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按要求填空。
(1)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4)五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水千山只等闲。
(6)本学期积累了许多鲁迅的名言,最喜欢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带有“言”的的词语。如:狂妄自大的话叫(狂言)
写在书前的话( ) 应允别人的话( ) 公开宣称的话( )生前留下的话( )
3、读拼音,据词写字。
làn: 泛_____ 灿_____ xié: 威_____ _____助
zī: _____润 _____势 dǔ: 目_____ _____塞
4、近义词对对碰。
讥笑—— 艰巨—— 轻蔑——
5、知识梳理
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______________,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全诗首尾照应,在结构上十分完美。在开篇就定下了全诗的基调:“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全诗高度概括,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它是诗人那巨人般的眼光、伟大的襟怀、奇特的想像以及英雄的胆略和气魄的自然流露。
______________,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
6、阅读乐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________,“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______。这首词描写的地点是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
【2】词的上片写了夏夜特有的声音,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这些声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稻花香里说丰年”是谁在说?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专项训练。
四时田园杂兴
〔南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四时田园杂兴》是一组大型田园诗,共60首,表现春夏秋冬四季的田园风光与生活。本诗写的是____________(季节)的景象,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可以看出来。
【2】用恰当的词语描写下面景物的特点。
( )的梅子 ( )的杏子 ( )的麦花 ( )的菜花
【3】有人评价前两句诗“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花,________、__________是果,_________、_________写色,__________、__________写形。
【4】细读本首诗,体会诗人看到景物时的心情,以第一人称写出诗人在田间的所见、所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
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 )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 )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作者“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是为了______________
【3】诗歌最后一句,“爱和悲哀”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挥想象,诗人的纸船还可能飘到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为什么总是不灰心地叠着一只又一只纸船?纸船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女儿的礼物》,完成短文后的题目。
女儿的礼物
暑假期间,一位好友从伦敦回来,我们约了在信义路金石堂五楼的咖啡屋见面。‖1
夏日的午后,我拉着女儿的手,走在人潮滚滚的街道上。女儿问我即将和什么人见面。我说:“是妈妈大学毕业后留在学校当助教时的同事。从很远的英国回来。”
女儿侧着头天真地问:“是不是从很远的地方回来的人都要约着见面,请他们喝咖啡?”
“那倒不一定啦!妈妈那时候同她感情最好。一起做助教时,她非常照顾妈妈。”
女儿锲而不舍地接着问:“大人也还要人家来照顾吗?她怎么照顾你?是不是像蔡和纯照顾我一样,教你做功课?”
蔡和纯是她现在一年级的同班同学。我听了不由得笑着说:“大概差不多吧!人再大,也需要别人照顾呀!对不对?像爷爷生病了,也要我们照顾嘛!对不对……”
“那你生病了吗?那时候。”
“生病倒没有。不过,那年,有段时间,妈妈的心情很不好,觉得自己很讨人嫌,人缘很差。就在那年圣诞节前几天,我发现王阿姨偷偷地在我办公桌上夹了张她自己做的贺卡,上面写着:‘我不知道怎样形容我有多么喜欢你。祝你佳节愉快!’妈妈看了好感动。这张卡片改变了当时妈妈恶劣的心情。更重要的是,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使我觉得自己并不那么讨厌!”
女儿听了,若有所思,低头不语。‖2
我和朋友见了面,开心地谈着往事,彼此探问着现况。女儿在一旁安静地听着,不像往常般叽叽喳喳抢着说。我们几乎忘了她的存在。
一会儿工夫后,女儿要求到三楼文具部去看看。十分钟后,女儿红着脸,气喘吁吁回来,朝我悄悄地说:“先借给我一百元好吗?我想买一个东西,回去再从储蓄罐取钱还你。”
我和同学谈得高兴,不暇细想,便拿钱打发她。没过多久,她回来了,面对朋友立正,双手捧着个小礼物盒,一本正经地说:“王阿姨!送你一个小礼物,你从那么远的地方回来。”
朋友和我同时大吃一惊。朋友手足无措,讷(nè)讷地说:“那……怎么行!……我……没有带礼物给你,已经很不好意思了。……我还是大人,你是小孩儿……”
女儿无限深情地说:“我妈妈说:你是她最好的朋友,谢谢你以前那么照顾我妈。”
一股热气往脑门儿直冲了上去,我喉咙蓦(mò)地哽咽了起来,眼睛霎时又湿又热。我束手无策,万万没想到女儿竟会如此做。朋友的眼睛也陡地红了起来,嘴唇微颤,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紧紧地搂过女儿,嘴中喃喃地说道:“谢谢你!谢谢……”
这回轮到女儿觉得不好意思了。她伏在朋友的肩上,尴尬地提醒:“你想不想看看你得到什么礼物啊?”
