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成语写汉字
春( )融融 春( )绵绵 春( )送暖 春( )烂漫
春( )水暖 春暖( )开 百花争( ) 百( )鸣春
2、补全下列四字词语
(____)(_____)灯光 湖水(______)(____)
(____)(____)夺目 随风(______)(____)
(____)(_____)高照 黑白(______)(____)
3、填反义词。
深——(________)
可爱——(________)
小心——(________)
4、组词练习
爸( )( )( )
全( )( )( )
关( )( )( )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赶紧——(______) 劝告——(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liǔ zhī gū niang jiǎn dāo zuò kè
cǎo yuán chōng chū ér tóng lǐ wù
7、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从“贩”的偏旁可知,它的意思和钱财有关。(____)
【2】王小明的属相是龙,比他小三岁的妹妹的属相是羊。(____)
【3】过完重阳节后不久,就是另一个传统节日——中秋节。(____)
【4】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和乞巧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____)
8、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喜鹊阿姨的鸟窝里有五只小喜鹊。 ( )
【2】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杨树,“我”很喜欢它。( )
【3】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唱歌,做游戏,学拼音。( )
9、判断题,打“√”或打“×”。
(1)带“火”的字多与“火”有关,如“烧、烤、灶、炒”等。 (________)
(2)“贝”作为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如“货、贫”。 (________)
10、读一读,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贫”用部首查字法,查“贝”部,这个字跟钱财有关。 (______)
【2】“阿姨、坐位、指南针”这组词里只有一个错别字。 (______)
【3】《揠苗助长》《羿射九日》《亡羊补牢》都是寓言故事。 (______)
【4】蜘蛛卖袜子时,看到蜈蚣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______)
【5】鼹鼠米加先生的愿望是把孩子们都培养成设计专家。 (______)
11、阅读拓展
小毛虫的梦想
一天,一条小毛虫在缓慢爬行。它遇见了一只蝗虫,蝗虫问它:“你到哪里去?”小毛虫回答:“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在山顶上看到了整个山谷。我很喜欢这个梦,决定将它变成现实。”
蝗虫惊讶地说:“你一定是疯了!你怎么可能到达那个地方?对你来说,一块石头就是高山,一个水坑就是大海。”小毛虫并没有理会蝗虫的话。
随后,蜘蛛、鼹鼠、青蛙都以类似的话语劝小毛虫放弃这个念头。但小毛虫始终在向前爬。终于,它筋疲力尽了。它决定停下来,用自己仅存的一点儿力气建一个安息的地方——茧。就这样,小毛虫“死”了。
后来,茧裂开了,一只美丽的蝴蝶从里面挣脱出来。它飞到了山顶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飞快( ) 讨厌( ) 难看( )
【2】小毛虫的梦想是什么?在文中用“____”画出来。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 小毛虫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遇到了蝗虫、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阻止。
(2) 小毛虫没有被困难吓倒,最后____________了梦想。
【4】小朋友,你的梦想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最大的“书”(节选)
“这能说明什么呢?”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根问底。
叔叔说:“用处可大呢!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国家找到更多的宝藏!”
“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
【1】这本最大的“书”指的是( )
A.大自然 B.岩石 C.陆地
【2】岩石上的“字”和“图画”告诉我们,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____),后来变成(____),经过很多万年,又变成了(____)
A.大海 B.高山 C.陆地
【3】“更多的宝藏”指的是( )
A.煤炭 B.铁锈 C.其他的森林资源
【4】自然界除了岩石,还有很多书,云是一本“书”,看见它我就能____________。大树也是一本书,看见它我就能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猴子修路
山连着山,岭接着岭,山里的猴子出山比上天还难。一天,一群猴子聚集在一起议论开了。
灰猴说:“什么时候能有一条出山的路就好了。如若有谁牵(qiān)头,我愿献出铺路的石料!”
黑猴说:“如果有了铺路石,我愿意无偿运输。”
黄猴说:“如果铺路石运来了,我愿意义务铺砌(qì)。”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修路仍停留在猴子们的嘴上,每当他们想出山时,总是失望地叹息:“这路什么时候才能修好啊?”
燕子听见了,边飞边说:“你们这样子,路永远也修不好。因为嘴说千遍,不如________。”
【1】“议”和“论”意思相近,“议论”的意思也和它们差不多。文中哪个词语的意思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理解?( )
A.聚集 B.失望 C.铺路 D.牵头
【2】“山里的猴子出山比上天还难。”这是为什么?用“ ”画出来。
【3】联系上文想一想,文中横线处燕子说的最可能是( )
A.做百遍 B.手做一遍 C.认认真真做一遍 D.多做几遍
【4】你猜猜看,最终猴子们能出山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快乐阅读。
刺猬理发
一只刺猬总觉得自己的刺不如松鼠的毛柔软、光滑,也没有那种黄黄的美丽的颜色。于是他决定去找理发专家猴子商量个办法。
他来到理发店,向猴子说明来意。自作聪明的猴子把刺猬的刺全拔光,然后用胶水把松鼠的毛粘到刺猬身上。刺猬回到家里,对着镜子前看后看,左看右看,一身绒毛金黄发亮,他十分满意。
“啊,太阳下山了。”刺猬的肚子饿了,他便来到村边的果园里偷瓜。往日,这是很容易的事,他只要就地一滚,身上的硬刺就可以把瓜扎上,可现在却毫无办法,他还没学会用爪子摘瓜呢!平时拿他毫无办法的看园狗,这下可等来了报复的机会,冲上去,一口就把他咬死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___)刺猬 一(______)理发店 一(_______)绒毛
【2】猴子把松鼠的毛粘在刺猬身上,刺猬感觉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园狗为什么一口就把刺猬咬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一匹出色的马(节选)
妹妹转过头求爸爸。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
【1】仿写词语。
又长又细(又×又×) ________ _________
蹦蹦跳跳(AABB) ________ 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生气—______ 抓紧—______
【3】短文中“一匹出色的马”是指____________。
【4】“妹妹笑着说:‘我早回来啦’!”写出了( )
A.妹妹其实在撒谎。
B.妹妹有了“马”忘记了疲劳时高兴的心情。
16、照样子,写一写。
1.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用加点的部分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用加点的部分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在田里转来转去。(焦急地)(将括号内的词加入句子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加点词语写一句话。
例: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给句子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
(2)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用下划线词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
(3)加标点符号
雾呢(_____)不知道消失到那里去了(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我捡到一大堆可爱的石头,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有的 _______。
2.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我的小伙伴们都说:“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
去海边游泳好不好?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
3.一个小伙伴说____我驾驶飞机去轰炸____(加标点)
4.沿着 走 我们 小河 一条(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