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几句分别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 )
(1)梦想你们也在设计其他的异想天开的技术,例如物质——反物质发动机(一种能将在空间广泛分布的氢原子聚集和集中起来用作核燃料的新发明)。
(2)光年是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约为5.9万亿英里。
(3)岩石从高层建筑物上落下时,1秒钟后速度达到32英尺每秒,2秒钟后为64英尺每秒,3秒钟后为96英尺每秒,依此类推,每秒钟增加32英尺。
A.举例子 列数字 分类别
B.举例子 下定义 列数字
C.下定义 列数字 作比较
D.下定义 作比较 列数字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歌窈窕之章 ②羽化而登仙
③击空明兮溯流光 ④舞幽壑之潜蛟
⑤泣孤舟之嫠妇 ⑥西望夏口
⑦济水东流 ⑧顺流而东也
⑨明烛天南 ⑩侣鱼虾而友麇鹿
⑪不知东方之既白 ⑫哀吾生之须臾
A.①②⑧⑨/⑥⑦/③/④⑤⑩/⑪⑫ B.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⑪⑫
C.①②⑧⑨/⑥⑦/③/④⑤/⑩/⑪⑫ D.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⑪⑫
3、在下列文中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产能力的增强,加上与生俱来的动物性,使人类对生物形成了过分的优越感,产生了过度的欲望,_____。_____,更使一些人误以为可以无视生物的生存权,_____。但对自然界造成危害的不是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_____,_____。_____,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人类能够在尽可能少地影响自然的情况下生存,并且能不断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还可更有效地保护物种和自然环境。
①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是人类的观念
③科学技术的发达
④看不到生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⑤以致对生物的破坏和干预远远超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
⑥是人类怎样运用它们的问题
A.④①⑤②⑥③ B.④③⑤⑥②① C.⑤①④⑥②③ D.⑤③④②⑥①
4、下列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
A. 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
B. 人人——他的太太和同事的太太们——开始向别里科夫说:“他应当结婚。”
C. 一位小姐,或者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D. “讲到我姐姐和我骑自行车,这可不干别人的事。”科瓦连科涨红了脸说,“谁要来管我的私事,就叫他滚!”
5、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司法救济本质上是一种公权救济,是以纳税人所缴纳的税收为 的救济机制。
(2)部分青年人 于虚拟交往,不能自拔,导致在现实中陷入人际交往的困境。
(3)政府要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 ,特别是放松管制,提高经济的效率。
A.支持 沉溺 干涉 B.支撑 沉溺 干预
C.支持 沉浸 干涉 D.支撑 沉浸 干预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价值观教育的情感逻辑,根植于价值观与情感的关系机理,生发于价值观教育要素中普遍蕴含的情感元素。这些构成从情感维度开展价值观教育何以必须、何以可能的逻辑理据。
首先,情感是价值观结构的基础维度。价值观是关于客体是否具有价值、具有什么样的价值的整体根本看法、观点和态度,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各种各样的价值进行评价而形成的个性心理。价值观的这种个性心理结构不但包括价值观认知和价值观情感,而且包括外显表现即价值观一致性行为(或行为意向的外化)。认知和情感属于价值观的内隐心理过程,正是这些内隐的心理过程促发了外显的行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有机统一的价值观的三个结构维度。主体的价值观,正是这三个结构维度整体性形成、发展和固化的结果。情感是价值观结构中的固有维度,为我们从情感的视角开展价值观教育,奠定了基于价值观本体性结构方面的理论依据。
其次,情感是价值观发展的基础动力。情感不仅是价值观的固有结构,而且是价值观生成发展的动力基础。从人的心理活动客观规律来看,价值观的生成和发展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不稳定到稳定、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情感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情感对认知的作用而言,它与价值观中的价值判断和价值理解关系最为密切。情感可以诱发、强化或者压制、阻止主体对人或对物在某方面的价值需要,从而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理解。根据价值观行为养成的机制,情感或情绪是主体道德意识或价值意识的重要因素,情感赋予价值关系以个人的生命力及鲜明的个性。在价值观的养成中,如果没有情感投入,只能是一些漠然或中立的事实观念。在发展心理学中,关于羞耻、内疚、自豪、感恩等情感对道德与价值观行为的作用,已得到大量研究的证实。当然,价值观和情感的关系不是单向的,事实上,在特定情境中任何人的情感体验和表达(特别是社会性表达),总是受个体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情感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单是一种纯粹的心理体验,它还反映个体的价值追求。