朋友拆开礼物,是挂了个毛绒绒小白兔的钥匙圈。女儿老气横秋地说:“会照顾人的人一定是很温柔的,所以,我选了小白兔,白白软软的。你喜欢吗?”
“当然喜欢了,好可爱的礼物。我回英国去,就把所有的钥匙都挂上,每当我打开一扇门,就想一次你。……真谢谢啊!”‖3
女儿高兴得又蹦又跳地下楼去了。而两个女人则在飘着咖啡香的屋里,享受着比咖啡还要浓郁的香醇(chún)。‖4
【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文章,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这篇文章叙述的事情里有哪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写了这个主要人物一件什么事情?(注意:事情的概括要在20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已经用“‖”划分成四个部分了,请思考每部分的主要意思,然后概括出主要内容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讷讷地”这个词在文中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不会说话了。 B.说不出话了。 C.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D.说话不流利,迟钝了。
【4】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句子“我喉咙蓦地哽咽了起来,眼睛霎时又湿又热。”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
A.我哭了起来,流出了眼泪。 B.我想哭了,但眼泪还没有流下来。
C.我说不出话来,眼眶满是眼泪。 D.我说不出话来,流出了眼泪。
【5】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句子“我喉咙蓦地哽咽了起来,眼睛霎时又湿又热。”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 )
A.喜悦。 B.激动。 C.兴奋。 D.愉快。
【6】你喜欢文中的小女孩吗?为什么(请以文章的内容做依据讲讲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文想一想“浓郁的香醇”指的是什么?选择恰当的答案在括号里打“√”后,写出这句话实际要讲的意思。
“两个女人则在飘着咖啡香的屋里,享受着比咖啡还要浓郁的香醇。”
“浓郁的香醇”指的是:
①咖啡味道十分纯正清香。( )
②小女孩送给朋友的礼物。( )
③小女孩那一颗感恩的心。( )
④小女孩对妈妈深深的爱。( )
这句话实际要讲的意思是
10、阅读检阅台
种树老人(节选)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种树。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我死了,就在沙丘上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来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手,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枝剪叶,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破坏——( ) 顽皮——( ) 好像——( )
【2】用“——”画出文中写老人对树就像对自己的孩子的语句。
【3】用“——”画出与文中画“——”的语句相照应的语句。
【4】“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是__________写法,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的正确
含义是( )
A.老人爱树,死后也成了一棵树。
B.写出了种树老人完全彻底的奉献精神。
C.老人种树就是为了让人们都记住他,他就像一棵参天的大树。
11、阅读。(20分)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他早年留学美国,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获得了博(bó bé)士学位,成为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专家。他在火箭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在美国 金钱 地位 名誉 他都有了
但是,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便立即(jì jí)决定回国工作。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
钱学森到达北京的第二天,就带着全家人来到天安门广场。望着雄伟的天安门城楼 他激动地说 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 现在我终于回来了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2)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11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5分)
立即 —— 突然 —— 营救 ——
(4)文章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2、课外阅读。
必须遵守原则
我曾经是一个漫不经心的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不必太认真”,凡事过得去就行,无论对人还是对己。我一直把它看成优点,认为可以免生许多闲气。但那短短几分钟的经历,竟改变了我的这个看法。
那是1993年的除夕之夜,我在德国的明斯特参加留学生的春节晚会。晚会结束后,整个城市已经睡熟了,在这种时候,谁不想早点儿到家呢?我和先生走得飞快,只差跑起来了。
刚走到路口,红绿灯就变了。迎向我们的行人灯转成了“止步”:灯里那个小小的人影从绿色的、甩手迈步的形象变成了红色的、双臂悬垂的立正形象。
如果在另外的时候,我们肯定停下来等绿灯。可这会儿是深夜了,马路上没有一辆车,即使有车驶来,500米外就能看见。我们没有犹豫,走向马路……
“站住。”身后,飘过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打破了沉寂的黑暗。
我的心悚然一惊,原来是一对老夫妻。
我们转过身,充满歉意地望着那对老人。
老先生说:“现在是红灯,不能走,要等绿灯亮了才能走。”
我的脸忽地烧了起来。我喃喃地说:“对不起,我们看现在没车……”
老先生说:“交通规则就是原则,不是看有没有车。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守原则。”
从那一刻起,我再没有闯过红灯。我也一直记着老先生的话:“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守原则。”
1.查字典。
漫: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
“漫”的字义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淹没;③到处都是;④不受约束。在句子“我曾经是一个漫不经心的人”中,“漫”应该选择第( )种解释。
2.给下面的词找反义词。
优点( ) 结束( ) 犹豫( )
沉寂( ) 苍老( ) 遵守( )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那短短几分钟的经历”指的是什么?
