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饭没熟”“他们彼此非常熟”“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弹不准”中“熟”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和“生”相对 熟练 熟悉
B.熟练 熟悉 和“生”相对
C.和“生”相对 熟悉 熟练
D.熟悉 和“生”相对 熟练
2、找出不是同类的词,并画上“____”。
1.法国 中国 国家 德国
2.白墙 红瓦 惨白 绿草
3.将军 士兵 炮手 军队
4.飞机 轮船 机器 汽车
3、送词宝宝回家。
顶着 冒着 踏着
1.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 )料峭的春寒,
( )满天飞舞的大雪,( )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
冻僵的燕子。
带着 载着
2.( )燕子的列车,( )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
4、语文课上,张老师要同学们说出几座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大桥,王强同学强烈要求回答这个问题,他一口气说出了四座大桥,同学们听到他的答案后哄堂大笑起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找出错误的一项( )
A.南京长江大桥 B.武汉长江大桥
C.赵州桥 D.钱塘江大桥
5、辨字组词
拂(_________) 捧(_________) 历(_________) 沾(_________)
佛(_________) 棒(_________) 厉(_________) 粘(_________)
6、我会照例子写词语,并能补充句子。
1、慌慌张张(AABB)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一条又长又粗的导火线。
(1)这条沟又 (_______) 又 (________),人下不去。
(2) 长城又(_______) 又 (_________) 。
(3) 风刮得又(________)又(_________)。
7、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的大肥猪 (_________)的小绵羊 (_________)的长耳兔
(________)的泥人 (_________)的童谣 (__________)的香气
8、我能写好字。
状狐
狸
丁
零
巧
克
肠继
续
抬
秘
密
9、课内阅读。
沿着小溪往南走,就来到趵突泉公园。一个开阔的泉池,差不多是见方的,占了大半个公园。池里的水清极了,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
【1】读画“ ”的句子,回答问题。
(1)三个“冒”字写出了趵突泉_____________特点。
(2)用“永远……永远……”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为趵突泉设计一句广告词,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观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
下午两点钟,登山活动开始了。我来到山脚下,向上张望,只见玉峰山像一个高大的巨人,好像在说:“你们这些小不点儿,难道想征服我?”我想:我一定要到达目的地。
于是我迅速向上走去,只见青青的草晃动着叶子在向我们招手,还有些不知名的小虫在草丛里叫个不停,好像在说:“小朋友,快往上爬吧!”
没多少时间,我们到了半山腰的柑橘林。柑橘已经成熟了,有的就像一个个怕羞的小姑娘藏在绿叶后面;有的像一群小孩在捉迷藏;有的像一个个小胖子正望着我们傻笑。柑橘树上,果实累累压弯了树枝,如果躺在地上,一张口便会咬到。
不一会儿,我们到了山顶上,大家热烈地欢呼着:“到了!到了!”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下俯视,真是一片美景,一条柏油公路穿过全城:一条大沟把城分成两半。在山脚,千里长江如一条玉带似的向东飘去。那寺庙和参天古树,这会儿看来像点缀盆的工艺品。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2】短文一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3】短文中的“目的地”是指( )。
A.玉峰山
B.玉峰山山顶
C.柑橘园
【4】“你们这些小不点儿,难道想征服我?”这句话的意思是( )
A.你们年纪小,害怕难走的山路。
B.你们年纪这么小,别想爬上山顶。
C.你们年纪虽小,要爬到山顶并不难。
【5】“青青的草晃动着叶子在向我们招手。”这句话属于( )。
A.拟人句
B.比喻句
C.夸张句
【6】用“____”画出第3自然段的一个比喻句,作者把成熟的柑橘比作( )、( )和( )。
11、课外阅读。
一只鹅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鹅十分嫉妒别的动物。看见天鹅长着长长的脖子,它就对天鹅说:“让我们交换脖子吧!”看到塘鹅长着大大的嘴,它就对塘鹅说:“让我们交换嘴吧!”后来,它又和仙鹤交换了腿,和乌鸦交换了翅膀,和孔雀交换了尾巴。它用仙鹤的长腿神气地迈着大步,用孔雀的尾巴展示着自己的美丽。它来到田野里,遇到一群鹅。它伸出天鹅的长脖子,用塘鹅的大嘴高声喊道:“你们好啊!”群鹅都惊奇地望着它,不知道它是一种什么动物。它却骄傲地说:“怎么,不认识我了?我是鹅,天底下最美丽的鹅呀!”
