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_____)的红领巾 (_____) 的河面
(_____)的笑声 (_____)的景色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 )( )无云 眉( )眼( ) 恋恋( )( )
( )( )如洗 ( )疲( )尽 一望( )( )
3、组词练习
诗( )( )( )
林( )( )( )
童( )( )( )
4、读拼音,写词语。
jīnɡ línɡ ā yí yóu xì zhōu wéi bǔ chōnɡ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pì ɡǔ shǐ jìn sēn lín mǔ qīn zuò mènɡ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5、填写合适的量词。
十(_______)大火球 一(_______)火球 一(_______)黑暗
6、我会写出下列汉字的音节。
譬 糙
敏
睁
纪
7、判断题
1.《飞箱》中爱讲故事的斯文继承了他父亲的所有财产后,便开始挥霍了,终于有一天,他变得一无所有,剩下的全部财产就只有一只旧箱子,但这只神奇的旧箱子竟然能飞。 (_____)
2.《癞蛤蟆》中癞蛤蟆实现了愿望,最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_____)
3.《拇指姑娘》中拇指最后却嫁给了花世界的国王。为什么呢?因为国王尊重拇指姑娘,真正的爱情就是这样的,要互相尊重,只有做到这一点双方才能快乐、幸福。 (_____)
4.《铜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压迫和苦难不能磨灭一个人的天分,圣洁的灵魂必然会放射出动人的光芒。 (_____)
5.《梦神》这个故事中记录的是一个孩子的梦。 (_____)
6.《小猪倌》这个故事中的那位公主明白玫瑰和夜莺的珍贵,最后嫁给了王子。 (_____)
7.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的非常幸福! (_____)
8.《夜莺》中送给国王的夜莺鸟是非常美丽,有生命力的。 (_____)
9.丑小鸭因为迷路了,所以才找不到回家的路才流浪在外面,她的家人是非常喜欢丑小鸭的。 (_____)
10.在《皇帝的新装》中最后是一个孩子说出了皇帝实际上什么也没穿的事实! (_____)
8、根据所学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夏满芒夏暑相连”中的第二个“夏” 指的是“立夏”。____
【2】《村居》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____
【3】“踏秋赏菊去登高”写的是“重阳节”的习俗。____
【4】“炬”的第二笔是“小撇”,第六笔是“竖折”。____
9、读一读,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贫”用部首查字法,查“贝”部,这个字跟钱财有关。 (______)
【2】“阿姨、坐位、指南针”这组词里只有一个错别字。 (______)
【3】《揠苗助长》《羿射九日》《亡羊补牢》都是寓言故事。 (______)
【4】蜘蛛卖袜子时,看到蜈蚣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______)
【5】鼹鼠米加先生的愿望是把孩子们都培养成设计专家。 (______)
10、根据所学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老牛不想帮小马过河,所以才说水很深。(______)
【2】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习俗。 (______)
【3】“千人糕”得名于它需要很多很多人劳动才能做成。(______)
【4】《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为我们介绍了三种天然的“指南针”。 (______)
【5】《雷雨》一文描写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色。(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风已不再刺骨,雨也不再冰凉,太阳晒久了也让人有了汗意。
草地远看还是枯黄,凑近却能发现点点新绿,绿得那么鲜艳,充满了生机。树枝上也冒出了点点嫩( )芽,远远看去,似有若无,就像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绿纱。迎春花已开放,黄黄的几点,随风摇( )摆,显得那么活泼,那么秀丽。最有个性的是樟树,将陈旧的老叶大把大把地甩下,迅速地换上翠绿的新装。
冬天已经过去,春天真的来了!
