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趣味语文。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仅有许多节日习俗,还有独特的艺术形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360多个地方剧种,可以说是“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
(1)你知道祖国有哪些戏曲中种类吗?
四川:___________ 北京:__________ 河北 :____________
(2)请分别写出下面剧种的一位代表人物。
越剧:__________ 京剧:___________ 黄梅戏:___________
2、按要求填写诗词句。
(1)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
(2)绿树村边合,_________。
(3)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
(4)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5)__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3、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课文《桥》中的老汉和小伙子是________关系。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把________让给别人,把________留给自己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2)《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________写的一篇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________时代桑娜与渔夫主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描写,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________________。
4、读拼音,写词语。
一个阳光míng mèi( )的下午,我和小丽一起去溜冰。突然,一个小女孩失去kòng zhì( ),jīng huáng( )地着朝小丽撞过来,小丽被bàn dǎo( )在冰面上。小女孩吓得哭了起来,小丽不但yuán liàng( )了她,还帮她róu cuō( )摔得红肿的膝盖。
5、根据课文填空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作者对丰收的喜悦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草原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认真阅读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完成选择题。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 之情(①悔恨 ②爱国 ③自豪)。
7、古诗品悟。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前两句描画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主要写农家的繁忙,句中的“蚕桑”、“插田”分别照应了首句的“_______”“_______”。
【3】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茅檐长扫净无苔(_______) (2)两山排闼送青来(_______)
【2】下列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茅檐/长扫/净无苔 B.花木/成畦/手自栽
C.一水/护田/将绿绕 D.两山排闼/送青来
【3】湖阴先生家附近的环境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意外
①斯斯真是一位特别井井有条的姑娘。她会把好吃、好喝、好玩的,都详尽计划好了,然后才去做。总之,一切都在计划之中。所以她最不喜欢的只有一样:意外。
②对于什么都喜欢安排好的斯斯而言,意外就意味着计划安排好的顺序,突然被打破,那会让她感到痛苦不堪。很明显,完美主义的斯斯,绝对不允许自己办的聚会有意外,甚至连一点点瑕疵也不行。根据习惯,斯斯在她的聚会清单上详细记录了朋友们的各种情况,以便让自己根据朋友们的喜好,来准备她心目中的完美聚会。
③如此事无巨细而又精心策划的聚会,难道会有意外吗?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把院子里所有的聚会准备摧毁了……
④到处湿漉漉的,地面上还有水潭。暴风雨也把斯斯的朋友们淋了个“落汤鸡”,但是他们还是高高兴兴,喜气洋洋地带着自己最喜爱的食物和最拿手的节目来了!太意外了!
⑤斯斯呆住了。好久她才反应过来,惊喜得蹦蹦跳跳起来。所跳之处泥浆四溅,溅到裙子上,溅到桌布上,溅到窗台上……管它呢,朋友们一起唱啊,跳啊。大家在泥巴里一起疯唱,一起疯演,一起闹,一起打滚儿,一起扔泥巴。一场普通的聚会变成了最有趣、最独一无二的、可遇不可求的“泥巴聚会”。还有比这更激动人心的事情吗?无论怎样计划,都不曾想到会拥有这样的一场完美的聚会呀!
⑥斯斯突然知道了:那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不再讨厌!
