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学者认为,罗马法学家只是通过限定法律规则的范围,来指望达到将希腊的分类与概括的方法用作裁判案件的理性基础,就像希腊哲学家从来不曾打算将辩证法仅仅用来论证法律判决和规则,罗马法学家也从来不曾想把他们逻辑一致的裁判天赋转化为一种哲学体系。由此可见( )
A.罗马法体现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B.罗马法学家具有明显的务实取向
C.古希腊继承并发展了古罗马文化
D.希腊哲学制约罗马法律体系完善
2、康熙曾多次亲临曲阜拜谒孔庙,并亲书“万世师表”以示尊崇。他对佛道及其他民间宗教甚至迷信活动也都采取保护措施。康熙九年,他颁布“上谕十六条”,规定地方官要选年老有德者讲说,宣讲时须言语明白痛切,使人感动。康熙这些举措意在( )
A.推行三教合一的思想
B.构建稳固的社会秩序
C.完善基层的道德建设
D.确立理学的主导地位
3、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修改“八二宪法”,将第十条第四款“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修改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
A.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成
B.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C.政治制度体系初步确立
D.法制建设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之合同编针对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形,对电子合同的订立和履行等作了详细规定,明确新型交易规则。人格权编规定不得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确保新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服务于人类发展的需要。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A.建构了全新法制体系
B.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C.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D.全方位回应人民群众的民生关切
5、北宋废除了过去工商之家不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规定。到了南宋,任何人,只要没有触犯法律的前科,身上没有残疾,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这些变化( )
A.实现了社会成员的平等
B.表明了抑商政策的废除
C.有利于门第观念的淡化
D.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公平
6、人类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这些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这体现了人类古代文明发展具有( )
A.趋同性
B.多元性
C.包容性
D.继承性
7、马克思认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人类社会历史经历了由“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促成这一“转变”的动力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新航路的开辟
D.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8、魏晋时期,“州”发展为一级行政单位,且州郡数量不断增殖,人口不过汉代的几分之一,州郡县数却远超东汉,地方上为增加将帅资位而建州郡,还有为了羁縻“异国之人”而设州县者,刺史守令皆用豪酋。这一时期州郡的增殖( )
A.表明疆域扩大导致机构的增加
B.旨在推进民族交融的进程
C.折射出政权统治蕴含重大危机
D.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9、西周周成王、周康王在位年间,继承文王、武王的业绩,“民和睦,天下宁,颂声兴”,史称“成康之治”。这主要得益于( )
A.政治制度适应社会状况
B.嫡长子继承保障了政治稳定
C.铁犁牛耕引发生产变革
D.井田制提高了劳动者积极性
1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这体现出( )
A.传统文化蕴含现代价值
B.中华文化呈现多元特色
C.双百方针激发文化活力
D.儒家思想影响文化认同
11、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消除贫困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共同理想。2021年2月25日,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这反映出( )
A.人类的理想
B.国际的合作
C.科技的进步
D.制度的优势
12、17世纪前期,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写道:“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卵,肉白皮黄,可灰汁煮食,亦可蒸食。”这段记载可用来说明( )
A.东西方的物品交流速度加快
B.海上丝绸之路得到稳步发展
C.我国可用食物种类更加丰富
D.中国与美洲开始了直接往来
13、下图所示为《孝文帝改革后的民族融合与北朝文学研究》的目录(部分)。这反映出孝文帝改革的特点是
目录 自序 绪论…… 第一章 孝文帝改革后的北魏文化转型与文学发展(上) …… 第二节 宗室贵族的文化渐变与文学创作 一 元魏宗室贵族文化转变的性质 二 元澄、元顺父子对汉文化的态度及其文学创作 三 元祯、元英、元熙祖孙三代的文化渐变与文学活动 第三节 文化转型的余响及元魏贵族文学水平的质变 …… |
A.思想解放
B.文化东传
C.推行汉化
D.政治变革
14、西方古典历史学家们认为历史学能“开阔我们的想象世界,使我们在思想和感情上成为一个更大的宇宙公民,而不仅仅是一个日常生活的公民而已。它以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知识,而且有助于智慧。”据此可知( )
A.民主政治影响古典史学创作
B.史学理论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C.西方古典史学蕴含理性精神
D.西方历史学家治史注重求真
15、有学者在论及新文化运动家庭革命时认为,“家庭革命是破坏与建设兼具的,不过前者显著,后者隐晦而已”。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的家庭革命( )
A.瓦解了传统的家庭结构
B.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
C.举起了宣传科学的旗帜
D.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16、1456年,欧洲印刷出版了第一本拉丁文版的《圣经》;1516年,世界上第一部希腊文与拉丁文对照的印刷本《圣经》在瑞士出版;1611年,由英王钦定的《圣经》英文译本由官方指定的印刷商出版,通篇只有8000个常用的英文单词,未受教育者也能听懂。材料表明( )
A.印刷业助推欧洲思想解放
B.新教与天主教间斗争激烈
C.欧洲印刷业被官方所垄断
D.文艺复兴传播了希腊文化
17、史学家邓嗣禹在谈到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时说:“军事上的失利代表着中国已经失去了融入世界的主动性。这也奠定了清政府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基础。向外委曲求全,向内必然是压榨人民。苛捐杂税的收取不得不逼着一部分支付不起这笔钱的人铤而走险”。下列能够支撑该观点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
B.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C.八国联军侵华与义和团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与维新变法运动
18、马克思说,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亲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叶剑英元帅1979年故地重游,感慨系之,写下“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其中“内战吟成抗日诗”是指( )
