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各句破折号用法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河里只会有鲫鱼,不会有这号金鱼——这号金鱼只能养在金鱼池里,很好看的。
②“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进门的小王说。
③对于为了同一目的而战斗的伙伴,他的武器——艺术的武器——是有极大意义的。
④一些流传于民间的神魔故事,往往会就这么逐渐变了样子,那里面的妖魔就越变越可爱了,——有的甚至变成了正面的英雄人物。
⑤风拥着浪花不断向堤上猛扑,“唰——”扑上来,“哗——”退回去。
⑥“你赶快答应裕昌祥,赶快救爸爸!寿生哥,你——”林小姐说到这里,忽然脸一红,就飞快地跑去了。
A.注释 转换话题 夹注 补充说明 声音延长 声音延长
B.补充说明 转换话题 夹注 递进 声音延长 话语中断
C.注释 转折 夹注 递进 声音延长 话语中断
D.递进 转换话题 夹注 补充说明 声音延长 话语中断
2、依次填入下列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每逢深秋时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对下列作品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代表作品《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抒情诗。“行”又叫“歌行”,是格律诗的一种体裁。
B.李白的《蜀道难》诗歌境界博大浩淼、瑰丽奇特,诗中感慨丰富,既有对山川险阻之叹,也有对人生充满险阻、功业坎坷难成之慨。
C.词至李煜,境界始阔,开始摆脱“风花雪月”的狭小局面,《虞美人》一词因抒发了李煜的身世之感、家国之痛而显得情感深沉。
D.李清照的《声声慢》,沉哀入骨,尤其开篇的叠词曲折而有层次地抒写了内心的凄楚,由疑而信,由浅入深,细腻生动。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愤怒
B.而后乃今将图南 南:向南飞
C.《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D.而控于地而已矣 控:投、落下
5、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礼”是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一般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
B.“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C.“太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D.“孝廉”是唐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廉洁正直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所垄断,互相吹捧,弄虛作假。
6、阅读下面的,完成下面小题。
渔
沈从文
和尚拿刀在手,略一挥动,飕飕风生,寒光四溢。弟弟抚掌:“师傅大高明,大高明。”
和尚笑了:“两个年青人各带这样一把好刀,今天为什么事来到这里?”
哥哥说:“因为村中毒鱼,派我们坐船来倒药。”
“众生在劫,阿弥陀佛。”
“我们在滩下听到木鱼声音,才想起上山来看看。到了这里,又恐怕妨碍了师傅晚课,所以就在门前玩。”
“我听到你们唱歌,先很奇怪,因为夜间这里是不会有人来的。这歌是谁唱的,太好了,你们谁是哥哥呢?我只听人说到过XX先生得过一对双生。”
“师傅看不出么?”
那哥哥说着且笑,具有风趣的长年和尚就指他:“你是大哥,一定了。那唱歌的是这一位了。”
弟弟被指定了,就带羞的说:“很可笑的事,是为师傅听到。”
“不要紧,师傅耳朵听过很多了,还不止听,在年青时也就做着这样事,过了一些日子。你说天堂的门,可惜这里只一个庙门,庙里除了菩萨就只老僧。但是既然来了,也就请进吧。看看这庙,喝一杯茶,天气还早得很。”
这弟兄无法推辞,就伴同和尚从小角门走进庙里,一进去是一个小小天井,有南瓜藤牵满的棚架,又有指甲草花,有鱼缸同高脚香炉,光洒满院中,景致极美。他们就在院中略站,那弟弟是初来,且正唱完歌,情调与这地方同样有诗意,就说:“真是好地方,想不到这样好!”
“那里的事。地方小,不太肮脏就是了。我一个人在这里,无事一点花草,这南瓜,今年倒不错,你瞧,没有撑架子,恐怕全要倒了。”
和尚为指点南瓜看,到后几人就进了佛堂,师傅的住处在佛堂左边,他们便到了禅房,很洒脱的坐到工夫粗糙的大木椅上,喝着和尚特制款客的蜜茶。
谈了一会。把乌鸡河作中心,凡是两族过去许多争斗故事皆谈到了,有些为这两个年青人不知道,有些虽知道也没有这样清楚,谈得两个年青人非常满意。并且,从和尚方面,又隐隐约约知道所谓朝字辈甘姓族人还有存在的事情。这弟兄把这事都各默默记到心上,不多言语。他们到后又谈到乌鸡河沿岸的女人……和尚所知道太多,正象知道太多,所以成为和尚了。
当这两个弟兄起身与和尚告辞时,还定下了后一回约。两个年青人一前一后的下了山,不到一会就到了近河的高岸了。
月色如银,一切都显得美丽和平。风景因夜静而转凄清,这时天上正降着薄露。那弟弟轻轻吹着口哨,在哥哥身后追随。他们下了高岸降到干滩上,故意从此一大石上跃过彼一大石,不久仍然就到了船边。
弟弟到船上取酒取肉,手摸着已凝着湿露的铜锣,才想到不知定时香是否还在燃。过去一看,在还余着三转的一个记号上已熄灭了,那弟弟就同岸上的哥哥说:“香熄了,还剩三盘,不知在什么时候熄去?”
