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日子( )地开来( )的预感
( )的名字( )的脚步声( )的情绪
( )地痛哭( )地训练( )的挫折
不停地( )
2、实践任务
请你收集资料,仿照第1小题,用表格的形式分析你家乡戏曲的特点。
___________
3、课文在线。
1. 《北京的春节》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 的习俗,文章按 顺序,写了老北京的春节从 开始到 结束,习俗有 、 、 、 、逛庙会等。
2. 《凡卡》一文是按照“ —— —— ”为线索写的。
3. 《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中的“千年之梦”指的是 。
4.著名科学家 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 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5.波义耳通过 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 。
4、写出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
(1)过年的时候吃年糕。(__________________)
(2)过年的时候吃鱼。(__________________)
(3)建筑上雕刻蝙蝠。(__________________)
(4)双鹊对飞或对立,共视中间的古钱的图案。(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在线
1.《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______写的,文章是按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叙述的。
2.《_______》是_______在中共警备团追悼张思德同志会议上的演讲,其中他引用了中国古代文学家司马迁说的:“_______,或重于泰山,_____。”他认为张思德同志是为______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3.《马诗》中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地震中孩子们失去了学校,失去了亲人,如果我们要鼓励灾区的小朋友学会坚强,用《竹石》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鼓励最好!
5.对于不太爱接受批评的同学,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警句来劝说。
6、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1】请在横线上写出这首诗的题目。
【2】全诗3句,第1句提出___的现象,第2句描绘__的状况,第3句议论抒情:___。
【3】这首诗通过对萁豆相煎的描写,揭露了__________。
【4】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的另一位兄弟是____________。
7、按要求填空
戏为六绝句 (唐)杜甫
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shěn)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首诗里涉及到了初唐四杰,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
石灰吟①
[明]于谦
千锤万凿②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③。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④在人间⑤。
(注释)①石灰吟:赞颂石灰。②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③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④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⑤人间:人世间。
【1】这是一首( )。
A.送别诗 B.山水诗 C.咏物诗
【2】试着用“/”画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3】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我体会到了石灰__________的精神;读了后两句中的“浑不怕”,我想到了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还让我想到了文天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古诗,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思乡诗。
B.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
C.后两句表达出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D.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思想。
【5】联系本课中学习的三首古诗,你觉得这首古诗和哪首古诗的写作方法是相同的?相同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我们一样爱他们
天堂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偶尔才有慈善家跑来捐款。每次,全校师生都会倾巢而出:学生站在山岭上,手舞鲜花一路欢迎;而校长方子儒会亲自带队。
这天,天堂村小学突然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这个年轻人不声不响,独自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由于道路崎岖,他沿途还摔伤了膝盖。当他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方子儒面前时,完全没有了城里人的光鲜形象。
“对不起!”年轻人显得有点尴尬,“我……想资助你们10名特困生。”
方子儒特别高兴。这里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乡,这送上门的好事,正求之不得呢!可是,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呢?方子儒般勤地招呼道:“要不,您先去洗漱一下?我让学生们列队欢迎?”
年轻人慌乱地摆摆手:“千万不要……我不想耽搁,捐了款就走!”
方子儒点了点头。
15分钟后,方子儒恭敬地送上一份资助名单,因为担心资助者抽到调皮捣蛋的学生而浪费宝贵的被资助名额,学校挑选了一批品学兼优的贫困生。
年轻人看也没看,说:“校长,我想您误会了!”
方子儒愣了愣,以为他突然变卦了,着急地说:“可是,这是我们千挑万选出来的学生。他们品学兼优,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说:“校长,我能亲自挑选资助对象吗?”
“当然!”方子儒长舒了一口气,“这是您的权利!但……他们绝对是最好的学生!倘若您不信,可以翻看他们往年的成绩单!”
年轻人笑了:“我当然相信,但请给我所有贫困生的名单!”
方子儒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找来所有30名贫困生的名单。年轻人要了一张白纸,小心地撕成一条条小纸条。然后,年轻人开始在小纸条上写上每一位贫困生的名字,写完一张,就揉成团丢在一个盘子里。
方子儒终于看出了端倪,疑惑地问道:“您……是想抓间决定资助的对象?”年轻人点了点头:“是的,我觉得那样才公平!”
