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满足)
B.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凋谢)
C.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胜利)
D.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要紧,重要)
2、下列人物和绰号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冲——豹子头
B.吴用——智多星
C.宋江——及时雨
D.李逵——行者
3、《苏小妹三难新郎》中,苏小妹三难谁?( )
A.钟馗
B.秦少游
C.李寄
4、回顾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
1.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毛主席看到有关毛岸英在朝鲜牺性的电报后,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写_____________,内心经历了艰难的抉择,最后_____________。
2.毛主席在得知爱子毛岸英牺的消息后,刚开始想要把儿子的遗体运回国,因为_____________。后来他没有这么做,因为: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5、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孤独地、凄凉悲伤地立在那里。________
②讲究表面上的华丽或阔气,不顾实际。________
6、读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
成长路上,我们应谨慎地把握住自己:面对诱惑,要bǎo chí( )jǐng jué( );面对困难,绝不dǎn qiè( );面对máng lù( ),存几分xián yì( )。如此,便能lǐng lüè( )成长的wú xiàn( )精彩。
7、读拼音,写词语。
qī hēi______的yè mù_______被缓缓拉开,又一个lí mínɡ ______来临了。只见天边染上了微微的hónɡ yùn______,一只小huà méi ______鸟站在rónɡ shù______的shù shāo______上唱歌,几只白鹭在hé pàn______ān yì______地闲逛。好一幅令人xīn kuànɡ shén yí ________的画面啊!
8、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疆_______ 恃_______ 估_______ 胎_______
僵_______ 持_______ 姑_______ 抬_______
9、阅读。
请好好珍惜那段空白
毕淑敏
①小时上课,老师常手捏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绘图进行讲解。板书后的老师,大体分为两种风格。
②一种是写完后,盯着黑板讲课,讲完之后,自己动手,拿起板擦,把黑板擦干净,再继续书写粉笔字。四五十分钟的一节课,反复擦写数次。等到下课时,此等老师的仪容就比较惨,指端染白,袖子缘镀了银边□头发□鼻尖□肩膀上都留下薄薄的粉笔灰□“朝如青丝暮成雪”。
③有一种风格,多为衣着整洁手指纤细的女老师采用。她们会很有计划地使用黑板,如同精工细作的老农,充分利用黑板上所有的面积,包括星星点点的边角碎料。这样,她基本上不用擦黑板,就将本堂课的所有要点,都书写在黑板上了。下课铃响,该老师轻巧地拍拍手,基本上是人在花丛过,片草不沾身,袅袅婷婷到办公室喝茶去了。当班的值日生,饿虎扑食般飞奔着站到黑板前,胳膊舞动如风车,擦除满坑满谷的粉笔字。那时还没有无尘粉笔,一时间粉屑飘飘,烟尘四溅,灰头土脸。私下里,我给第一类老师起外号叫勤老师,第二类老师称懒老师。
④某日,一位历来属于勤风格的男老师,突然变懒了。他不再擦黑板,而是利用黑板上的所有空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板书当日功课要点。这下可苦了我们,整个黑板乱得一塌糊涂。老师还在见缝插针,一条定律长蛇被腰斩成几截,蜷缩在不同的角落里抖动着。
⑤大家叫苦不迭,马不停蹄南征北战。好不容易抄完之后,勤老师对值日生说,上来把黑板擦干净。值日生抡着板擦凑前,火速擦完退下。勤老师端详着说,不是很干净啊。的确,此刻的黑板须发花白。勤老师自己找了块半湿抹布,一下又一下缓缓擦拭黑板。不知勤老师是何用意,大家暗自叫苦,还有多少板书要乱七八糟大写特写?
