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周恩来少年时期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学习时总是专心致志,从不( )。
(2)老师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非常( )。
(3)生活( ),人生才有意义,精神才不空虚。
2、给下面的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4分)
(1)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2)(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 )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3)( )人们不随意毁坏自然资源,没有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它们( )能再生,不会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更不会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4) 人们( )不随意毁坏自然资源,少用或者不用化学品,( )能使它们再生,不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不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3、品词析句。
A: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①“指手画脚”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用它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这个句子你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
B: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①这句话运用的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从________词语可以看出。仿照这种修辞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
②从这句话你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
4、拓展提升
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岑参)
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
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却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飞。
作者岑参,是 朝诗人。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是作者送给 的一道诗,在诗中,作者把他比作了历尽苦难仍信念不改的 。
抄写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背下来。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进犯—________ 屹立—_______
掩护—_______ 英勇—_______
茂密—_______ 猛烈—_______
欢跃—_______ 宏伟—_______
6、阅读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西江月”是_____。
【2】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以动写静,把半夜,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通过嗅觉,听觉来捕捉秋夜景物特征,反衬夜色之静。
C.词中以“七八个星天外”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D.这首词表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胸。
7、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词牌名 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词牌名 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3】词中画“____”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__景象。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B. 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C. 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6】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飞越大渡河》是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歌曲,叙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指挥下,勇渡大渡河的事迹。请阅读歌词,并回答问题。
飞越大渡河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明。
【1】“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写出了红军长征中自然环境的恶劣和敌人的凶残。请仿照这种结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歌词中反映了长征中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三次战斗。
【3】用两个成语形容长征精神: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人生尚有来处的日子
①今年立秋早,冬天来得也早,道路两旁的“树卫士”心不甘情不愿地落下了最后一片叶子,路上行人寥寥寒风凛冽,刀子般割在脸上。寒假如约而至,妈妈早就邀我带着孩子去她家小住些日子。每年一到冬天,她知道,我最爱吃的就是爸爸灌的香肠和她做的炸肉。临近我放假的时候,他们总是提前灌下一些香肠晾着,等我回家蒸一下就能上桌了。
②天太冷了,一到这个时候就手脚冰凉的我赖在暖气屋里,穿着短袖啃着西瓜,不肯出门。妈妈一催再催,电话打了一遍又一遍,眼见着寒假没有几日就要结束了。妈妈着实有些恼了,再不回来,香肠就干透了,嚼不动了。确实不能再拖下去了,我带着两个儿子,在寒风和细雪中踏上了回家的路。
③拐进小区老旧的门,好不容易找到车位停下车,一路遇见打招呼的叔叔阿姨们,有些阿姨我只是眼熟,叫不上名字。自从拆迁之后搬了家,我来这里的次数屈指可数。回想起那些在外奔波,为了生活不得已加班加点,不能踏实待在这里的日子,我一边感叹世界之大之精彩,一边安慰自己,别怕,他们就在这里,来日方长。
④妈妈知道我回来,开心极了,早早地就准备了饭菜,暖风机也开到了最大挡。远远地就闻到了饭香味,一进门,餐桌上摆满了我和儿子爱吃的菜,蒸好的香肠肥瘦相间,切得不厚不薄,闪着诱人的光泽。
⑤我幸福地端起饭碗,白花花的米饭就着热乎乎的香肠,分外美味,好吃到停不下来。妈妈并不急着动筷子,只是一边笑着看我吃饭,一边喂我儿子吃饭。妈妈一边喂饭一边说:“就在这儿住到开学吧,生孩子的时候你工作忙,都没回娘家住一阵子。”我低头吃饭没说话,心里想着怎么推辞才不会让妈妈伤心。儿子却童言无忌插嘴道:“我不要住下,姥姥家太冷了,没有电梯,爬楼特别累……”我瞪了四岁的儿子一眼,回答妈妈:“快开学了,我这边活儿挺多,这次回来也没拿笔记本电脑。”妈妈并没有回答,转身进了厨房,说要给儿子盛一碗她一早专门熬的小米粥。
⑥酒足饭饱后,我躺在妈妈的床上玩手机,妈妈把暖风机拿到了屋里,开到最大挡,坐在了床边。我放下手机,挪了挪身子,把头枕在妈妈的腿上,闻着妈妈衣服上熟悉而安心的味道,昏昏欲睡。
⑦暖风机里吹出暖暖的风,雪过天晴,窗外蔚蓝的天空中踱过一朵悠闲的云。我儿时最快乐的那些日子,都是在这个熟悉的味道里度过的。妈妈有一搭没一搭地和我聊着家常,我也随声应和着。“咱家以前的邻居长水前几天因脑梗死住院了。”妈妈突然说。“前院又高又壮的那个叔?”我诧异,“他不是比你和我爸还小好几岁?”“嗯,前阵子突然脑梗死住院,医生说情况不太好,也就这阵子了吧。”妈妈摸着我的头发,长长地叹了口气。
⑧我的心里咯噔一声,真切地触摸到了时光翻页时冰冷无情、不可抗拒的手。顿时警铃大作,作家毕淑敏曾经写道“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样枕在妈妈腿上闲话家常,心里无比踏实的时光,谁知道还剩多少呢?
