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热情 热烈 热乎
(1)会场上响起了一阵( )的掌声。
(2)没想到同志们一见面就这么( )。
(3)他( )地和我握了握手。
激动 冲动
(4)我( )地重复着他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
(5)你做事太( ),所以常常好心做坏事。
2、根据句意写出与yáo同音字组成的词语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使东西来回摆动。(摇摆) B.指没有事实根据的话。(谣言)
C.对远距离的人、事、物实行控制。(遥远) D.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瑶族)
3、有二伯经常偷储藏室的东西去卖,下面物品中他没有偷过的是 。
A. 摆钟 B. 大澡盆 C. 铜酒壶
4、辨字组词。
艄( ) 驰( ) 垫( ) 峻( )
稍( ) 弛( ) 坠( ) 竣( )
5、组词。
悦( ) 阕( ) 瘾( ) 渐( )
说( ) 阔( ) 隐( ) 惭( )
誊( ) 皎( ) 孝( ) 磁( )
誉( ) 狡( ) 酵( ) 慈( )
6、(1)____代诗人______在临终时发出了“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的感慨,表现了诗人_________之情。
(2)____代诗人____在《已亥杂诗》中抨击了_______的社会现状,抒发了诗人_______的情感。
7、比一比,再组词。
尊( ) 值( ) 倍( ) 脏( )
遵( ) 置( ) 陪( ) 胜( )
锦( ) 嘲( ) 乾( ) 绅( )
绵( ) 潮( ) 扭( ) 益( )
8、课文生动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________、壁画和________,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课文《金奖章》选段,回答问题
乌鸦大吃一惊,抬起头来。使者已经走到他面前,把金奖章挂在了他的脖颈儿上。乌鸦连忙说:“您大概弄错了!我既不像黄莺和百灵那样会唱歌,又不像喜鹊那样会说好听的话,也不像老鹰那样有力气,我怎么可能得到奖章呢?”
【1】这几段话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给加横线字注音
脖颈儿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天鹅
天鹅的面目优雅、形状妍美,与它那种天性的温和正好相称;俊秀的身段,圆润的形貌,优美的线条,皎洁的白色,婉转的、传神的动作,忽而兴致勃发,忽而悠然忘形的姿态,凡是它所到之处,它都点缀了这地方,使这地方美化;人人喜欢它,人人欢迎它,人人欣赏它。
我们看见它在水上活动得那么轻便、那么自由,就不能不承认:它不但是羽族中的善航者,还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航行术的最美的模型。可不是吗,【它的颈子高高的,胸脯挺挺的、圆圆的,就仿佛是破浪前进的船头;它的宽广的腹部就像船底;它的身子为了便于疾驶,向前倾着,愈向后就愈挺起,最后翘得高高的就像船舳;尾巴是地道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桨;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它们推着这艘活的船舶,连船带驾驶者一起推着跑。】
天鹅在一切方面都高于家鹅一等,家鹅只以野草和籽粒为生,天鹅却会找到一种比较精美的、不平凡的食料:它不断地用妙计捕捉鱼类;它作出无数的不同姿态以求捕捉成功,并尽量利用它的灵巧与气力,它会避开或抵抗它的敌人:一只老天鹅在水里,连一条最强大的狗它也不怕;它用翅膀一击,连人腿都能打断,其迅疾、猛烈可想而知。
【1】“点缀”在词典中的意思有:①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②装点门面,应景儿,凑数儿。在画“ ”的句子中,“点缀”应取第_____种解释。“这地方”指的是_________。
【2】下面的例句与第二自然段中标“【 】”的原句相比,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
例:天鹅颈修长,超过体长或与身躯等长;嘴基部高而前端缓平,眼睑裸露;尾短而圆,尾羽20-24枚;蹼强大,但后趾不具瓣蹼。在水中滑行时神态庄重,飞翔时长颈前伸,徐缓地扇动双翅。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可知,天鹅高于家鹅一等,依次表现在( )
①有妙计 ②有巧力 ③有猛劲 ④有胆识 ⑤有选择
A.⑤①②③④
B.②⑤①④③
C.⑤①②④③
D.⑤②①③④
【4】文中画“ ”的句子将天鹅和家鹅进行 。将这样写的好处批注在文中的对话框里。
【5】短文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D.从不同方面描写
【6】短文依次描写了天鹅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表达了作者对天鹅_____的情感。
①生活习性 ②生存能力 ③外形特征 ④敬佩与仰慕 ⑤喜爱与赞美 ⑥怀念与感激
