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阳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这句话主要运用了( )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反复   C. 夸张

  • 2、蟋蟀是用( )唱歌的。

    A.翅膀 B. C.腹部 D.

  • 3、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张一米宽的木床挨着炉子,两头的床脚是两摞石头。

    ②一只铁皮炉子安在房子当间,铁皮烟囱穿过房顶伸到屋外。

    ③床板上铺着一块鲜艳的垫子,垫子上摆着一只鼓鼓囊囊的白色方枕头。

    ④进了门是这户人家的厨房兼起居室。

    ⑤走过一块块草地,跨过一条条小溪,我们来到扎西家的白房子跟前。

    A.⑤④②③①

    B.④①②③⑤

    C.⑤④①②③

    D.⑤④②①③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下列句子中有三处(含标点)与教材原文不符,请修改。

    小嘎子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

  • 5、辨字组词。

    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用具体的情景解释下面的成语。

    美中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写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意思相近的词语。

    意思相反的词:允许——( ) 熟识——( )

    意思相近的词:允许——( ) 熟识——( )

     

  • 8、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文中有“景”:看到美丽的乡村风景,我不禁想到宋代诗人_________在《乡村四月》中描写的“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_”。

    2.文中有“趣”: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句“_________,彩丝穿取当银钲”,突显了儿童弄冰玩耍的乐趣。

    3.文中有“情”:唐代诗人___________在《游子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对母爱的赞颂。

    4.文中有“义”:读《孟子》,我们知道“恻隐之心,__________”;读《论语》,我们知道“_________,小人喻于利”。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短文。

    包饺子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jié)据,吃饺子当然只能挨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③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shà)是好看。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儿地吞进肚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她自己和爸爸却吃着那些素馅儿的饺子。

    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在吃这方面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hūn),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让妈妈吃得开心的唯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

    ⑥有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媽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1】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是梳理记事类文章内容的好方法。本文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事件有两个:一件是____________,另一件是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第③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内心,根据要求回答。(4分

    (1)读第②段画横线的细节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⑦段画波浪线的这个“场景”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1)第②段里,我和弟弟“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看见这一幕的妈妈里会这样想:_____________

    (2)第⑧段里,“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我”会这样想: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借饺子表达了家人间浓浓的亲情,请借一个具体事物表达一种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精彩回放。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____我们俩闹不和,____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用这个关联词写一句话。

    ____我们俩闹不和,___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写话: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削弱——________ 进攻——________ 同心协力——________

    【3】请将文中画“___”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做法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我喜欢________,因为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用“ ”画出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

    【2】这几段话写了太阳的三个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自然段中的“其实”与第2自然段的“_______”相近。

    【4】把“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①公元前353年,魏国出兵攻打赵国。精通兵法的魏国大将军庞涓率领军队一直打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城下。赵国将有亡国危险,连连向齐国求救。

    ②这一天,齐威王召来军师孙膑,准备拜他为将。

    ③孙膑辞谢说:“我受过酷刑,是个身体残缺不全的人,不适宜担任主帅。”

    ④原来,孙膑曾和庞涓一起学兵法。后来庞涓当了魏惠王的将军,自知才能不如孙膑,就把他骗到魏国,在魏惠王面前诬陷他,削去了他的膝盖骨,还在他脸上刺字,好叫他永远不能出来做官。不久,他被救到齐国,齐威王拜他为军师。

    ⑤现在,齐威王见孙膑这样谦让,就改派田忌为将,仍让孙膑作为军师。

    ⑥大队人马到达齐国国境线上时,田忌准备挥师直往赵国,以解邯郸之围。

    ⑦孙膑劝阻道:“且慢,将军先听我打两个比方——凡是要解开杂乱打结的绳索,切不可心急地使劲去扯,而要冷静地找出它的结头,然后慢慢地解;假如去排解互相凶狠地斗殴的人,千万不可卷进去打成一团,而要避开双方的拳脚,只消找个空当猛击其中一方空虚无备的腹部,待挨揍的那个对手捧着肚子跪了下来,那么原来互相殴斗的局面,也就会改变了。”

    ⑧田忌问:“您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先不去赵国,是吗?”

    ⑨孙膑慢条斯理地说:“是的。现在魏国主力正在猛攻赵都邯郸,国内相当空虚。我们只要直捣魏都大梁,占据他们的交通要道,袭击他们守备空虚的地方,那么魏军主力必然会从赵国撤兵,赶回去抢救。这样,我们既可解邯郸之围,又能狠狠打击魏军,不是比赶到邯郸去厮杀要便利得多吗?”

