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东方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____大无朋  翠色____流  ____影自怜  ____飘带舞

    ____一曲  流入云____  一____千里  心____神往

    (1)上面描写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再写两个描写颜色的词语______________

    (2)上面构词方式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

    (3)上面描写高大的词语是______。再写一个这样的词语:______

  • 2、写出反义词

    伟大________                 英雄________                开阔________

  • 3、读下列各组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样拟题好在哪里。

    ①少年闰土    狼牙山五壮士   军神

    ②开国大典    “诺曼底号”遇难记   草船借箭

    ③竹节人         芦花鞋

    ④在牛肚子里旅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1.第①组是用文章的__________作题目,明确交代了文章的__________

    2.第②组是用文章的__________作题目,明确交代了文章的__________

    3.第③组是用文章的__________作题目,明确交代了文章的__________

    4.第④组的题目设置了悬念,可以_______________

  • 4、积累好词佳句。

    咆哮  惊慌  势不可当  嗓子  狞笑  跌跌撞撞

    拥戴  沙哑  党员  呻吟  废话  吞没  猛然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我还积累了一些优美的词句:__________

  • 5、根据学过的内容壊空。

    (1)《学弈》:虽__________。为是_____?曰:非然也。

    (2)《匆匆》: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_____,如薄雾,被_____

    (3)“苟利于民,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让我们明白:如果能使百姓获益,不必效法古人的规定;如果能把事情做得完美,就不必遵循旧的法则。

    (4)《长歌行》中的名句:“少壮不努力,_____。”劝勉我们要珍惜青春,积极进取,不要老来空自悲叹;而苏轼却在他的《浣溪沙》中用“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希望人们不要空发衰老的哀叹,只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什么时候努力都为时不晚。

    (5)为了这次艺术素养大赛,明明可是下了一番苦功练习钢琴曲,结果他却因为紧张没能进入决赛,而花花本没想参加这次艺术素养大赛,却因为另一位参赛同学生病而临时顶替,谁知得了个一等奖回来。这真是“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古诗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①醉书:喝醉酒时写下的作品。②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③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1】“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这四句诗就像四幅画:“云、_______________”四字,写出了夏日暴雨骤至又雨过天晴的特殊景象。

    【3】诗的前两句巧用比喻,“_________” “_________”描绘云和雨的特点;“_________”和“________”又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后两句中一个“_________”字突出天色由骤雨到晴朗的转变之快。

  •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结合语境给划线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 

    凉月如眉挂柳湾。___

    A.圆圆的月亮。     B.新月。

    越中山色镜中看。___

    A.越过中间。     B.周代诸侯国名。

    ③兰溪三日桃花雨___

    A.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B.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2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 

    ①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_________________

    ②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的正误。 

    ①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___

    ②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___

    ③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___

    ④“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___

  •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本词作者是南宋词人_______,“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____

    【2】对这首词理解错误的两项是____

    A.词的上片描写了喜鹊、蝉等景物,看似热闹,实则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

    B.词的下片写星星而不写乌云,只用星星暗示乌云,反而增加了画面的美感。

    C.词人描摹了一幅秋天江南山村月夜图,充满了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

    D.“路转溪桥忽见”,前面“路转”,后面“忽见”,既写出词人骤然看出临近旧屋的惊喜,又表达了对未来路途遥远的焦虑。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野地花

    每次下班,我总是喜欢从离家不远的一条小道穿进去,绕过叫上蒋的这个小村庄。农田,小屋,调皮的狗,胆小的猫,还有那有着乌溜溜眼睛的孩子,在路边成了景致,于是快乐像蛇一样地穿行。

    每次上班,我也喜欢从这条干净的路上飞快地飙车过去,急着上班,因为早,少了许多景致。可是,在我正要穿出这条小路的时候,总是能够看到那些毫不厌倦蓬蓬勃勃的白色的花,白的丝状的叶片一缕缕,中间是蓬松成向日葵形状的花的心。花很小,不到小指的指甲大小,可是很多,开得热热闹闹,仔细听了,似乎还能听到那些喧闹的歌唱和叫喊。

