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拼音下面画“√”。
附(fǔ fù) 急促(cù chù) 赛(sài shài)跑 几(jī jǐ)乎
2、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香味 晾晒 早辰 犹豫
B.岩石 石茎 钩画 萍展
C.增送 排列 钢才 草堆
D.君子 加紧 吞咽 萝卜
3、下列词语中量词使用错误的是( )
A.一( 乘 )轿子 一( 面)红旗 B.一( 家 )店铺 一(幅 )画
C.一( 辆 )车 一(匹 )马 D.一( 条) 桥 一( 只)毛驴
4、读句子,把( )号内的正确汉字用横线标出。
飞机飞(得、的)又快又(稳、隐)。(诱、透)过云层,可(以、已)看到积雪的山(锋、峰)层层叠叠。好(象、像)波涛(凶、汹)涌的大海。
5、加偏旁组成新字填在括号里,使之与前边或后边的字组成词语。
(1)【且】 ( )国 ( )成 ( )妹 ( )止
(2)【舌】 ( )力 包( ) ( )合 ( )风
(3)【佥】 ( )查 笑( ) ( )起 ( )收
6、按要求填空。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__________。兔走__________,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文章内容补充完整,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
走:____________________ 因:____________________ 释:____________________
耒:____________________ 冀: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想对文中的农夫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课文内容填空。
(1)大雨如注时,妈妈把雨衣给了(________),(________)接过雨衣没有穿,却把它给了(________),(________)掀起雨衣,盖在(________)上。
(2)一件雨衣为什么妈妈和萨沙都没有穿?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在横线上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萨沙真的是最弱小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为什么说萨沙是个勇敢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拼音,写词语。
9、课内阅读。
我们奇妙的世界(节选)
冬天,我们看到了冰雪,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都像一个透明的玩具气球。
( )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 )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各种形状的卵石,三桅小船的模型,颜色各异的羽毛。
【1】照样子写词语。
一把把(刀剑) 一颗颗________
一把把________ 一颗颗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到文中括号里。
如果……就…… 只要……就……
【3】作者通过仔细地_______、_______从房檐上垂下来的______和落下来的______,发现了冬天的美。
【4】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注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递进
C.表示意思的转折
D.表示声音的延长或感情的延续
10、阅读理解题。
村东头,大树下,几个孩子在比绝招。
三胖挺着大肚子,说:“咱们看谁一口气憋的时间最长!”结果一个个先后都撒了气,唯独他,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憋的时间比别人长两倍。伙伴们都竖起大拇指,连声夸道:“绝招,绝招!”
二福曾经练过武术,他站起身,刚来一个空翻,伙伴们就禁不住叫起好来。
他俩表演完,都把目光投向瘦小的小柱子。小柱子的鼻尖出了汗。他想了一会儿,站起身,面对大树,两只胳膊往地上一撑,脚掌靠树来了个倒立,不料,二福立刻还他个不靠树的倒立。
小柱子觉得自己太丢人了,低下头撒开腿跑了。
小柱子蔫蔫地回了家,感到肚子有点饿,见奶奶正在包饺子。呀!奶奶这一手真够绝的:她一只手拿着小竹板铲馅,另一只手拿着面皮,专管攥饺子,不但攥得快,而且饺子圆鼓鼓的。要是自己会这一招,准能震住伙伴。于是他抢过奶奶的小竹板,照奶奶的样子,包起饺子来。没想到才包了几个,个个饺子都露了馅。
他问奶奶:“您这招是怎么会的?”
奶奶要过竹板,说:“过去奶奶一个人要做二十来个人的饭,还要调换花样,不往快里练,成吗?”
小柱子说起刚才比绝招的事,问奶奶:“三胖和二福的绝招也是练出来的吗?”
奶奶说:“有的人,生来就特别,别人比不上,三胖长得胖,气量比别人大;人家二福那是练出来的,你没见他,天天跑几里地去体育场学武术?”