“那末看星,姊妹星从北方现出,是三更子正,你看吧,还早!”
“远天好象有风。”
“不要紧,风从南方过去,云在东,也无妨。”
“你瞧,星子全在睒眼!”
“是咧,不要紧。”
阿哥说着也走近船边了,用手扶着船头一枝篙,摇荡着,且说:“在船上喝吧,好坐。”
那弟弟不同意,到底这人心上天真较多,他要把酒拿到河滩大石上去喝,因为那较之在船中有趣。这事自然仍然是他胜利了,他们一面在石上喝酒,一面拔刀割麂肉吃,哥哥把酒葫芦倒举,嘴与葫芦嘴相接咕嘟咕嘟向肚中灌。
天气忽然变了。先见东方小小的云,这时已渐扯渐阔,星子闪动的更多了。
“天气坏下来了,怎么办?”
“我们应当在此等候,我想半夜决不会落雨。”
“恐怕无星子,看不出时间。”
“那有鸡叫。听鸡叫三更,就倒药下水。”
“我怕有雨。”
“有雨也总要到天明时,这时也应当快转三更了。”
……
“怎么?”
“我想若是落了雨,不如坐船下去,告他们,省得涨了水可惜这一船药。”
“你瞧,这哪里会落雨?你瞧月亮,那么明朗。
那哥哥,抬头对月出神,过了一会,忽然说:“山上那和尚倒不错,他说他知道我们的仇人,同父亲也认识。”
“我们为什么忘了问他俗姓。”
“那他随便说说也得。”
“他还说唱歌,那和尚年青时可不知做了些什么坏事,直到了这样一把年纪,出了家,还讲究这些事情!”
……
把和尚作中心,谈到后来,那一葫芦酒完了,那一腿野羊肉也完了。到了只剩下一堆豆子时,远处什么地方听到鸡叫了。
鸡叫只一声,则还不可信,应当来回叫,互相传递才为子时。这鸡声,先是一处,到后各处远地方都有了回唱,那哥哥向天上北方星群中搜索那姊妹星,还不曾见到那星子。弟弟说:“幸而好,今夜天气仍然是好的。鸡叫了,我们放炮倒药吧。”
“不行,还早得很,星子还不出来!”
“把船撑到河中去不好么?”
“星子还不出,到时星子会出的。”
那作弟弟的,虽然听到哥哥说这样话,但酒肉已经告罄,也没有必需呆坐在这石上的理由了就跳下石头向船边奔去。
他看了一会汤汤流去的水,又抬起头来看天上的星。
这时风已全息了。山上的木鱼声亦已寂然无闻。虽远处的鸡与近身荒滩上的虫,声音皆无一时停止,但因此并不显出这世界是醒着。
过一会,两人脱了衣,把一切东西放到滩上干处,赤身的慢慢把船摇到河中去。船应撑到滩口水急处,那弟弟就先下水,推着船尾前进,在长潭中游泳着,用脚拍水,身后的浪花照到月光下皆如银子。
不久候在下游的人就听到炮声了,本来是火把已经熄了的,于是全重新点燃了,沿河数里皆火把照耀,人人低声呐喊,有如赴敌,时间是正三更,姊妹星刚刚发现。过了一小时左右,吴家弟兄已在乌鸡河下游深可及膝的水中,挥刀斫取鱼类了。那哥哥,勇敢如昔年战士,在月光下挥刀撩砍水面为药所醉的水蛇,似也报了大仇。那弟弟则一心想到旁的事情,篓中无一成绩。
关于报仇,关于女人恋爱,都不是今夜的事,今夜是“渔”。当夜是真有许多幸运的人,到天明以前,就得到许多鱼回家,使家中人欢喜到吃惊的事。那吴家年青一点的汉子,他只得一束憔悴的花。
下过药的乌鸡河,直到第二天,还有小孩子在浅滩上捡拾鱼虾。这事情每年有一次,像过节划龙船。
作于一九二九年(节选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年和尚轻松地猜测出说笑的人是大哥,唱歌的是弟弟,可见兄弟俩虽然是“双生”相近,不过气质不同,性格有异。
B.“那弟弟轻轻吹着口哨,在哥哥身后追随”,“这事自然仍然是他胜利了”,表现了兄弟二人的友悌和睦,也暗示了弟弟的率性天真。
C.兄弟俩观测到“天气坏下来”,害怕“落了雨”“涨了水可惜这一船药”,体现兄弟二人做事认真,担忧自己二人出力不讨好。
D.“那吴家年青一点的汉子,他只得一束憔悴的花,暗示了弟弟与众不同的追求、执著和信念,让这一形象更加丰满。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设计精巧,开始写兄弟俩忙里偷闲,造访寺庙;和尚的出现,增加了小说的历史感,也为表达主题作了铺垫。
B.小说运用对话描写,着力描绘两幅场景,极富特色,既利于表现人物性格,又设置了悬念,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C.小说语言质朴清新,运用了景物描写,描绘了月色如银、美丽和平的夜晚,展示了一幽美撩人的湘西画卷。
D.小说风格别致,既有引人人胜的故事情节,又有诗歌般的意境,富有浪漫的情味,给读者以无限美的遐想。
【3】和尚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人物,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何用意?
【4】有人认为,该小说所写的渔事既有过去族间械斗的痕迹,又有新的特点,意蕴丰富。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_______(屈原《离骚》)
(2)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荀子《劝学》)
(3)大道之行也,_______,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
(4)人有不为也,________ (《孟子·离娄下》)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6)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______,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8)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作者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师说》中,韩愈以反问句表明自己从师无关年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描写月光与竹柏的影子,想象清奇,趣味盎然。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来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秦的恶行的批判:索取财物时一丝一毫都要计较,挥霍时却丝毫不加珍惜。
(3)韩愈在《马说》中着力写“食马者”的愚妄,不能尽马之才能,不能明晓马之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___________,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
⑵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学而》)
