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刚自己学习成绩优秀”和“王刚经常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这两句话可以用关联词( )连成一句话。
A. 即使……也 B. 虽然……但是 C. 不但……而且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捡拾 汛期 一泻汪洋 不动生色
B.隐蔽 崩塌 不拘一格 胁调有序
C.妨碍 压抑 不可估量 众星拱月
D.黎明 烦琐 索然无味 停台楼阁
3、蜣螂认为绵羊的天赐美食是( )。
A.绵羊的毛 B.绵羊的粪便
4、语言积累。
1.夏日听到蝉的叫声,我不禁想起诗句: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是不要整天把自己吃得很饱,不要浪费一点时间偷懒不用功。
3.“太平盛世”是比喻社会兴盛安定的四字词语,我们学过的这类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4.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曾国藩说过:“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这句话中“恒”的意思是______。
6.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
5、根据拼音,写汉字。
(1)jiàn (________)隔 火(_______) (_______)拔弩张
(2)xié 和(_______) 皮(_______) 同心(______)力
6、我会猜字谜。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________
(2)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________
(3)上边留一半,下边加一半。________
(4)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猜。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拿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棵棋子放在瓷盆上。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全四字词语。
玲珑____透 亭台楼____ ____情____意
举世____名 金碧辉____ ____珍____宝
建筑____伟 不可估____ ____星____月
8、把所给的字加偏旁组字组词。
各________ ________ 军________ ________ 县________ ________
色________________ 朋________ ________
9、课外阅读。
神奇的“鱼医”
在浩瀚的海洋世界里,鱼类也有自己的医生,这里所说的“鱼医”不是我们人类,而是鱼类。
“鱼医”体态小巧,行动轻盈,它给鱼治病,不是通过用药,而是用它那尖尖的嘴巴,为病鱼清除细菌和坏死的肉。实际上,“鱼医”是把病鱼身上的寄生虫和坏死组织当作了美味佳肴。
说来颇为有趣,病鱼与“鱼医”的关系相当融洽,凡是前来接受治疗的病鱼,就诊时,必须头朝下、尾巴朝上,笔直地悬浮在水中。如果是喉咙生病,那么病鱼就得乖乖地张大嘴巴,让“鱼医”钻进嘴里去,吃掉其坏死的组织。也许有人会问,病鱼会不会把“鱼医”吃掉?据海洋学家考察,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即使遇上敌害,病鱼也不会匆匆将“鱼医”吞掉,而是立即将“鱼医”带到安全的地方,然后才将其吐出来。总之,病鱼绝不会让“鱼医”受到伤害。由此可见,“鱼医”在鱼类中是不可或缺的,只要有“鱼医”在,病鱼就能得到及时救治,患病致死的现象就大大减少。
“鱼医”的诊所总是门庭若市,病鱼过多时,甚至会出现排队候诊的现象。一旦遇到这种情况,“鱼医”会勃然大怒,撒手不干,躲到清静的地方去。而此时,病鱼也常常一拥而上地把它拦住,无可奈何,“鱼医”又不得不继续治病工作。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怀疑其真实性。这并不奇怪,海洋学家也颇感疑惑。为了证实病鱼是否真的由“鱼医”治好,他们在“鱼医”经常活动的水域将“鱼医”捉走,结果前往求医的病鱼大大减少。更令人惊讶的是,“鱼医”失踪10天后,该水域的很多鱼都染上了疾病,一些鱼的鳞、鳃和鳍上开始出现脓肿。这是因为鱼类无时无刻不受到微生物、细菌和寄生虫的侵蚀,随时都可能患病。加上鱼类间并不那么文明,争斗的事情常有发生,受伤在所难免。如果没有“鱼医”,伤病就得不到及时救治。
在鱼类中约有50种鱼是“鱼医”,它们夜以继日地从事“救死扶伤”的医疗工作。“医疗站”通常设在珊瑚礁、岩石旁、海草茂盛等水流不急的水域或沉船残骸边。
“鱼医”治病的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研究人员曾连续6小时在水中观察“鱼医”治病,经统计,一条“鱼医”6小时内竟医治了300多条病鱼。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门庭若市: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救死扶伤: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在鱼类中约有50种鱼是‘鱼医’”中的“约”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
(2)鱼类每时每刻都在受微生物、细菌和寄生虫的侵蚀,随时都可能患病。( )
【3】模拟记者招待会,补全下面的对话。
(1)记者:神奇的“医”,请问你是如何给病鱼治病的?
鱼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者:你们的“医疗站”通常设在哪些地方?