小柱子觉得奶奶说得在理,看来想拿出绝招,只有练。练点什么呢?晚上小柱子躺在炕上还在想,想着想着终于有了主意。
1. 读一读,找一找,将句子中写人物动作的词写出来。
(1)他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憋的时间比别人长两倍。
(2)她一只手拿着小竹板铲锅,另一只手拿着面皮。
2. 我能从下列语句中体会出小柱子的性格
小柱子觉得自己太丢人了,低下头撒开腿跑了。
小柱子蔫蔫地回了家。
要是会这一招,准能震住伙伴。
小柱子躺在炕上还在想,想着想着……
小柱子始终没有忘记大树下的尴尬,暗暗在练习自己的绝招。
小柱子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3. 根据要求修改句子。
(1)小柱子始终没有忘记大树下的尴尬。(改成把字句)
(2)二福练成了单臂倒立这个绝招。(改成被字句)
4. 小柱子在奶奶那里明白了什么道理?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的名字叫大树,是森林家族中的一员。我们的大家族是人类的特别“卫兵”。为了保护人类的环(境 镜),我们特别“卫兵”像(魔 磨)米师一样,有时要变成“工厂”,有时要变成“机器”,有时又要变成一种“特种板”…
我们大树的第一个本领,就是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要是没有我们这个规模巨大的氧气制造工厂,地球上的氧气早就被人类和各种生物吸完,生命也就不存在了。
我们大树的另一个本领是消音。噪音是人类的大敌,不仅干扰人们的谈话、通(讯迅),还影响人们的休息。如果长期受噪音影响,人的听力就会减弱,心脏、血压、神经等也会出现异(常 长)。而我们大树,却站在抗噪音的第一线,我们手拉手,组成一道道“隔音板”,随风摇摆,声波刚来就被驱散了。你看我们的本领大不大?
【1】给短文拟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在括号里选择搭配正确的字,打“√"。
【3】文中的“我”指的是________。
【4】联系全文,回答问题。
(1)“我们大树的第一个本领,就是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为什么把“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称为大树的“第一个本领”?这句话把大树当作什么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噪音是人类的大敌。”从文中看,噪音对人类有哪些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文中含有“有时……有时……有时…”这组词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并说说这句话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类文阅读
冰糖葫芦的传奇故事
冰糖葫芦,酸甜适中,老少皆宜,它不仅好吃,还十分好看,红彤彤的山楂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签子上,外面裹着晶莹透明的糖稀。出售它的人往往把一只只糖葫芦串插在特制的木棍上,像一棵结满硕果的小树,煞是诱人。
提起冰糖葫芦的来历,还得说说南宋的一位皇帝宋光宗呢。
宋光宗绍熙年间,皇帝最宠爱的黄贵妃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什么效果。皇帝见爱妃日渐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迫于无奈,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办法服用后,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愁眉终于舒展开了。
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原来,山楂的药用功效很多,它能够消食积、散淤血、驱绦虫、止痢疾,特别是助消化,自古为消食积之要药,尤长于消肉积。也许是黄贵妃所食山珍海味积住了食,因而落下了病,小小山楂却帮她解除了病痛。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也曾经说过:“煮老鸡硬肉,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则其消向积之功,盖可推矣。”
今人研究证明,山楂还有降血脂、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因而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山楂食品也花样翻新,品种繁多,但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芦直至今日仍是极受人们喜爱的山楂吃食。
【1】【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将信将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信息】阅读短文,选一选。
(1)读了短文,我了解到山楂有很多药用功效,但不包括( )
A.消食积、散淤血 B.驱绦虫、止痢疾
C.降血脂、降低血清胆固醇 D.治疗厌食症
(2)状状的妈妈准备用一只老母鸡炖汤,但是担心鸡肉太硬不容易煮烂,读了短文,你可以建议她( )。
A.在炖汤时加入香菇 B.延长炖煮的时间
C.在炖汤时加入几颗山楂果 D.改用高压锅炖煮
【3】【复述故事】成成准备复述《冰糖葫芦的传奇故事》这个故事,下面是他拟写的复述提纲,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贵妃生病→张榜求医→冰糖山楂治病→如期病愈
B.贵妃生病→张榜求医→冰糖山楂治病→如期病愈→传到民间