    ⑩田忌采纳了孙膑“围魏救赵”的计策,率军直奔大梁。魏军主帅庞涓得到这个消息,只得丢下邯郸,慌忙回国解大梁之围。可是,当魏军赶到桂陵,田忌、孙膑却在这里设下了伏兵。疲惫不堪的魏军刚一交手,就被打得溃不成军。这一仗,庞涓损失了两万人马,自己也险些当了孙膑的俘虏。

    【1】将这个故事的名字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文中第9自然段孙膑所说的话应该用(       )的语气来朗读。(填序号)

    A.激动、高兴

    B.沉着、自信

    C.焦急、慌张

    【3】认真读第10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孙膑采取这种办法营救赵国有哪些好处?

    (1)在赵国求救时,孙膑带兵进攻魏国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膑率兵占据魏国交通要道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短文内容,说说文中这两个主要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庞涓:___________________             孙膑: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故事是中国古代兵法策略“三十六计”中的一个,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三十六计”中的哪些计策?请你至少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13、放飞蜻蜓

    一天午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 

    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 

    翠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虫子。 

    吃露水。一个男孩说。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 

    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孩子们点点头。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陶先生又问: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 

    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尾巴是掌握飞行方向的。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接着他又指指蜻蜓的头部对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翠贞用征询的目光看着小伙伴们,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1】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部分用词语替代。 

    (1)孩子们用多而杂乱的声音抢着回答:“吃草。”“吃树叶。”“吃泥土”。( ) 

    (2)蜻蜓的眼睛是由数量很多很多的小眼睛构成的。 ( ) 

    (3)大家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        ( )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蜻蜓的尾巴是一节一节、______。它能________、_______。 

    (2)蜻蜓的眼睛结构很____,是由很多小眼睛构成 ,可以看清__________。

    【3】陶行知为什么劝说翠贞他们放飞蜻蜓,他是为了保护蜻蜓,还是为了教育这些孩子们?

    ________

    【4】你看见别人捕捉益虫益鸟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

    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立刻——(   ) 吩咐——(   )

    2.楚王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是因为(   )

    A.晏子的话迫使楚王必须打开城门,否则就是承认楚国是狗国”。

    B.楚王不敢得罪晏子,怕齐国派兵来攻打楚国。

    3.《晏子使楚》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末期,楚王多次侮辱晏子,但是晏子用他的聪明才智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_______。

  •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  风

    老  舍

      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做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②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在海边。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褐色的石层,仿佛给小山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衫,再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和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绿得晶莹剔透,远处的点点白帆在绿波上轻轻荡漾,平时看不见的小岛也清楚地点现在天边。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给我带来丝丝的甜美。我不知应当爱哪个。

      ③所谓春风,似乎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

      ④两地的风都有时候整天整夜地刮。春夜的微风送来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整夜的大风,门响窗户动,使人不英雄地把头埋在被子里;即使无害,也似乎不应该如此。对于我,特别觉得难堪。我生在北方,听惯了风,可也最怕风。听是听惯了,因为听惯才知道那个难受劲儿。它老使我坐卧不安,心中游游摸摸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断我的希望:听见风响,我懒得出门,觉得寒冷,心中渺茫。春天仿佛应当有生气,应当有花草,这样的野风几乎是不可原谅的!我倒不是个弱不禁风的人,虽然身体不很足壮。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风。别种的苦处,多少是在一个地方,多少有个原因,多少可以设法减除;对风是干没办法。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它使我说不出为什么苦痛,而且没法子避免。它自由地刮,我死受着苦。我不能和风去讲理或吵架。单单在春天刮这样的风!可是跟谁讲理去呢?苏杭的春天应当没有这不得人心的风吧?我不准知道,而希望如此。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

    (1)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给小山穿上了一件彩色灿烂的衣衫。  (   )

      ②青岛的山绿得光亮而透明。   (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   )的草丛   (   )的松树

      (   )的石层   (   )的衣衫

    (3)   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

    (4)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试写出济南与青岛两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第2自然段填空。

      本文写济南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山来表现的,重点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描写的,给作者的感觉是__________;写青岛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海来表现的,重点抓住了秋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具体描写,给作者的感觉是__________。

    (6)请结合对文章的理解,发挥想象,在第3自然段画“_______”处具体描写出作者心目中的春风。

    (7)认真阅读第4自然段,谈谈济南、青岛两地的春风给作者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后面的题。

    庄重的乞讨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凝重。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 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头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挪动脚步。当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意。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终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气氛之中。

    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这不足以激励所有人吗?