A.抗日游击战争
B.北伐战争
C.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反蒋抗日
19、作家狄更斯在1859年出版的《双城记》中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信仰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这段材料可以用来阐述( )
A.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
B.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本质特征
C.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影响
D.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20、1784年,英国一磅细纱的售价为10先令11便士,原料费用为2先令;1812年,一磅细纱的售价为2先令6便士,原料费用为1先令6便士;1832年时,其售价为11.25便士,原料费用为7.5便士。这一变化会导致( )
A.棉纺织业提高机械化水平
B.英国率先建立新型垄断组织
C.商人加大对中国鸦片走私
D.政府逐步放弃自由贸易政策
21、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
B.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22、公元前5世纪末,古希腊作家克泰西亚斯在《波斯志》中提到“赛里斯”位于遥远的东方且为产丝之国,是一个可以与北印度相提并论的国家。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历史悠久
B.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
C.丝绸之路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D.古希腊对当时中国认识存在一定偏差
23、东亚地区的中国先民最早学会种植水稻和粟;南亚地区的居民则最早驯化了芋头;中南美洲的居民发现并种植了玉米等,他们都还驯养了猪、牛、羊等家畜。这些现象的出现( )
A.根源于国家的形成
B.以私有制产生为前提
C.是城市兴起的基础
D.发生于原始社会早期
24、8世纪,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丝绸;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从中亚细亚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据此可推知,阿拉伯帝国( )
A.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B.疆域辽阔地跨亚非欧
C.垄断了亚欧间贸易
D.沟通东西方作用突出
25、孟德斯鸠是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奠基者,他提出的社会契约论思想指导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
26、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近代的开始”。为证明该观点,某同学梳理了宋朝相关历史。请帮助他,将梳理的典型史实填入表格相应空格中。(用字母表示,12分)( )
A.儒学复兴 B.经济重心南移
C.崇文抑武 D.三大发明成熟
E.佛道流行 F.江南初步开发
G.儒学独尊 H.西学之风渐盛
宋朝年间典型史实 | |
经济繁荣 | 农业、手工业、商业持续发展;①等 |
政治稳定 | 实行②政策;中央集权加强 |
民族融合 | 多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加深 |
文化昌盛 | 宋词繁荣、③、④ |
2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表现
(1)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法》正式颁布实施,以基本法律的形式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固定下来,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被纳入________轨道。
(2)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进行了有关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工作。
(3)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_”,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
(4)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的________制度之一。
28、两极格局的瓦解:美苏关系紧张:1979年,________入侵阿富汗,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同时大搞军备竞赛,提出并着手实施“________计划”,企图拖垮苏联。
29、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________
3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这表明他赞赏苏联的________模式。
31、背景:唐朝后期,宦官专权________和________之争,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
32、忻口会战1937年9月,日军逼近山西太原。八路军参加忻口会战,取得________大捷,这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第一场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11月初,太原失守
33、手工业进步:明朝中后期,南方部分手工业行业中出现_______________;(工场、雇佣)
34、
所属领域 | 主要成就 | 作用 | |
文学领域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等都来自《天方夜谭》。但丁的___________、莎士比亚的___________都受到《天方夜谭》的影响。 | 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 |
科学技术 | 数学 | 伊本·穆萨的________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至今仍被称为______________。 | |
天文 | 白塔尼修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证明了发生________的可能性。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传人欧洲后,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 | ||
医学 | 伊本·西那的__________________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人欧洲后被翻译成拉丁语,长期用作医学的___________。 |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群铜塑。……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在铜像人群中,和昔日的“落魄白领”合影一张。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行为更多是出于一种新奇,那么,现在则似乎真有重复历史悲剧的可能了
——《经济参考报》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历史悲剧”指的是什么?这一“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为了应对“历史悲剧”,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新政”对美国历史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36、中共十八大以来是如何建设法治的?
37、三国干涉还辽是什么事件?
38、《辛丑条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9、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