⑨天边那朵悠闲的云不知何时停下了踱来踱去、心无挂碍的脚步,今天晚上回不回去,我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1】短文第①段画“______”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
【2】短文以作者的思想情感变化为线索,请根据提示梳理作者的感情变化历程。
( )→(羞愧)→( )→( )
【3】说说短文的题目“人生尚有来处的日子”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暖风机里吹出暖暖的风,雪过天晴,窗外蔚蓝的天空中踱过一朵悠闲的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心里咯噔一声,真切地触摸到了时光翻页时的冰冷无情、不可抗拒的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末并没有写作者是住在父母家还是回自己家,你觉得作者会怎样做呢?请结合短文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从古至今有许多歌颂母爱的诗词,请写出两句你积累的关于母爱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快乐阅读。
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的学名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
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然是肉食动物,但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两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天气炎热时,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
大熊猫的繁殖能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千克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熊猫仔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千克,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
正因为大熊猫繁殖艰难,存活又难,所以如今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估计只有1000只左右。
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它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对科学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动物具有珍贵的价值。化石研究表明,大熊猫几百万年来的形态构造变化不大。现今的大熊猫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特征。因此,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
【1】短文介绍了大熊猫的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①”画出揭示大熊猫改变食性的外部原因的语句。
【3】画“横线②”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说说大熊猫珍贵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每天放牛,他总是挑最好的草地,让它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那头老牛跟他也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眼神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呢。(《牛郎织女》)
【1】照样子,写词语。
又肥又嫩 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最能概括这段文字的句子。
【3】用“ ”画出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的句子。
【4】牛郎这么周到地照看老牛,老牛对牛郎又是怎样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时你可能会想到什么成语?( )
A. 心甘情愿
B. 无怨无悔
C. 善解人意
D. 赴汤蹈火
【6】中国有四大民间故事,除了《牛郎织女》之外,另外三个分别是 、 、 。
12、课内阅读。
草原(节选)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感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选文中有两个表示“绿”的意思的四字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我还在课外积累了两个,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画双横线的句子是本段的____________句,写出了草原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画波浪线的句子把草原想象成“__________”,把羊群想象成“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直接描写小丘的特点。第二句写作者的感受。
B.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情景交融,使文章内容丰富,感情强烈。
C.这里的小丘、平地没有诗情画意,可以去掉。
D.表达了作者对草原诗情画意境界的喜欢,引发读者的想象与共鸣。
【5】置身于“这种境界”,你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呢?请用“既……又……”的句式表达你的感受,至少写三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1)填一填。
________是我国杰出的爱国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杰出——(____) 完全——(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支持——(____) 成功——(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穷人
①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②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已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该选段出自课文《_______》,作者是俄国文学家、思想家________,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
【2】“她的心跳得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桑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3】第②段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_描写,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了______________
15、小练笔
(1)读下面的句子,思考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再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①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②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饿 厚 盼望 喜欢
我选( )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请用“弹琴”这个情境,就心情好这种状态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仿写比喻句)
描写运动会的一个场景: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正是炎夏,天气酷热,地上的草木都被晒得枯焦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操场很小,怎能踢球呢?(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鸟儿放开嗓子鸣叫起来,好听极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头上的那一摞碗突然摇晃起来。(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笑着对我说:“我教你毛笔字的写法。”(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步前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写句子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是一个双重否定句,请把它改为陈述句,并写出改后和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那是何等惊心动魄的气概呀!(照样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黄河飞旋而下。(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一条忽明忽暗的长长的带子蜿蜒盘旋在茫茫的大地之上。(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这情景真让人惊叹。(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1、习作。
十八般武艺,样样是好戏!生活中,自己最擅长的,就是你的拿手好戏。如唱歌、变魔术、钓鱼、做玩具……你的拿手好戏是什么?以《我的拿手好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顺序清楚,重点突出,把“拿手”写具体;2.先写出提纲;3.卷面整洁,书写规范,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