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舟飞船成功发射,离不开航天人的努力。下列词语或俗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
A.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神舟十七发射。
B.科学研究若前怕狼后怕虎,终将一事无成。
C.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感谢为了神舟十七发射默默付出的人。
D.航天人处心积虑,只为努力推动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
2、加点字读音相同的是( )
A.一知半解 不求甚解
B.不计其数 不可计数
C.博闻强识 见多识广
3、故园无此声。给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
A.老宅子
B.故乡
C.老地方
4、查字典,填空。
1.“汛、及、誊(téng)”三个字中,查______字用音序查字法比较方便,先査大写字母___;查_____字用_____比较方便,先查部首_____,除部首外_____画;查“及”字用数笔画查字法比较方便,共有_____画。
2.在“坚强、勉强、倔强”这三个词语中,“强”的读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
5、辨字组词 。
侵( ) 岖( ) 魂( ) 斩( )
浸( ) 躯( ) 瑰( ) 折( )
6、看拼音,写词语。
shā jūn líng lóng chuán jiǎng cùn cǎo bù shēng
( ) ( ) ( ) ( )
hóng wěi píng héng kuī shì jīn bì huī huáng
( ) ( ) ( ) ( )
7、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歌声 背得________
________地呼喊 ________地写作
8、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榨油(zhà zà) 操纵(zòng zhòng) 鱼鳃(shāi sài)
品尝(cháng cáng) 半亩(mǔ mǒu) 石榴( liǚ liu)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陪着母亲坐火车
张玉兰
陆总的母亲想回乡下老家过年,他让秘书去买两张飞机票,可母亲却说这辈子从没坐过火车,想坐一次火车。
正连春运,秘书费了好大的劲,才买来两张硬座票。陆总担心母亲的身体吃不消,劝母亲还是乘飞机回去,可母亲却执意要陆总陪她一起坐火车。一向孝顺的陆总只得依了母亲。陆总扶着母亲来到火车站,广场上黑压压的人群,让他有些茫然,他不知道该往哪边走。
正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中年男于操着家乡话,一边喊:“让开,让开!”一边使劲儿地往前挤。
母亲对陆总一笑说:“跟上他,错不了,一听那口音,就知道是咱武陵人”
娘俩跟着中年男人很快找到了要乘坐的那趟火车,很巧的是,那人正好坐在他们的对面。
车厢里闹哄哄的,充斥着各种难闻的味道。陆总觉得憋闷,站起来想去透透气,可过道里站满了人,挪个步都很困难,更别说要挤出去了。
中年男子看出陆总的不适,就说:“兄弟,没坐过火车吧,要是感觉不舒服,就多看看窗外的风景吧。”
陆总点点头,只得把注意力集中在窗外。他一边欣赏着窗外的风景,一边听母亲和那个中年男子拉家常。从他们的交谈中,陆总知道那个中年男子也是回家过年的,为了省路费,妻子没回去,就自己一个人回家看看父母。
母亲说:“是该回去看看,一年到头,家里的老人就盼着过年的时候,能见一见自己的孩子。”
“谁说不是呢?我们出去打工挣钱,为的也是让父母孩子生活得好一些,可是……”男人的话还没说完,一阵卖盒饭的叫卖声由远而近。
陆总买了两份盒饭,他问中年男人:"你要不要来一份?”
男人摇摇头说:“不了,我不饿!”
