。最小的蜂鸟体积比虻还小,粗细不及雄蜂。它的喙是一根细针,舌头是一根纤细的线;它的眼睛像两个闪光的黑点;它翅上的羽毛非常轻薄,好像是透明的;它的双足又短又小,不易为人察觉;它极少用足,停下来只是为了过夜,而白天它纵情地在空中遨游。它双翅的拍击非常迅捷,所以它在空中停留时不仅形状不变,而且看上去毫无动作,只见它一朵花前一动不动地停留片刻,然后箭一般朝另一朵花飞去。
这种小鸟勇敢——或者毋宁说是鲁莽。人们看见它狂怒地追逐比它大20倍的鸟,附着在它们身上,反复啄它们,让它们载着自己翱翔,一直到平息它微不足道的愤怒。有时,蜂鸟之间也发生非常激烈的搏斗。急躁看来是它们的天性。如果它飞近一朵花,并且发现花儿已经凋零,无蜜可采,它立即毁掉花瓣儿,以示恼怒。
蜂鸟只能发出一种低微的急促而反复的叫声:“嘶卡,嘶卡。”拂晓就听见蜂鸟在林中啁啾,到太阳射出最初的光芒,蜂鸟的族群便振翅而起,飞散到广阔的原野上去。
【1】作者写蜂鸟飞翔和愤怒的特点时,语言生动形象,富有变化,请写出文中下列词的近义词。
飞翔:______、______ 愤怒: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文章介绍的蜂鸟特点。
(1)______
(2)______
(3)蜂鸟是体积最小的鸟类。
(4)______
(5)蜂鸟叫声低微、急促而反复。
【3】举例写出第3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或修辞)方法介绍蜂鸟形体小和飞行特点的。
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只”能删去吗?简单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朝阳小学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参加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后绘制成如下统计图表。请根据图表完成练习。
健康状况统计表
测试项目 | 升降趋势 | 测试项目 | 升降趋势 |
身高 | ↑ | 肺活量 | ↓ |
体重 | ↑ | 视力 | ↓ |
胸围 | ↑ | 体能 | ↓ |
影响因素比例统计图
【1】分析“健康状况统计表”,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影响因素比例统计图”,判断下列说法或做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同学们参与度不高的首要原因是场地不够。( )
(2)教师的科学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
(3)在学校里最重要的是学习,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参不参与无所谓。( )
【3】如何让大课间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请你结合图表提出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关于“冰心文学馆”的介绍,然后回答问题。
【1】林晓同学想了解冰心文学馆的展品、去冰心文学馆的路线及周边美食情况,他应分别点击目录中的( )进行查看。
A.3 7 5
B.2 7 5
C.9 7 5
【2】请你根据表格中的信息,简要介绍一下冰心文学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两句话把你了解到的冰心介绍给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这个片段选自课文_______,作者是______,原名_____。
【2】文中画线部分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还写了鸟的不同姿态: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画线部分主要写出了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这个句子中第一个“鸟的天堂”指_____________。
(2)“天堂”在这句话中解释为( )
a.人死后灵魂居住的永享幸福的地方。 b.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3)这一句话中第二个“鸟的天堂”还可以说成是“__________。”
【5】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用加点字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不久,儿子收到了高尔基从远方寄来的信。信里说:
“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①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 )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 )是②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文中第①处“美好的东西”指的是 ;第②处“美好的东西”指的是 。
3.下列名言与“‘给’永远比‘拿’愉快”所说明的道理相同的是( )。(多选)
A.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B.读书使人心明眼亮。——伏尔泰
C.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D.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
4.高尔基写这封信,是希望儿子明白什么道理?希望儿子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李白与崔颢,两“鸟”比翼飞
黄鹤楼,是我国古代的名楼之一,它位于武昌西边。背依蛇山,前瞰大江,飞檐彩柱,huī huánɡ zhuànɡ lì( )。这里是古代的游览胜地,无数的文人雅士、大臣官僚,都爱登上黄鹤楼,欣赏大江两岸的景色,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楹联,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唐朝诗人崔颢的《黄鹤楼》。
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shī xìnɡ dà fā( ),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题的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先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佩服得连连赞叹,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为此,李白还bù wú yí hàn( )地叹气说:“眼前有这么美好的景色却不能赞美,因为崔颢已经先题诗了啊!”