⑦斯斯不知道的是,在暴风雨前,那一张又一张精美的邀请函,让朋友们看到了斯斯的诚意和用心。暴风雨来了,朋友们却在想:“平日里,斯斯是一位对待朋友很真诚的小姑娘。我一定要带着最好的食物和最拿手的节目,去参加斯斯的聚会。”每个朋友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⑧尽管完美的计划被意外改变了,难道说这场意外的“泥巴聚会”不完美吗?斯斯终于明白了,最重要的东西,从来没有,也必然不可能被意外摧毁!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结合上下文展开想象,第②自然段中“瑕疵”所指的场景可能是:______________。
【3】斯斯举办的聚会为什么还能如期举行?联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最重要的东西”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题目是“意外”,文章内容也是围绕“意外”展开叙述,文中出现了三次意外,请你逐一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当我的双脚踏在草原上,目光所及一片辽阔。哪里都不是路,但哪里又都可以走;哪里都不是床,但哪里又都可以躺。规矩惯了的人,到了这里往往会茫然,像在鸟笼里关久了的鸟儿,即使你把整个天空给它,它也不知道怎么飞翔。
面对蓝天、碧草、白云,我像个孩子打开了一本奇妙的书,但是什么也看不懂,只好静下心来,品读草原上盛开的野花。
野花虽然细小,可是每一朵都那么骄傲地仰着笑脸,没有任何一朵花嫌自己不够美丽而拒绝开放。淡紫的摇对对花,浅黄的蒿娥,绯红的野菊通通自由自在地开着,理直气壮地开着,它们都坚信自己是最美的。
一路上到处都是花朵,大片大片燃烧着的野花排山倒海呼啸而来,就像一个人把一生的热情全给了这个季节。
我折了一枝下来,插在我的手提袋上作为装饰。过了一天,到晚上收拾行李时,我发现它居然还很鲜活。过了一夜起来,看见花还是和昨天一模一样。我忍不住拿起来仔细端详,每一朵米粒大小的花仍然倔强地绽开着。
一连四天,我一直带着它旅行,它淡淡的紫色一点一点消失,但形状还是一点几也没有变,细小如笔尖的花瓣还是充满期待地张开着、希望与蝴蝶、蜜蜂有一次邂逅。
我终于意识到我犯了一个错误,我如此轻易地折下了它,使它离开了属于自己的那片草场。尽管它枯萎得那么慢,那么不甘心,可还是失去了传播花粉、孕育种子、繁衍后代的机会。
我以爱的名义占有了它,却又毁灭了它。
(节选自《草原野花》)
【1】根据语句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理由充分,气势旺盛。_____
(2)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形容声势巨大,不可阻挡。_____
【2】认真揣摩文章中“我终于意识到我犯了一个错误”这句话,这个错误指的是( )
A.“我”来到草原旅游。
B.“我”爱美,折了花插在手提袋上作为装饰。
C.“我”以爱的名义占有了它,却又毁灭了它。
D.“我”带着花旅行了四天。
【3】初到草原时,作者有怎样的感受?
_____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
【5】你对文中“我以爱的名义占有了它,却毁灭了它”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_____
11、真正的慷慨
①一场龙卷风袭击了我们家附近的一座小城,那里的许多家庭损失惨重,报纸上一张照片触动了我的心。照片上,一个年轻的女人站在一座完全被毁坏的房屋前面,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低垂着眼站在她的身边,旁边还有一个小女孩用手抓着妈妈的裙裾,眼睛盯着镜头,目光里充满了慌乱和恐惧。在相关的文章中,作者给出了照片上每个人的衣服尺寸。我注意到他们衣服的尺寸与我和孩子衣服的尺寸很接近。这是教育我的孩子帮助那些比他们不幸的人的好机会。
②我将照片贴在冰箱上,把他们的困境向我的一对7岁的双胞胎儿子--布兰德和布雷特以及3岁的小女儿梅格安作了解释:“我们有这么多东西,这些可怜的人现在却什么也没有。我们应该把我们的东西和他们分享。”我从阁楼上拿下3只大盒子放在地板上。当男孩子们和我一起把一些罐装食品和其他一些不易腐坏的食物、肥皂等装进其中一只大盒子的时候,梅格安怀里抱着鲁西--她爱极的布娃娃来到我们面前。她紧紧地将它搂在胸前,把她圆圆的小脸贴在鲁西扁平的、被涂上颜色的脸上,给了它最后一个吻,然后,将它轻轻地放在其他玩具的上面。“噢,亲爱的,”我说,“你不必把鲁西捐出来,你是那么喜欢它。”
③梅格安严肃地点了点头,眼睛里闪烁着被她强忍着没有流出来的眼泪:“鲁西给我带来了快乐,妈妈。也许,它也会给那个小女孩带去快乐的。”
④我突然意识到,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把自己不要的东西捐赠给别人,而真正的慷慨却是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给予别人。诚挚的仁爱,是一个3岁的孩子希望把一个虽然破旧却是她最珍爱的布娃娃送给那个小女孩。而我,本来是想教育孩子的,结果却从孩子那儿受到了教育。
⑤男孩子们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布兰德什么也没说,走进房间拿着他最喜欢的圣斗士出来了。他稍稍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梅格安,把它放在鲁西的旁边。布雷特的脸上露出了温和的微笑,眼睛里闪着光,跑回房间拿来了他的宝贝火柴盒汽车,郑重地放到盒子里。
⑥我把我的那件袖口已经磨损得非常厉害的棕褐色夹克衫从那个放着衣服的盒子里拿出来,然后把上个星期刚买的一件绿色的夹克衫放了进去。我希望照片上那个年轻女人会像我一样喜欢它。
(1) 文题“真正的慷慨”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概括填空)(2分)
(2) 文中哪些事件体现了人物“真正的慷慨”?试举例说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联系文中每个人物在捐出自己东西时的表情、动作和语言,举例分析其内在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
(4)从文中他们“真正的慷慨”的举动中,你联想到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2、阅读
燕子
席慕容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
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听错了,好可惜!”