吃过饭,天也渐渐地暗下来了,陆总有了些困意,靠在母亲的肩头沉沉地睡去。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朦胧中,他看到一只手伸进了母亲放在桌上的零食口袋。
他正想制止,佯装睡觉的母亲轻轻拐了他一下,示意他别出声,他知道了母亲的用意,也就微闭了双眼。
那个男人似乎饿极了,又怕惊醒了他们,悄悄拿起面包,将头埋在桌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男人很快吃完面包,抬起头,看所有的人都在睡觉,并没有注意到他的举动,也就安心地闭上了眼睛。
一大早,陆总就听到那个中年男人对母亲说:“大婶,对不起,昨晚实在太饿了,我偷吃了你的面包!”母亲说“吃就吃了吧,看你是一天一夜都没吃东西了,肯定饿坏了,出门在外不容易,可别亏了自己啊。”
男人长叹一声,说:“大婶,我也不瞒你。这次回家,连路费都是借的,也没多余的钱买吃的了。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临到放假,老板却没了踪影,一分钱都没拿到。俗话说:儿行千里母起忧,要是过年都不回去,家中父母又得担心一年了,作为子女那就太不孝了,所以再没钱也得赶回去。”
男人的话引来车厢里很多人的共鸣,大家纷纷谴责那些无良的老板,都说回一趟家,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回家尽尽孝,看看自己的爹娘啊!
列车快到站了,那个中年男人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接起电话说:“妈,我快下车了,你们放心吧,我一路好得很,有吃有喝的。我买的是卧铺票,休息得好,累不着,你们别担心……”
男人的话听得陆总的双眼涩涩的,下车的时候,他掏出五百元钱递给中年男人,说:“大哥,拿去给父母买点东西吧。”
男人一再推辞不要,陆总的母亲说:“拿着吧,你这样空着手回去,会让父母担心的。你不想让他们知道你过得不好吧。”
男人千恩万谢的拿着钱走了。陆总掏出手机给公司打电话,他说:“你们赶快把拖欠那些工人的工钱全部结清了吧。另外要回家过年的,再给五百元红包,让他们拿回家孝敬父母。”
母亲在一旁听着儿子的电话,欣慰地笑了。她知道,这趟火车没有白坐,自己的良苦用心,终于让儿子找回了诚信和良知。
(选自《小说选刊》)
【1】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小说的情节补充完整
陪乘火车→(A)__________→中年男子偷吃→(B)__________→掏钱资助→(C)_________→母亲欣慰
【2】本文的题目是“陪着母亲坐火车”,但有的人认为,其实是母亲在陪着儿子陆总坐火车,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
【3】请赏析文中画线句,说说它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
【4】结合文本内容分析,陆总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
【5】从本文看来,儿子陆总是一个孝顺,有良知的人,那么他之前为什么会拖欠工资呢?发挥你的想象,大胆写出多种可能。
________________
10、题1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眷恋:________________
若有所思: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_______”的句子是对毛主席得知儿子毛岸英为国捐躯后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的描写,表现了毛主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念头”是指_______,毛主席打消这一念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选文中你感受到了毛主席怎样的胸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玩具飞机
为了móu shēng( ),父亲开了一个小杂货店。//
有一次,圣诞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正好在店里,看见一个小男孩进了店门。他6岁左右,穿着一件袖口破了的夹克衫,脚上的鞋子很旧,其中一只鞋带已经断了。小男孩的头发很长,也很líng luàn( )。
小男孩jí bù kě dài( )地走到玩具柜前,顿时被各式各样的玩具吸引得眼花繚乱。他摸摸这个又瞧瞧那个,有时拿起一件玩具仔细端详一番,然后又轻轻地放回原处。
这时,父亲从楼梯上走下了,向这个小男孩打了一声招呼,和蔼地问:“孩子,你要买什么?”“我想挑件礼物送给弟弟。”小男孩抬起头望着我的父亲,小声说道。“是吗?真是太好了。慢慢挑,一定选一个最喜爱的玩具,好吗?”小男孩听了父亲的话之后,似乎得到了某种赞赏和鼓励,眼里露出笑意,神情也放松多了。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小男孩精心挑选了一架玩具飞机,走到我父亲面前小心翼翼地问道:“先生,这个飞机要多少钱?”父亲看看飞机,又看看他,想了想,没有回答反而问他:“孩子,你带了多少钱来?”小男孩迅速翻遍了每一个衣兜,然后把所有的钱全摆在柜台上,一共是27美分。我知道这个玩具飞机的价钱是3.98美元,他的这点钱实在是相差太远了。但是,父亲收下了他的钱,还很亲切地说:“这钱正好够买一架玩具飞机,你弟弟看到它会很高兴的。”
小男孩顿时喜出望外,与刚才pàn ruò liǎng rén( )。他接过我包装好的玩具飞机,将它紧紧地抱在胸前,便高高兴兴地走出了商店。
