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明朗的天空下,草原像一块无边的lǜ tǎn_____,四周都是线条柔美的小丘。wēi fēnɡ_____送来mǎ tí_____声,那是穿着各色yī shanɡ_____的蒙古族同胞来迎接远客。远远望去,他们就像正在飞来的一条cǎi hónɡ_____。
2、拓展积累。
1.十大中国古代神话: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
2.本册学过宋代诗人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我们还学过他的《题西林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下图《________________》是他楷书代表作之一。你能说说人们对他书法的评价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日积月累。
1.写景是古代诗词的主要内容之一,比如刘禹锡在《浪淘沙》一诗中,一句“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滔滔黄河的雄伟气势;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半夜“明月”“清风”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欣然神往;杜牧在《江南春》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则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
2.宋代司马光陈述了德与才的关系“才者,德之资也;________。”陆游用“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强烈的爱国之情。
3.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用“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_。”表达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菩萨蛮·大柏地》中的“装点此关山,________________。”则表现了乐观主义情怀,并坚信革命一定成功。宋代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的视死如归。鲁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他一生对敌人绝不屈服、对人民全心服务的写照。
4、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行云( )水 余音绕( )
巧( )天工 笔走( )蛇
轻歌( )舞 恍然大( )
栩栩如( ) ( )笔生花
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来赞美俞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用__________来赞美徐悲鸿的《骏马图》,用__来赞美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用___来赞美读到的一篇好文章。
5、看拼音写词语。
jué xián gǔ qín
________ ________
zhī yīn shàn tīng
________ ________
6、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首_______诗,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长征途中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哪些英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
[宋]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__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1】在横线上补全作者及诗句。
【2】这是诗人写在____________________(哪里)的一首诗。
【3】选项题:
诗的前两句写了________景色的清洁幽雅,我们感受到了画面的______;后面两句写了______景色的自 然和雅致,让我们感受到画面的______。
A.静态之美 B.动态之美 C.庭院之外 D.庭院之内
【4】诗的后两句中“一水”和“两山”,“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两两相对,语言整齐,语句匀称,朗朗上口,这种句式叫做________。请写出其他古诗里像这样句式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鸣蝉,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烘托。
B.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
C.第七、八句描写的是旧店难寻的困惑。
9、我们把“新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的课堂。每堂课我们都十分注意听讲。有时老师讲着讲着,下面就会有同学清清嗓子,说:“凯蒂旺普斯。”接着他站起来,正视着老师的眼睛,说出怀疑的理由。这样做是很有趣的。当然,多数的时候,我们怀疑错了,但老师在纠正我们的错误时,就加深了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有时我们的怀疑是正确的,它又促使老师去纠正错误。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这里面的价值。有一次,我把怀特森老师的事讲给一位邻居,他惊讶极了:“那位老师不该这样捉弄你们。”我正视着他的眼睛,告诉他:“不,你错了。”
【1】课堂上同学们所说的“凯蒂旺普斯”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把“新怀疑主义”带进课堂,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表达了“我”对怀特森老师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有一天,一位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教授向他问路,雷棣用熟练的英语为他指路。教授提出要到他家看看,雷棣和妈妈热情地接待了他。雷棣还为客人演奏了肖邦的钢琴曲。教授问:“中国孩子的英语都讲得这么好吗?”雷棣说:“英语是我们学校的一门必修课,很多中国孩子比我说得好。”教授得知雷棣父亲在维和行动中牺牲了,对雷棣说:“我要邀请你去哥本哈根大学读书,费用全部由我们支付。”雷棣平静地回答:“我要像爸爸那样,做一名出色的外交官。我会去哥本哈根,但我要凭自己的努力去。”教授激动极了,说:“你是我见到的最优秀的中国男孩,我相信今后会在中国驻丹麦大使馆里见到你。”
【1】这段话主要写了( )
A. 雷棣为丹麦教授指路
B. 雷棣为丹麦教授演奏钢琴曲
C. 雷棣拒绝丹麦教授的邀请,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2】雷棣为什么要拒绝丹麦教授的邀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阅读这一段话,你认为雷棣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
【1】在文中的“□”内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第一个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破折号在一起连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危险的经历”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往常的朋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三段文字在朗读时,都要读出“我”对闰土的____________之情。
