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佳木斯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

    B.细胞内结合水向自由水转化时,细胞的抗寒性减弱

    C.在洋葱根尖细胞中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等

    D.肽键的生成、的形成、基因的表达过程均有水的产生

  • 2、下图是某湿地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包含5条食物链

    B.图中鱼类为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

    C.图中鱼类食物来源最广,鱼类的含铅量最高

    D.图中现有成分条件下,该生态系统可维持相对稳定

  • 3、番茄(2N=24)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株(6号染色体有3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配对联会,另1条染色体不能配对随机移向细胞一极,细胞中其余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正常。下列关于三体番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中,移向细胞一极的两条6号染色体是发生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B.该三体番茄植株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该三体番茄植株在进行细胞分裂时,一个细胞中最多会出现50条染色体

    D.该三体番茄植株与正常番茄植株杂交,子一代中出现三体番茄的概率为1/2

  • 4、脑卒中是由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研究表明,若脑卒中患者出现血浆渗透压升高和代谢性酸中毒的症状,则其死亡率会明显升高。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稳态是指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B.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可能会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

    C.血液中氧含量不足可能是引起酸中毒的重要原因

    D.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 5、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们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

    B.交感神经是运动神经,副交感神经是感觉神经

    C.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

    D.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

  • 6、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的光合作用开始于C点之前,结束于F点之后

    B.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CO2的浓度最高

    C.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

    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 7、下列蛋白质与其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

    A.抗体—催化

    B.血红蛋白—免疫

    C.生长激素—调节

    D.唾液淀粉酶—组成生物体结构

  • 8、下列物质通过细胞膜时,需要消耗ATP的是(  )

    A.水分子进入根毛细胞

    B.二氧化碳被排出细胞

    C.葡萄糖被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

    D.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维生素D

  • 9、下列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功能是由它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决定的

    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主动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说明细胞膜可控制物质的进出

    C.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D.利用台盼蓝染色时,活细胞不会被染色,死细胞被染成蓝色,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 10、铜绿假单胞菌已成为重症监护室病人感染的最常见致病菌之一。近年来,治疗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发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效果一直不佳。为了调查恶性肿瘤患者体内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者对8种抗生素进行了药敏试验,记录各种抗生素在2015~2018年间的耐药性变化,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铜绿假单胞菌对6大类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抗菌药物

    2015年(72株)

    2016年(83株)

    2017年(92株)

    2018年(121株)

    头孢菌素类

    头孢唑肟

    13.9

    14.4

    16.3

    22.0

    阿奇霉素

    88.0

    89.0

    89.0

    90.0

    大环内脂类

    庆大霉素

    19.9

    25.3

    29.9

    32.6

    氨基糖苷类

    妥布霉素

    10.6

    13.6

    16.6

    19.9

    环丙沙星

    12.6

    16.7

    22.6

    22.5

    喹诺酮类

    左氧氟沙星

    17.4

    22.1

    23.3

    25.8

    β-内酰胺抗生素

    哌拉西林

    25.6

    25.9

    29.9

    30.8

    青霉素类

    阿洛西林

    27.1

    28.3

    30.0

    33.2

    A.基因突变是细菌群体产生耐药性的根本原因

    B.抗生素使用量增大可诱导细菌向耐药性增强的方向变异

    C.该菌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基本为逐年递增,较有效的抗菌药物为妥布霉素

    D.欲使细菌的耐药性处于较低水平,则需适当更换抗生素种类及使用剂量、次数等

  • 1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属于生物大分子

    B.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

    C.多糖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D.RNA属于生物大分子

  • 12、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和③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

    B.②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

    C.②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除或回收

    D.②与④结合使③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

  • 13、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相符的是(       

    A.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C.鲁宾和卡门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过程中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D.克里克于1957年提出的“中心法则”指出:遗传信息既可以从DNA流向RNA,也可以由RNA流向DNA

  • 14、群落的演替是有规律的.有一定方向的和可以预测的,群落演替的终点是顶级群落。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草本阶段找不到苔藓.地衣等

    B.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C.群落演替到顶级群落后,其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不再变化

    D.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影响因素不同

  • 15、新鲜肝脏中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情况,某小组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实验

    实验结果

    过氧化氢溶液+常温

    +

    过氧化氢溶液+90℃

    + + +

    过氧化氢溶液+FeCl3

    + + + +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肝脏研磨液

    ?