    【1】盲人为乘客演奏的曲子有: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我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句中的“居然”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结尾作者为什么会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乞讨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理解。

    将相和(节选)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赶快——___________ 保护——___________ 减弱——___________ 乘机——___________

    2选文可用哪一个成语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蔺相如躲避廉颇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选文,你如何评价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骏马虽千里,耕田不如牛;耕牛虽勤奋,看家不如狗。一个人只要用一种健康的心态来看待别人,就会发现,周围的人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长处。因此,我们要乐意把掌声送给别人。

    为别人鼓掌,不是刻意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更不是吹牛拍马、阿谀奉承,而是恰到好处地对别人进行肯定。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要有正常的心态,否则就不能正确看待别人的成绩。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哥伦布回国后,就受到一伙人的公然挑衅:只要条件允许,任何人去航海、去寻找,最终都能找到新大陆。这些挑衅者自己不能成功,还不能容忍别人成功。

    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这种小肚鸡肠很可能会发展到害人害己的地步。周瑜虽年轻挂帅,意气风发,却因诸葛亮的精彩表现而自惭,责怪上天既生瑜何生亮,终因气量狭小而自夭;庞涓贵为魏国大元帅,屡立奇功,却因妒孙膑之才,设下阴谋诡计以膑刑加害于他。孙膑任齐国军师后,所向无敌的庞涓终于落得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为别人鼓掌,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在我们的成长时期,成功人士的经历往往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他们的成功会正确指引我们,在无形之中帮助我们。当我们走向成功时,更要学会为别人鼓掌;为别人鼓掌,也会获得别人的喝彩。

    【1】文章开头画线的句子在文中形象地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段中为别人鼓掌的含义是什么?为别人鼓掌的关键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段中作者列举周瑜和庞涓这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末说为别人鼓掌,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快乐阅读轻松答(15分)

    邓政委的棉衣

    1947年8月大别山上已经是寒霜季节由于我军远离后方被服供应不上邓小平政委和十几万将士仍穿着单薄的旧棉衣战士们心疼地说 我们没什么 要是把政委冻坏了 还怎么指挥我们打仗 于是便聚在一起 专门为邓小平同志做了一套新棉衣

    第二天副官长抱着这套新棉衣走进政委的小屋。他看到政委正伏在桌上聚精会神地看文件便轻手轻脚地走到跟前小声说:“首长这是您的新棉衣政委放下笔搓搓手看到副官长抱着的新棉衣一时没弄清是怎么一回事副官长说明情况后政委站起来严肃地说:“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呢?难道你们没有看到大家穿的和我一样单薄吗?棉衣破了可以补一补再穿嘛!”他看到副官长左右为难的样子又慈祥地笑了:“这样吧棉衣既然做好了就给通讯员小万吧他年龄小身体又单薄在一旁的小万赶忙说:“不行!这是专门给首长做的政委在屋里来回踱了几步用手指了指门命令似的说:“就这样吧!”然后又坐下继续工作了

    邓政委的模范行为长期为群众所传颂

    (1)给第1自然段空白处加标点(2分)

    (2)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战士们心地说……(  )

    A. B.疼爱

    邓政委的模范行长期为群众所传颂(  )

    A.  B变成 C.被

    (3)结合句子的意思解释加点的词(2分)

    邓小平政委和十几万将士仍穿着单薄的旧棉衣

    单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年龄小身体又单薄

    单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记叙的(3分)

    (5)用“∥”给短文分段并写出段意(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

    ①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

    ②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仿写对比句)

    _________,比不上_________

    (3)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给使用它的人类带来了诗的灵性。(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借助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写一写“久别重逢”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努力,他作文里的病句大大进步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1)这段话运用了先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先总写大拇指___________的特点,再_____________

    (2)仿照上面语段的写法,根据提示写一写。

    在班干部中,______的工作最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我会按要求改句子。

    (1)母亲及时接住了汤姆(改为被动句)

     

    (2)于是,他连忙高声宣布:我决定推荐喜鹊领金奖章!(改成第三人称转述的句子)

     

     

    (3)他是最后铸成的,锡不够用了。这个锡兵和他的哥哥们相比,少了一条腿。(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以“我最喜爱的 (填动物)”为题,写一篇作文,写出动物的样子、特点,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