第三,情感是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元素。教育要素中情感的客观存在,提供了从情感维度优化价值观教育的教育学基础。教育活动是一个由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系统,而基本要素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或成分。分析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要素不难发现,首先,人是情感性存在,作为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师生身上的情感因素是显而易见,也是极为丰富的。其次,价值观教育客体,是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经过教育者转述和转化后形成的教育内容,它不但是社会的情感文明的表达,也经过了教育者的情感选择和加工。再次,教材、媒体等价值观教育介体,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或“人的手臂的延伸”,自然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最后,如物理环境、人工环境和心理环境等价值观教育环境,同样蕴含着陶情冶性、塑造价值观的情感因素,且具有广泛性、可创造性和渗透性的特点。事实上,情感并非独立存在的要素,而是弥散性地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程,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存在而发挥着全息性的作用,它是内嵌于各个要素之中、与这些要素整合并发挥巨大促进作用的客观存在的教育元素。
(摘编自陈宁《价值观教育的情感逻辑与路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情感元素蕴含在价值观教育的各种要素之中,它制约着价值观教育的方向和方法。
B.价值观结构的基础维度包含认知情感和外显表现,而前两者属于内隐心理过程。
C.正面情感能强化主体对人或对物在某方面的价值需要,负面情感则会压制、阻止。
D.价值观教育客体渗透着价值观教育主体的各种感情,具有社会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总说情感因素在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然后从三个方面分层论述。
B.文章在具体解释价值观的内涵之后,重点论证了价值观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
C.文章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情感在价值观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D.论证情感是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元素首先要承认人作为感情存在这个基本事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情感是价值观教育不可忽略的元素,因此开展价值观教育首先要从情感维度开始。
B.因为个人的价值观认知和价值观情感是隐形的,所以只有通过其外显表现去判断。
C.个体的价值判断立足于自己的价值需要,而价值需要又直接受制于人的喜怒哀乐。
D.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教材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反映了时代的价值需要。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诗文中有许多描写自然万物勃发生长的语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描绘出一幅植物欣荣、春水始动的早春图景。
(2)唐代诗人经常借“汉”来隐晦记叙本朝事件,如高适的《燕歌行》开篇即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开元年间征戍之事。
(3)“兔”具有机智敏捷、吉祥美好的寓意,中国民间流传有嫦娥玉兔的神话和玉兔捣药的传说。“兔”在古典诗文中也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①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②遥怜小儿女,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
③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⑤落花水香茅舍晚,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连山接海隅。(王维《终南山》)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关雎》中用“________ ,_________”八个字,表现男子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希望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2)诸葛亮《出师表》中,作者直言“益州疲弊”,自身条件很差,地少将寡,民穷地荒,进而大声疾呼“_________”。大有危在旦夕之势,如不救亡存国,将会出现国破身亡的惨局。
(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__ ,_________”的环境致使作者“足肤皲裂而不知”,从而体现作者求学之“艰”。
10、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_________)《书愤》)
(2)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论语>七则》)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曲两种旋律、音色交错出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揭示出士大夫耻于相师的原因。这些士大夫认为师生之间年龄和学问都相近,如果从师,就会处于“___________ , __________”的尴尬境地。
(2)荀子在《劝学》中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有力地小结道:“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3)《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是“学”与“思”的关系,关于“学”与“思”在荀子《劝学》中也有论述:“__________ , _________”。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 , ___________”在词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句收束上阕的写景,下句引起下阕的怀古、议论抒情。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 , ___________”两句极有气势地写出当年刘裕北伐时的豪迈与功业,与下文刘义隆地仓皇败北形成鲜明对比。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雨夜读书
陆游
一灯如萤雨潺潺,老夫读书蓬户间。
但与古人对生面,那恨镜里凋朱颜。
功名本来我辈事,人自蹭蹬①天何悭?