    记得刚刚注意这些小花是在那黄色花的告别之时。河畔黄花曾经盛极一时,但是最终避不过夏的亲昵,凋谢了,化成了蒲公英的绒毛,飞啊飞,曾经的芳香便飘散在记忆里。

    最后的黄花还在呢喃,也许是为了告慰那迟开的蒲公英,这白的我们唤作长茅草的花便悄悄开放。一朵两朵,引不起你的注意,就是有也是小家碧玉似的羞怯。可是突然有那么一个早晨,不小心有那么多的花,一色的白,纯洁,热热闹闹的,掩盖了原本浓密的叶,竞相赶集似的涌在了你的眼前,不知道你会有怎样的惊讶,又会是怎样的心旷神怡!

    小路的出口,是一块空地,丛生着各色的花草。不甘寂寞的小白花,密密丛丛地,从早开到晚。已近两个月了,尽管许多的花抵挡不住酷暑悄悄逝去,却还是有勇敢的小花,接着开放,那么多,夹杂在已逝的繁花黄的蕊中间,于是看去,整片空地依然热热闹闹。

    正如这样的小花们,虽然孤单的一朵一朵最终经不住生命的消长,然而,那么一大片的花映照出的,永远是一个多彩的季节。常有那样的停留,我痴痴地望着这样的花想,花,终究也怕孤单。记得屋前曾有一丛五星花,从春天开始蓬勃,开得一夏的热闹。第二个春天,长出的不只是五星花的苗,还有许多的花和草,孤单的小苗,怎忍受得住,于是不及长大便早谢了第二个生命。

    于是我能理解了长茅草的花终于能够繁华这么久,因为花,终究也怕孤单。

    那么多的长茅草,长啊长,一枝一枝,一片一片,开始着生命的长跑。花儿,也快乐着这样的喧闹,起先是三三两两,不久便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竞赛似的享受着绽放的快乐。不为人们的关注,只为自己的尽兴,或者是享受着同伴间的鼓舞。同一时间,有的开放,有的凋谢,生命蓬勃的力却不可抵挡。

    于是它们,一直开到现在。

    1“野地花”在文中指的是(   )

    A.长茅草 B.玫瑰 C.向日葵 D.蒲公英

    2“那么多的长茅草,长啊长,一枝一枝,一片一片,开始着生命的长跑”中“生命的长跑”的意思是(   )

    A.长茅草从早开到晚,但第二天便凋谢了。

    B.长茅草开花由少到多。

    C.长茅草不断开放,生机勃勃。

    D.长茅草像在进行长跑比赛似的。

    3下列诗句与文中所描写的景象不相符的一项是(   )

    A.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B.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D.野花如雪绕江城,坐见年芳忆帝京。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长茅草的花很小,不到小指的指甲大小,可是很多。

    B.长茅草呈白的丝状的叶片一缕缕,中间是蓬松成向日葵形状的花的心。

    C.这种叫长茅草的花一朵两朵时,有种小家碧玉似的羞怯。

    D.长茅草的花朵绽放集中在春天,五月份开得最多。

    5谈谈你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作者由长茅草想到了五星花开放时的景象,你想到了什么呢?说一说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课文片段一,回答问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_____,天空是那么______,使我总想_________,表示我___________。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_____,又叫人_____,既愿___________,又想坐下__________。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片段内容,不超过4个字。____________

    【3】写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____________

    【4】初入草原,我的感受是“________。”可以看出我________的心情。沉浸在草原的美景中的我的感受是:________。我有这些感受到原因是: ________

    【5】我想高歌的“歌”是________;我想吟诗的诗题是________

    【6】“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 )