11、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相信自己的鼻子
上课了,老师端着一个杯子,慢慢地从孩子们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大家集中精力,闻一闻杯子里的液体有什么气味。”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杯子举了举,问:“哪位同学闻到了杯子中液体的气味?”有一个同学说:“我闻到了,好像有一点香味。”老师再次走下讲台,端着杯子,从学生的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叮嘱:“请你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地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过了一会儿,他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让每一位同学都嗅一下杯子中的液体。这一次,除了一个同学以外,其他同学都举手说闻到了“香味儿”。
老师问那位与众不同的孩子:“你为什么不举手?”
他坦然作答:“什么味也没有!”
“对!应该相信自己的鼻子!这是一杯矿泉水,一杯什么味道都没有的矿泉水。”老师激动地说,“孩子,让我吻一下你的鼻子,好吗?”
那个孩子微笑着点着头。
于是,老师蹲下身来,双手捧着男孩儿那幼稚的面颊,在他的鼻尖上轻轻地吻了一下。
【1】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务必:_____________
与众不同:_____________
【2】简要回答,这个孩子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请用一段话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与其恨,不如爱
地处瓦拉纳西东部的瓦拉纳西火车站,一直是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乡村小站,每天只有三四辆列车从此经过。而在1968年9月24日这一天,这个小站却一夜成名,令整个印度为之震惊。
瓦拉纳西的“成名”源于一场惨烈的车祸。这天傍晚时分,一列火车缓缓驶来,即将进站。但就在这一刻,司机发现,指挥行车的信号机架上爬满了蜜蜂。为了看清显示的信号,司机便探身窗外,仔细观望。不料他刚睁大眼睛,一只蜜蜂突然飞了过来,盘旋几圈后落在了他的脸上。
可恶!也许当时司机心情很不爽,一边咒骂一边挥起了巴掌。
这绝对是一个足以致命的错误。
司机毫不费力地拍死了蜜蜂。然而,不等死去的蜜蜂落地,司机已惊得目瞪口呆:只见成千上万的蜜蜂黑压压地扑来,争先恐后地飞进机车,疯狂地刺他的脸、脖子和手臂。顷刻间,他裸露在外的皮肤上爬满了复仇的蜜蜂。
司机疼痛难忍,视线也一片模糊。好在失去意识前,他拼命拉下了刹车杆。但强大的惯性依然驱动列车闯入车站,撞上了停在同一条轨道上的列车。灾难就此发生,5节车厢倾覆,300多人非死即伤。
惨剧发生后,印度铁路部门马上组织专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是那只被司机拍死的蜜蜂惹的祸。这种蜜蜂死亡时会发出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激素信息,附近的蜜蜂接到信息,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战队”,以最快的速度发动猛攻。
得出结论不重要,重要的是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为此,铁路部门开始向社会征集有效的补救措施。有人提出,将瓦拉纳西周边的树全部砍掉,清理出隔离带;也有人建议,调集大批消防人员,喷洒农药,剿灭蜜蜂,捣毁沿线树丛里的所有蜂巢,永绝后患……这些方案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执行起来非常困难,还不一定能收到预期效果。论来论去,相关部门始终没有敲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件事慢慢地被搁置下来。
就在瓦拉纳西事件发生的第四年,一个小男孩的举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每年春天,小男孩都会背一书包花籽,撒种在距离瓦拉纳西小站铁路线百米远处。每年夏天,花开缤纷,清香扑鼻,成群结队的蜂蝶都被吸引过去了,连蜂巢也搬到了那里。更出人意料的是,在当年那个司机探出头观望的地方,小男孩还竖起了一块警示牌:“嗨,不要打它。”
过往的司机都清楚,它,指的是蜜蜂。
小男孩说,蜜蜂只有在感觉受到威胁时才会攻击“敌人”。我们给它花蜜,爱护它,做它的朋友,它就不会攻击我们。小男孩还说,他的父亲也在那场车祸中遇难,永远离开了他。