不是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吗?我要赶紧给自己定个学习计划,好好珍惜时间。
【1】在括号里给加点字注音。
【2】短文中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用“ ” 画出来。
【3】春天来了,你有什么学习计划?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幸运的一天》,回答问题。
“好吧,”小猪叹了口气,“听你的安排吧。可是……”
“可是什么?”狐狸问。
“你看,我是一只非常脏的猪。难道你就不想把我洗干净再吃吗?”小猪说。
“他是很脏。”狐狸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开始忙了起来:捡树枝,拎水,生火……他给小猪仔仔细细地洗了个澡。狐狸说:“现在你是全班最干净的小猪了。到烤炉里去吧。”
【1】下面哪一句和“难道你就不想把我洗干净再吃吗?”这句话意思一样呢?( )
A. 你不想把我洗干净再吃。
B. 你想把我洗干净再吃。
【2】“自言自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一边……一边……”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会填一填。
小猪是一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猪;
狐狸是一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狐狸。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雨中的树林
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
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
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蜘蛛吐丝给你穿一串项链。
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
【1】文中写了雨中树林里的________、________、落花和________。
【2】文中最后一句话把落花比作地毯,说明__;把青蛙当成人来写,写出了青蛙的___。
【3】文中的“童话世界”指的是________。
【4】你喜欢雨中的树林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再做题。
一根羽毛也不能动(节选)
(美国)爱瑞卡·席佛曼
鹅一动也不动地站着,鸭子也是。
这时候来了一只狐狸。鸭子从眼角瞄了鹅一眼,鹅还是没有动。鸭子想,那我也不动。
狐狸把鸭子和鹅 进他的大麻袋里。回到家后,狐狸将鸭子和鹅从袋子里取出来,并排放在地上。他开始煮一大锅水,切马铃薯、西红柿、胡萝卜、芹菜和菜瓜。
鹅一动也没动,也没发出声音,就连一根羽毛都没有动下。鸭子也一样。
狐狸把鹅 到锅边,鸭子想,现在鹅该动了吧。但是鹅没有。
狐狸把鹅高高 起来,“进去吧!”“嘎——不要煮我的朋友!”鸭子咬住狐狸的尾巴,又紧咬狐狸的鼻子。
狐狸丢下鹅,急忙跑到树林里去了。鸭子叹了一口气,说:“好吧,鹅,我想你赢了木头人的比赛了。”
“也许吧,”鹅说,“但是你,鸭子,你才是唯一的、真正的、永远的冠军中的冠军。”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处。
①举 ②装 ③拎
【2】读短文,填空。
(1)鹅和鸭子站着一动也不动,是因为他们在进行________的比赛。
(2)短文中是_____先动的。
(3)短文______次写鹅一动也不动。
【3】读短文,选一选。
(1)(_____)贏了木头人的比赛。
①鸭子 ②鹅
(2)鸭子动了,是为了(_____)
①救鹅。 ②救自己。
【4】你认为谁才是这次比赛真正的冠军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春天的美景
春天来了,带给大地一片生机勃勃。小花一朵一朵地盛开,有红的、黄的、粉的、紫的,五彩缤纷,美丽无比,她们好像在互相争奇斗艳地比美;美丽的蝴蝶在空中飞舞,像是一朵朵会飞的花;忙碌的蜜蜂像一个红娘,在花中替人牵线。
春天的鸟儿特别活泼,唱得歌婉转动听;春天的阳光轻洒在大地上,一片暖洋洋的;儿童的游玩声、笑声和可爱的脸孔,带给了大地欢悦。
在这美好的春天,到处鸟语花香,充满喜气,我们可不要让这美好的春光溜走了!
【1】这段话主要写_____来了,带给_____一片生机勃勃。
【2】我能写出和“五彩缤纷”意思相近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儿看出鸟儿特别活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
如果学校要建立一个图书馆,请你帮图书馆写一个“图书借阅公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造句。
(1)要是碰上阴雨天,大树也会来帮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有一天,你看到班级的图书角图书乱纹、乱堆现象比较严重,针对此类现象,你有什么合理化的建议?与同学们讨论讨论,说一说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碰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说?
(1)放学了,值日生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会对他们说:“_________”
(2)早上,妈妈把香喷喷的早餐做好了,我要对妈妈说:“____________”
20、我会看图写话。
图上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联系你自己的生活经历,发挥想象,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