【1】根据文中的拼音,在括号后写出相应的词语。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
(1)形容非常谨慎和小心。(______)
(2)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从第3自然段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短语,可以看出小男孩当时喜欢又犹豫的心情。
(2)“pàn ruò liǎng rén”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文中小男孩刚进店的时候_____________,后来,他因为_____________而喜出望外。他的心情前后转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被“//”分成两部分,概括第二部分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小男孩和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说一说,并说明理由。(4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对比阅读。
月是故乡明(节选)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丢失的乡村夏夜(节选)
夏天,孩子们嫌白日太长,夜晚又总是姗姗来迟。你看,黄昏,最后一缕炊烟消失在乡村的茫茫夜空了,一群赤膊溜光的孩子还在溪里戏水,孩子们心里有盼头,孩子们是在等夏夜那枚月亮。月亮才不会失约呢,月亮是从山头跃进溪里的,还是先在溪水里扎了一个猛子才蹦上山头的。孩子们天天看着,这回却还是没看清。孩子们把月亮溅碎了,满溪银鳞闪闪,满溪盛开的月亮花;孩子们捉月亮捧月亮,月亮叮叮咚咚唱着歌儿从指缝滑入溪里了。夏夜的月亮就是这样爱孩子的,月亮可不会生气,孩子们嘻嘻哈哈上岸了,月亮在溪水里悠悠地一荡,又一荡,慢慢地自己复原自己,又是一脸慈祥。但转眼几十年,这样的情景只在我梦里出现。现实呢,现实是这样的乡村夏夜丢失了!
【1】选段(一)和(二)所写的事情都和月亮有关,请你用小标题的形式归纳一 下。
(一)___________________(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一)画“_ ”句子描写出故乡月亮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突出故乡月亮的_____________;选段(二)画“_____”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月亮的_______,同时也表现了孩子们的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选段都描写月亮,但表达的感情不一样,选段(一)表达了________, 选段(二)表达了_____。(填序号)
A.对童年时代的怀念,对家乡的热爱、怀念,对失去乡村夏夜的惋惜。
B.对童年和故乡的无限思念。
【4】你还知道哪些借明月写思乡之情的诗句?写一写。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蜜蜂与排雷
有些动物天赋的生理机制和特殊本领,可利用来造福人类。
科学家发现,经过特殊训练的蜜蜂可以在污染控制和环境监测上大显身手。美国蒙大拿大学研究人员还发现,蜜蜂在寻找地雷以及其他爆炸物方面同样具有非凡的能力。与警犬相比,蜜蜂除了容易训练且工作起来更吃苦耐劳外,在寻找“猎物”(各类爆炸物品)的准确性方面也显得高出一筹。
目前世界各地约有1.1亿颗地雷等待排除,每年约有2.6万人因触雷而死或致残。小小蜜蜂可以为搜寻这些重大隐患开辟新路并做出贡献。
为什么蜜蜂能有这种本领?因为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十分敏锐,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体。加之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更有效。科学研究表明,这些“探雷蜜蜂”只需要接受短短几天训练,就可以适应搜索地雷的要求。
【1】本文第2段告诉我们,蜜蜂探雷比警犬探雷“高出一筹”表现在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
【2】善于捕捉关键词语,有助于把握主要信息,快速理解语意。上文画线句子中能概括主要内容的关键词语是________和 _________。
【3】请你另举一个利用动物本能或运用仿生学造福人类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巩固
恩科西的身体非常虚弱,随时可能死去。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 )悲观消沉,( )开始学习怎样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他( )顽强地与病魔做斗争,( )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他曾经应邀到美国出席艾滋病研讨会,用纤弱的声音不断向世界呼吁:要接受和爱护艾滋病人,尤其要关心患病的妇女和儿童。
( )恩科西感觉到生命随时可能结束,( )他依然在梦想未来。他说:等我长大了,我要成为一名艾滋病问题专家。周游世界,到各国演讲,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艾滋病,关心艾滋病人。
