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累运用。
(1)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___________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长征路上,“红军不怕远征难 ,_________________。”鸭绿江上,战士们“_____________,视死忽如归”,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
(2)徜徉在唐诗宋词的海洋中,我们欣赏杜牧笔下“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江南春景;畅想辛弃疾笔下“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的丰收景象;品味孟浩然笔下“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的田园风光。
(3)古代有关于”五”的传统文化。其中“五谷”是指:_________________,“五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2.人们认为天体上要有生命存在,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四是__________。
3.故宫有三大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宫有“后三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容梳理(课文回放)
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________、________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________,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________,突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通过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4、填空。
课文《草原》中表达蒙汉情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该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该句的意思是: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的情谊很深, 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 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B. 这是全文的中心句, 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C. 该句表达了作者希望各族人民团结起来, 希望大家的友谊天长地久, 永远在一起的思想感情。
5、读句子,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即使……也…… 无论……总……
如果……就…… 不仅……还……
1.( )炎夏时节,日落之后,空气( )会很快凉爽下来。
2.( )留心观察,( )会发现维也纳人对房前屋后的草地就像对居室内的地毯一样爱惜。
3.回归自然,你( )会得到大自然赐予的欢愉,( )会得到大自然智慧的启迪。
4.( )何处,张目一看,( )有鲜艳的花木在视野之内。
6、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
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
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
【1】“翻身的人儿”指像三黑这样有了自己_______ 的农民。
【2】“笑嘻嘻”充分表达了三黑_________ 的心情,表达这种心情的ABB式词语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是为翻身的人儿能过上______________的生活而高兴。
【4】这节诗抓住了三黑 ______ 、 _______、_________等的描写,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__________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7、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新年都未有芳华”一句中“_____”字透露出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焦急心情。
【2】这首诗描写了春色如画的美景,表现作者对早春到来的惊喜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3】“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两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白雪比人更等不及,穿树“飞花”作春色。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8、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
忆秦娥·娄山关①
毛泽东
西风烈②,长空③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④,喇叭声咽⑤。
雄关漫道⑥真如铁,而今迈步⑦从头越⑧。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①娄山关:遵义市之北,四川与贵州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②烈:猛烈,强劲。③长空:辽阔的天空。④碎:细碎。⑤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⑥漫道:莫道。⑦迈步:跨步、大踏步。⑧从头越:从头再开始。
【1】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______、雁群、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衬托出一种______的气氛。读着读着,我不禁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______
【2】反复诵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军战士______的精神。
【3】诵读全词,我感受到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 )
A.壮烈
B.喜悦
C.哀怨
D.悲凉
9、阅读
(材料一)
(材料二)
①壮阔七十载,奋进新时代。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余万军民参加了此次活动。
②盛大的阅兵式令人激情振奋,壮阔的群众游行更让人心潮澎湃。各地区的70组彩车在游行过程中形成一个多彩流动的画卷,成为本次活动中的一大亮点。一辆辆彩车的设计和制作,牢牢把握住了国庆70周年和新时代的总基调。通过人与车的有机融合,体现了时代的记忆、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③其中,主题彩车选取了生动传神、便于理解的形象元素和造型载体,通过传统文化、现代工艺和科技手段的结合,展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如,彩车“开天辟地”用精致的雕塑呈现了中共一大会址、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等场景,用漫卷红旗作背景,以写实手法展现了史诗化的场景。又如,“绿水青山”彩车,运用抽象、符号化的山林造型,围绕彩车呈现了海豚争相追逐、海鸟翻飞翱翔、海水碧波荡漾的景象,传递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人醉心于“天人合一”的妙想。
④地方彩车在兼顾整体效果的同时,突出各地区的特点,充分展示了区域特色和发展成就,彰显祖国山河之美,反映了各地群众的幸福生活。如,由中央美院设计的“首善北京”彩车,底座设计是故宫造型,北京雨燕冲天而起,颇显气势。花车后部坐落着天坛、大兴机场和雁栖湖会议中心。底座的花纹用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装饰而成,表达了科技北京的理念。
⑤一辆辆富有独特创意的彩车,充分体现了“开放的中国”的时代特征。
(根据相关报道改编)
【1】根据内容判断。对的面“√”,错的画“×”。
①(材料一)中的彩车是首都北京的彩车。_____
②每辆彩车的设计和制作,体现了时代的记忆、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_____
③地方彩车突出各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的特点。_____
④“首善北京”彩车底座是用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装饰而成的。_____
【2】用“ ”在(材料二)的第②自然段中摘录一个过渡句。
【3】(材料二)的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表达的好处是_____
【4】文章第②~⑤自然段的说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分——总
B.总——分
C.总——分——总
D.不同方面
10、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竭泽而渔
春秋时期,晋国同楚国在城濮(今山东濮县南)曾有一场大战。当时,晋国的兵力不如楚国,晋国的国君晋文公向大臣狐偃请教用兵的策略:“现在敌众我寡,对我们很不利,我们怎么做才能取胜呢?”
