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太阳已经偏西,我们依依不舍地互相告别。
B. 风平浪静的海面上,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
C. 下午三点整左右,参加典礼的群众全部到齐了。
D. 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仅有的天体。
2、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鱼饵________
A.ěn B.ěr
聊天________
A.liáo B.niáo
鲈鱼________
A.lú B.lǔ
疲劳________
A.qí B.pí
鱼鳃________
A.sǎi B.sāi
遵守________
A.zūn B.zhūn
3、[词语辨析]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用快乐的音符,________孩子们的心灵。
(2)老师总是热忱地 每一位同学。
A.启迪 鼓励
B.启发 鼓舞
C.启迪 鼓舞
D.启发 鼓励
4、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探访—( ) 陶醉——( ) 扪心自问——( ) 庄严——( )
忧郁——( ) 神秘——( ) 抚柔——( ) 舒坦——( )
5、 读拼音,写词语。
6、 区别字组词。
振( ) 脖( ) 遭( ) 矩( )
震( ) 勃( ) 糟( ) 距( )
7、辨字组词。
蹲________ 垦________ 邀________ 雹________ 藉________
遵________ 恳________ 激________ 咆________ 籍________
8、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天下 ( )( )不住
兵( )将( ) ( )( )人口
( )草( )木 水( )土( )
( )天( )道 ( )( )梁山 逆( )顺( )
9、请认真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完成问题。
【材料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材料二】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材料三】
某中学学生与父母关系调查 | ||||||
调查项目 | 知道父母 生日 | 外出时跟父母主动打 招呼 | 主动做家务 | 不顶撞父母 | 主动与父母谈心 | 吃饭时先给父母盛饭 |
是 | 25% | 60% | 10% | 30% | 5% | 15% |
否 | 75% | 40% | 90% | 70% | 95% | 85% |
【1】【材料一】教导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材料三】,我们会发现该中学学生只在“_________________”这方面做得好些;做得最差的两项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我们要知道父母的生日呢?结合【材料二】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思考,今后你将如何孝顺父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哨卡
吴颢
①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不知是谁嘀咕了一句:“什么鬼地方!”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坠下悬崖。
②上校走在将军前面,遇到危险路段,总先把脚踩实,反过手来拉着将军的手。将军是这防区刚刚到任的负责作战的副司令员。他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考察了辖区内所有的一线连队。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③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余米的哨卡。由于处在最高峰,四周一无遮拦,狂风夹杂着雪片打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
④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⑤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⑥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不是有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吗?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你就这样带兵?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样?”
⑦上校没有回答。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似要说话。上校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
⑧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的战士。突然,他脚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⑨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汉白玉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选自《感动·文摘》,有删改)
【1】选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完成练习。
(1)“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余米的哨卡。”句中“终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3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突出了_________。
(3)“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一句中“惊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这是对将军的______描写,他“惊愕”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将军发现哨兵超过执勤年限规定时,表现是_______,当得知值勤的哨兵是团长的弟弟时,他的表现是_________,从中你体会到将军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这儿是艰苦,可总得——”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上校会对将军说什么,先写下来。再结合上校安排自己的弟弟值守的做法,说说上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荷兰散记
细细长长的运河,清澈如镜,一道一道纵横去来。弯弯的拱桥,多情地把柔美的影子留在潋滟的波光里。干干净净的屋子傍河而立,一幢一幢小巧玲珑,好像是奶油做成的,可爱绝顶。微风过处,一架傲然挺立的风车,便自得其乐地大转特转。
这里,是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站在运河旁边,我心神恍惚,根本分不清眼前的一切究竞是真实的景致呢,还是我不小心掉进了荷兰著名画家凡·高的名画里。
风车,可以说是荷兰最大的标志。荷兰地势低洼,大部分土地低于水平面,需要不断地排水,风车因此应运而生。根据粗略的统计,全荷兰大约有两千架风车。过去,风车除了用来排水外,还同时兼有榨油锯木灌溉碾磨农作物等用途。时转势移,风车原本担任的这些工作,已经由其他更先进、更现代化的方法取代了,目前“仍操旧业”的风车,只有四五百架,其他的,已变成旅游业不可或缺的点缀品了。
春天的荷兰,着实美得令人心醉神迷。郁金香狂炽盛放,黑紫色的花心,被倒卵形的鲜花瓣小心翼翼地襄着;纤纤细细的花茎,托着风情万种的花瓣,为大地增添无限异彩。
而披上冬装的荷兰,却又另有一番迷人的风姿。雪花落在运河旁边那一幢一幢色彩缤纷的小屋上,纵然是黑夜,却处处闪着晶亮的光芒,那种美丽,是安恬而又宁静的。
啊,美丽而令人心醉的荷兰!