【1】为文中括号里选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
A. 不是……而是……;一边……一边……;即使……仍然……
B. 不是……就是……;一面……一面……;虽然……但是……
C. 不是……而是……;一边……一边……;尽管……但……
【2】这段话主要写了恩科西的两个事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关心和他一样的患病的儿童
B. 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勇敢地面对生活
C. 勇敢地接受艾滋病、关心和他一样的患病的儿童
【3】从文中划线部分的句子可以体会到恩科西____________,他没有因为“随时可能死去”而“悲观消沉”,他心情平静,____________地面对身患绝症的现实。( )
A. 大胆的人生态度;无所畏惧 B. 积极的人生态度;无所谓
C. 积极的人生态度;毫无畏惧
【4】恩科西就是“艾滋病小斗士”,是因为( )
A. 虽然身患绝症,但不向命运低头,顽强不屈地与病魔斗争到底。
B. 大家都认为他的命运非常不幸。
C. 大家被他的发言震撼了。
【5】艾滋病是一种 的传染病,是全人类面对的一种挑战。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这种挑战?“恩科西就是榜样。”小恩科西的动人事迹告诉人们,应该 ,关爱社会,用 认识艾滋病, 艾滋病人。
A. 非常可怕;热爱生活;科学的态度;关心
B. 死亡率高的;热爱生活;科学的态度;关心
C. 死亡率高的;热爱生活;毫不畏惧的态度;多多接触
15、阅读理解
人类只有7年时间拯救地球
英国著名自然灾难专家、世界知名环境科学家比尔·麦克古尔在其新书《7年拯救地球》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那就是人类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那么2015年将成为地球命运的转折点。如果地球温室气体排放在这7年时间中无法得到控制,那么地球将在2015年7月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人类将被气候变暖引发的一系列大自然灾难所吞噬!
麦克古尔教授在书中称,从现在开始到2015年,人类只剩下有限时间来减少有害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果人类的努力失败,那么地球将面临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球造成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灾害威胁。
麦克古尔教授说: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减少50%到80%。要做到这一点,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在2015年前就达到稳定状态,然后逐年下降。但这样仍然不够,如果人类不主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即使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90%,仍无法阻止危险的气候变暖。
麦克古尔教授称,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1摄氏度,如果人类烧光地球上剩下的其他化石燃料,那么地球的温度还将上升13摄氏度,当前的状况表明,自然环境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这种治理也将不是一人一国之力可以完成的,是需要世界各国协同一致、共同面对的。
【1】仔细阅读画横线的句子,我们会发现麦克古尔关于拯救地球的观点是在(_____)年提出的。
【2】麦克古尔认为人类拯救地球应采取什么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自然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你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麦克古尔的观点,请你提一条拯救地球的具体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1】“眼睛亮亮地”是神态描写,请你用一个四字词语把这时母亲脸上的神态写出来_______。
【2】语段中画“ ”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这样生动地表达了( )
A.“我”受表扬时的腼腆和得意。
B.母亲的激动和对“我”的赞叹不已。
【3】阅读加点的词语,分析“我”当时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丑菊
这是件有趣的事,我去年种了株丑菊,天天盼着它快开花。因为我想要看看享有如此恶名的花究竟怎样。可是,事与愿违,它偏偏跟我过不去,懒洋洋地睡大觉,连花的影子都没有,我气得真想把它拔了,但没舍得。
今年“五一”,沉睡了一年的花忽然打了苞,我高兴极了,真庆幸没把它扔掉。起初,底狭头宽的绿叶芯中夹了一个绿色小球,非常小,只有小绿豆那么大。长了几天,花苞就透出了一点儿黄色,这时,已有黄豆大小。再耐心等些天,花终于开了,颜色金黄金黄的,几十个花瓣摆了三四层,虽只有铜钱大小,但这就更显出它的娇小,美丽极了。
我最欣赏的是,到了夜晚,几层花瓣便像收伞似的自动收拢;白天,花瓣又像撑伞似的张开,而且花面一直迎着太阳,跟着太阳转,显得非常恭敬。难怪它还有土名叫“状元伞”“假葵花”呢!
