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协议书的一些条款,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甲乙双方不得终止协议,否则,由终止方按《工矿产品购销条例》负责全部经济损失。
B. 甲方对乙方经营负责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乙方在经营方面如果存在困难的话,甲方要不吝赐教。
C. 此协议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有效期限3年,自签订之日起,双方盖章签字后生效。
D. 本协议如有未尽事宜,须经双方共同协商做出补充性规定,该补充性规定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前扑后继 苍海桑田 深邃 恪守
B.轻歌慢舞 专心致至 亵渎 熨帖
C.拭目以待 瞻前顾后 辐射 坍圮
D.悔之末及 杀一儆百 癖好 宏亮
3、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B.空自苦亡人之地
C.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
D.信义安所见乎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人类近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与进步,无不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科技革命总是辩证地在拓展人类活动疆域的同时缩短彼此的距离,________为人们带来便利。如今,区块链为我们带来了一次新的半径拓展。这种“新”体现在,它可以不依托权威中心和市场环境形成________密码算法的信任机制,使得远隔万里、从未谋面________永不会谋面的陌生人能够建立信任关系,展了人类信任的半径,使得陌生人合作成为可能。
A.从而 缘于 而且
B.从而 基于 甚至
C.因而 缘于 甚至
D.因而 基于 而且
5、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羡妒 斟酌 婉蜓曲折 卓有成效
B. 援例 尺牍 光采夺目 顽固凶残
C. 叫嚣 蕴藉 长途拔涉 杀一敬百
D. 游离 门栓 矫揉造作 残羹冷炙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自1825年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危机就与资本主义相伴而行。尽管经历多次重大危机,但资本主义一再从中脱身,这表明资本主义有一套相对完善的自我调整和危机应对机制,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和制度弹性。归纳起来,为了应对危机,资本主义通常表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制度机制弹性。
收缩。在主要体现为“需求不足”的危机面前,西方资本主义通常会进行战略性退却,让渡部分非核心利益来保存核心利益,从而延续制度本身。比如在所有制实现形式上进行妥协、构建福利制度体系、引入工人参与企业管理、对经济进行国家调控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试图通过这些举措,缓解劳资冲突,平衡社会关系,保持资本主义运行环境的稳定,维护社会再生产的外部条件,保证剩余价值的顺利实现。
扩张。在主要体现为“供给不足”的危机面前,西方资本主义的主要应对策略是战略扩张。
首先是在物理空间上进行扩张。对内强化资本力量、压缩劳工空间,减少调控;对外强力输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价值观念。其次是在抽象空间上的扩张。即不断开发出新的资本实现样态,如具有金融属性的房地产业是社会空间的资本化。再次是在时间上的扩张。比如以信用为基础,大力发展虚拟经济、借贷经济,鼓动消费者进行透支消费,使得资本主 义消费向未来扩张,在当下实现本来只能在未来实现的剩余价值。
转移。转嫁和输出危机是西方资本主义应对危机的常用手段。在当代,危机的转移相对以前更加隐蔽。一是向本国人民转嫁危机。不同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大规模解雇工人、降低工人工资和待遇,在当代,危机的损失更多由资本主义国家隐性转嫁给人民。二是向外部输出危机。不同于以前战争的方式,当代西方资本主义转嫁危机更多采取隐蔽的金融方式,凭借金融霸权,把危机输出到全世界。
在上述制度机制弹性的作用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得以延续,但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和回旋空间是有其限度的。资本主义收缩、扩张、转移的限度,都指向一个最根本的限度,即资本主义自身调整的限度或资本主义制度的弹性限度。这个限度就是资本自身。资本具有使生产社会化的趋势,但同时资本的本性是无休止地实现自身增殖,因此资本本身就是一个矛盾。这个矛盾将导致资本自身的终结,把资本推向解体。资本主义越发展,这个矛盾就会越突出,资本主义的弹性就越接近其总限度。
总之,资本主义的弹性无法克服的最终限制就是资本自身,这是资本主义的“刚性内核”。
在这个最终限度之内,不管如何腾挪、转换,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都是“戴着镣铐跳舞”,无法跳出资本主导的框架。在这个最终限度之内,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和弹性运动又使得资本主义不断逼近这个最后限制。在这种弹性运动中,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螺旋式上升,其危机也螺旋式升级。对危机的各种应对,在表面上缓解危机,又为更深层次的危机埋下伏笔,在危机的螺旋式升级中压缩了资本主义的回旋空间,把资本主义进一步推向其自身的历史极限。
(摘编自张严《资本主义的回旋空间与弹性限度》,《光明日报》2019年2月1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方资本主义收缩与扩张的制度机制弹性,分别适用于“供给不足”和“需求不足”的经济危机。
B. 扩张主要是时间上的扩张,即让消费向未来扩张,在当下实现只能在未来实现的剩余价值。
C. 向本国人民转嫁危机时,现在西方资本主义不再解雇工人,而由国家隐性转嫁危机给人民。
D. 受制于资本,资本主义制度自我调整和回旋空间有限,资本主义终将被推向自身历史极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作者概述资本主义屡经重大危机而一再从中脱身的事实,进而提出资本主义制度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和制度机制弹性这一观点。
B. 文章主体部分从收缩、扩张、转移三个方面分析了资本主义应对危机的制度机制弹性,进而阐明了这种“自我调整和回旋空间是有其限度”的原因。
C. 文章在分析收缩与扩张两种制度机制弹性时都运用了道理论证与事实论证相结合的手法,而在分析转移这种制度机制弹性时则运用了类比论证方法。
D. 作者把资本主义白我调整无法克服的最终限制——资本,比喻为“刚性内核”,把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比喻为“戴着镣铐跳舞”,使行文生动精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1825年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危机就与资本主义相伴而行,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螺旋式上升,危机也螺旋式升级。
