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不仅动物有这种本事,许多植物也能准确报时。
②例如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树叶每隔2小时就要翻动一次。
③例如南美洲有一种第纳鸟,每隔30分钟就会“叽叽喳喳”叫上一阵,误差只有15秒。
④因此许多学者推断说,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
⑤人类早就发现,许多生物有着板强的“时间观念”。
⑥非洲丛林中还有一种小虫,每过一个小时就变一种颜色,经常被当地人提回去当“虫表”。
A.②⑤③⑥④① B.⑤②③①⑥④ C.⑤③⑥①②④ D.②⑤①⑥④③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拂拭 蔬菜 朦笼 踪迹
B.慷概 胸膛 覆盖 战役
C.慰籍 隧道 开辟 松懈
D.徜徉 奢侈 蜿蜓 遗憾
3、阅读文章《猫》,下列句子不能表现猫的淘气的一项是( )
A.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B.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
C.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D.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三月桃花水》一文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等,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
B.《三月桃花水》一文是按“总——分”的结构方式来写的。
C.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桃花水映着朝霞向前流淌的情景。
D.“啊,河流醒来了!”“醒”字写出了作者看到河流哗哗流淌时惊喜的心情。
5、弟弟让我拿糖给他吃,可是,妈妈一来,他就说吃糖对牙齿不好,真是( )
A.纸老虎
B.变色龙
C.哈巴狗
D.应声虫
6、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住宿 尖锐 预防 无一例外 B.依赖 响午 需要 无忧无虑
C.顺序 开辟 发挥 东躲西藏 D.邮寄 隐形 敏捷 昂首阔步
7、选词填空。
爱慕 羡慕 爱护
(1)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我们都应该( )。
(2)我真( )他能写一手好字。
(3)树上的花儿使人一见就生( )之心。
虽然……但是…… 无论……都…… 只要……就…… 既……又……
(4)( )你向宙斯承认错误,我( )一定请求他宽恕你。
(5)( )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你的眼力还不够。
(6)小时候,我( )对什么花( )不懂得欣赏。
(7)文成公主( )漂亮( )聪明,松赞干布派大臣去唐朝求婚。
8、(《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本课三首古诗中,诗人都通过简练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请从三首古诗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描述古诗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片段阅读
繁星
( )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
( )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
( )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选自《繁星 春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淡白 嫩绿 深红
【2】这首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和_____。
【3】“芽儿”“花儿”“果儿”象征人的成长阶段从_____到_____。
【4】理解诗歌,完成填空。
当你还是芽儿时,要__________。
当你开出花儿时,要__________。
当你成了果儿时,要 __________。
【5】小朋友,觉得自己正处于芽儿、花儿、果儿的哪个成长阶段?这时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粉笔的生命观
李宏
①粉笔在黑板上不停地跳动,身躯随之一点点地缩短,黑板擦吃惊地说:“我的好邻居,你再跳下去就要完了,你没觉察到危险吗?”
②“不,我很清醒。在粉末的飘飞中,我感到自己的身躯在缩短,生命在消耗。”
③“那你还要乱蹦乱跳做什么呢?”黑板擦又问。
④“ ”粉笔惊诧地反问。
⑤“对呀!”黑板擦轻声轻气地劝告粉笔说,“快歇歇吧,我可是为了你好,别再固执下去啦!”
⑥粉笔指了指纷纷扬扬的粉末,说:“你瞧,这些粉末都是我变的,你以为它们是废料吗?不,那是科学的雨点、知识的奶粉,花儿盼我去浇灌,孩子们等我去哺育,为了他们,我愿在黑板上不停地跳动,即使磨掉整个生命,也绝不会有半句怨言!”
⑦“说得对!”黑板擦听了粉笔的话,也激动得跳起来,“来,让我替你开路!”说完“噔”地跃上黑板,呼啦啦地擦开了。
⑧粉末,轻轻地落下,变成了一簇簇花儿,一张张笑脸……
【1】短文中,纷纷扬扬落下的粉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下列填入短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不活蹦乱跳能行吗?
B.除了活蹦乱跳外,我还会别的吗?
C.难道你不知道我的使命吗?
D.难道停下来就不是在消耗生命了吗?
【3】粉笔认为怎样的生命才有意义?( )
A.时刻不得闲,用实际行动来充实自己。
B.奉献出自己,把自己变成知识哺育孩子
C.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自己得到快乐。
D.做出实际的行动,把废料变为宝物。
【4】读了这则童话故事,你有怎样的收获?
