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写出意思相近的词语。
著名(_________) 难过(_________) 在乎 (_________) 特别(_________)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_____弓 _____鸟 | 四 _____为 _____ | _____气 _____现 |
自言自_______ | 东张____ _______ | 坐 _____ ______天 |
(1)蒲公英的种子,经过风吹散到各地,从此_________。(选词填空)
(2)狐狸_________地走在老虎前面,把百兽吓跑了。(选词填空)
(3)画横线的词语真有意思,像这样描写言语的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
3、我会拼,我会写。
dài lái pínɡ jiǎnɡ shí qiáo rán hòu dà chuán
( ) ( ) ( ) ( ) ( )
chàng gē huá lì zhǎn xiàn bàng wǎn huā yuán
( ) ( ) ( ) ( ) ( )
4、在动词后面填词语。
例子:贴(春联)
扭(_________) 踩(_________) 看(_________)
敲(_________) 搞(_________) 编(_________)
5、补充成语。
头(____)血(____) (____)蹦(____)跳 争(____)恐(____)
各(____)各(____) (____)海(____)家 (____) (____)奈何
6、看拼音,写词语。
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曹冲称象》中曹冲是曹操的儿子,只有七岁。 (_________)
【2】爸爸在玲玲弄脏的画上画了一只小花狗。 (________)
【3】妈妈干了很多活,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________)
【4】《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王之涣。 (_________)
【5】日月潭很浅,湖水碧绿。 (_________)
8、阅读《小蝌蚪找妈妈》,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小蝌蚪是非常有礼貌的孩子。(______)
【2】小蝌蚪把鲤鱼当成了他们的妈妈。(______)
【3】小蝌蚪看见乌龟时,只长出了两条后腿。(__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1.《夜宿山寺》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____)
2.《敕勒歌》是北朝民歌,描写了草原壮丽的风光。(____)
3.雪孩子救了小白兔,他自己却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玲玲的画的名字是《我家的一角》。( )
(2)在妈妈的提示下,玲玲把弄脏了的画重新添加了内容,并获得了一等奖。( )
11、课外阅读。
一件棉衣
天气渐渐冷了,我们警卫员都穿上了新发的棉衣,毛主席穿的还是那件旧棉衣。
我们也记不清主席那件棉衣已经穿过几个冬天了,可能是才到陕(shǎn)北的那一年换上的。料子是灰土布的,两个胳膊肘(zhǒu)上都打了补丁,袖口上的棉花也露出来了。我们要给主席换件新的,说过好几次,可主席总是说:“现在抗(kànɡ)战要紧,边区人民的生活还很困难,我们应该省吃俭用。这件棉衣嘛,洗洗补补还可以穿。”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填一填。
(1)短文《一件棉衣》中,这件棉衣的主人是________。
(2)从短文第2自然段中可以知道,这件棉衣已经很______(新 旧)了。
【3】文中的“这件棉衣”是什么样的?请在文中用“﹏﹏﹏”画出来。
【4】毛主席为什么不肯换棉衣呢?请在文中用“ ”画出相关句子。
【5】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毛主席是个( )的人。
A.省吃俭用、朴素节约 B.工作认真负责 C.刻苦学习
12、课文片段阅读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 )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 )纷纷出发。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它让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 ),孩子们就能去田野﹑( )。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 )底下。啪的一声,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 )。
【1】按原文填空。
【2】我会连。
轻轻地 铠甲
蹦跳着 吹过
带刺的 离开
【3】我来总结:
蒲公英传播种子要靠(______);苍耳传播种子要靠(______);豌豆传播种子要靠(______)。
13、阅读。(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小兔、小猴和小熊,它们是好朋友。
有一天,天气非常晴朗,小熊和小猴它们来到山坡下的草地上一起踢(tī)足球。小兔们蹦蹦(bèng) 跳跳地也来了,它们想:我们去当拉拉队吧。于是,它们走过去说:“我们可以当拉拉队吗?”“那太好了!”朋友们都赞(zàn)成。比赛开始了!小熊和小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小兔们大声喊:“加油!加油!” 小猴们踢进一球,小熊它们急了,一只小熊抢到了球,猛(měng)一脚,踢歪了,砸(zá)到一只小兔的身上,小兔被踢倒了,小熊急忙扶起它来说:“你没事吧,对不起。”小兔说:“没关系。”它们又高兴地玩了。
【1】给短文加个题目____
【2】按课文内容填空。
____和____来到____踢足球。____当拉拉队。
【3】仿照例子,按要求完成句子。
例:我来到图书馆看书。
____(谁)来到____(什么地方干什么)。
【4】你喜欢文中的小熊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这段话共_____句。
【2】用“______”画出描写周总理穿着的句子。
【3】(______)这个词语表现了周总理内心的高兴和平易近人。
【4】“地毯”在文中指( )
A.地上的毛毯 B.用来铺路的凤凰花
【5】这段话写的是( )。
A.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 B.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5、阅读书坊
丢失的东西
一天晚上,我从街上卖梨的摊子前走过,突然,脚下滑,我赶紧扶住旁边的一个木箱,才没摔倒,就在我扶住木箱时,顺手抓了一个梨。这时,我不禁耳热心跳,回头一看,幸好没有看见,便站起来,走了。这时,梨已稳稳当当地到了我的手心,只见这梨子黄澄澄的,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梨香。
拿着梨,我心里老觉得不踏实。手里的梨怎么办呢□吃了□不好意思□扔掉吧□又舍不得□怎么办□怎么办□我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就到了家□爸爸见我拿着梨,就问:“哪儿来的梨?”“梨……梨……是梨摊上的……”我脸红了,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这时,爸爸严厉地说:“从小不学好,长大怎么得了?明天把梨送回去,把你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知道了吗?”爸爸的声音不大,但很有力。我盯着脚尖,红着脸说:“是,爸爸。”但我不明白自己到底丢失了什么?
第二天早晨,我按照爸爸的吩咐,把梨送了回去。卖梨的阿姨夸奖我说:“真是个好孩子!”我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时,我终于找回了爸爸说的我丢失的东西。
【1】将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缺少的标点填上。
【2】填上适当的词。
一( )摊子 一( )梨香
( )的梨 ( )的孩子
【3】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
16、将下面的词语连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标点。
①甩得 年轻力壮的 也 常被他 老远 小伙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的 藏了起来 于是 他们 悄悄地 扁担 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个 传开了 井冈山 朱德的扁担 故事 在 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你拍六、我拍六,黄鹂百灵唱不休。
(1)“休”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停止;②不要。它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填序号)
(2)“唱不休”写出了黄鹂百灵的特点。照样子写一写图中的动物。
你拍七,我拍七,蜻蜓像架____________。
你拍八,我拍八,青蛙 _______________。
你拍九,我拍九,鱼儿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一写。
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不好好学习,怎能取得好成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理句子,并加上标点。
叔叔 雷锋 是 战士 解放军 一位 的 优秀 人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会仿照例句写句子。
例1:我的同桌把字典还给了我。字典被我的同桌还给了我。
孩子们把千人糕吃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喜鹊阿姨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一群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的心情如何?请仔细看图,试着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写几句通顺的话,注意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