它加入了鹅群之中。但是当大家跳进河里游泳时,它却只能留在岸上,因为仙鹤的长腿是不能游泳的。
这时,一只狐狸从芦苇丛中钻出来,想吃掉这只鹅。这只鹅发现了狐狸,想展翅飞上天空,可是,乌鸦的翅膀带不动它,它飞不起来。它抬起仙鹤的长腿奔跑,可扇形的孔雀尾巴让芦苇缠住了。狐狸一下子抓住了它那天鹅的长脖子,它只得大声呼救。
群鹅从四面八方赶来救它,狐狸被吓跑了。这只鹅十分感激大家,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傲慢( ) 惊讶( ) 感谢( )
【2】短文中的这只鹅为什么要与其他动物交换身体各个部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这只鹅分别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只鹅和其他动物交换身体部位后,遇到了哪些麻烦?用“____”在文中标出来吧!
【5】这只鹅被群鹅救了以后,它会对群鹅说些什么呢?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想到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 走在街上的 是来来往往 形态各异的人 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在语段中的空白处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照样子,写词语。
来来往往 __________ _____
【3】这段话是围绕“_____”来讲的,先讲 _____,再讲 _____。画中人物的形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上面的段落写话,先概括写,再具体写。
_____
13、精读片段,品味内容。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____________,到处是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也不会有______。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可爱的世界。
1.把文中空白处补充完整。
2.找出这段话的两组反义词。
3.这段话从正面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的句子是
从反面说两者关系的句子是
4.为什么说“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说说你的见解。
14、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有一个人率先把蛇画好了,拿了酒正要喝。他看看身边的人都还没有完成,心里好一阵得意,便想让大家再瞧瞧他的本领。于是,他左手拿着酒壶,右手拿起树枝又开始在地上作画,还得意洋洋地说:“你们看,我还会给蛇画上脚呢。”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旁边已经有人把蛇画好了。那人从他手里一把夺过酒壶,说道:“你倒好笑!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第一个画好的人应该是我,而不是你。”说罢,他拿起酒,咕噜咕噜就把酒喝完了。而给蛇添上脚的那个人,终究没能喝上一口酒。
【1】选文选自寓言故事_____________。
【2】我会仿写词语。
得意洋洋
【3】率先把蛇画好的人为什么没有喝到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温习《海底世界》一课,完成练习。
【1】“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结合全文内容可知,这是一个______问句。这种问句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2】以这样的问句开头有什么好处?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
A. 这样可以造成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 这样可以直接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
C. 这样是想让读者回答自己的问题,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3】请你也仿照《海底世界》的写法,续写下面的句子。
(1)你可知道,春天的校园有多美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否见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不好好学习,怎么能取得好成绩?(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浆被捞出来晒干后,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了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用加点的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踏石而过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乡的十里小溪,像一条游龙出山。(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目前,赵州桥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修改病句)
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联欢会开始了,整个会场充满了热闹的气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午,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去参观画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参加会议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毛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黄瓜、毛豆、红豆、扁豆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同学们,大自然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事物或美丽的景象,相信留心观察的你一定有很多想和大家分享的事物。比如天空的彩霞变化,小河四季的变化,校园四季的变化,云彩的变化……请拿起手中的笔,描绘出你心中的最美,题目:美丽的________
要求:结构完整,会围绕一个中心句写,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