_________
11、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啊!”跟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1】文段中加点的“这时候”指的是____。从加点的“扫荡”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 ”的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填序号)。
①屋子建在地下 ②木板窗关上后屋子里非常黑 ③木板窗非常小 ④屋子只有一个出入口
【3】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一个拟声词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的声音。这句话中的“__________”字和“___________”字把______当作人来写。
【4】假如你就是那个在地洞似的屋子里透过天窗向外看的孩子:
(1)看到卜落卜落跳的雨脚、带子似的闪电,你的内心是 的。(________)
A.激动、喜悦 B.非常闷 C.害怕、恐惧 D.失落
(2)夜深了,雨过天晴,此时你又会从天窗中看到什么呢?会由此想到什么呢?请写一写。
我会看见_____________,我会想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在露天真实感受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外阅读。
天窗
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远天之上,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子也赶热闹似的映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
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星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
“一窍仰穿,天光下射。”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都一一洒进心房。
【1】短文以________为题,交代写作对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天窗既指______________,也指______________,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2】文章围绕“天窗”,写了哪几件事情来体现母爱( )。
A.母亲陪我看蓝天
B.为我撑伞
C.给我猜谜语,讲故事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第2自然段选取蝉的鸣唱、蛙声的欢快和星月的柔美,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迷人的夏夜图。____
(2)第3自然段“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中,“滑”字既写出风的轻柔,又表现母爱的温馨。____
(3)文章情景交融,对天窗下的景物进行描写,抒发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感伤。____
【4】这两个文段都写出了天窗给人们心灵带来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3、拓展阅读。
牛顿的故事
牛顿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他非常聪明,在物理学方面有过许多重大的发现。可是他在一些小事上,却是个“马大哈”。
一天清晨,他起得很早,他要研究一个难题。管家怕他饿,就打发一个佣人,端了一锅水,拿了一个鸡蛋到他书房去。管家叮嘱佣人,一定要把鸡蛋煮好等牛顿吃完再出来。可是牛顿不愿有人干扰他,就对佣人说:“你把鸡蛋留下,我自己煮。”佣人把鸡蛋放在桌上的怀表旁边,说:“你把鸡蛋煮四分钟,就可以吃了。”说完便离开了书房,过了一小时,佣人有些不放心,回来看看,这一看使他大吃一惊:牛顿手里拿着鸡蛋站在火炉旁,锅里煮的是桌子上的怀表。
还有一次,牛顿请一位朋友来吃晚饭,朋友按时来了。饭菜都已经摆好,可是牛顿还在工作。朋友很了解牛顿的习惯,就坐在饭桌旁边静静地等着。
等啊,等啊,过了好长时间,饭菜全都凉了,还是不见牛顿来,朋友只好自己先吃。吃完后,他突然想了个主意,要和牛顿开个小玩笑。于是就把吃剩的鸡骨头又放进盘子里,重新盖好,然后悄悄地走了。他断定自己的恶作剧一定会成功。夜已经很深了,工作了半天的牛顿突然觉得有点饿。他放下工作走进餐厅,准备吃晚饭。可他一打开盘子,看见里面全是鸡骨头,心里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他转过身看看闹钟,晚饭的时间早已过了。这时他好像才明白似的:“噢,我已经吃过晚饭了,看我这记性!”说着,他站起来又去继续工作了。至于请朋友吃饭的事,他早忘得一干二净。
牛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贡献给了科学事业,他正是凭着这股废寝忘食的钻劲,终于登上了科学的高峰。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_____
(2)再三嘱咐。 _____
【2】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合适的关联词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4】文章写了哪几件事来说明牛顿在生活上是个“马大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牛顿的故事》中,你感到牛顿在________方面________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4、课内阅读。
猫(节选)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 ),( ),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声音变化丰富。______
(2)形容变化的项目、样子极多。______
【2】《猫》的作者是____,选文从两个方面写出了猫的性格________,分别是________时和___________时的不同表现,表达了作者对猫的_____________之情。
【3】在( )填上恰当的词语。
15、按要求写句子。
1.你答应了妈妈。 你应该遵守诺言。 (用合适的关联词合成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也能办到。(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这里景色真美!泉水清如明镜,山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和郁郁葱葱的树木,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真想一副漂亮美丽的风景画。
17、修改下面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和一个病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很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但是挺着脖儿,表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蹄叫,顶尖锐,顶凄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金鱼缸里有许许多多无数的金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画的青年具有顽固的毅力。
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开头:我是一只乌鸦,就是那只曾经被狐狸骗走一块肉的乌鸦。自从上次上当受骗后,我变得理智多了,总想教训一下那只狡猾的狐狸……
请用上面这段文字做开头,续写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自拟,要保持第一人称“我”的口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