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查字典。
1.“净”字共有 画,是 结构的字。
2.“瘦”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
2、照样子,变成新字,再组词。
(1)加一加:里 埋(埋下)
才_______ 马_______ 东________
(2)减一减:破 皮(皮肤)
柏_______ 烁________ 终________
(3)换一换:题 提 (提水)
渴_______ 扮________ 塔________
3、拼音写词语。
kuài huo bàng wǎn j í hǎo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nóng shì wú tóng hǎi yáng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按照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
吉祥——( ) 盼望——( ) 温暖——( )
2.反义词
跟我学:怎样找反义词:先对原词加以否定,再找反义词。如:大——不大,不打就是“小”因此,“大”的反义词就是“小”。
神奇——( ) 脆弱——( ) 阻碍——( )
5、填空。
(1)“皮”字的笔顺是:___________,它的第二笔是_______,它的音序是_______。
(2)“极”字的第五笔是_______,请你给它组两个词语:_______、_______。
(3)“片”字的笔顺是:__________,这个字一共有_______画,它的第四笔是_______。
6、读拼音,写字词。
风jǐng 比sài
fǎng zhī
zhǐ dǎo
kè苦 zuò
位 rè nao
wēn nuǎn
7、回忆课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jiàn”,是“看见”的意思。(______)
【2】《狐狸分奶酪》中,狐狸是真心实意地把奶酪平均分给熊哥哥和熊弟弟。(______)
【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的意思是说人要有志向,人没有志向就像树没有根。(______)
【4】“奶”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先查部首“女”,除去部首还有2画。数数看“奶”字第5笔是“”。(______)
8、判断对错。
【1】“巨石”中的“巨”第二笔是竖折。______
【2】“足迹”中的“迹”第三笔是捺。______
【3】《梅花》是唐代诗人王安石写的。______
【4】“欲穷千里目”中的“欲”是想要的意思。 ______
【5】“公园、原因、圆形、队员”这一组词语里没有错别字。 ______
9、三毛在看《苦儿流浪记》时,看到了一个持枪抢劫的强盗正在抢劫,于是把书的封面给撕了。(_____)
10、洋葱头在地牢里,是鼹鼠把他带到了南瓜大爷的地牢。(______)
11、阅读园林
蜻蜓老师
一只小猫在河边钓鱼。他钓了半天,一条小鱼也没钓到。妈妈说他太爱动了,鱼儿都被他吓跑了。就在小猫再次把鱼竿伸向河心时,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
一只红红的小蜻蜓悄无声息地停落在小猫的鱼竿上。她那透明的翅膀,圆鼓鼓的脑袋,细长的身子一动不动,仿佛原先就是长在鱼竿上的。
小猫屏住气,也一动不动,生怕把小蜻蜓惊飞了。不知过了多久,小蜻蜓早已经悄悄飞走了,可是小猫还是静静地坐着。
这时,河里的浮标动了。小猫把鱼竿一甩,一条银白色的鱼儿在半空中扑腾着。
这天,小猫钓到了好多鱼,当妈妈叫他回家的时候,望着满桶的鱼大吃一惊,妈妈问他是怎么一回事。小猫高兴地说:“我找到了一位老师。”
1.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第一段共有( )句话。
2.从短文中找到合适的词语再填一填。
( )的翅膀 ( )的身子 ( )地坐着 ( )地说
3.请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小蜻蜓外形的句子。
4.小猫说的“老师”是谁呢?他为什么这么说?
12、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一只黑黑的小蚂蚁无意间被夹进了一本陈旧的书里,成了一只扁扁的蚂蚁。
“喂(wèi),你好,你也是一个字吗?”书本里传来了很整齐的、细碎(suì)的声音。
“是谁?书本也会说话?”黑蚂蚁奇怪极了。
“我们是字。”细碎的声音回答着。黑蚂蚁这才看清,书本里满是密密麻麻的小字。“我们小得像蚂蚁。”字很不好意思地回答。
“我,我是蚂蚁,噢(ō),我变得这么扁,也像一个字。”黑蚂蚁挺乐意做一个字。
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第一天,黑蚂蚁住在第一百页,第二天就跑到了第五十页,第三天又跑到第二百页。所有的字都感到很新奇,要知道,这是一本很陈旧的书很久没有人翻动过了,而这些字从没想动动手脚,走一走,跳一跳,如今,他们都学黑蚂蚁跳跳舞、串串门,这有多快乐呀!