【3】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在文中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萧乾的《老北京的小胡同》(有删改),完成后面的习题。
(1)我是在北京的小胡同里出生并长大的。后来我在海外漂泊时,每当思乡,我想的就是北京的那个角落。我认识世界就是从那里开始的。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在那几条小胡同里转悠。
(2)啊,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阕动人的交响乐。大清早就是一阵接一阵的叫卖声。挑子两头是“芹菜辣青椒,韭菜黄瓜”,碧绿的叶子上还滴着水珠。过一会儿,卖“江米小枣年糕”的车子推过来了。然后是叮叮当当的锔①盆锅碗的。最动人心弦的是街头理发师手里那把铁玩意儿,嗞啦一声就把空气荡出漾漾花纹。
(3)北京的叫卖声最富季节性。春天是“蛤蟆骨朵儿大甜螺蛳”,夏天是莲蓬和凉粉儿,秋天的炒栗子炒得香喷喷粘糊糊的,冬天“烤白薯真热火”。
(4)我最喜欢听夜晚的叫卖声。夜晚叫卖的特点是徐缓、拖尾,而且当中必有段间歇,有时还挺长,像“硬面--饽饽”,中间好像还有休止符。
(5)那时我是个穷孩子,可穷孩子也有买得起的玩具。几个钱就能买支转个不停的小风车。去隆福寺买几个模子,黄土和起泥,就刻起泥饽饽。春天,大院的天空就成了风筝的世界。阔孩子放沙雁②,穷孩子也能用秫秸③糊个屁股帘儿。反正也能飞起,衬着蓝色的天空,大摇大摆。小心坎儿可乐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
(6)夏天,我还常钻到东直门的芦苇塘里去捉蛤蟆,要么就在坟堆旁边逮蛐蛐,还有油葫芦。蛐蛐会咬架,油葫芦个头大,但不咬。它叫起来可优雅啦。当然,金钟更好听,却难得能抓到一只。这些,我都是养在泥罐子里,每天给一两颗毛豆、一点水就成了。
(7)北京还有一种死胡间。有点像上海的弄堂。可是弄堂里见不到阳光。北京胡同里的平房,多么破,也不缺乏阳光。
(8)胡同可以说是一种中古民用建筑。我在伦敦和慕尼黑的古城都见到过类似的胡同。伦敦英格兰银行旁边就有一条窄窄的“针鼻巷”,很像北京的胡同。他们舍得加固,可真舍不得拆。新加坡的城市现代化就搞猛了。四十年代我去过两次,很有东方味道。八十年代再去,认不得了。幸而他们还保留了一条“牛车水”。我每次去新加坡必去那里吃碗排骨茶,边吃边想着老北京的豆浆油炸果。
(9)但愿北京能少拆几条、多留几条胡同。
注释:①【铜jū】用锡子连合破裂的陶瓷器等。②【沙雁】做工精细的风筝。下文中的“屁股帘儿”是一种自制的简易风筝。③【秫秸shú jie】去掉穗的高粱秆。
【1】“啊,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窝动人的交响乐。”这句话统领了文章第_____到第_____自然段的内容,从作者对胡同“交响乐”的描述中,你体会到老北京的小胡同生活有哪些特点?请至少用2个词语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5)(6)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下面的批注,结合上下文,给文中“大摇大摆”一次做批注。
“转悠”-词表面上是说我的灵魂不忍离去,在这里表达我对故乡胡同的深深地眷念和留恋之情。 | “大摇大摆”___________ |
【4】文中为什么还提到了上海的弄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本文的主旨,有两种不同的说法。说法一:表达了作者对胡同生活的难以割舍的深切情感。说法二: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应当保留它的文化传统。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学习探究
阅读提示:a、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认真体会一下,把你的感受批注在书上。b、用心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c、把你的所得所获与小组同学交流。
(1)读课文,找一找文中老人和海鸥相处的句子,细细地品读,深入地讨论、
交流,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什么?
(2)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在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
事情”,为什么发生这样的事情?哪些地方最使你受感动?
(3)认真读课文,思考作者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再读课文,体会这些方
法的好处。
14、课外阅读我能行。
我的空中楼阁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和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象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1】“黛”“痣”我们不认识,请你试着给他们注音:_______;你觉得“黛”是______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点缀:_______________
憩:_________________
【3】题目中的“空中楼阁”是指________________。
【4】树的美为什么“不逊于花”?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出一句能表现山与小屋关系的比喻句,并联系上下文说说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一读画线句子,说一说本文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用带点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老班长对我们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以“奔跑在田野上”的情景为背景,就心情“好”与“不好”两种状态写句子。
心情好: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
(2)把自己小学阶段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用列举的方式写下来,用上分号。
_____________。
(3)用夸张的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_
18、改成陈述句。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让我开口。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这句话改写成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训练营
1.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战士灰心了,撅着嘴巴,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人的一生,可能有另一种梦想,如梦想变成一只鸣蝉,在清风明月中尽情歌唱;梦想变成雨水,为干渴的庄稼送上甘霖;梦想变成一盏路灯,去见识形形色色的人们的夜生活……请在习作中实现自己奇妙的梦想吧!
要求:以“我是 ”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注意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作时要突出细节,把你变化后的经历写具体,写清楚,书写要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