4.“我”以前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后来发生了什么改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
5.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谈一谈你对老先生所说的那两句话的理解。
13、阅读
盛夏的暴雨总是来得毫无征兆,急急的,像一个莽莽撞撞的毛头小伙儿。早上出门时还是晴空万里,这一转眼就风狂雨骤,没带雨具走在街上的人们纷纷闪躲,叫苦不迭。再也顾不上风度,三五成群的挤到商店雨搭下避雨。一时间,商店门前热闹非凡,人满为患。也有心急的少男少女,仗着自己年轻体壮,索性一扬手,将手中的皮包举到头顶,冒着大雨,健步如飞的奔向停靠在街边的出租车,“霍”的拉开车门,夹着风,带着雨,扑通一声跌进后座,车门砰的关紧,世界顿时被隔成两半,里面是温暖宁静,外面是风雨喧嚣。
(1)这段话写的是________季的雨。它的特点是:________。
(2)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3)想象写话。没带雨具的人叫苦不迭,他们会说些什么?
14、阅读短文。
与象共舞
泰国人与大象关系十分密切。在泰国,如果你在公路边或者树林里遇到大象,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不必惊奇,也不必惊慌,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dǔ),它会对着你摇一摇它那对蒲扇般的大耳朵,不慌不忙地继续走它自己的路,一副悠闲沉着的样子。
象是泰国的国宝。这个国家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不奇怪。
在国内看大象,都是在动物园里远观,人和象离得很远。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很多次,我和象站在一起,象的耳朵拍到了我的肩膀,象的鼻息喷到了我的身上。起初我有些紧张,但看到周围那些平静坦然的泰国人,神经也就松弛(chí)了。在很近的距离看大象,我发现,象的表情非常平静。那对眼睛相对它的大脑袋,显得极小,目光却晶莹温和。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
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在泰国,大象用它们的行动证实了这种说法。在城市里看到的大象,多半是一些会表演节目的动物演员。在人的训练下,它们会踢球,会倒立,会用可笑的姿态行礼谢幕。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mó)。成排的人躺在地上,大象慢慢地从人丛里走过去,它们小心翼翼地在人与人之间寻找落脚点,每经过一个人,都会伸出粗壮的脚,在他们的身上轻轻地抚弄一番,有时也会用鼻子给人按摩。有趣的是,它偶尔也会和人开开玩笑。有一次,我看到一头象用鼻子把一位女士的皮鞋脱下来,然后卷着皮鞋悠然而去,把那位躺在地上的女士急得哇哇乱叫。脱皮鞋的大象一点儿也不理会女士的喊叫,用鼻子挥舞着皮鞋,绕着围观的人群转了一圈,才不慌不忙地回到那位女士身边,把皮鞋还给了她。那位女士又惊奇又尴(gān)尬(gà),只见大象面对着她,行了一个屈膝礼,好像是在道歉。那庞大的身躯,屈膝点头时优雅得像一个彬(bīn)彬有礼的绅(shēn)士。
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那是在芭堤雅的东巴乐园,一群大象为人们表演。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这时,它们的表情仿佛也是快乐的。我想,如果大象会笑,此刻所展示的便是它们独特的笑颜。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熟视无睹:_______________
彬彬有礼: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这篇文章按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_的叙述顺序写的,围绕“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来写。具体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方面的内容,体现了象给泰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
(2)文章重点详写了大象跳舞的场景,作者具体抓住大象跳舞时的__________、进行了描写,从这个细致的场面描写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象是泰国的国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具体通过哪几件事写“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3自然段“象的耳朵拍到了我的肩膀,象的鼻息喷到了我的身上”一句中,有位同学认为“喷”字应换成“呼”字好。你认为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一定顺序排列下列词语.
(1)海鸟 动物 海鸥 生物
(2) 尽情游赏 慕名而来 怅然而返 恋恋不舍
(3)一道红霞 晨曦初露 万道霞光 红日薄发
16、句子训练营
1.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战士灰心了,撅着嘴巴,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缩句)
2.我面对老人演奏。(扩句)
3.空气对我们来说也是宝贵的,所以一切生命都需要它。(修改病句)
4.当时我忘记了完全白看书的尴尬。(修改病句)
5.父亲对我说,打我不是为别的事,就为我白看人家的书。(改为转述句)
18、写反问句: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精心保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狼牙山五壮士身上那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的田野就像金色的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奴隶用斧子把锁着的铁门砍开。(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狮子真被他打死了(加标点符号变为不同的句式)
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斯巴达克打死了狮子。(扩句,至少写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有时,一本书,一个人,一句话……都会使我们受到启示,悄然改变着我们以及我们的生活……请以“ 的启发”为题写一篇习作。
请选择其中一个题目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