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通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只燕子吗?
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一遍地唱起外婆唱的那一首歌来了:
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后的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内政部的邀请,我和几住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国家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注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的孤单。在我的朋友里,有好多位是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可以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唯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含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1】作者在文中记了两件事,请你各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①_______;
②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懊丧____ 深沉____
【3】文中划线的一段文字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气,强调了作者突然发现“燕子”时_______的心情,也突出了作者_______的情感。
【4】下列叙述中,哪项不符合文意。( )
A.文章以“燕子”为线索,作为自己心声的代言人,以清新、质朴的文字,将心中的乡愁表达出来了。
B.“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朦胧的欢喜”是指眼前的燕子把作者的思绪带回了故乡,“朦胧的悲伤”是指回忆起和故乡亲人一起的快乐日子。
C.文章题为“燕子”,却不从燕子写起,作者由第一件事自然地引出了第二件事,为下文体会父亲“失望的心情”作铺垫。
D.文章结尾“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借托燕子表达思乡之情,意味深长。
【5】席慕蓉的这篇文章将感情升华为哲理,摘录下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
13、阅读《军犬黑子》,完成文后的题目。
军犬黑子
那一年,我认识了一位军犬训导员。我问他:“狗能聪明到什么程度?”他说:“除了不会说话,跟人没有差别。”听了他的回答,我一怔,随后说:“你掺杂了感情吧?”
“不!”他说。
他给我讲述了几个关于狗的故事,都是他亲身经历的。有几个,我已淡忘了,唯其中的一个,至今记得鲜明。
在他们的那个营地,曾经有一条名叫“黑子”的狗,极其聪明。有一天,他们几个训导员决定用一个特殊的办法,来测一测黑子的反应能力。他们找来了十几个人,站成一排,让其中的一位去营房“偷”了一件东西藏起来,再站到队伍中去。然后训导员牵来了黑子,让它找出丢失的东西。黑子很快就把东西从隐秘处叼了出来。训导员很高兴,用手拍了拍黑子的脖颈以示嘉奖;然后,他指了指那些人,让黑子把小偷找出来。黑子过去了,嗅嗅这个,嗅嗅那个,没费多少劲就咬住“小偷”的裤腿,把他拉出了队伍。
应该说,黑子任务完成得很完满,训导员却对黑子使劲摇了摇头,说:不!不是他!再去找!黑子大为诧异,眼睛里闪着迷惑,因为它确信自己没有找错人,可对训导员又充满了一贯的绝对信赖……不是他!再去找!训导员坚持。黑子相信了训导员,又回去找……经过了再三地谨慎辨别和辨认,它还是把那个人拉了出来。不!不对!训导员再次摇头:再去找!
黑子愈发迷惑了,只好又走了回去。这次,黑子用了很长的时间去嗅辨。最后,它站在那个“小偷”的腿边转过头来望着训导员,意思是——我觉得就是他……不!不是他!绝对不是他!训导员又吼,而且表情严厉起来了。
黑子的自信被击垮了,它相信训导员当然要超过了相信自己。它终于放弃了那个小偷,转而去找别人。可别人……都不对呀?