虽然如此,李白一直记着这件事,总想有机会写首诗和崔颢的那首比一比。后来,李白在游金陵凤凰台的时候,仿效崔颢的诗,写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的这首诗也成为历代传诵的名作,“凤凰”终于赶上了“黄鹤”,在诗坛上两“鸟”比翼齐飞,嘤嘤相鸣,kuài zhì rén kǒu( ),留下一段佳话。
【1】根据短文中的拼音在括号里写词语。
【2】古时候,黄鹤楼为什么能成为“游览胜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短文中出现的两首诗,请概括出这两首诗的共同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仗”是古诗常用的修辞手法,请用“ ”分别画出两首诗中的对偶句。
【5】结合短文以及你的了解,对李白和崔颢两位诗人作出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九寨归来不看水。”水,是九寨沟的灵魂。九寨沟色彩最美的湖泊要数五花海了。因湖底有钙化粉末沉积,加上湖水深浅不同,湖底滋生的藻类和水草不同,在同一水域,呈现出鹅黄、墨绿、深蓝、藏青等色,五彩缤纷,斑驳迷离。透过清澈的水面,可见湖底有泉水上涌,湖面上便泛起一个个圆形彩环,一圈圈从里到外,从小到大,荡漾开去,不断产生,不断消失,令人目不暇接。山风徐来时,湖里各种色彩相互渗透、浸染,整个湖泊更是充满了活力。
【1】用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说说“九寨归来不看水”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恰当地运用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第4句话是_________描写,第5、6句话是_________描写。
【4】为什么五花海在同一水域会呈现不同的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哨望,可它真是哨望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橙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孤独——_____ 嗜好——_____ 哨望——______ 或许——______
【2】白鹭的嗜好是___________。
【3】“美中不足”的意思是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短文中的不足指的是( )。
A.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
B.低飞。
C.白鹭不会唱歌
【4】“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这句话是运用了____和____ 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对白鹭的_______感情。
1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流线型结果,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鹭鸶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鹭鸶设计出的镜匣。
【1】划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试着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解释以下句子。
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鹭鸶》一文好像是一幅幅静态的水墨画。请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像,把你脑海中的画面画下来。
19、阅读
大别山上的邓政委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到大别山,在夺取了南渡黄河鲁西南战役和高山铺战斗的胜利后,部队的战略意图作了调整,我们时常昼夜行军与敌人周旋。这期间,部队开到安徽省太湖县太平乡进行短期整顿。有一次,在全军召开旅以上干部会议时,李达参谋长突然过来喊我,说是邓政委感冒了,快去给他打针。
我背上药箱走到邓政委身边,说:“二号,打针了。”(那时为了保密,把刘司令员和邓政委分别叫“一号”和“二号”。)邓政委站起来走下会场,坐在主席台旁边的椅子上准备打针。我说,这里风大不安全。可邓政委并没有离开的意思,而是挽起袖子把手臂放在了桌子上。我不敢说什么了,给他打了针。刚拔掉针头,他连衣袖都没放,转身又去开会了。
1947年7月中旬,野战军司令部设在山东郓(yùn)城赵楼村。一天,我在湾子(那时的村子叫湾子)里碰见一个戴墨镜的人被担架抬着,一看见我穿着军装,就高声嚷着要见刘伯承、邓小平。当时我很惊讶,这个人怎么敢直呼首长的姓名啊?可心里想了想。这也证明了刘司令与邓政委的平易近人。
后来才听说,这个人是蒋管区(未解放区)某大城市搞地下工作的同志,来送关于挺进大别山的地图的。他因长途跋涉,患上了急性结膜炎,眼睛红肿疼痛,睁开都困难。邓政委就派我专门为他治疗、护理。我每天用硼酸水给他的眼睛冲洗三次,用蛋白铝、眼药水滴眼三次,让他吃些猪肝来补身子。邓政委在指挥战斗的极度繁忙中,还经常抽出时间来看望他。
大别山中条件十分艰苦,药品十分缺乏。当时部队有“三多”:由于部队北方人多,水土不服,拉肚子的多;整天行军打仗,官兵们几个月洗不上澡,生疮的多;还有打摆子(疟疾)的多。可是,部队又没有足够的药品为官兵们治疗。邓政委知道后,就鼓励我们要克服困难,积极想办法来改善战士们的医疗条件。
正是受到邓政委的启发,我们自己动手对医疗条件进行了改善。部队没有蒸馏水,我们就用开水经过过滤、消毒来代替;部队缺乏盐酸奎宁口服药品,我们就自己配制。就是这样,部队挺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刘邓首长生活艰苦,从不搞特殊化,睡觉都是铺稻草打地铺。大别山的日子苦,没有鞋穿,冬天没有棉衣,邓政委发动大家自己动手打草鞋、做棉衣。我经常看见邓政委和警卫员一起打草鞋、做棉衣。哪怕是下大雪,邓政委始终穿着他那双和战士们一样的旧布鞋。
有一次我们冒雨行军,晚上李达参谋长叫宋医生和我去给邓政委看病,说他感冒了。可走进寝室时,却看见邓政委坐在椅子上睡着了。我们叫醒他后,给他打了一针,并给他拿了三包阿司匹林粉剂。
过了两天,我们又去给邓政委检查身体。他拿出了两包药,说是服了一包,感冒就好了,让我们把其余两包药拿回去给其他病人用。宋医生忙说:“那怎么行,药的剂量不服够病怎么好得了?”邓政委却坚持说:“怎么不行?我说行就行。战士们更需要,把药拿走!”没办法,我们只好拿了药出来。
(选自2004年8月20日《南充日报》,谭友良口述,任岗、杨波整理,选用时略有改动)
【1】这篇文章中多次说到的邓政委就是____________,文章主要反映了他______、______等思想品质。
【2】从文章的有关内容看,口述人当时在部队里从事什么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到大别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时常昼夜行军与敌人周旋。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画线的段落,谈谈你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
20、缩句
①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②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痛击追上来的敌人
21、从天而降的石块把敌人砸得屁滚尿流。 (改为“被”字句)
22、缩句。
(1) 受检阅的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 缓缓进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许多事情。请你选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情写下来,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