狐偃说:“用兵打仗并不排除‘欺诈’,您可以骗楚军上钩啊。”然后他讲了怎样利用欺骗的手段赢得战争的计策。
晋文公把狐偃的计策转告了雍季,征求他的意见。雍季借用浅显的例子说明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先把湖泊里的水排干,当然捉得到鱼,但是以后这里就无鱼可捉了。“欺诈”这种战术偶然用一次可以帮助取胜,但以后不能再用,毕竟这不是长远之计。
晋文公采纳了狐偃的计策,果然取得了胜利。战争结束,晋文公论功行赏,雍李在狐偃之上。有人觉得奇怪,以为文公赏错了。文公解释说:“雍季所说的,关系到百年大计;狐偃的策略,只是为了一时之利,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
【2】用直线在文中画出能解释“竭泽而渔”这一成语意思的语句。
【3】把词语补充完整。
一________之________ 百年________ ________ 论________行________
【4】判断对错。
①晋文公采纳了狐偃的计策,取得了胜利。________
②战争结束后,晋文公给了狐偃最高的赏赐。________
③“竭泽而渔”这个故事是雍季讲给晋文公的。________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本次摄影大赛的主题是__________,投稿需要发送的资料有__________,参赛的优秀作品将在__________进行展示。
(2)根据以上海报通知,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海报上所展示的照片都是读者的投稿。
B.摄影大赛原本就定在2015年11月30日截稿
C.参赛者如果获奖后除了获得奖金外,还能得到一定的稿酬。
D.主办单位无权展出参赛作品。
(3)请你写一句和读书有关的名言或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牺牲
我妈妈固然是个好人,雪尔维姐姐也和妈妈一样,有着高尚的精神。昨天夜里,我正抄写着每月故事《千里寻母》的一段。姐姐悄悄进来了,急切地低声说:“快到妈妈那里去!妈妈和爸爸刚才正在说着什么呢,好像有什么不幸的事,非常悲痛,妈妈在安慰他呢!说家里要有困难了,你懂吗?家里已经快要没钱了!爸爸说,要做出很多牺牲才能恢复过来。我们大家都来牺牲好不好?非牺牲不可的!啊!我和妈妈说去,你也要支持我,并且照我说的样子,跟妈妈发誓,什么都要答应做啊!”
姐姐说完,拉着我的手一起去妈妈那里。妈妈惊讶地看着我们。姐姐说:“爸爸不是说家里没钱了吗?”
“说什么呢?”妈妈红着脸答道,“没有钱的事,你们怎么知道的?是谁告诉你们的?”
姐姐大胆地说:“我知道的!所以,妈妈!我们觉得大家非牺牲不可!你不是说五月底会给我买扇子吗?还答应过安利柯弟弟给他买颜料盒。现在,我们什么都不要了!一点儿也不想用钱,所以不给我们也可以的。妈妈!”
