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可克达拉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运用联想、想象,丰富下面的语句,其中要有一个比喻或拟人句:只要保留原词语的电(闪)、雷、雨(水)即可。

    原句:闷热的夜,令人窒息。忽然,电闪雷鸣,雨水如注。

    扩展句:闷热的夜,令人窒息。忽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看拼音,写词语。 

    zhí  shù

    gōu 

    zāi  shù

    bǎn 

    guāi  guāi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huí  dàng

    yīn 

    huān  shēng  xiào  

      gōng  chǎng

    piān  piān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 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____帐篷   一____轮船   一____海风  ____围巾

    ____山羊   一____荒岛   一____破帆  ____火柴

    ____星星  ____拖鞋   一____火光  ____墙壁

  • 4、说文解字(解释下面的句子)。

    (1)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2)以尔之文观之,学不优,无以仕,百里侯无望矣!

     

     

     

  • 5、智慧摩天轮。

    写出下面成语相关的人物主角。

    初出茅庐(   )   破爹沉舟(   )   指鹿为马(   )  

    完璧归赵(   )   卧薪尝胆(   )   入木三分(   )

    望梅止渴(   )   乐不思蜀(   )   才高八斗(   )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__的诗,作者游园看花进不了门,本来是一件扫兴的事情,但他从“__”想象出“__”,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发,心情由___转为___

    2对“应怜屐齿印苍苔”的正确理解是(  )

    A.也许是园主可怜他爱惜的青苔,怕我的木屐把它踩坏。

    B.也许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

    3读后两句诗,你想象到的情景是: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后两句说明任何新生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下面也能反映此哲理的诗句是(  )

    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B.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7、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解释下列字词。

    乃:___________     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A.这首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春雨,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和灵性,诗人对雨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B.本诗的中间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

    C.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物生长,给农夫渔夫带来丰收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

    D.本诗最后两句写想象中的雨后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好”雨的喜爱与赞美

    【4】我们常用“___________”这句诗来形容春雨,也用它来赞美教育工作者默默奉献的精神。

  • 8、古诗赏析。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阳光的两种用法

    童年的大院里,住的都是引车卖浆者流,生活不大富裕,日子各有各的过法。

    冬天,屋子里冷,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窝里冰凉如铁,那时家里连个暖水袋都没有。母亲有主意,中午的时候,她把被子抱到院子里,晾到太阳底下。其实,这样的法子很古老,几乎各家都会这样做。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抱回屋里,赶紧就把被子叠好,铺成被窝状,晚上睡觉我钻进去时,被子里还是暖乎乎的,连被套的棉花味道都烤了出来,很香的感觉。母亲对我说:“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母亲一直用老家话,把太阳叫老阳儿。“阳儿”读成“爷儿”音。

    从母亲那里,我总能够听到好多新词儿。把老阳儿叠起来,让我觉得新鲜。太阳也可以如卷尺或纸或布一样,能够折叠自如吗?在母亲那里,可以。阳光便能够从中午最热烈的时候,一直储存到晚上我钻进被窝里,温暖的气息和味道,让我感觉到阳光的另一种形态,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馨许多。

    街坊毕大妈,靠摆摊儿养活一家老小。她家门口有一口半人多高的大水缸,冬天用它来储存大白菜,夏天它还有特殊的用处。夏天到来时,每天中午,毕大妈都要接满一缸自来水,骄阳似火,毒辣辣地照到下午,晒得缸里的水都有些烫手了。水能够溶解糖,溶解盐,水还能够溶解阳光,这大概是童年时候我最大的发现了。溶解糖的水变甜,溶解盐的水变咸,溶解了阳光的水变暖,变得犹如母亲温暖的怀抱。

    毕大妈的孩子多。黄昏,她家的孩子放学了,毕大妈把孩子们都叫过来,一个个排队洗澡。毕大妈用盆舀的就是缸里的水,正温乎,孩子们连玩带洗,大呼小叫,噼里啪啦的,溅起一盆的水花,个个演出一场哪吒闹海。

    那时候,各家都没有现在普及的热水器,洗澡一般都是用火烧热水,像毕大妈这样给孩子洗澡,在我们大院是独一份。母亲对我说:“看人家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了!”