⑶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⑷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⑸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⑹前者呼,后者应,__________,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⑺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⑻_________,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西方在道德层面有一个“黄金准则”:Do onto others what you would have them do onto you(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别人)表达相似理念的中国版本是《论语·卫灵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2)青年人的很多困惑大抵都是行动太少而又想得太多,其实就如《劝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说的一样,思虑万千,不及一次实干。
(3)先秦屈原、唐朝杜甫、近代鲁迅、当代钱学森,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始终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爱国热情至死不渝的诸葛亮也经常被古代诗人所赞颂,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丰乐亭小饮
欧阳修
造化无情不择物,春色亦到深山中。
山桃溪杏少意思,自趁时节开春风。
看花游女不知丑,古妆野态争花红。
人生行乐在勉强,有酒莫负琉璃钟。
主人勿笑花与女,嗟尔自是花前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到丰乐亭游玩,感叹自然的公平无欺,在深山之中也有烂漫春光。
B.虽然山桃溪杏比不上洛阳牡丹的称艳,但它们也能在春风中自得其乐。
C.五六句描绘的正是花开时节,京都少女无忧无虑出行赏花游乐的情趣。
D.这首记游诗写景兼抒情,立意新颖,表达平易流畅,情感真挚而深厚。
【2】诗的最后两句有什么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醒心亭记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日“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那么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那么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那么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因此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事实上,又善者矣。
尽管,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假设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恩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那么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丰乐亭记(节选)
欧阳修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因此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涯:边际 B.更欲久而忘归也久:久待
C.而名之以见事实上名:命名 D.其可不喜且幸欤幸:幸福
【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自为记,以见其名义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①而名之以见其实 ②其信然邪?其梦耶
C.①那么必即醒心而望 ②封府库,而待将军
D.①那么凡同游于此者 ②徘徊于斗牛之间
【3】下面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因此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B.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因此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C.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因此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D.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因此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
(2)假设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
(3)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5】两篇文章均阐述了欧阳修之“乐”,联系文本概括其真正的欢乐。(不用原文回答)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礼记·大学》里有句话:“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就是说,做一件事情,掌握本末终始、先后次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误本为末或本末倒置,有始无终或虎头蛇尾、颠三倒四或茫无头绪,那么就会事与愿违,事不举而功不成。
上述材料能给“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