【1】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1)表示非常重要,不能少一点。( )
(2)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的样子。( )
【2】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展现了荷兰的美丽。
【3】荷兰最大的标志是什么?它从过去到现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
【4】请将文中描写郁金香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读完文章后你的心情是否和作者一样呢?请简要写一写。_____
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时光”随手拍摄影大赛
大赛自四月开办至今,已收到不少读者的精彩作品。我馆拟筹备“阅读时光”随手拍展览。大赛投稿时间延长至2024年1月30日。优秀作品将在我馆展览会上进行展示。
投稿内容:围绕“阅读时光”主题进行拍摄
投稿方式:发送图片原文件及作者姓名、联系方式至邮箱:tushuguan@163.com
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奖金500元二等奖(2名):奖金300元
三等奖(3名):奖金200元优秀奖(10名):奖金100元
主办单位有权展出和宣传所有参赛作品,不再另付稿酬。
市图书馆文明创建小组(宣)
【1】本次摄影大赛的主题是____________,投稿需要发送的资料有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海报通知,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展览上所展示的照片是读者的投稿。
B.摄影大赛原本就定在2024年1月30日截稿。
C.参赛者如果获奖,除了获得奖金外,还能得到一定的稿酬。
D.主办单位有权展出参赛的部分作品。
【3】请你写一句和读书有关的名言或诗句。
______________
13、阅读答题。
秋游
有一次,我在加拿大看到一群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公园去秋游。中午,当他们吃完午餐后,每个人都把吃剩的饮料罐、面包纸等一一捡起,丢进垃圾箱,无一遗漏。当他们离去后,草坪依然像没有人活动过一样。我和带队的老师交谈,赞扬他把学生教育得好。那位老师说:“我们常常教育学生,来到公园,除了脚印,什么东西都不要留下;除了美景,什么东西都不要带走。”我听后真诚地说:“你们真是教育有方啊!”
(1)写近义词:常常( ) 依然( );写反义词:真诚( ) 赞扬( )
(2)用“//”将这段话分为两层,并说说每层的主要意思。
(3)找出老师说的话并抄下来。这句话是老师在教育学生要( )。
14、快乐阅读。
从碗碟间走出的物理学家
一天,瑞利的家里来了几位客人。瑞利的母亲亲自动手沏(qī qiè)茶,并很讲究地把小茶碗放在精致的小碟子上,端到客人面前。
年轻的瑞利始终坐在一边,他看到,母亲每次端茶时,一开始,茶碗在碟子里很容易滑动。可是,他发现当洒一点热茶在碟子里后,即使母亲的手摇晃得厉害,碟子倾斜得很明显,茶碗却像粘在碟子上一样,一动不动了。
经过不断的实验、记录、分析,他对茶碗和碟子之间的滑动做出了这样的(推测 推论):茶碗和碟子看上去光洁、干净,实际上表面总留有指头和抹(mǒ mā)布上的油腻,使茶碗和碟子之间的摩擦系数变小,容易滑动。当洒了热茶后,油腻被(溶解 化解)了,碗碟也就变得不容易滑动了。
在这个基础上,他又研究了油和固体之间的摩擦。他指出,油对固体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有很大影响,利用油的润滑作用,可以减小摩擦力。
后来,人们就根据瑞利的(发明 发现),把润滑油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去了。现在,从尖端科学实验到大型机器设备,从现代化生产到日常生活,几乎都要用到润滑油,甚至连小孩子也知道润滑油的作用。这不能不感谢瑞利所作出的贡献。
瑞利从母亲手中的碗碟之间开始了对物理学的研究,后来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并于1904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2】用“________”画出说明茶碗在碟子里很容易滑动的原因的句子。
【3】读了短文,我知道瑞利对人类的贡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精彩赏析阁。
校园里很静,我走近一间教室,站在窗外,见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1)“一笔一画”写出了老师的__ _,“严肃认真”又突出了_____ 。
(2) 仔细阅读选文中画线的句子,从中我们看到了 。
(3)“富有感情”是指 情感。
(4) 你是如何理解“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的?简单说说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课文,填空:
