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周口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文,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_______生活知识,主要介绍了太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珠方式,激发了学生们遨游太空、_________的兴趣。

  • 2、知识乐园。

    1.“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诗”的第三画是_______

    2.“茄”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茄”的第七画是_______

    3.“幸”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可组词为________

    4.“肉”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可组词为________

  • 3、名句积累我最棒。

    (1)________,忙趁东风放纸鸢。

    (2)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

    (3)秋处露秋寒霜降,________

    (4)冠必正,_________与履,______

    (5)_______成则_____立。——《韩非子》

  • 4、写出意思相近的词语。

    凶狠_______美丽_______亲手_______

    商量_______反驳_______赞赏_______

  • 5、在( )里填入适当的词。

    ______   ______清泉   ______鲜花   ______勺子

    ______灯光     一______翅膀   ______小鸟   ______镜子

二、书写 (共1题,共 5分)
  • 6、读拼音,写汉字。

    传统节日历史长,mín zú精神代代传。chūn jié饺子齐守岁,正月十五闹huā dēnɡ。二月初二lónɡ抬头,端午粽香赛lónɡ zhōu。中秋满月庆tuán yuán,重阳佳节思亲人。hǎi xiá两岸真rè nào,中华文化遍shén zhōu

三、判断题 (共4题,共 20分)
  • 7、判断下面句子的表达,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煎、烤、煮、蒸、炖、爆”这些字的意思都与火有关。 ______

    2“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这句话写出了两岸人民盼望着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______

    3过中秋,吃月饼,大街小巷人如潮。______

    4古时候,人们把贝壳当做饰品戴在身上。______

    5“与”字共3画,第二画是“横”。 ______

  • 8、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特”字的第三笔是竖,“龙”字的第四笔是撇。______

    2《二十四节气歌》中,“夏满芒夏暑相连”里有5个节气。______

    3《亡羊补牢》告诉我们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______

    4重阳节的习俗有喝菊花酒、登高踏秋、敬老爱老等。______

  • 9、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小猴皮皮家一共有七个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和五只小猴子。____

    【2】小猴皮皮是家里最大的猴子,他毛的颜色像巧克力。____

    【3】“皮皮”就是“粉红色”的意思。____

    【4】皮诺乔是用名贵的木头雕刻成的木偶。____

    【5】皮诺乔一说谎鼻子就变长。____

  • 10、根据所学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狗、猴、猪、猫、鼠都是十二生肖中的动物。______

    【2】中国汉字真有趣!用“贝”作偏旁的字都与钱财有关,用“月”作偏旁的字都与月亮有关。______

    【3】“我从学校回家的时候会经过一家超市。”这句话中的“经过”是“穿过”的意思。______

    【4】《大象的耳朵》一文中,大象最后还是决定让自己的耳朵耷拉着,因为它明白了“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个道理。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1、阅读《珍妮的帽子》,回答问题。

    可是,让她感到意外的是,班里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和他们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的那顶帽子显得那么平平常常,几(jī jǐ)乎没有引起(认 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爱 碍)她与伙伴们自如地见面了。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答案。

    2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五花八门(含有数字的成语):  

    3大家为什么都戴上了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珍妮生活在你身边,你会对她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文段阅读。

    第二天______风和太阳又碰到了一起______太阳得意地对风说______风先生______你还敢同我比本领吗______

    风看见河里来了一条船,就说:谁能让那条船走得快些,就算谁的本领大。

    太阳说:这有什么难的!于是它又发出强烈的光,想催船夫用力摇船。可是,太阳光越强,船夫越是热得难受,他那儿再有力气摇船呢!

    这时,风呼呼地吹了起来。船夫高兴地喊:起风了!快挂帆吧!只见风推着帆,帆带着船,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

    1在第一自然段的横线上加上标点符号。

    2写出近义词。

    得意——   本领——   强烈——

    3太阳和风比赛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赢了。

    4请用“___”画出一个比喻句,并照样子造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创新题 )

    小松树和大松树

    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颗大松树。

    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啊!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大松树没有回答。

    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的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拖起来的呀!”