与其剿杀,不如呵护;与其恨,不如爱。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很多时候,却往往被我们忽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切实可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永绝后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瓦拉纳西火车站的事故是怎么发生的?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点的词语“这些方案”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具体列出“这些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小男孩最可爱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对“与其恨,不如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实用类文本阅读。
杜小白一家三口外出旅游,准备到火车南站坐高铁,现在有几个出行方案课供选择:
方式 | 时间限制 | 路程 | 费用 | 耗时 |
乘公交车 | 6:00-18:50 | 家——鼓楼公交站——白湖亭公交站——火车站 | 2元/人 | 1小时20分钟 |
坐地铁 | 6:30-23:00 | 家步行——地铁1号线——火车南站 | 5元/人 | 50分钟 |
打车 | 随时 | 家——火车南站 | 80元(最多4人) | 30分钟 |
【1】从上表中可知,费用最低的出行方式是_____________,每人的费用为_______________;耗时最短的出行方式是_________,耗时_________。
【2】上面三种出行方式中最不受道路交通状况影响,能按时预估的时间到达的是_________。
【3】杜小白一家要乘坐的高铁22:30发车,他们打算在高铁发车前30分钟进站,还希望选用的出行方式既省钱又省时。为此,你建议他们最迟______(几点)出门,选择(方式)出行,选择这种方式是因为___________。
14、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资料显示,中国内地大城市7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中,100个男生就有12个超重、5个肥胖,100个女生就有7个超重、3个肥胖;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1)要控制饮食。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可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同时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的摄入量。
(2)要增加运动量。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因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糖类,只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贮存的脂肪。因此每天要坚持运动,而且要选用消耗性较大的运动,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
(材料二)
学生超重、肥胖统计图
(材料三)
肥胖也属营养不良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表示,儿童处于不同年龄段,需要分阶段补充各种营养。比如2岁至6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喝牛奶和足量水;6至17岁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张倩还说,所有儿童都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6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60分钟的充足运动。
据《某市2019年度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该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学生们的饮食行为和营养知识有待改善和加强,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所以,要重视学生的一日三餐,三餐要合理,才能保证青少年的健康。
【1】请在材料一中找出一句话,用来说明材料二中所表达的信息。
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一句中“尽”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3】你同意材料三中专家说的“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一只小鼠
一只小鼠,悄然地从桌子下钻出来,慢慢地吃着地上的饼屑,一边吃一边看我。我惊奇地叫唤了一声,母亲和父亲都向下注视。四面目光中,它仍坦然地吃着。灯影下,它那么小,浅灰色的嫩毛,灵便的小身体,一双闪烁的明亮的小眼睛。
一刹那,我神经错乱地俯身下去,拿起手里的书将它轻轻地盖上。啊!它竟然不走。隔着书页,我觉得它柔软的小身体无抵抗地蜷伏在地上。