⑥勤老师不慌不忙,换块干净抹布,将遗留粉笔痕迹的黑板上下缘,彻底清洁干净。此刻的黑板黝黑发亮,如同海豚的背脊,在阳光下闪着水淋淋的青光。勤老师转过身问大家,现在黑板是不是很清亮?大家异口同声说,是!勤老师又说,刚才那写满了字的黑板,是不是要想找到一块空白地方,很难?大家又异口同声地说,是!勤老师说,刚才的黑板,就是我。现在的黑板,就是你们大家。我们面面相觑,心想何时变成黑板了?有这么黑吗?有这么像长方形吗?勤老师说,黑板好比是你们的脑子。干干净净,可以写很多定律,可以画美丽图画。刚才那张黑板,相当于我的脑子,已经用了很多年,写满了字,画满了画,再要写点什么,很不易。所以,同学们,请记住,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此刻你们的大脑如同白纸,看过的书,字字入心。学到的知识,将会不离不弃陪伴你们一生。切不可荒废了光阴,虚度了少年时。
⑦在之后的求学岁月里,我的脑海里经常浮现勤老师的这段话,我也时常提醒自己要珍惜大好时光,好好珍惜我的这段空白。
(选文有改编)
【1】联系短文内容,把“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朝如青丝暮成雪:________________
【2】第②自然段方框内依次填入标点最恰当的是( )
A.顿号 顿号 顿号 逗号
B.逗号 顿号 省略号 句号
C.逗号 顿号 顿号 逗号
D.逗号 逗号 省略号 句号
【3】这篇文章结尾的特点是( )
A.首尾呼应,点明中心
B.总结全文,呼应开头
C.设置悬念,引人深思
D.呼应题目,深化主题
【4】对文章结尾“空白”的含义,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块干净的黑板
B.一块写满功课要点的黑板
C.那位勤老师
D.少年时的大好时光
【5】文中勤老师用黑板作比,教导同学们“切不可荒废了光阴,虚度了少年时”,对此,您有怎样的感想呢?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的阅读感悟。
太阳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太阳( )离我们很远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选文第一段使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太阳_____________的特点。
【3】画横线的句子是第二段的________句,其中前半句写出了太阳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后半句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波浪线的四个词语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在线。
变色龙(片断)
这时,一只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过来,离变色龙还有相当的距离,似睡非睡的变色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地伸出它那长得惊人的舌头——舌头的长度超过它身长的一倍,刹那间,那只彩蝶已被卷入它的口中,成为美餐。我们被它吓了一跳。
【1】请你再写出两个和“色彩缤纷”一样表示颜色多的词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写出了变色龙捕食快的特点。
【3】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变色龙舌头的长度是它身长的两倍。( )
(2)句中的破折号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
(3)“伸”“卷”具体写了变色龙捕食的动作;“相当的距离”从侧面表现了变色龙捕食的准确性。( )
【4】这段话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圆明园:魂兮归来(节选)
有一个人说,世界上有一个奇迹,堪以和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巴黎的圣母院相提并论:“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
这个人叫雨果。他所赞美的这个奇迹即圆明园。
他是以描写巴黎圣母院而出名的。可是他又认定:“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他以童话般的笔法(如同《一千零一夜》)讲述了关于奇迹消失的悲剧:“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可惜这并非天方夜谭式的传说,而是真实的。即使让阿里巴巴反复念叨“芝麻开门”,也无法开启那曾经的宝库。黄金变成了泥土,美玉变成了瓦砾,霓裳变成了灰烬……圆明园那最后的美、最后的形象,居然是投射在强盗眼中的。
【1】联系上下文,选择两个词语,写出意思。
惊骇 相提并论 荡然无存 劫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强盗”在文中指( )
A.大肆劫掠的强盗和纵火焚烧的强盗。
B.法国和英国。
C.文明的欧洲人和念“芝麻开门”的阿里巴巴。
D.德国和日本。
【3】“奇迹”在文中指什么?请用“﹏﹏﹏”画出体现它是奇迹的句子。
【4】读了文中的划线句,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3、拓展阅读。
永远都要坐前排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教导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在别人的前面。
玛格丽特牢记父亲的话。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
其实,玛格丽特不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学校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次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一九七九年成为英国第一任女首相、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要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生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行动。
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1)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坐在前排”,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远都要坐前排”是( )
A.一句普通的话
B.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C.一时立下的决心
D.对自己的约束
14、阅读平台。
父爱之舟(节选)
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1】用简洁的话语概括本段所写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
【2】身为一家之主的父亲,坚持凑钱给孩子缴学费的原因是( )
A.父亲爱儿子,处处为儿子着想。
B.父亲溺爱儿子,家里条件那么差,还想方设法满足儿子。
C.父亲非常懦弱,不懂得反抗儿子。
【3】文中画线句中的“心酸”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家庭状况的担忧和对父亲的感激和心疼
B.感觉家里给的钱太少了,没有脸面
C.不能为家庭分忧的愧疚
【4】最后一句话中加点词语“新滋味”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了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当年侵略者闯入圆明园后是怎么做的?请用文中词语概括回答。
(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2】文中加点的词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3】“大火连烧三天”,一方面说明了____________,另一方面说明了___________。
【4】对侵略者这一罪恶行径,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飘香的生命
①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开始,我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这是桂花香吧。”
②我这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我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边。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③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偷偷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我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④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而那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⑤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⑥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就是如此啊!
【1】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文中词语的理解。
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人心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可以用本文中“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来概括老人的品格。
【3】文中第③自然段画“______”的句子在文中起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用“﹏﹏”画出你认为有积累价值的一句话,并简要说说值得积累的理由。
__________
【5】新颖点 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悟)?请简要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生命的一部分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每天必看书。有时忙得团团转,似乎不可能看书,但再忙总得入厕,入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如果不是书,那就一定是报纸杂志。所以,最忙的时候我也仍能看书。
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最可惜的是带出来的一本心爱的书。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出差时也同在家里一样,躺到床上后必然要读书,我不能想像,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睡。但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后,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忽然,我眼光扫到了屋中书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权且当作一本书么?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了那一摞台历。那是一份《中外历史知识台历》,真棒!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就此免去了空虚和寂寞,我像往常一样读了书。
在旅途中,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是要读书。
不可一日无书。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榻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如何总要比马背上好,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一行书呢?
