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B.他一整天都没精打采的。
C.我们做事应刻舟求剑,不拘泥成例。
D.物资源源不断地从后方运来。
2、在《漏》这篇课文中,“漏”指的是( )
A.屋顶漏雨 B.老虎 C.贼
3、“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句话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拟人 B. 反问 C. 夸张 D. 比喻
4、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是( )
A.《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很多家喻户晓的寓言,如《画蛇添足》《郑人买履》等。除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还可以读读其它国家的寓言,如《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
B.克雷洛夫是俄国最杰出的寓言作家。他的作品丰富了俄罗斯的文学语言,普希金称他是当时“最富有人民性的诗人”。
C.《克雷洛夫寓言》是俄国杰出寓言家克雷洛夫的作品集,讲了很多动物和植物的故事。 如《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橡树和芦苇》……
D.《伊索寓言》这部寓言集就像一个奇妙的动物王国,讲述了很多动物身上发生的趣事。如《乌鸦喝水》《牧童和狼》《守株待兔》……
5、请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____。
2.眼见为实,____________。
3.兵来将挡,_____________。
4._______,是谓过矣。
5.人谁无过?_______,善莫大焉。
6、在括号里填入适合的词语。
一(______)水花 (_______)架势 (_______)的浮光
一(______)斗笠 (_______)折磨 (_______)的薄球
一(______)推剪 (_______)脚步 (_______)的要儿
7、文章结构图
1.本文语言优美,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本文条理清晰,按“火烧云__________——火烧云的____________——火烧云__________”的顺序写了火烧云。
8、看拼音写词语。
jì lù bǎo cún fāng biàn xué wèn
dōng hàn xī shōu jīng yàn shù pí
zhōng jiān qiáo dòng hé miàn chuàng jǔ
sì hū rén mín zhì huì cái gàn
9、课外阅读(10分)
暖
初春的一个下午,我在整理一家人的冬衣,9岁的女儿安娜伏在不远的窗台上饶有兴致地向外张望,不时告诉我院子里又有什么花儿开了。这时,我无意中在安娜穿的大衣两侧的口袋里各发现了一双手套,两双一模一样。
我有些不解地问:“安娜,这手套要戴两双才暖和吗?”安娜扭过头来看了看手套,明媚的阳光落在她微笑的小脸蛋上,异常生动。
“不,妈妈。它暖和极了。”“那为什么要两双呢?”我更加好奇了。她抿(mǐn)了抿小嘴,认真地说:“我的同桌翠丝买不起手套,可是她宁愿长冻疮,也不愿意去救助站领手套。她很敏感,从来不接受无缘无故赠送的礼物。妈妈给我的手套又暖和又漂亮,要是翠丝也有一双就好了。所以,我就买了一双一模一样的放在身边。我装作因为糊涂而多带了一双手套,翠丝就能欣然戴它们了。”孩子清澈的双眼像阳光下的湖水,“今年翠丝的手就不会生冻疮了。”
我欣慰地走到窗边拥抱我的小天使,草地上一丛丛兰花安静地盛开着,又香,又暖。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3分)
一( )大衣 一( )手套 一( )兰花
暖和的( ) 认真地( ) 花儿开得( )
(2)如果你不认识“疮”字,可以用(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部首( ),再查( )画。(2分)
(3)短文许多地方把安娜的表情写得很具体,请找出两句,并用“_______”画记。(2分)
(4)安娜为什么不直接把手套送给翠丝,而是假装多带了一双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
诚实至上
我是个不擅长赛跑的人,在参军后的一次越野训练赛中很快就远远落在了后面,一个人孤单地跑着。
转了弯,是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着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是士兵跑的小径。我停顿了一下,暗自咒骂做军官有许多便宜可占,但是仍然朝着士兵的小径跑去。
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我到达了终点,名列第九。我纳闷极了,说:“一定是弄错了,我从未跑过前10名。说实在的,连前50名也没跑过。”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说:“今天你不是已经跑到前10名了吗?”
过了几个钟头,大批人马才到达。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我悠闲自在地喝着水,觉得很是奇怪。那时我们才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不欺,是多么重要啊!
【1】“岔”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2】“便宜”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价钱低;②不应得到的利益;③使得到便宜。文中应选________。(写序号)
【3】在岔路口,“我”跑的是________________,而那过了几个钟头才到达的“大批人马”跑的是______________。“我”在这次赛跑中能取得“名列第九”的好成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4】“我”暗自骂做军官占便宜,可为什么仍然跑士兵的小径( )
A.“我”不敢从军官的路上跑,生怕被处罚。
B.“我”怕被其他士兵看到,报告军官。
C.“我”是士兵,就应该按规定在士兵的路上跑。
【5】这篇短文给了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塞翁失马
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马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邻居们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可是过了没几天丢的马不仅自己回家,还带回一匹骏马。
邻居们听说马自己回来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预见,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老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居们的祝贺,反倒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会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心里明明高兴,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嘶鸣嘹亮,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策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
邻居们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人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1】用“ ”在文中画出塞翁说的话。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塞翁失马”常与“焉知非福”连用。
B. “塞翁失马”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C. 短文中的塞翁是一个喜欢胡言乱语的人。
【3】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丢了,邻居们安慰塞翁,而塞翁却认为这也许是好事,这是不是自我安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与这则寓言故事寓意相似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五色梅
五色梅的叶子刚长出来时是浅绿色的,后来逐渐变成深绿色。
七月份它长出花蕾,八月开花,九月怒放。五色梅开出的花非常别致,一朵花有多种颜色:黄、绿、橙、红、白。它的样子像一把花雨伞。微风吹来,摇摇摆摆,更加美丽。
五色梅有顽强的生命力,只要剪下一枝泡在水里,过几天,再把它拿出来,埋在土里,它就会长得很旺。
五色梅看起来是娇弱的,但谁要借此欺负它,那无疑是自讨苦吃。记得我上一年级的时候,爸爸刚把五色梅买回家,我觉得好玩,伸手要去摸。奶奶告诉我说:“别摸,茎上有刺 。”我不在乎, 用手一碰,坏了!许多小刺扎在我手上,这时我才知道,五色梅看上去弱不禁风,可实际上它长了许多小刺来保护自己呢!
