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下面对茶马古道介绍正确的是( )
A.在茶马古道上,马帮首领俗称为“锅头”,他既是经营者,赶马人的雇主,又大多是运输活动的直接参与者
B.易武、倚帮都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古镇
C.茶马古道始于明清
D.运输的最主要货物是云南大叶种晒青紧压茶
E.普洱是茶马古道上独具优势的货物产地和中转集散地,具有悠久的历史
2、下面对联出自哪部章回体小说( )
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B.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C.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D.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4、下列句子中,选出语言最得体的一项
A. 医生刘某回复病人,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B. 在向导师提出自己的意见时, 小康说:“望您对我的意见有所损益。”
C. 淮海路上一家手机经销店正在搞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一下几款名牌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
D. 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混淆(xiáo) 模样(mó) 濒临绝境(bīn) 并行不悖(bèi)
B.徜徉(cháng) 包庇(bì) 心潮澎湃(bài) 步履蹒跚(pán)
C.贮藏(zhù) 鞭笞(chī) 瞠目结舌(chēng) 解甲归田(jiě)
D.稳操胜券(juàn) 机械(jiè) 破绽百出(zhàn) 伺机报复(sì)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二
“屠苏”象征年节与长寿,在历代迎新送旧的元日诗中成为独特的诗词意象。
唐方千《元日》诗有:“才酌屠苏定年齿,坐中唯笑鬓毛斑”,不仅是元日写照,更籍屠苏表达感怀年岁之意,唐顾況《岁日作》云:“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家全,还丹寂寞羞明镜,把手屠苏让少年”,是迎新添岁之际,有年老的愁绪。宋苏轼亦云:“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不仅如此,“屠苏”也是离人游子抒怀的凭籍,明谢晋云:“遥怜堂上围炉处,传饮屠苏少一人”(《除夜宿茅公渡盛秀才寓馆》);明童轩《除夕》诗末有:“春风明日至,谁共饮屠苏”,用饮屠苏的团聚,来突显年节时分客处异乡的孤寂。
除了感怀,在诗文中,也可看到对屠苏习俗的描述,如宋苏辙有“井底屠苏浸旧方”(《次韵王适元口并示曹焕二首》),元王恽《守岁夜》“赤囊悬井浸屠苏”,两诗写出________;陆游《除夕》诗有“炽炭炉中百药香,屠苏煎酒代椒殇”写__________;唐姚合《除夜》诗云:“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将_____________,做了有趣的描述,宋许纶《元日》诗曰:“屠苏须满饮,且愿病离身”,则道出_____________。
当然更有描写新春祥和,宋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此处的“屠苏”,可以是草庵屋舍,也可以是斟满屠苏酒的杯子,无论何解,都点出除岁迎新的热闹时刻;而陆游《初春纪事》:“美哉丰年祥,入我屠苏觥”也说出祈愿年节的祥瑞丰收。
【1】①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有两句诗与“遥怜堂上围炉处,传饮屠苏少一人”所表达的情感相同。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古人不仅在迎新送旧时感怀时光易逝,在游赏山水时也会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慨,像王羲之借《兰亭集序》发“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苏轼游赤壁时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材料一,在文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3】请概括作为诗歌意象的“屠苏”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在战前准备上“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的《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士大夫认为地位、职位不同拜师学习是不正常的。
(2)《孟子·鱼我所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极少的食物,得到了这一点食物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会死去。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送别武判官时饮酒相别,多种乐器演奏出离别的不舍。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泰伯》中“_________”表明知识分子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和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3)荀子的《劝学》中,指出木头经过火烤做成车轮后,再被晒干也无法挺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认为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他们的才德之所以会超过一般人,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文言文中“孔明所谓诸有作奸犯科者……非不甚严也”一句,其意出自诸葛亮《出师表》,原句是“___,___,以昭陛下平明之理,____,____。”
②翻译家楚图南,他的名字化用了庄周《逍遥游》中的“背负青天,__,___”。
③某位同学对自己高一高二虚度了光阴感到后悔,决心在高三努力学习。用古诗文名句来说,此可谓“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渲染了敌人入侵的紧张气氛,产生“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紧迫感。
(2)《伶官传序》中,从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3)在古代诗歌中,“舟船”这一意象有多重含意,诗人可以借此表达孤独漂泊之情,如“ ______________ ”,也可以表达思归之意,如“ 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当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君子守国安民,足用保民,是谓至公耳。
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所谓大公也。
楚令尹虞丘子复于庄王曰:“臣为令尹十年矣,国不加治,狱讼不息,久践高位,妨群贤路,尸禄素餐。臣窃选国俊下里之士孙叔敖,其性无欲,君举而授之政,则国可使治而士民可使附。”庄王曰:“子辅寡人,寡人得以长于中国,令行于绝域,遂霸诸侯,非子如何?”虞丘子曰:“久固禄位者,贪也;不进贤达能者,诬也;不让以位者,不廉也;不能三者,不忠也。臣愿固辞。”庄王从之,以孙叔敖为令尹。少焉,虞丘子家干法,孙叔敖执而戮之。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
晋文公问于咎犯曰:“谁可使为西河守者?”咎犯对曰:“虞子羔可也。”公曰:“非汝之雠也?”对曰:“君问可为守者,非问臣之雠也。”羔见咎犯而谢之曰:“幸赦臣之过,荐之于君,得为西河守。”咎犯曰:“荐子者公也,怨子者私也,吾不以私事害公事,子其去矣,顾吾射子也!”
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子文召廷理而责之曰:“凡立廷理者将以司犯王令而察触国法也。今弃法背令而释犯法者,是为理不端,怀心不公也。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着于国也。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廷理惧,遂刑其族人。国人闻之,曰:“若令尹之公也,吾党何忧乎?”乃相与作歌曰:“子文之族,犯国法程,廷理释之,子文不听,恤顾怨萌,方正公平。”
节选自《说苑·至公》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
B.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
C.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
D.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公法则不阿亲戚”与“北邀当国者相见”(《苏武传》)两句中的“当”字含义相同。
B.“国不加治”与“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两句中的“治”字含义相同。
C.“久固禄位者,贪也”与“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同。
D.“顾吾射子也”与“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荆轲刺秦王》)两句中的“顾”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楚共王的胸怀眼界还不够大,还局限在楚国人的范围,不算“大公”,真正的大公无私没有国域界限。
B.虞丘子德才兼备足以胜任令尹之职,但为了楚国强大,他举荐孙叔敖代替自己,并为孙叔敖的公而忘私倍感高兴。
C.咎犯心胸宽广,一心为公,在国家需要人才时,举贤不避仇,放下私人恩怨举荐了虞子羔,两人也因此冰释前嫌。
D.令尹子文公私分明,大义灭亲。廷理执法不公,他愤而斥责,要求廷理秉公执法处罚自己的族人,受到百姓赞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寡人得以长于中国,令行于绝域,遂霸诸侯,非子如何?
②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法国作家西蒙娜·波伏娃在《越洋情书》中写道:“我渴望能见你一面,但请你记得,唯有你也想见我的时候,我们见面才有意义。”这种为了维护彼此的关系而共同努力的行为,被称为“双向奔赴”。当下,“双向奔赴”一词可以用在各种关系中,人与人如此,人与国如此,国与国更是如此,世间万物皆同此理,只有双方都真诚付出,关系才会更加真挚和宝贵。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