    A.草原上的牛马懂得欣赏美景。也被陶醉了。

    B.作者借物喻人,为了赞美草原的美丽景色。

    C.草原上的牛马多。突出了草原景色的特点。

    D.草原上的美景令牛马对它有了很深的感情,舍不得离去。

    【7】写2句有关草原的古诗名句:________

  • 11、阅读。

    关于抖音,你有什么建议

    材料一:抖音APP是一款可以拍短视频的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自上架以来,就深受人们喜欢。其原因是抖音的视频很短,通常不能完整地呈现一段音乐,视频也无法展现完整的故事内容,但因为人们本能有着将事情做完的驱动力,所以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多看几遍这些视频,甚至会对这些并不完整的视频记忆深刻。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是指人们对那些尚未处理完的事情会比那些已经处理完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材料二:在抖音APP平台上,一些涉及危险、整蛊的视频也不在少数。比如,有用户分享高难度动作瞬间的视频,也有用户分享趁人不注意抽凳子整人,或者用刀背劈红酒等可能使人受伤的视频,但均未看到安全标注提示。

    材料三:2018年3月1日至3月31日,抖音平台累计清理27231条视频,8921个音频,89个挑战,永久封禁15234个中小学生注册的账号。2018年4月10日,抖音正式上线“防沉迷系统”。2018年5月6日,抖音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广大用户代表和专家学者面对面地研讨拟定《抖音社区公约》。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介绍了抖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指的是什么现象?请在材料中用“ ”画出来。

    【3】判断下列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

    (1)在抖音APP平台上,一些涉及危险、整蛊的视频也不在少数。比如,有用户分享高难度动作瞬间的视频,也有用户分享趁人不注意抽凳子整人。______________

    (2)2018年3月1日至3月31日,抖音平台累计清理27231条视频,8921个音频,89个挑战,永久封禁15234个账号。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参与拟定《抖音社区公约》,你会提出什么建议?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请写出两条。

    (1)根据“提建议”这一阅读目的,应重点阅读材料_______和材料_______这两则材料。

    (2)我提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给老师的一封信

    亲爱的顾老师:

    大家都说,一位好老师的恩情可以让他的学生一辈子感激不尽。是啊!我是您亲手栽种的桃李中的一棵,我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

    7岁那年,开学的第一天,妈妈牵着我的手把我送进学校。第一个迎接我的是您顾老师。“顾老师”,这是多么美好的称呼啊!您微笑着,把我领进教室。您是那么亲切,使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您。以后我最爱上您的语文课,因为您总有办法让我们认清拼音字母那一张张陌生的脸,神奇地把它们变成一个个熟悉的音节;也总有办法叫那些方块汉字排成队,让我们念动听的儿歌,读有趣的故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和班上一些同学一样,强烈地爱上了写日记。在万物复苏的季节,您带我们到野外去找春天。我们听着小鸟的欢叫,闻着小草的芳香,感受着阳光的温暖,当然也带回了写日记的灵感。老师,您真像童话中的仙子。您这儿一指,那儿一点,我那平平淡淡的日记就充满了生机。日记中长出了小草,开出了小花,小鱼儿在里面欢快地游。日记中有我为小鸟出世发出的笑声,也有我因小兔的死流下的眼泪……

    老师,这一切也许您已经忘了,因为您为学生做得太多太多,而我却永远忘不了。在几十年漫长的岁月里,谁也说不清您为学生付出了多少心血,谁也数不清您为国家培养了多少人才,只有您头上的银丝和眼角的皱纹是您辛勤耕耘的见证。此刻,我仿佛看见其中一根头发是为我而白的,一丝皱纹是为我所生的。

    花儿以它馥郁的芳香,作为对哺育它的大自然的回报。我就以我学习上的进步向您表示感谢吧!