这完全出于我的意料!我的手在颤抖。母亲说:“放了吧,多有趣的小鼠……”
话未说完,小狗虎儿从门外跳了进来。父亲连忙说:“快放手,虎儿要吃它了!”我惊惶地拿起书,那小鼠仍不动。—一声喜悦的微吼,虎儿已扑向它,没等我喊出声来,它就衔着小鼠钻出门外,此后便没有了声息。
母亲慢慢放下手中的书,抬头看着我说:“我看它实在小得很,无心机。否则一定跑了。初次出来觅食,不见回来,它母亲在窝里不知怎样挂念呢”
至今已是一年多了,有时读书至夜深,再看见鼠子出来,我总觉得愧疚。总想是那只小鼠的母亲,含着伤心之泪,夜夜出来找它,要带它回去。
【1】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小鼠“无心机”用“ ”画出来。
【2】第3自然段中提到“出乎我的意料”,那么“我”“意料之中”的情形应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神经错乱”“颤抖”“惊惶”等词语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来,本文作者冰心把这件事说给朋友听,朋友却笑她:“针尖大的事,也值得说?”对此冰心会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海鸥
①沙滩上,一群海鸥在用桔黄色的小嘴啄脖子上的羽毛,尖嘴在身上蹭蹭,再啄啄再蹭蹭,走到有海水的地方,抖一抖,嘴往水里轻轻一点,回头再啄蹭一番。相互对看一下,让对方当自己的参谋,迎着太阳望望远方的海,抖擞抖擞精神;迎风吹吹稍有凌乱的羽毛,理顺。②面朝大海梳洗打扮,如对镜梳妆。黄黄的嘴巴,白白细羽的脖颈,灰白的身体,尾巴尖上恰当的一抹黑,多么典雅的装束。小小的桔红色爪子,轻轻点跳、弹跳,把沙滩当成了大舞台,自由跳出轻盈又有节奏的舞蹈,跳一曲海之恋,鸥之情。
海面上,成群的海鸥星罗棋布,一会扎个猛子,一会潜一下水,有一对远离了鸥群,潜水嬉戏,双宿双飞很甜蜜。多数海鸥安静地漂在那儿,享受阳光海风,小小的头偶尔抖动一下。忽而又展翅高飞,一只飞起来,两只开始扇动翅膀,紧接着一群开始起飞,盘旋、鸣叫!张开的翅膀让人看到了它更优美的舞姿。白白的肚皮,一会儿翻转过来,灰白的翅膀又迎面而来,待你抬头看时,它已展翅回旋到海的上空。
多美啊!这海上的精灵,与海绘成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常叫人留恋海边。
远望,阳光的道道光束始终对着起飞的海鸥,像追光灯一样照耀它们。③海风一下下轻抚,把金片吹散合拢,又合拢吹散,在闪闪的光芒里,海鸥展翅高飞!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星罗棋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①抓住了海鸥的______进行描写,让人感受到这些小家伙们的______和______。句②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海鸥__________时的样子。
【3】对句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海风一吹,把金片吹散合拢,又合拢吹散,描写了海鸥在金片上飞舞。
B.“轻抚”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体现了风的温柔;“金片”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海鸥的羽毛比作金片,写出了海鸥在阳光下美丽的样子。
C.读这句话,眼前浮现的是阳光下海鸥展翅高飞的优美画面。
【4】想象画面。
读第一自然段,眼前浮现的画面是沙滩上_________;读第二自然段,眼前浮现的画面是海面上____。
17、阅读课内片断,完成练习
(一)《诺贝尔》片段
诺贝尔为了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连续不断地加紧实验。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pēng)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轰!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人们慌忙赶来,齐声( ):“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
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 )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
1.说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说”,含义是不同的。请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意思是说的词语。
2.文中画“ ”一句话,这句话表面上写火星接近炸药的过程,实际上它还包含着 。
3.用“ ”画出最能体现出“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的词句。
4.忘我的实验成为众多科学家成功的标志,读了这个片段,你想怎样夸夸诺贝尔?