    我得佩服母亲用词儿的准确和生动,一个“煮”字,让太阳成为居家过日子必备的一种物件,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之后,还得加上一件,即母亲说的老阳儿。

    真的,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离得开老阳儿呢?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对所有的人都大方且一视同仁,而柴米油盐酱醋茶却样样都得花钱买才行。不过,如母亲和毕大妈这样将阳光派上如此用法的人家,也不多。这样的用法,需要一点智慧和温暖的心,更需要在艰苦日子里磨炼出的一点儿本事。阳光成了居家过日子的一把好手,陪伴着母亲和毕大妈一起,让那些庸常而艰辛的琐碎日子变得有滋有味。

    【1】读第二、三自然段,说说写了母亲的什么事情、母亲的特点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通过写毕大妈_________的事,表现了毕毕大妈对孩子____________,也表现了她的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毕大妈的______之情。

    【3】文中为什么反复提到“老阳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是怎样表达真情实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当中国国际救援队作为最早的一支国际救援队,到达班达亚齐总医院时,救援队员们不禁为眼前的惨景所震惊。这个以前当地最大的医院,如今已淹没在黑乎乎的泥浆中。由于印尼海啸造成重大伤亡,大量的伤员急需救治,因此全力清除淤泥,迅速恢复医院功能并开展工作,成为中国国际救援队最紧迫的任务。

    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人员身穿橘红色的服装,在医院到处都是迷彩服的满眼绿色中,格外引人注目。这群“中国橘红”娴熟的技艺,不怕吃苦的精神,得到患者和国际同行的肯定和赞许。在医院的走廊上,当记者询问中国医生在哪个病区时,被问的人往往不知如何回答。但当记者改问,穿着橘红色工作服的人在哪里时,他们都纷纷给记者指出方向。来自中国的橘红色,如今正在成为重灾区班达亚齐病人的一抹温暖。

    为了同一个目标,来自世界各国的救援队伍,在海啸发生后纷纷来到这里。如今,这里已汇集了中、德、澳、美等多国的救援队伍。每个国家的救援队都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推进救治工作。“合作”已经成为这里使用最频繁的词汇。

    为了协调各国医疗人员力量,整合医疗资源,世界卫生组织和印尼政府13日协调成立了多国联合医疗队,各救援国家统一听从这个医疗队的调遣。在同一个诊室,来自不同国家的医生坐在一起,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药方给病人看病,这样罕见的场景,成为人类联合起来战胜灾害的最好见证。

    与此同时,各国之间还自发地进行着合作。澳大利亚救援队作为最早到达班达亚齐的外国救援队之一,一开始就和中国国际医疗队在实验室和检验等方面进行了合作。澳大利亚救援队由于直接由空军运输机运送装备,因此医疗设施齐全,而中国国际救援队则拥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双方的合作促进了彼此的医疗工作。

    澳大利亚军医约翰•克罗利亚对记者说:“我从没想到一场灾难的破坏力可以这样巨大。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所有的人都没失去勇气。他们联合了起来,命运给勇敢者带来希望。”

    勇者无畏!仁者无敌!

    1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字典:字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   ,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   画。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派,打发;②排解,发泄。调遣应选第   种解释。消遣应选第   种意思。

    3文中中国橘红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得到患者和国际同行的肯定和赞许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引号的用法有四种:A.表示直接引用的话。B.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C.表示讽刺或否定。D.表示突出强调。文中的中国橘红加引号是指____________合作加引号是指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文章内容思考:

    勇者无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仁者无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课文内容,写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1)来自中国的橘红色,如今正在成为重灾区班达亚齐病人的抹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从没想到一场灾难的破坏力可以这样巨大。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所有的人都没失去勇气。他们联合了起来,命运给勇敢者带来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练习。

    十六年前的回忆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吗,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

    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给选文拟写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

    【2】从选文中加点的两个“越来越”我们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父亲的行为异常,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划线句子使用了______________的句式,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从中我体会到李大钊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 12、课内阅读。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 。在默默里算着,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潜漆而泪潸潸了。

    1照样子,写词语。

    泪潸潸   __________   ___________

    2选文第一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对比,引起下文

    B.排比,引出联想

    C.比喻,烘托气氛

    D.排比,点明题意

    3把文中的句子补充完整。

    4读画线的句子,在作者反复的追问中,可以感受到他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为什么“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这个片段中带有“看”的意思的字是____,能表示“看”的意思的字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指_______,“伟大的力量”指_________________

    4法庭上父亲脸上的表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采薇》

    选自 。 

    主要写  

    ③“杨柳依依写出了 雨雪霏霏写出了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句子练习

    1.疲劳和干渴把他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成“被”字句

    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成陈述句)

    3.一大滴松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

    改成

    4.每一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怎么会不去看一看金字塔呢?

    改成肯定句

    5.同学们选举他。当选少先队员。(把两个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

     

  • 16、按要求改写“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伟大、坚强的民族”这个句子。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鲁滨孙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孙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长。(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孙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将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体会哪种句子语气更强。

    大王不能说齐国没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老师带病工作,我很受感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二十四只草船的草把子上插满了曹军射过来的箭。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鲁迅先生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把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王小明是学生。

    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道题这样做事对的。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婆问我:“你在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强说:“老师,是我不对,您批评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我不信你考了一百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题目:初中生活记事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