旧书不再是一本安安静静的书了。
(选自王一梅的《书本里的蚂蚁》,有删(shān)改)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填序号)
①字 ②蚂蚁
(1)书本里满是密密麻麻的小______像______,______变得这么扁,也像一个______。
①有人翻开了它 ②字都学着黑蚂蚁跳跳舞、串串门
(2)旧书不再是一本安安静静的书是因为________。
【2】用“ ”在文中画出让黑蚂蚁感到奇怪极了的事。
【3】用“﹏﹏﹏”在文中画出让所有的字都感到新奇的事。
13、课内节选。
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1】找出选文中一对意思相近的词,写下来。
( )——( )
【2】“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这句话中“特别”的正确解释是( )
A.格外
B.不一般,与众不同
【3】选文中画“——”句子的意思是( )
A.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不一样。
B.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一样。
【4】《千人糕》一课告诉我们只有________、________,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选择正确的答案)
A.共同努力 B.相互协作 C.浪费粮食 D.一个人的劳动
14、快乐阅读。
小花猫找汗(hàn)
小花猫看见人会出汗,觉得奇怪:“咦(yí),我怎么没汗呢?”它去问老牛。老牛指着自己汗淋(lín)淋的鼻(bí)子说:“汗?在鼻子上。”小花猫摸摸鼻子,没汗!
小花猫再去问小马。小马在凉快的地方打滚(gǔn)。它指着自己的身体说:“汗?在身体上。”小花猫舔(tiǎn)舔全身,没汗!
小花猫又去问小狗。小狗正吐着舌头乘凉。它说:“汗?在舌头上。”小花猫看不清舌头。
小花猫去找小猪帮忙看舌头。小猪笑了:“你又不是狗,汗怎么会在舌头上?”小猪把脚掌翻开,又叫小花猫把脚掌翻开。哈!两个都笑了:“原来,我们的汗藏在这里!”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将每个自然段用序号标出来。
【2】这篇短文写了小花猫看见人会( ),觉得( ),于是去问( )、( )、( )和( ),想知道自己怎么没有出汗。在( )的帮助下,小花猫知道了自己的汗在( )上。
【3】读短文,根据短文的内容连一连。
老牛的汗 在脚掌上
小马的汗 在鼻子上
小狗的汗 在舌头上
小猪的汗 在身体上
15、重点段落品析。
冬季里,雪初晴,
新制棉衣暖又轻。
一年农事了( ),大家笑盈盈。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照样子,写一写。
笑盈盈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从这短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冬季里,所有的农事都已经____________。(开始 结束)
16、句子加工厂。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换种语气,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台湾省 最大的 日月潭 是 湖(连词成句,加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连词成句。
(1)小蝌蚪 一群 游来游去 快活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粉笔 老师 挥着 画 在黑板上 自由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月潭 我国 台湾省 是 最大的一个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
(1)把下列词语整理成一句通顺的话,并加上标点。
日月潭 我国 台湾省 最大的 是 一个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加点的字造句子。(注意加上标点。)
例: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爸爸一边刮胡子,一边跟露西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下面的黄山旅游海报,选一选。(填序号)
(1)这张海报宣传的是黄山“四绝”中的( )
①奇松 ②怪石 ③云海 ④温泉
(2)云海把黄山峰林装扮得犹如仙境。如果要为“黄山云海”设计广告语,你认为下面哪些合适?( )(多选)
①黄山云海,美不胜收。 ②黄山自古云成海。
③黄山云海,人间仙境。 ④黄山奇松,大自然的杰作。
20、看图写话。
提示:图上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们是怎么做的?又会说些什么?请想一想,按顺序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