方子儒担心年轻人抽到顽劣的孩子而放弃资助,着急地说:“不行,那样你会不小心抽到坏孩子的。他们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不及格!”
年轻人停下手中的笔,问:“那他们逃过学么?”
方子儒想了想,说:“这……”
年轻人坚定地说:“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只要他们愿意改变,谁又能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他们天真无邪,他们的心里一定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方子儒的眼睛湿润了!
3分钟后,年轻人抽出了10个人的名字。果不其然,其中有4名学生原本不在方子儒的推荐之列。
方子儒执意要举行一个公开的捐赠仪式,这是学校的惯例。年轻人却摇了摇头,说:“校长,能否替我向其他的20名学生道歉?”方子儒满脸惊愣,以为自己听错了。
年轻人的眼睛有些湿润,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我没有能力资助所有的贫困生。他们之所以没被选上,并不是因为不够好或者顽劣!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弥补他们的遗憾!”
年轻人没有告诉校长,在15年前的一个穷山沟,他也是这样幸运地得到一位老华侨的捐助。当时,他是村民眼中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可是,老华侨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只要你愿意改变,谁又能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你天真无邪,你的心里一定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果不其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倾巢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0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题目中的“他们”在文中指哪些人?______________第二段写到“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读完全文,写出“客人”的“特别”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5】在确定“资助名单”上,方子儒和年轻人的标准和方式有什么不同?
方子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小说情节展开过程中,年轻人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从选文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天在括号内。
有点尴尬→(_____)→(_____)→笑了→(_____)→满怀歉意
【7】假如你正好是受到年轻人的资助,而原本不在方校长推荐之列的四名学生之一,你有何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内容填空。
院子里有一棵小柳树和一棵小枣树。
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小柳树看看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春天,小柳树发芽儿了。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她看看小枣树,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又过了好些日子,小枣树才长出了小小的叶子。这时候,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
到了秋天,小枣树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大家把枣子打下来,坐在院子里,高高兴兴地吃起来。
小柳树看看自己,什么也没结。她想:从前我总是说枣树不好看,这回她该说我啦!可是过了一天又一天,小枣树什么也没说。小柳树实在忍不住了,她问小枣树:“你怎么不说我呀?”小枣树不明白,问道:“说你什么呀?”小柳树低下头,说:“说我不会结枣子呗……”
小枣树温和地说:“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
小柳树听了,觉得非常不好意思。
【1】小柳树听了小枣树的话,为什么觉得非常不好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文答题。(1+3+1+6=11)
一天,莫泊桑带着自己写的文章,去请福楼拜指导。他坦白地说:“老师,我已经读了很多书,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呢?”
“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 直截了当地说。
“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莫泊桑急切地问。
“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你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吗?你就站在门口,把每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记下去。”
第二天,莫泊桑真的站在家门口,看了……
(1)莫泊桑、福楼拜怎么说,文中有提示语,用“__”出来。
(2)根据“提示语”的提示,在正确读法上面打“√”
“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莫泊桑急切地问。
读这句话时语速应该:较慢;较快。
读这句话时语调应该:平缓;激昂;上扬。
读这句话时语气应该:较轻;较重。
(3)“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这里的“功夫“是指:( )
读书的功夫。写作的功夫。肯吃苦,勤练习。
(4)仿写:学习对话的写法,描写一段争论的场面,注意运用恰当的提示语,字数不200超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只有一个地球》)
①在表明原因的句子下面划上“~~~~~”,在指出后果的句子下面划上
“——”。
②“毁坏”、“滥用”已是很严重的破坏行为了,作者再在它们前面分别加上“随意”、“不顾后果”这些词语,其表达意图是什么?