就在他们中间!马上找出来!训导员大吼。
黑子沮丧极了,在每一个人的脚边都停一会儿,看看这个人像不像小偷,再扭过头去看看训导员的眼色,试图从中寻到一点点什么迹象或什么表示……最后,当它捕捉到训导员的眼色在一刹那间的微小变化时,它把身边的那个人拉了出来。
当然,这是错的。
训导员和队伍里的人哈哈大笑起来,把黑子笑糊涂了。训导员把小偷叫出来,告诉黑子:你本来找对了,可你错就错在没有坚持……
刹那间,使训导员和全体在场的人莫名意外、莫名惊恐又莫名悔恨的是,他们看到——当黑子明白了这是一场骗局之后,它极度痛苦地“嗷”地叫了一声,几大滴热泪流了出来,之后,它沉沉地垂下了头,一步一步地走了开去……
黑子!黑子!你上哪儿去?训导员害怕了,追上去问。
黑子不理他,自顾自地往营外走去。
黑子!黑子!对不起!训导员哭了。
黑子无动于衷,看也不看他一眼。
黑子!别生气!我这是跟你闹着玩儿呢!训导员扑上去,紧紧地搂住了黑子,热泪滂沱。黑子挣脱了训导员的搂抱,一步一步地走到了营外的一座土岗下,找了个背风的地方趴下了。此后好几天,黑子不吃不喝,精神委顿,任训导员怎么哄,也始终不肯原谅他。
人们这才发现——哪怕是只狗,也是要尊严的!
或者反过来说——它们比人更要尊严!
后来,黑子不再信赖它的训导员,甚至不再信赖所有的人。同时,它的性情也起了极大的变化,不再目光如电,不再奔如疾风,甚至不再虎视眈眈、威风凛凛……训导队没办法,只好忍痛安排它退役。
啊,黑子呀!
【1】“训导员决定用一个特殊的办法,来测一测黑子的反应能力。”——这个“特殊办法”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这次“特殊的测试”,黑子对训导员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原先它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关于小说里黑子的形象,体会不恰当的一句是( )
A.黑子除了不会说话,跟人没什么差别。
B.黑子极其聪明,有很强的辨别能力。
C.黑子极其自信,不相信他人。
D.黑子把信赖和尊严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4】关于小说描写黑子形象的主要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动作描写
B.神态描写
C.环境描写
D.心理猫写
【5】“啊,黑子呀!”——结尾这一句包含的情感,下面的体会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对黑子的退役感到十分惋惜。
B.热切期待着黑子能重新振作。
C.对黑子的不幸表示深切同情。
D.对性情大变的黑子感到愤怒无语。
14、阅读。(20分)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他早年留学美国,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获得了博(bó bé)士学位,成为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专家。他在火箭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在美国 金钱 地位 名誉 他都有了
但是,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便立即(jì jí)决定回国工作。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
钱学森到达北京的第二天,就带着全家人来到天安门广场。望着雄伟的天安门城楼 他激动地说 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 现在我终于回来了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2)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11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5分)
立即 —— 突然 —— 营救 ——
(4)文章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5、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 他的父亲叫他闰土。(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们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还是我的记性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练习。
1. 无论多么远的剧场,无论演出到多晚,我是场场必到,直至演出的结束。(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有一次,表演艺术大师赵丹和漫画家张乐平来我家,自然要看我的表演。(请用“自然”的另一个意思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大家一窝蜂地拥了上去,险些把小艇弄翻了。
改为“被”字句:
2.奶奶带着微笑。奶奶掩不住她的疲劳。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
3.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
18、按要求写句子。
1、 风停了,山中的一切变得非常幽静。(改为拟人手法)
2、在他们听来,我拉的小夜曲最难听。(改为比喻手法)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继承和发挥老一辈的革命精神。(用修改符号在答卷的原句上修改)
________________
(3)请在“截然不同”和“无济于事”两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
20、(题文)按要求,写句子。
1.你己经看过好多遍了,老看还有什么意思?(改为陈述句)
2.我把报纸按日期排列起来。(改为“被”字句)
3.在妻子面前碰了钉子,我只好硬着头皮去向父亲要。(改为双重否定句)
21、习作乐园。
小说往往具有剧情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读起来吸引人这些特点,我们也来试着写一篇小说吧!编写的时候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要把故事写完整,剧情尽可能地吸引人,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也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