(1)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喜爱的书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秘密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我在小学里念书,念的是抗日课本。有一年,敌人常常窜到我们村子里来,学校里不能上课。老师就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先教我们几个组长,我们再去教大家。
我们小组里有四个人,有时在柴草棚里学习,有时在庄稼地里学习。学习完了,我们就把课本藏起来。
一天下午,我们小组正在我家柴草棚里学习,忽然听到外边有奔跑的脚步声,还有人喊:“敌人来了!敌人来了!”大家赶紧把课本交给我。我马上跑到屋后,在一棵大树下,( )开枯叶,( )去浮土,( )开砖,把课本放进事先( )好的小坑里,然后( )上砖,( )上浮土和枯叶,看上去好像没有动过一样。我跑回院子,他们三个人正在玩抓石子,我就跟他们一块儿玩。不一会儿,敌人踢开门,闯进院子,四处乱翻,没发现什么,就走了。等敌人走远了,我们又拿出课本,继续学习。
那时候,我们就是这样秘密学习的。
【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文中括号里。
掀 扒 盖 挖 铺 拨
【2】下列对“敌人常常窜到我们村子里来”中的“窜”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窜”字要以删去,删去后这句话比较通顺,而且不影响表达效果。
B.“窜”字不能删去,因为这个字形象地写出了日本侵略者到处乱跑、横冲直撞,扰乱老百姓生活的恶行。
【3】“我们”秘密学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学习的地点是________和______;学习完了,“我们”就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这些孩子是一群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体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模仿——( ) 雄伟——( )
【2】选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方面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的。
【3】选文第二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_句,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
【4】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药“贺阿忙”
很久以前,在苗家山寨里突然蔓延一种怪病,病一发作头就痛得要炸,骨就痛得要断,肉就病得要裂,人们吃了好多药都不管用。
长者说,相传有一种神药能治怪病,可这种药只有在长有飞龙掌血树和红升麻草的大山里才能找到。一路上要翻山过河,地上有毒蛇挡道,头上有恶鹰袭人,非常危险。有个叫贺阿忙的年轻人决心冒险去寻找神药。
一天,贺阿忙来到一座山崖前,突然看见一位挖草药的白发白须老人遭到几只恶鹰的围攻,贺阿芒不顾危险,抬起弓弩射落恶鹰。白发白须老人连声感谢贺阿忙,送给他一个黑葫芦。
一天,贺阿忙来到一道深沟里,看见一个中年汉子在打柴,他身后有条毒蛇正悄悄袭来。贺阿忙大喊一声猛冲过去,挥刀斩断蛇头。中年汉子连声感谢贺阿忙,送给他一个黄葫芦。
一天,贺阿忙来到一条大河前,突然发现激流中有个姑娘在挣扎,他纵身扑入河中,奋力将姑娘救起。为表感谢,姑娘送给贺阿忙一个白葫芦。
贺阿忙终于来到长有飞龙掌血树和红升麻草的大山,看到白发白须老人、中年汉子和姑娘都在山上。白发白须老人笑着说:“好小伙,你要找的药就在葫芦里。”接着告诉了他制药的方子。
贺阿忙赶回山寨,照白胡子老人说的,用苗家米酒把葫芦里的药浸泡了,叫得病的人舀去擦痛处,乡亲们的病果然好了。为感谢贺阿忙不畏艰险找到神药,苗家山寨的人就把这种神药叫做“贺阿忙”。
【1】这个故事流传在我国的____________地区。
【2】白发白须老人遇到的危险是( ),中年汉子遇到的危险是( ),姑娘遇到的危险是( )。(填序号)
A.遭到毒蛇悄悄袭击 B.跌入一条大河中 C.遭到恶鹰围攻
【3】下列关于神药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神药是长在飞龙掌血树上的
B.看见红升麻草,就可以采到神药了
C.神药需要经过很大的考验才能得到
D.神药就在年轻人得到的葫芦里,人们喝了病就会好
【4】读短文,说说短文写了贺阿忙的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紫色的云彩微细地飘横在那里,这是很有意思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
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21、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缩写句子
①四十件毛衣从我新开的时装店装上开往国外的货轮。(缩写句子)
②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了。
23、作文。
你喜欢读书吗?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请把它写下来。
要求:1.题目自拟。
2.可以写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写你读书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