    注:“+”表示有气泡产生,“+”越多,气泡越多。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使用不同的催化剂

    B.①②组为对照组,③④组为实验组

    C.若第③组的气泡产生量远高于第④组的,则说明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

    D.若第④组的气泡产生量与第①组的接近,则过氧化氢酶可能已失活

  • 16、某小组以新鲜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和的蔗糖溶液为实验材料进行细胞失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B.在该实验过程中,洋葱细胞的紫色会逐渐加深

    C.图中M表示该细胞的大液泡,L表示该细胞的细胞膜

    D.若用清水浸润视野中的细胞,其液泡的体积会逐渐增大

  • 17、某研究小组欲测定某品牌饮用奶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可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试剂及呈现的颜色是(       

    A.斐林试剂,砖红色

    B.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C.碘液,蓝色

    D.双缩脲试剂,紫色

  • 18、下列细胞结构中,对真核细胞合成多肽链,作用最小的是(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内质网

  • 19、HCFP1是一种由运动神经元发育不良引起的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因神经元中调节GATA2蛋白表达量的序列发生突变引起。如图为该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I-2不含致病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可推知HCFP1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Ⅱ-1与正常男性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4

    C.I-1体内能检测到氨基酸序列异常的GATA2

    D.Ⅱ-2与Ⅲ-1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 20、图为某细胞内某一基因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可表示胰岛细胞的基因表达过程

    B.a、b为RNA聚合酶,沿a→b方向移动

    C.图中所有核糖体上将合成相同的肽链

    D.图中各过程进行相同的碱基互补配对

  • 21、下表是两种传染病的有关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传染病

    病原体

    病原体生物类型

    核酸种类

    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

    单细胞生物

    DNA、RNA

    甲流

    H1N1、H1N5等

    病毒

    RNA

    A.肺炎支原体具有细胞核等结构

    B.H1N1含有脱氧核糖核酸

    C.肺炎支原体含有核糖体

    D.H1N5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 22、维生素D合成障碍会影响某种无机盐的吸收,进而导致人体身材矮小、骨骼弯曲。这种无机盐是(       

    A.I-

    B.Ca2+

    C.Na+

    D.Fe2+

  • 23、植物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侧芽的生长,形成顶端优势。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侧芽生长形成侧枝。关丁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侧芽生长受不同植物激素共同调节

    B.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植物的顶端优势

    C.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既可促进也可抑制生长

    D.去顶芽或抑制顶芽的生长素运输可促进侧芽生长

  • 24、某研究小组发现,血液中含有一种名为“GDFI”的蛋白质,其含量减少可导致神经干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下降。因端粒酶在细胞中可以将端粒修复延长,而让端粒不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细胞分裂次数增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CDF11含量减少会导致细胞分裂能力下降

    B.血液中GDF11的减少可能导致细胞衰老,使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相对表面积减少

    C.血液中GDF11含量减少可能导致神经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D.抑制癌细胞内CDF11合成基因的表达,成为治疗癌症的一种思路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部分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染色体主要由________组成,其中______在细胞核中合成,且其合成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_______________

    2)若图示分裂为减数分裂,则①过程后,__________(选填“染色体数目”“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体组数”)会加倍。

    3)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据此推测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是影响了①过程,还是影响了②过程,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肾上腺素既是一种神经递质,又是一种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肾上腺素是一种氨基酸衍生物,作为神经递质时,却通过突触小泡以胞吐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其意义是______

    2)当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时,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心率加快等特征。这表明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是______

    3)神经递质和激素在参与调节时,表现的共同特点有______(答出2点即可)。

  • 27、用表中四种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卷曲翅(R)对正常翅(r)为显性。

    序号

    表现型

    卷曲翅♂

    卷曲翅♀

    正常翅♂

    正常翅♀

     