鱼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
再照样子用这种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节选)
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息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学期要结来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刹那间,台下一片静。连“阳光掉落在地上的声音”也听得到。
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着。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表扬—(_________) 聆听——(__________)
【2】请用“ ”画出描写孩子长相的句子,从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的原因是( )
A.“我”为孩子的自信感到骄做和自叹不如
B.“我”感觉到这孩子傻得没救了,竟然认为自己很努力,内心对他充满怜悯和同情。
C.为孩子的乐观、努力、不怕困难而感动,又为孩子的先天条件而感伤。
【4】“爆出冷门”是指哪件事?为什么说是“爆出冷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短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牧场之国(节选)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极目远眺:__________________ 辽阔无垠: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比喻物分别指什么呢?
牛群的家长——(______) 贵妇人——(________)
【3】选文两次写到“碧绿色”,这样写的作用是( )
A.说明荷兰到处都是绿色的,是非常美的王国。
B.说明荷兰是绿色的王国,所以是动物生活的乐园。
C.说明荷兰适宜种绿色植物,不适宜种其他颜色的花草。
【4】这两段话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坐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呀!”他回答说:“到楚国去。”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1】这篇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往北走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用“ ”画出来。
【4】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现在她知道了,那个和气的城里人就是大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他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而且用这样奇妙的方式。他的乐曲会传遍四方,也就将礼物送给了她!这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比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
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她竭力抑制住呜咽,弯下身子,把脸埋在双手里。她从音乐的洪流里感到了音乐家对她的祝福:“你是黎明的曙光,你就是幸福。”
音乐会结束以后,这位十八岁的姑娘走到海边。望着沉睡中的大海,她觉得有一种她所陌生的情感在心中萌芽了。于是,她面对大海高声说:“生活啊,我爱你!”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放纵——( ) 朴素——( )
丑陋——( ) 开始——( )
【2】文中画“——”的句子是对达格妮听完乐曲后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具体描绘,表明这时的达格妮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3】达格妮从乐曲中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乐曲就是挪威的音乐大师________________的得意之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想对大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品析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以上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句子中加点的字是作者细致入微的__________描写,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
【3】请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短文。
鸟的天堂(节选)
①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②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③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目不暇接( ) 依恋( )
【2】现代文学巨匠______________(姓名)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侧重于静态描写,主要写___________;选文是第二次,侧重于_____________描写,主要写鸟。
【3】选文第①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这个词来写的,其中“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是写鸟的____________,“有的……有的……有的……”是写鸟的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后一句第一个加引号的“鸟的天堂”特指______________,第二个“鸟的天堂”是指________________。
【5】对“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最准确的理解是( )
A.作者第一次看见这样大的榕树,想多看一看。
B.作者昨天晚上没看见一只鸟,今天见到了这么多的鸟,很欣慰。
C.作者欣赏榕树的茂盛、群鸟的热闹,赞美、留恋生命的蓬勃。
16、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果。它们面容( ),眼睛闪闪发光,身体( ),四肢轻快,非常( ),非常机警。( )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给文段中的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序号)
①矫健 ②玲珑 ③敏捷 ④清秀
【2】文段中最能概括松鼠特点的三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这三个词语分别从外形、_____两方面作了概括。
【3】文中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其原因是( )。
A.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
B.它们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C.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4】试比较下面两种表述,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①(松鼠)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②松鼠尾巴蓬松,长16-24厘米,超过体长的一半,密生棕黑色长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1】“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一句话表现了母亲( )
A.高兴
B.通情达理
C.爱买书
【2】语段中画线的句子中连用了四个“立刻”,说明__________;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________________
18、李 时 珍
那时候,行医是被人鄙视的,李时珍的父亲不愿儿子当医生,但是李时珍却处处留心向父亲学习,还暗自记下了不少药方。有一回,父亲给人看病,病人患的是一种疑难病症,父亲一时想不出有效的药方。李时珍轻声地说了一个古方,父亲一听,刚好对症。因此父亲同意他学医了。
李时珍二十二岁就开始给人看病。他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他发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药书中有不少缺点: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鄙视——( ) 完善——( ) 记载——( )
【2】父亲为什么不愿李时珍当医生?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的原因是什么?用“________”画出选文中相关的语句。
1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 ,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 起来大喊 来 来 来 起棒劈头打来 林冲往后一 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 起了棒。林冲看他( )气势汹汹,( )脚步已乱,便 起棒一 ,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1】这个片段选自______代______写的长篇小说《 》
【2】这片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表示动作的词语。
【3】在片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给片段中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5】从片段中可以看出,洪教头和林冲各有怎么的性格特点?
洪教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文结尾写到:“洪教头满面羞愧,灰溜溜地走开了。”从“满面羞惭”这个词,你猜想洪教头会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答题。
(1)昆明湖很静、很绿。(改为比喻句)
(2)池塘里的荷叶在微风中摇动着。(改成拟人句)
21、按要求改句子。
(1)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2)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 (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3)我把那张钞票交给他。(改为“被”字句)
22、我能按要求改写句子
我敬仰我的父亲
①改成反问句:
②改为双重否定句:
③改为疑问句:
23、习作训练。
模仿本单元课文的写法,选择一处地方、一件物品、一株植物、一只小动物等,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以“我的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