自然,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传知识的书,陶冶性灵的书,赏心悦目的书。但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作为重点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虚有其名,粗读可矣。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无妨翻翻,发现某本书不怎么样,“疯得很”“瞎胡弄”“骗钱货”,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构成状况与人生面临抉择态势的道理。有的社会上普遍认为是坏的书,出于好奇心,我们总想拿来读读,其实只要不让逆反心理把我们的思绪推向混乱与偏颇,在好奇心驱使下把那样的书拿来翻翻也无大碍,绝大多数读过一定数量好书的人自然而然地排拒那坏书的影响。
当书构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以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充实而丰富,我们的眼睛必将变得明亮而深邃,我们的行为也必将变得理智而富于创造性。
爱书吧,从你识字以后,书应是你不可离异的终生伴侣!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赏心悦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虚有其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浏览全文,可以看出“生命的一部分”在文中是指_________,作者这样写是希望读者________。文中首尾照应的两句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精读第3自然段,这段记叙了一件什么事?写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边读边想象,你的眼前肯定出现了一个“津津有味”的读书画面。请用形象、简洁的文字来描述这个画面,但不要出现“津津有味”这个词。
_________________
【5】品读第5、6自然段,谈谈你对读书的看法或读书给你的快乐(收获)。
___________
18、先看清题目要求,再听两遍录音,完成下面各题。
爱心在传递,温情在感染
旱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在旱区一线,不少爱心人士伸出援手,奉献爱心,演绎这一个个人的故事。东兰县长乐镇安定村有两个村民小组127名群众饮水极度困难,需到8公里外挑水。人称“送水书记”的张启贤自掏腰包500多元购买了装水用具,利用自家的农用车和摩托车,
坚持每天跑两趟到8公里外的地方运水,供村民无偿饮用。巴马县是世界“长寿之乡”,全国不少地方的人都到此长期居住疗养,这些人被称为“候鸟人”。旱情发生后,他们自发组织起来,用私家车为旱区群众义务送水。3月27日,广西工学院设立3个爱心点,开展“捐赠一瓶水,爱心送灾区”的义卖活动,同学们把矿泉水瓶摆成爱心图案。市民们花1.5元购买两瓶矿泉水,所买的矿泉水和卖矿泉水的收入,将全部捐赠给灾区人民。眼下,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好澳门特别行政区等地的爱心款物正源源不断发往灾区。
【1】人称“________”的张启贤利用自家的农用车和摩托车,坚持每天跑两趟到8公里外的地方运水,供村民____________。
【2】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等地的爱心款物正____________,发往灾区。
【3】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⑴ 巴马县是世界“鱼米之乡”,全国不少地方的人都到此长期居住疗养,这些人被称为“候鸟人”(____)
⑵ 广西工学院设立3个爱心点,开展了“捐赠一瓶水,爱心送灾区”的义卖活动。(____)
19、课外阅读。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遭到太尉高俅的陷害,被发配沧州。押送林冲的两个差役被高太尉收买,要在路上杀死他。幸亏林冲的结义兄弟花和尚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他,又一路护送,来到沧州。
林冲到沧州不久,被派到城外去看管草料场。有一天,彤云密布,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林冲住的草屋被大风吹得直摇晃。他想,这屋子怎么过冬呀?等雪停了,找个泥瓦匠来修一修。他觉得浑身发冷,就扛起花枪,挑着酒葫芦到附近的小酒店去打酒。
林冲打完酒,雪下得更大了。他想,不如到山神庙避避风雪。林冲走进庙,掩上门,放下花枪,坐下来喝酒。
林冲正喝着酒,忽听得门外噼噼啪啪乱响。他急忙起身,顺门缝往外一看,不好!草料场着火了。林冲正要推门出去救火,就听见有人在外面说话。原来,太尉高俅知道在野猪林没有杀死林冲,大发雷霆。他派心腹陆谦、富安到沧州,一定要杀死林冲。这二人买通了监狱的牢头,趁着这场大雪,放火烧了草料场,想把林冲烧死。三个人放完火来到山神庙前说道:“这么大的火,林冲是跑不出来了。就算不被烧死,烧了草料场也要定他死罪!这次他别想活了。”林冲在门里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怒火升上心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林冲抄起花枪,大吼一声,冲出庙门,一口气杀死这三个丧尽天良的人。
这一来,林冲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去投奔梁山。“逼上梁山”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的。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丧尽天良:
走投无路:
2.写出林冲进庙门和冲出庙门时的一系列的连续动词。
3.林冲为什么被发配沧州?
4.草料场起火的原因是什么?
5.林冲为什么被逼上梁山?
20、缩句
⑴承德的避暑山庄是景色秀丽的大公园。
⑵奶奶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⑶鲜艳的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21、把下面句子改成“被”字句。
(1)我们把车停在一棵老橡树的树荫下。
___________
(2)大家险些把小艇弄翻了。
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它是我国古代造型雕刻艺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的结晶,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杰作。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旅游局确定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百字练笔
学习了课文,你一定被搭石这道独特的风景和乡亲们美好的心灵感动了。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他们。你可以写一段话,可以写一首小诗,可以写一段歌词,也可以画一幅画并配上文字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