    (1)若表中四种果蝇均为纯合子(XR Y、Xr Y视为纯合子),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R、r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可设计实验如下:选用序号__________为亲本进行杂交,如果子代雌、雄果蝇性状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若已确定R、r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对正常翅个体杂交的后代进行核辐射处理后,发现一雌性后代中一个r基因移到了X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若该个体可育,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基因与另一个r基因___________(不/一定/不一定)发生分离,最终可形成___________种配子。

    (3)遗传学研究表明,果蝇的体色受A、a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与R、r都不位于Y染色体上。某研究小组选择一只灰身正常翅雌性和灰身卷曲翅雄性个体交配,子一代表现型为灰身卷曲翅:灰身正常翅:黑身卷曲翅:黑身正常翅=3:3:1: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致死现象,这两对相对性状_____________(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中体色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以上结果能否推测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_______________

  • 28、四倍体大蒜的产量比二倍体大蒜高许多,为探究诱导大蒜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主要材料:大蒜、培养皿、恒温箱、卡诺氏液、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显微镜、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等。

    (1)实验步骤

    ①取5个培养皿,编号并分别加入纱布和适量的水。

    ②将培养皿分别放入-4 ℃、0 ℃、________________、12 ℃的恒温箱中培养1 h。

    ③取大蒜随机均分成____________组,分别放入培养皿中诱导培养36小时。

    ④分别取根尖0.5~1 cm,放入____________中固定0.5~1 h,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冲洗2次。

    ⑤制作装片:解离→__________________→制片。

    ⑥低倍镜检测,统计每组视野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率,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染色体数目加倍率最高的一组为最适温度。

    (2)实验分析

    ①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____

    ②除低温外,___________也可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原理是___________

  • 29、下面是对高中生物教材上的一些实验的分析,请完成:

    1)还原糖的鉴定要选择合适的材料,现有苹果、梨、西瓜、番茄、甘蔗五种材料,适用该实验的材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过程中使甪8%盐酸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常用___________作为染色剂。

    4)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用到的方法是___________

    5)若提取细胞膜,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好处是___________

  • 30、如图为菠萝叶肉细胞内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其以气孔白天关闭、晚上开放的特殊方式适应干旱环境。

    温度/

    5

    10

    20

    25

    30

    35

    CO2吸收/mg.h-1

    1

    1.8

    3.2

    3.7

    3.5

    3

    CO2释放/mg.h-1

    0.5

    0.75

    1

    2.3

    3

    3.5

     

     

    1)图中PEPOAARuBPPGAC为菠萝叶肉细胞内的部分相关代谢物质,能参与CO2固定的有______

    2)据图,菠萝细胞产生CO2的具体部位有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菠萝细胞夜间pH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

    3)以测定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上表所示。

    ①当温度由25 ℃升高至30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将_____(增加减少”)。假设细胞呼吸昼夜不变,植物在30 ℃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4 h,则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_____mg

    ②将该植物置于较弱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取其叶片进行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与适宜光照下分离的色素带进行比较,发现弱光下滤纸条下端两条色素带明显加宽,推测该植物可通过______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 31、下图1是基因型为AaBb的马(2n=64)体内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只显示了部分染色体),图2表示马体内不同分裂时期(Ⅰ、Ⅱ、Ⅲ)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的数量。分析回答:

    (1)图1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时期是____________,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时期。  

    (2)图2中能反映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是____________时期,该时期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若该马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绘制此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 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它通过溶酶体途径对细胞内受损的蛋白质、细胞器或入侵的病原体等进行降解并回收利用,其局部过程如图:

    1)衰老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细胞的______。细胞内由______形成一个双膜的杯形结构,衰老线粒体从杯口进入,杯形结构形成双膜的小泡。

    2)细胞中水解酶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自噬溶酶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________或在细胞内被利用。

    3)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由于突变蛋白质在神经细胞中堆积而引起的神经系统失调症。研究发现,细胞自噬能清除细胞内突变的蛋白质,所以________(提高/降低)细胞的自噬能力能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高考真题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