君看病骥瘦露骨,不思仗下②思天山。
【注】①蹭蹬:比喻失意潦倒。②仗下:借指朝堂
【1】首联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的画面。
【2】诗歌里蕴含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规,字元则,密州安丘人。中明法科。靖康末,金人入侵,杀镇海军节度使刘延庆,其徒祝进、王在去为盗,犯随、郢、复等州。规为安陆令,以勤王兵赴汴,至蔡州,道梗而还。会祝进攻德安府,守弃城遁,父老请规摄守事。规遣射士张立率兵讨进,却之。既而在复与进合,以炮石鹅车攻城东,规连战败之,二人惧,引众去。
建炎元年,除直龙图阁、知德安府。李孝义、张世以步骑数万薄城,阳称受诏招,规登城视其营垒,曰:“此诈也。”亟为备。夜半,孝义兵围城,遂大败之。与群盗杨进相持十八日,进技穷,以百人自卫,抵濠上求和。规出城与交臂语,进感之,折箭为誓而去。董平引众窥城,遣其党李居正、黄进入城求犒,规斩进,授居正兵为前锋,大破之。
金人归河南地,改知顺昌府,葺城壁,招流亡,立保伍。会刘锜领兵赴京留守过郡境,规出迎,坐未定,传金人已入京城,即告锜城中有粟数万斛,勉同为死守计。相与登城区画,分命诸将守四门,且明斥候,募土人乡导间谍。布设粗毕,金游骑已薄城矣。既至,金龙虎大王者提重兵踵至,规躬擐甲胄,与锜巡城督战,用神臂弓射之,稍引退,复以步兵邀击,溺于河者甚众。规曰:“敌志屡挫,必思出奇困我,不若潜兵斫营,使彼昼夜不得休,可养吾锐也。”锜然之,果劫中其寨,歼其兵甚众。
移知庐州兼淮西安抚,既至,疾作。有旨修郡城规在告吏抱文书入卧内规力疾起曰帅事机宜董之郡城通判董之。"语毕而卒,年七十。赠右正议大夫。有《攻守方略》传于世。
(摘自《宋史·陈规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旨修郡城/规在告吏/抱文书入卧内/规力疾起曰/帅事机宜/董之/郡城通判/董之
B. 有旨修郡城/规在告/吏抱文书入卧内/规力疾起曰/帅事/机宜董之/郡城/通判董之
C. 有旨修郡城/规在告/吏抱文书入卧内/规力疾起曰/帅事机宜/董之/郡城通判/董之
D. 有旨修郡城/规在告吏/抱文书入卧内/规力疾起曰/帅事/机宜董之/郡城/通判董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金人”,也叫“女真人”,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朝,国号为“大金”,曾于靖康年间攻入开封,灭掉北宋王朝。
B. “明法科”, 明法科是汉、唐、宋各代察举人才及科举取士的科目名称,主要考查关于政令的知识。
C. “州”“府”, 行政区划的名称。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基本上是两级制,即府、州、军、监为一级,县为一级。
D. “斛”,是古代容积单位,唐朝之前,斛为民间对石的俗称,宋朝开始,改为一斛为五斗,即一石为两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规以保护国家为己任,靖康末,金兵入侵,当时陈规为县令,却带兵勤王,后来在返回途中率众守德安,击败金兵。
B. 陈规讲究策略,杨进攻打德安,与陈规相持,后受到陈规感动离去,李居正、黄进进城求粮,陈规杀一人,用一人,打败董平。
C. 陈规未雨绸缪,金人归还河南地,陈规知顺昌府提前修葺城墙,找回流亡的百姓,建立保伍制度。
D. 陈规身先士卒,在守顺昌时亲自登城区画,后又亲自披挂上阵,使金兵退却,又率兵截击,使金兵伤亡惨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诈也。”亟为备。夜半,孝义兵围城,遂大败之。
(2)敌志屡挫,必思出奇困我,不若潜兵斫营,使彼昼夜不得休,可养吾锐也。
14、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