C.贵妃生病→冰糖山楂治病→张榜求医→如期病愈
D.贵妃生病→张榜求医→如期病愈→冰糖山楂治病→传到民间
13、课内阅读。
经常到山里走搭石的人,大概都会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对面同时走到河边,总是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然后才相背而行。假如是上了年岁的老人来走搭石,有青年在旁,总要伏下身去背老人过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
【1】文中“这样的情景”指的是什么?用“ ”画出。
【2】“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中“这”指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段意思总结正确的是( )
A. 走搭石时总是青年背着老人过。
B. 走搭石时大家彼此互相谦让,显得很有礼貌。
C. 走搭石时乡亲们彼此谦让,而且懂得尊敬老人。
【4】从走搭石中,反映出乡亲们具有哪些美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水
水在世界上是不可缺少的,没有水,庄稼要旱死,牲口要渴死,人也不能生存。可在城市里,人们并不爱惜水,甚至讨厌它,生活中到处可以看到浪费水的现象。
比如到了夏天吧,就有同学玩打水仗,把水龙头开得大大的,用水向对方喷,一会儿地上就流了一大片水。有人管他们,他们还满不在乎地说:“水有的是,浪费一点怕什么?”
水真的“有的是”吗?不是的。从资料上我们可以看到,地球上确实有大片的水,陆地仅占地球表面的确1/6。可是,海洋里的水是很咸的,不能用来浇灌庄稼。能够用来养活人类和动植物的水,是陆地上的淡水。这种水很有限,用掉一点就少一点。科学家预测,不久的将来,水源将会枯竭,人类将面临干渴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科学家已经开始想办法从南北极取水。他们想把南北极常年的冰山融化掉,用它解决人类的干渴。可这样一来,南极会变成一片汪洋,海平面升高,很多沿海国家的城市会被淹没。
这太可怕了,要是人类没有水,会是多么恐怖的情景呀!让我们从现在做起,都来珍惜水吧!
(1)填空。(2分)
水在世界上是( ),没有水,庄稼( ),牲口( ),人也( )。
(2)水真的“有的是”吗?( )。请用“~~”画出有关的句子。(3分)
(3)科学家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这个办法行吗?为什么?(3分)
(4)请用“——”画出同学们是怎样浪费水的,再请你劝劝他们,帮助他们改掉浪费水的毛病。(4分)
(5)你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好办法?快写下来吧!(3分)
15、课文片段阅读。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在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忧伤(______) 谦虚(______)
丑陋(______) 拘束(______)
【2】阅读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全文思考,为什么“我”的心里会充满快乐、骄傲与希望,选一选。( )
A.童年泡泡的游戏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
B.“我们”吹的泡泡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让“我”感到骄傲。
C.泡泡们很快乐,“我们”也很快乐。
【3】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爱的泡泡们还会去哪儿呢?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接着往下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描写虾的语言细致、生动、有趣。请选择一种小动物,仿照着写一写。
例:“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17、随文仿写小作家。仿照上题中的一段话写一写自己的校园生活。
我们的课间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所有的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改为陈述句)
2、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用加点的词造句)
3、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句子。
妈妈送了我美丽的一条红裙子。
19、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湖面上有几只数不清的白鹅在戏水。
(2)40个三(1)班的同学都到美术教室去上课了。
(3)下午放学后,拿起笤帚开始扫地。
20、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错误。(共3处错误)
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多种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海底真是死气沉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请你发挥想象,编一个故事。要求题目自拟,条理清晰,语句通顺、流畅,书写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