    小松树听了,惭愧的低下了头。

    1这篇文章一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选一选。(填序号)

    1)小松树长在(   ),大松树长在(   )。

    A.山上 B.山下

    2)文中画 的句子表现了(   )。

    A.小松树长得高,也很谦虚 B.小松树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3)小松树比大松树看的远是因为(   )。

    A.小松树比大松树长得高 B.大山把小松树拖高了

    3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后,会对大松树说些什么呢?写一写。

     小松树对大松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两颗种子

    从前,有两个少年,他们都有美好的理想。

    “怎样才能实现理想呢?”两个少年去请教一位老人。

    老人给他俩一人一颗种子,说:“这是普通的种子。谁能找到保存它最好的办法,谁就能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

    几年以后,老人要他俩谈谈种子的保存情况。

    第一个少年打开盒子,揭开蒙在上面的绸缎,说:“我把种子好好地收藏起来,整天守候着它。”老人一看,种子还是原来的样子,就摇了摇头。

    第二个少年脸晒黑了,两手长了老茧。他指着漫山遍野的庄稼,兴奋地说:“老爷爷,我把种子种在地里,不断耕种,收获一年比一年多呢!”

    老人听完,高兴地说:“孩子,理想就和这种子一样,只是守着它,它不会长大;____________”。

    1照样子,写词语。

    途径(两个字为近义词) _________ _________

    2两个少年都得到了一颗种子,一个把种子___________,一个把种子___________

    3第二个少年跟老爷爷说话时为什么那么兴奋?(   )

    A.因为他把种子收藏得很好。

    B.因为他找到了实现理想的方法。

    4知道了两个少年保存种子的情况,老人会说什么?把老人的话补充完整。

  • 15、阅读短文。

    千人糕(节选)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1照样子,写词语。

    (1)平平常常  __________ _______

    (2)很多很多  __________  ________

    2下面的句子应用怎样的语气来读?选一选。(填序号)

    A.心服口服  B.不以为然

    (1)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______

    (2)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______

    3文中的“千人糕”指的是_____________

    4从一块“千人糕”的制作过程可看出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下列哪句不是告诉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   )

    A.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五、语言表达 (共4题,共 20分)
  • 16、连字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1.树上   秋天   黄叶   许多   落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     妈妈   超市     两件衣服   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室里       小明   作业   看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辛苦苦   我们   农民伯伯   种出来的   粮食   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并选择一个节日,写写你是怎么过这个节日的。

    ①清明节   ②端午节 ③元宵节 ④重阳节  ⑤中秋节  ⑥春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照样子写句子。

    草儿被羊吃了。  

    样把草儿吃了。

    1.作业被我写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衣服被我洗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在打扫教室。 

    我在仔细地打扫教室。

    3.他逃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星星在眨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理解课文

    (1)用关联词填空,并用这个关联词造句。

    原来河水( )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 )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小马过河》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中表示声音的拟声词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学过哪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马过河》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_________别人说,自己_________,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 ____________,你去____________就知道了。”

六、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0、快乐阅读。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许多大江、大河。它们像祖国妈妈身上的血管,给祖国带来了生命的力量。

    小朋友,你知道在祖国的江河中,哪一条最长吗?长江一共有6300多千米长,从祖国西北的青海省唐古拉山开始,流经11个省、直辖(xiá)市、自治区,一直流入东海。

    长江是祖国的第一大江,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江。

    1短文共有_____ 个自然段,第______自然段写长江是祖国、世界上著名的大江。

    2祖国的大江、大河像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

    3祖国最长的江河是   ,共有 多千米。它从祖国的   省开始,一直流入 ,共流经   省、直辖市、自治区。

    4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大江、大河呢?写一写吧!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0
题数 2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书写
三、判断题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