18、多变的狐狸
很久以前,“森林学校”里有两个学生:野兔和狐狸。野兔学习很认真,他总是准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狐狸的学习稍差些。所以,它一见到野兔,就很客气地打招呼,问一声好。野兔也总是以礼相答。
过了几天,野兔由于生病,学习成绩下降了,落到了狐狸后面。病好后,他就背上书包去上学。路上,他遇到了狐狸。
“狐狸同学,你好哇!”野兔先向狐狸打了一个招呼。狐狸好像没听见,仍旧向前走。
怎么了 狐狸 你不认识我了吗 野兔跟上去问 接着说 我是你的同学野兔呀
“谁知道你是哪里的一只野兔子,竟敢和我称同学。哼,走开!”狐狸不屑一顾地回答。
野兔感到很委屈,他一声不响地来到学校,开始努力学习起来。又过了几天,野兔的成绩又名列前茅了。这天放学后,野兔又遇到了狐狸。
“啊,野兔,你好呀,我是你的好同学狐狸”,狐狸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亲热地说。
但是,野兔走开了,他不愿再和多变的狐狸交朋友了。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读音。
“落”字应选择读音_____ ①luò ②là ③lào ④luō
“背”字应选择读音_____ ①bèi ②bēi
【2】给画“_____”的段落加标点。
【3】用“‖”线把短文分成四段。
【4】文中狐狸是“多变的”,但是引起它多变的原因是什么?
19、课外阅读。
丑菊
我去年种了株丑菊,天天盼着它快开花,因为我想要看看有如此恶名的花儿究竟是怎样丑。可是,事与愿违,它偏偏跟我过不去,整日懒洋洋地睡大觉,连花儿的影子都没有。我气得真想把它拔了,但没舍得。
今年“五一”,沉睡了一年的花儿忽然打了苞,我高兴极了,真庆幸没把它拔掉。起初,底狭头宽的绿叶芯中夹了一个绿色小球,非常小,只有小绿豆那么大。长了几天,花苞就透出了一点儿黄色,这时,已有黄豆大小。再耐心等待一些日子,花儿终于开了,颜色金黄金黄的,几十个花瓣摆了三四层,虽只有铜钱大小,但这就更显出它的娇小,美丽极了。
我最欣赏的是:到了夜晚,几层花瓣儿便收伞似的自动收拢;白天,花瓣儿又像撑伞似的自动张开,而且花面一直迎着太阳,跟着太阳转,显得非常恭敬。难怪它还有土名叫“状元伞”“假葵花”呢!
是谁给它起名叫“丑菊”的呢?这我不知道,但我觉得很不公平。丑菊( )不丑,( )非常美丽、可爱。由此我想:人间万物中,有不少东西往往名实并不完全相符,我们在生活中,对待事物不但要知其名,更要究其实。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虽……但…… 非但……而且……
【2】根据以下所划分的部分,用简短的话概括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丑菊又名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特点是白天 _________________,晚上 ______________。
【4】丑菊丑吗?下面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一项是( )
A.再耐心等待一些日子,花儿终于开了,颜色金黄金黄的,几十个花瓣摆了三四层,虽只有铜钱大小,但这就更显出它的娇小,美丽极了。
B.可是,事与愿违,它偏偏跟我过不去,整日懒洋洋地睡大觉,连花儿的影子都没有。
【5】这篇短文描写的是丑菊,作者借它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给句子换个说法。
例: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这是伟大的奇观。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枝梅花,有什么稀罕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句子。
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句子。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裤子没有毛病。裤子非常合您的身。(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南省的人口是我国最多的省份。(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请你描述一下“疫情期间”你呆在家里的心情,最好能用上一个学过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一句话,用上下面两个词语。
情不自禁 赞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下面句子的写法,写一句话。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通过对比,可看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括号里提上恰当的词语扩写句子。
( )的黑熊( )地表演节目。
23、写作
对一些事情,我们和爸爸妈妈会有不同的看法。当遇到这样的事时,你可能不好意思当面说出你的想法,就请你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把你的想法告诉他们。要注意用恰当的语言把你的看法和感受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