我喜欢五色梅。我爱它娇美的姿态,我爱它不屈不挠的旺盛的生命力。
【1】短文第4自然段写了自己对五色梅的感受,是全文的中心,起到了______的作用。
【2】概括前面三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1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1自然段里找到相关内容回答:“五色梅”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叶子刚长出来时是_______的,后来逐渐变成_______。
观察植物的种植方法:剪下一枝_______,过几天,再把它拿出来,_______,它就会长得很旺。
写出自己的感受:我____五色梅。我爱它_________,我爱它__________。
13、阅读。
香港,璀璨的明珠
香港位于祖国漫长海岸线的南端。她面积不大,却是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还是购物、美食和旅游的好去处。
香港是一个(著名 闻名)的港口,世界各地的商人都乐意来这里做生意。因此,香港的市场是一个“万国市场”。来自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而且物美价廉。
在香港,人们能够(品味 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食。内地的粤菜、川菜,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佳肴,东南亚各地的饮食,一应俱全,游客们可以大饱口福。所以,人们又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
香港还是一个旅游胜地。小朋友们最爱去的就是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公园里的海豚和海狮(表演 表现)最为出色。在清澈的池水里,它们一会儿钻圈,一会儿顶球。有时趁你不注意,会突然跃出水面,向你点头,有时还会喷你一身水呢。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洒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 闪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高楼大厦的霓虹灯光彩夺目,热情欢迎来自五洲四海的游客。
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
【1】短文2——5自然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请用“ ”画出来。
【2】根据课文内容,用“√”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3】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填在括号里。
①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___________
②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形容非常著名。___________
③世界各地。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题。
“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
2003年当地时间5月21日19时45分,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造成两千二百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震后,中国政府立即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由30人组成的救援队。
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中国国际救援队到达阿尔及利亚首都。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房倒屋塌,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 “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在这次救援中,有一个特殊队员——搜索犬 “超强”,成了人们交口称赞的“救灾明星”。5月24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得到信息:有个儿童下落不明,可能仍被埋在废墟里,希望能够协助救援。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负责范围,但为了抢救孩子的生命,中国国际救援队还是派出部分队员前往救援。他们带着搜索犬“超强”在废墟中来回搜索。突然,“超强”冲着一条水泥板夹缝狂吠不止,大家兴奋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救援队员在“超强”的引导下,看到了废墟中有一只隐隐活动的胳膊。经过一番紧张的援救,在废墟中挣扎了三天的一名男孩终于被救了出来。当地群众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不尽,搜索犬“超强”也因此在当地闻名遐迩。
5月29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载誉返回祖国。
1. 读句子,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大家兴(xīng xìng)奋地喊:“找到了!”
(2)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抢险救援任务,载(zǎi zài)誉返回祖国。
2.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得到——( ) 容易——( ) 生存——( )
3.地震后悲惨的景象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划出中国救援队队员们如何搜救灾区伤员的语句,并说说他们是用哪些仪器搜救伤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经过一番紧张的援救,在废墟中挣扎了三天的一名男孩终于被救了出来”,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________轻便________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在语段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________轻便________好用的纸。
【2】蔡伦是怎样造出纸来的?把描写动作的词语找出来,填一填。
剪或切→浸→________→________→晒
【3】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
【4】“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中“大约”的意思是________,可以去掉这个词语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把一个句子改写成不同的句子。
小种子闯过难关。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仿写句子。
(1)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这一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仿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走在水泥道上。(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啊!多么明朗的天空。(仿写句子)
啊!多么___________。
(4)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
这句话是_______(疑问 反问)句。给这句话换个说法,意思不变:________。
(2)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①这句话是______句,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
②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写春天的柳枝。
___________
(3)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
(4)我决心改掉做作业马虎的不好毛病。(修改病句)
___________
19、下面的语句有四处错误,请找出来并修改,将正确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
实验开始了,小明把水,往量杯一到,立刻升起来了水位。小明看见水没有满,又继续,水位越升越高。
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我家有总共五口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颜六色的红旗在空中迎风飘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想起了一件很有意思的趣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弯弯的月亮像个大圆盘挂在空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虽然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但是运动会延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快乐习作。
读着《我变成了一棵树》的故事,我在作者的大胆想象中陶醉了……不知不觉中,我发现我也变了,我变成了另外一个东西。
同学们,想象是奇妙的,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想想,你变成了什么?变化之后,发生了什么奇妙的故事?请你根据上面的开头展开想象,续写故事。
题目:我变成了______________
要求:(1)认真审题,补充题目;(2)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3)适当分段,把想象的内容写清楚;(4)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