是谁给它起名叫“丑菊”的呢?这我不知道。
但我觉得那人大不公平了,丑菊非但不丑,而且非常美丽、可爱。由此我想,人间事物中,不少东西往往名实并不完全相符,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处理问题不但要知其名,更要究其实。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事与愿违:________
庆幸:________
(2)丑菊又名________、________。它的特点是白天________,晚上________。
(3)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18、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是宋朝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他30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陆游34岁时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后来,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
公元1170年,45岁的陆游投奔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真正过上了军营生活,在军旅的生活中,他( )尽全力为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而努力,他多次亲( )前线去视察,由于他亲自感受到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所以他在几年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后来,因南宋皇帝投降,陆游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十分虚弱了,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神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但是,当他看到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眼前是,忽然振作起来,瞪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当他的儿子把纸和笔捧到他跟前时,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
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却永远为广大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还激(励 发)着千万人的斗志。
【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填入一个恰当的字。
【2】画出加点的字的正确解释。
(1)罢免回乡 A、停 B、免去 C、完了
(2)与世长辞A、告别 B、请求离去 C、解雇
【3】陆游是一个爱国诗人,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叙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陆游为什么能在军旅生活中写下不少爱国诗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父亲的名片
父亲整天只知道干活,我便少了管教,成了小狗一条,整天上房爬坡,撵鸡赶狗,无所不为。这时,村里人每见父亲,总是笑着打趣:“老三,你可养了个好儿子!”父亲脸一红,摇头叹息:“别提了,败家子,丢人现眼!”言罢,还恭恭敬敬给人家递上一支烟。
上学后,我仍然顽性难改,有一回(竟、竞)严重到请家长的地步。当那位戴着“瓶底”的老师见到父亲的老实相时,(惊讶、激动)得险些把 “瓶底”晃下来:“你就是他父亲?不像不像!您那宝贝儿子哪一点像您,把您的脸都丢尽了。打架、 逃学、剪女孩的头发……”
我不记得是怎样回家的,但见父亲不言不语不吃饭时,才真正明白:我的好坏就代表着父亲的脸面,是父亲向外人展示的一张“名片”。
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小学升初中,我全乡第一,初一、初二均全届第一,参加(竟、竞)赛获二等奖。“名片”变了,父亲也变了。当父亲被请到颁奖大会上时,(惊讶、激动)得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我就是这娃的爹。”全场笑了,我也笑了。我终于成为父亲引以为自豪的“名片”了。父亲也终于可以在众乡邻面前提起自己的儿子,可以在一片啧啧称赞声中坦然接过别人的一支烟了。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字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打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坦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这句话是一个过渡句,它在文章的表达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所说的“名片”指的是
A.父亲介绍身份的证件
B.父亲的脸面
C.我的表现
【5】读读第一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请在文中找出与它相照应的句子并画上横线。
【6】你有当名片的经历吗?说说你的感受或看法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
②这么重的东西,我拎不动。
21、从天而降的石块把敌人砸得屁滚尿流。 (改为“被”字句)
22、句子因智慧而美丽。
(1)野菊花插满了小辫儿。(改为“被”字句)
(2)我永远感激我的启蒙老师(改为反问句)
23、习作风景线。
题目:缩写《金色的鱼钩》
要求:1.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语句流畅,条理清晰,故事完整。
2.不超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