13、阅读理解。
【材料一】《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我国仅餐饮业餐桌的粮食浪费每年就高达1800万吨,相当于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这其中人均浪费量为每餐96克,浪费率高达11.3%。而浪费粮食的大军中最显著的人群就是中小学生,他们每年食物浪费的比例达到了供应量的三分之一,人均浪费食物量每餐高达130克。
【材料二】随着社交媒体兴起,少数人受利益驱动,盲目追求点击量和曝光度,在一些“吃播”节目中假扮所谓“大胃王”,一边胡吃海喝一边暗中催吐,造成极大的浪费。近年来,国家网信办等部门开展了治理吃播等不法行为的行动,严厉打击吃播乱象。
【材料三】我国粮食安全并非高枕无忧,耕地减少、地力退化、减灾防灾能力不足等问题,都是粮食丰收丰产的现实威胁。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外部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粮食贸易不确定性愈发凸显。正因为如此,要端稳端牢14亿人的饭碗,在全力开源基础上更需持续节流。
【1】【材料一】中的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内容,下面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小学生的粮食浪费比例已经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一。
B.许多人为了利益假扮“大胃王”是造成我国粮食浪费的关键原因。
C.为了治理吃播等不法行为,我国网信办等部门开展了治理行动。
【3】阅读【材料三】,说说我们必须厉行节约粮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在全社会营造节约粮食的氛围,你会落实哪些行动?(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小题。
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6届奥运会上,中国姑娘邓亚萍奋勇拼搏,蝉联了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亲自把金牌挂在她的胸前。仰望着在国歌声中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邓亚萍激动得流下了泪水。
在通往世界冠军的道路上,邓亚萍不知洒下多少奋斗的汗水。邓亚萍的父亲曾是位乒乓球运动员,在父亲的影响下,她不到五岁就开始了乒乓球运动的生涯。邓亚萍个子矮小,不是打乒乓球的理想身材。为了弥补身材的不足,她脚绑上纱布练习打球,经常练得脚底都起了血泡。如今,灵活多变的步伐成了邓亚萍战胜对手的法宝。在国家队,邓亚萍是最能吃苦的运动员,她经常给自己加大运动量,一练一身汗,一天要换五六次衣服,为了掌握一种技术,邓亚萍有时要连续拍上千次。回到宿舍,她浑身像散了架子似的瘫在床上。
邓亚萍打球气势逼人,锐不可当。遇到的对手越强就越能激起她的斗志。国际大赛高手如林,邓亚萍更是全力以赴,奋力拼搏。她胜不骄,败不馁,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为国争光。凭着这种必胜的信心和精湛的技术,邓亚萍闯过了一道有一道的难关,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强手,一次又一次地站在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为祖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为五星红旗增添了光彩。
面对鲜花和荣誉,邓亚萍总是说:“是祖国培养了我,我要报效我的祖国。”
【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之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结合你的理解,选择带点字词的正确解释,打上“√”。
(1)报效 A、报复()B、告诉()C、报答()
(2)气势逼人A、给人威胁()B、靠近() C、强迫索取()
【3】邓亚萍个子矮小,可他却有灵活多变的步伐,她是怎样练出来的?请用“ ”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4】请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亲自把金牌挂在她的胸前。”改为“被”字句。
15、 句子练习。
(1)书中描述了原始森林里蟒蛇吞野兽的情形。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顶帽子有什么可怕的?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江南风景如画,怎么比得上我的家乡美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练习。
1.鸟怎么会是恐龙变的呢?
改为陈述句: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人们以为赫胥黎发疯了。因为在人们看来,恐龙早已灭绝。
因为 ,所以 。
3.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这个标本会不会就是那种由恐龙向鸟演变的过渡性生物?
18、照样子,发挥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1)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___________。
(2)教室里真安静啊,静得________。
(3)他的生活过得很不好,________。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_________。
(5)我很饿,饿得___________。
19、句子展示厅。
1.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改变顺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孙到过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碰到过许多危险。鲁滨孙一点儿也不畏惧。(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孙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来,箭一样地窜过雪堆。(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①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离开自己的祖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支钢笔是他的,不是我的。(改动标点,使句子的意思相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你这样做,岂不是太糊涂了吗?(不改变句子原意,给句子换个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小草的萌发、小鸟的欢唱、小鱼的游动,都是生命的跃动,亲近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真好;母亲的唠叨、父亲的严厉,都是亲情的洋溢,与父母交流的感觉真好;成功时的分享、跌倒时的扶助,都是友情的体现 ,感受友情的温馨真好……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与情感无处不存在,请以“ ,真好”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条理清楚,内容具体,感情真实;②语句通顺同,书写规范、整洁,正确使标点符号;③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