    祝您青春常在。

    您的学生:露露

    6月10日

    1照样子写出描写春天景象的四字词语。

    万物复苏  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读短文填空。

    (1)加点的“桃李”比喻________,我们常用“________”形容老师的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2)花儿用__________作为对大自然的回报;文中的“我”用__________向老师表示感谢。

    3读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因为您总有办法让我们认清拼音字母那一张张陌生的脸,神奇地把它们变成一个个熟悉的音节;也总有办法叫那些方块汉字排成队,让我们念动听的儿歌,读有趣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也说不清您为学生付出了多少心血,谁也数不清您为国家培养了多少人才,只有您头上的银丝和眼角的皱纹是您辛勤耕耘的见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封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网购:其实不够“绿”

    英国媒体于6月3日公布的市场调查显示,网上购物发展迅猛。低价、便捷、环保,是多数消费者青睐网购的主要原因。不过,网购只是“看起来节能、环保”。因为这背后是大量的计算机数据处理中心。数据中心不仅是能源消耗大户,碳排量也相当惊人。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如此描述那些负责处理网络交易的数据中心:“仓库里堆满终日嗡嗡作响的电子装备,尤其是那数千台拥有强大数据处理能力的服务器。(目前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占地面积相当于6个足球场,里面的服务器达8万台之多。”

    美国环保署的统计结果显示,这些数据中心一年耗电量占全国总量的1.5%,价值45亿美元,比全美所有彩色电视机的耗电量还高,相当于580万个普通家庭的用电量。

    除了耗费电能,网上购物还会增加数据中心服务器的二氧化碳排量。麦肯锡的调查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数据中心一年的二氧化碳排量比阿根廷或荷兰一个国家的碳排量还高。如果数据中心以现有速度扩大规模,到2020年,这个行业的碳排量将增加4倍,达到6.7亿吨,其“不绿色”程度将超过航空业。

    【1】阅读短文,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目前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占地面积相当于6个足球场,里面的服务器达8万台之多。(____

    (2)根据美国环保署的统计,这些数据中心一年的耗电量比580万个普通家庭的用电量还要多。(____

    (3)“除了耗费电能,网上购物还会增加数据中心服务器的二氧化碳排量。”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____

    (4)到目前为止,网购的“不绿色”程度已经超过了航空业。(____

    【2】题目《网购:其实不够“绿”》中的“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网购不够“绿”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网购”怎么看?请说出你的观点,并简要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撒哈拉的变迁

    ①“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大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气候奇热,人迹罕至。

    ②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渐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

    ④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从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

    ⑤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1】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描述了“撒哈拉”的样子( )

    A.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

    B.处于一个绿茵时代

    C.丰腴的沃土

    D.植物枯萎退化

    【2】对文中画线处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句是( )

    A.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把大量水分带到了撒哈拉。

    B.撒哈拉大草原在湿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变成了大沙漠。

    C.撒哈拉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

    D.撒哈拉降下的雨水越来越少,江河湖泊日渐干涸。

    【3】下面哪一项不是造成“撒哈拉”变成沙漠的原因?( )

    A.乱伐森林

    B.自古就是不毛之地

    C.“季风雨”的变化

    D.践踏植被

    【4】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 )

    A.沙漠——青葱草原——稀树草原——干旷草原

    B.青葱草原——稀树草原——干旷草原——沙漠

    C.稀树草原——干旷草原——沙漠——青葱草原

    D.沙漠——青葱草原——干旷草原——稀树草原

    【5】“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承接上文

    B.引起下文

    C.承上启下

    D.点明中心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你知道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

  • 16、句子训练营。(12)

    1)它们怎么逃得那么快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边给它喂食边对它亲昵地说着话。(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松鼠爱吃甜食。(扩句)

     

    4)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为嘎羧送行。(缩句)

     

    5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联合国将每年的 六月五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如果让我给学校刚建成的漂亮的花圃设计一个标语,提醒大家要爱护花草,我会这样设计: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

    改为字句:  

    2.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

    改为反问句:  

    3.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仿写一句话:  

     

  • 18、将下面的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1)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这不是院中的丁香的香气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最爱看的一个电视栏目是“人与自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的家乡是湖北武汉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枫叶红透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校不远处的书摊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微风轻轻地吹着我的脸颊。(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忽然,雷阵雨来了,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像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学作文。

    假如有一天,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来到了一座神奇的城堡。这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发挥你的想象写一篇习作。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表达流畅,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