姐姐用手捂着妈妈的嘴,继续说道:“还有,无论是衣服还是其他什么,如果可以牺牲的话,我们都会高高兴兴地牺牲。把人家送给我们的东西卖掉也行,用劳动来帮妈妈的忙也行。整天干活吧!什么都做!我,什么事情都会做的!”说完,又把臂膀弯到妈妈脖子后面了。
“如果能帮到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还像过去那样,脸上挂着快乐的笑容,那么无论多么辛苦的事,我都愿意尽力去做。”
这时妈妈脸上的喜悦,是我从来没见过的。妈妈在我们额头上印下热烈的亲吻,也是我从来没有过的。妈妈当时什么也没说,只是笑容中闪着泪光。后来,妈妈告诉雪尔维姐姐,家里并不是很缺钱,叫她不要误会,还多次称赞我们的好意。这天晚上她很高兴,爸爸回来后,妈妈就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爸爸也没有说什么。今天早上,我们要吃早饭时,我觉得既高兴又悲哀:我的餐巾下面,藏着颜料盒,姐姐的餐巾下,则是一把扇子。
(选自《爱的教育》有删减)
【1】“牺牲”一词在词典当中有多种解释:①古指为祭祀宰杀的牲畜。②为正义事业舍弃自己的生命。③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文中的“牺牲”的意思是__________(填序号)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整天干活吧!什么都做!我,什么事情都会做的!”这是对人物的写__________描写,写出了姐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当时什么也没说,只是笑容中闪着泪光。”这是对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另外文中说到:妈妈脸上的喜悦、热烈地亲吻是“我”从没见过的。联系前文想想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早上,我们要吃早饭时,我觉得既高兴又悲哀”,“我”高兴是因为什么?悲哀又因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对父亲的直接描写非常少,你认为父爱和母爱有什么不同?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阅读文章,回答课后的问题:
穿透灵魂的微笑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扑向坐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被击毁的(劫难 困难)。
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四岁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的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都无疑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危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了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有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营救人员挥手致谢,两臂做出表示胜利的“v”字形。她(坚信 相信)政府派来的营救人员一定能够救她。可是,营救人员倾尽全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淹没 掩盖)。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流露着微笑,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那一刻仿佛漫长如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
( )死神可以夺去人的生命,( )永远夺不去生死关头那“v”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飘散。
世界上最坚硬不屈的就是那在苦难中微笑着、痛苦着、高扬信念旗帜的灵魂。
【1】用“|”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词。
【2】在“( )”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一筹莫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遍体鳞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若金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
【5】“v”字形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材料,做后面练习题。
公益广告:“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材料一)象牙是一种白色硬质物体。狭义地说是雄性的亚洲象、非洲象、猛弱象的獠牙,广义地说也可以指河马、野猪、海象、鲸等动物的蔡牙或牙齿。象牙的材质温润细腻、色泽特别,它的光洁如玉、耐用、珍贵堪与宝石媲美,因此又有“有机宝石”的美誉。象牙在古代是一种黄重的材料,用来制作牙雕、假牙、扇子等,它作为高档饰品历史悠久。
塑料出现之后,在众多领域替代了象牙,但因为象牙的稀有,一些奢侈品仍然使用象牙,市场效应使大象濒临灭绝。
(材料二)鲨鱼在流泪。
【1】阅读上面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象牙不仅指大象的牙齿,还指河马、野猪等动物的獠牙。(______)
(2)“市场效应”指的是因为有需求,所以人们捕杀大象。(______)
(3)象牙光洁如玉、耐用、珍贵,因此有“有机宝石”之美誉。(______)
(4)随着科技的发展,塑料已经完全替代了象牙。(______)
【2】这则公益广告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宣传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
【3】你还知道人类的哪些行为危害了动物的生存?请列举出两种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片“鲨鱼在流泪”制作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鲨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依要求改写句子。(6分)
(1)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改为“把”字句:
(2)几个唯一的听众在倾听我的弹奏。
修改病句:
(3)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要善待它。
改为反问句:
16、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1)大水淹没了庄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照要求写句子。
1.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改为一句话,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下面句子。
(1)他把每天读的书放在楼梯栏杆旁。(改为“被”字句)
(2)小萝卜突然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住了。(改为“把”字句)
(3)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用加点词造句)
(4)小萝卜头大概是刚下课。(修改病句)
(5)这种虫子陪伴着常年里没有呼吸过自由空气的人们。(缩句)
(6)我们多赶几里路。
我们要去看一场精彩的武术表演。(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7)虫子的头上,长着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壳,像小姑娘披上了薄薄的蝉翼般的纱巾。(照样子写一个比喻句)
19、练习句子。
1.圆圆的盖帘儿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儿的饺子,像是两军对阵,隔着楚河汉界。
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用这种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实,妈妈的眼睛似乎实在是太昏花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看到“考试”这两个字,你一定想到了好多画面,是考试前10分钟,还是试卷发下来时?是紧张答题时还是收卷那一刻?是考试后的10分钟还是看到分数的那一刻?选一次考试写下来。写时要注意点面结合,把印象深刻的一两个场面作为重点来写。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