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查字典的知识填空。
1.“爪”字部首是_________,第三笔是_________,音序是____________。
2.“巨”第四笔是________,部首是_________,除去部首有___________画。
2、照样子给生字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方——(放)(放学) 每——(______)(______) 青——(______)(______)
干——(______)(_______) 平——(______)(______) 见——(______)(______)
3、听老师中速读儿歌3次,完成下面的练习。
1.根据听到的儿歌内容,用横线画出正确的信息。
我能猜出这种动物是(猫头鹰 猫 老鹰)。
2.根据儿歌,想想下面的说法对吗?对在( )中打“√”,错打“×”。
(1)它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捕捉田鼠。( )
(2)它很懒,所以白天睡觉。( )
(3)它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
4、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___的眼睛 _________的眉毛 _________的头发
_________的鲜花 _________的画 _________的太阳
5、写出句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霎时,四周变暗了。(______)
(2)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______)
6、读拼音,写词语。
sàn bù hún shēn páng biān fáng wū
wú lùn hǎi àn chuán zhī huí jiā
7、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学习了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我知道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北方。( )
【2】从小毛虫的变化中我们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不要盲目悲观失望。( )
【3】看书的时候我们可以从目录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要读的那一页读起。( )
【4】上学要迟到了,看着前面慢悠悠走着的阿姨,茜茜大叫到:“阿姨,让一下!”( )
【5】有的字变成偏旁后,笔顺会发生变化,比如“车”“牛”。( )
8、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狐狸帮两只小狮子分奶酪,最后狐狸把奶酪吃光了。(_______)
【2】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采用疏导的办法治理了洪水。(_______)
【3】苍耳是靠风来传播种子的。(_______)
【4】雪孩子救了小白兔,最后自己变成了白云。(_______)
【5】《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让我知道了“看问题要全面,不能自以为是”的道理。(_______)
9、我会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指的是具体数字,是说瀑布从三千尺高的地方留下来。(________)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告诉我们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________)
10、《朱德的扁担》一文用具体的事例写出了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 )
11、读一读,做一做。
左手和右手
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兄弟,他们两个长得像枫叶一样好看,而且都有五个手指。可是他们两个突然谁也不服谁了。
一天,学校要举行单人跳绳比赛,却只有左手拿着跳绳的一头晃(huàng)来晃去,主人不管怎样也跳不了绳。这时主人可着急了,忙对右手说:“你们两个要团结合作,我才能参加比赛呀。”右手听了主人的话,惭(cán)愧(kuì)的低下了头,连忙拿起绳子的另一头。因为左手和右手两个相互合作,主人很轻松地就赢(yíng)得了第一名。
看着主人高兴的样子,左手和右手也很幸福。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_______和______是一对好兄弟,他们两个长得像_______一样好看。
【2】照样子,写一写。
例:晃来晃去 _____来_____去 _____来_____去
【3】主人跳绳最后能赢得第一名的原因是什么?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4】请写三项你知道的体育运动。
跳绳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1】“火红”与“火红火红”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样子写几个这样的词语。
例:(火红火红)的凤凰花
( )的天空 ( )的棉花
( )的稻田 ( )的庄稼
【3】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从哪里能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
13、
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小松树大松树说:“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啊!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你呢?”大松树没有回答。
小松树的话被风伯听到了,风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小松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1】给短文拟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小松树在_____,大松树在_____。
【3】小松树看得远,是因为_______把它托了起来。
【4】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选段,完成练习。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用“____”画出描写周总理穿着的句子。
【2】从周总理穿的衣服上可以看出( )
A.周总理平时就这样穿,表现了周总理很朴素。
B.周总理特意穿上傣族服装,表现了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的尊重。
【3】从选段中可以看出周总理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5、阅读小木屋
荷叶姐姐
下雨了。
荷叶姐姐就像一把翠绿的伞立在池塘里。
一条小鱼 ,躲在绿伞下;一只蜻蜓 ,躲在绿伞下;一只青蛙 ,躲在绿伞下------
荷叶姐姐给别人遮了雨,自己却在雨里淋着。
雨姑娘看见了,觉得不好意思了,立即收起了小雨点儿。
太阳公公出来了,他把阳光洒在荷叶姐姐的身上。荷叶上的水珠闪着亮光,那是荷叶姐姐高兴地眨着眼笑呢!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短文中的横线上。
游过来 飞过来 跳过来
【2】读短文,哪些动物在绿伞下躲雨?想一想,还有谁会躲在荷叶姐姐的绿伞下?
【3】荷叶姐姐为什么自己被淋了,还在笑呢?
16、照样子,写一写。
(1)鲧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__________仍然____________。
(2)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
17、组词连句。
(1)小熊 正好 家门口 的 小溪 从 流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来 美丽 他 一只 的 风筝 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向同学们介绍一位你最喜欢的家庭成员。
19、用加点的字写句话。
(1)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话小乐园
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连起来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