B. 当代西方资本主义转嫁和输出危机的两条通道:一是隐性转嫁给本国人民,二是通过发动战争或凭借金融霸权输出到全世界。
C. 为了延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运用了收缩、扩张、转移等三种不同表现形式的制度机制弹性应对经济危机的不同形态。
D. 资本使生产社会化的趋势与其无休止实现自身增殖的本性所构成的矛盾,会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越发突出,最终导致资本解体。
7、应用填空题。
(1)领导干部要实践“三个代表”,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3)蔡英文要搞“台独”,遭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强烈反对。这正如《孟子》二章中写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概括了曹操能文能武的英雄气概。
9、(1)___________________,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柳永《八声甘州》)
(2)白云回望合,______________。 (王维《终南山》)
(3)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4)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5)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 ,乐亦在其中矣。(《<论语>七则》)
(6)柴门闻犬吠,______________。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7)花有重开日,_________________。 (关汉卿《窦娥冤》)
(8)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___。 (韩婴《韩诗外传》)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道亦忧“相照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以宇宙广大,自然永恒,抒发个人渺小,人生短暂的感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失地百姓己安于现状,言外之意是收复国土,刻不容缓。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 ,_____”两句描写了烟雾散尽后皓月千里,洞庭湖面上波光粼粼,月影宁静的画面。
(2)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时刻在变动,然而,“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将入关安陆遇兵寇①
杜荀鹤
家贫无计早离家,离得家来蹇滞多。
已是数程行雨雪,更堪中路阻兵戈。
几州户口看成血,一旦天心却许和。
四面烟尘少无处,不知吾土自如何。
【注释】①此诗作于唐僖宗乾符年间。乾符年间,王仙芝、黄巢先后领导起义军对抗朝廷,兵锋席卷南北,兵火遍及全国。本诗写的是诗人入京途中的感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回顾离家的原因,用“蹇滞”二字概括了自己身在旅途的状态。
B.颔联写旅途中雨雪交加,指明自己能够承受战乱所带来的痛苦。
C.颈联写兵事所经,伤残已甚,却意外得知朝廷同意招降纳叛。
D.本诗叙事抒情不加雕饰,语言朴实,格律工整,直抒胸臆,情真意切。
【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积微,月不胜①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②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则小事之至也数,其悬③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稀,其悬日也浅,其为积也小。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霸者之善著焉,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不可胜日志也。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诗》曰:“德輶④如毛,民鲜克举之。”此之谓也。
(取材于《荀子》)
(注)①胜:超过。本句意思是,月不如日重要。②敦比:注重从事。本句意思是,像这样,那么只顾处理大事的就不如注重从事小事的。③悬:悬挂,此处意思是存在。④軸:分量轻。
(2)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豁,若白垩之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可矣。且①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如不可知;如可见,如不可见。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②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
(注)①且:连词,表示转折。②管叔、蔡叔之事:指叛乱之事。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不胜月 时:季节
B.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 戚:为……悲伤
C.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 相与:一同、都
D.取其金,则无损于行 行:行为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故善日者王 王者敬日
B.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 不可胜日志也
C.此之谓也 若白垩之与黑漆
D.察其秋毫 其人拜之以牛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事之至也数:小事出现得很频繁
B.大荒者亡:政事很荒疏的国家就会灭亡
C.霸者之善著焉:霸主的功业很显赫
D.赐失之矣:赐,你丢失了机会啊
【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德蝤如毛,民鲜克举之
②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5】以上两则短文都讲到要重视微小的事物。请根据要求作答。
①分别写出两则短文中能作为中心论点的一个句子。
②分别为两则短文拟定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标题字数限定2—5字)
14、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走过一段泥泞的小路,会留下许多大小不一、或深或浅的脚印,每一个小小的印迹里都曾承载过一个人的重量,而一阵风,一阵雨,一场漫漫飞雪,便足以掩盖那地表的所有微不足道的痕迹。人生的道路上也会留下无数个脚印,每一步的意蕴各有不同。或喜或忧,或笑靥或泪眼,或兴奋或颓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