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苏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按拼音写汉字

    wǎn____留 hú lún_____ zǎo_____

    gǎo_____好 huǎng_____惚 冰shuāng_____

    xiáng_____细 流shì_____ 文zhāng_____ ké sòu_____

  • 2、多音字注音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

    2.蛇类曲折爬行的样子,曲折延伸。   (   )

    3.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   )

     

  • 4、你写出不同长河中使用的敬词或谦辞。(限用二字词) 

    1、邀请朋友到家中做客,你可以说:我在家_______你的到来。 

    2、请别人阅读自己的作品,应谦虚地说:请您多提宝贵意见请您 __________________ 

    3、询问长者年龄,应尊敬地问:您老人家______________  

     

     

  • 5、数字猜成语

    333 555______ 1/2______

    125678______ 5/4______

    124356______ 5 10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结合语境给划线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 

    凉月如眉挂柳湾。___

    A.圆圆的月亮。     B.新月。

    越中山色镜中看。___

    A.越过中间。     B.周代诸侯国名。

    ③兰溪三日桃花雨___

    A.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B.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2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 

    ①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_________________

    ②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的正误。 

    ①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___

    ②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___

    ③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___

    ④“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___

  • 7、阅读。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2】用“/”划分朗读停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解释下词语的意思。 

    莺啼:___________

    四百八十:__________

    楼台:__________

    【4】下列选项中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D.这首诗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5】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日积月累。(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3】解释下面的词语。

    寻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一)燕子去了,有的时候;杨柳枯了,有的时候;桃花谢了,有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满分5 manfen5.com

    (1)按原文填空。

    (2)“枯”是( )结构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枯”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失去水分。②没有生趣;枯燥。③肌肉干瘪。“杨柳枯了”的“枯”应取第(   )种解释。

    (3)短文中应加的正确标点是()(只填序号)

    A ,??,?  B :??:?

    C 。??。?D !??!?

    (4)画线句子是一个句,这句话是说“什么都可以再有,只有”。

    (5)请你写出下面句子的含义:“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精彩赏析阁。

    小岛远离大陆,没有蜜蜂,也没有别的昆虫。西瓜花没授粉,当然结不了瓜。经他一说,大家才明白了。今年瓜秧开了花,他们仔仔细细地给每一朵雌花都进行了人工授粉。小瓜果然结了不少,水灵灵的,真惹人喜爱。谁料一阵暴雨过后,巨浪扑上了小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后来一检查,只有大石头后边的一根瓜秧上,还残存着一个小瓜。他们像抚养婴儿似的照看着这个小瓜,浇水,施肥,一点也不敢马虎。奇迹终于出现了,这个岛上成熟了第一个西瓜。

    (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远离( )  喜爱( )  马虎( )

    出现( )  明白( )  残存( )

    (2) 画线句子把______比作______。战士们是怎样照看这个小瓜的?试着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 通过读这一段话,你懂得了什么?

     

     

  • 11、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和感情

    (1)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了一朵沙漠玫瑰。沙漠里怎么会有玫瑰?我把沙漠玫瑰拿在手里一看,原来是一把枯萎的干草,很难看。

    A. 文中的问句是

    (反问句  疑问句  设问句)

    B.这段话写出了作者的( )心情。

    (2)我们欣赏它,是因为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我们赞美它,是因为它蕴藏着绿色的生命。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可多选

    A写出了我赞美沙漠玫瑰惊人之美的理由:出生于恶劣环境,却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

    B作者直抒胸臆,热情赞美了沙漠玫瑰的美

    C这句话用到了排比的修辞,写出了自己喜欢沙漠玫瑰的原因。

     

  •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记忆;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养育我们的子子孙孙。河水运载我们的木舟,木舟在永流不息的河水上穿行,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

    1展开想象,仿写句子。例: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

    ________________

    2印第安人的心中,溪流河川中的不仅仅是水,更是________,由此我感受到________

    3在选文中找出河水给人们带来的好处的句子。________

  • 13、阅读题

    一《城南旧事》

    我重新坐正,只好看赶马车的人狠心地抽打他的马。皮鞭子下去,那马身上会起一条条的青色的伤痕吗?像我在西厢房里,撩起一个人的袖子,看见她胳膊上的那样的伤痕吗?早晨的太阳,照到西厢房里,照到她那不太干净的脸上,那又湿又长的睫毛一闪动,眼泪就流过泪坑淌到嘴边了!我不要看那赶车人的皮鞭子!我闭上眼,用手蒙住了脸,只听那得得的马蹄声。

    太阳照在我身上,热得很,我快要睡着了,爸爸忽然用手指逗逗我的下巴说:

    那么爱说话的英子,怎么现在变得一句话都没有了呢?告诉爸,你在想什么?

    这句话很伤了我的心吗?怎么一听爸说,我的眼皮就眨了两下,碰着我蒙在脸上的手掌,湿了,我更不敢放开我的手。

    妈妈这时一定在对爸爸使眼色吧?因为她说:

    我们小英子在想她将来的事呢!……”

    什么是将来的事?从上了马车到现在,我这才说第一句话。

    将来的事就如英子要有新的家呀,新的朋友呀,新的学校呀,……”

    从前的呢?

    从前的事都过去了,没有意思了,英子都会慢慢忘记的。

    1这段文字选自小说《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第一自然段中撩起一个人的袖子,这个人是 ,“的伤痕是 打的,目的是教训她,让   。“的亲生母亲是 父亲是   在英子的帮助下,她们通过脖子上的 而相认,这对母女的最终结局是  

    3划线句子中,英子为什么变得一句话都没有了呢?她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从前的事是什么 你觉得小英子会忘记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童年时代,你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请简要说说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现代文阅读。

    木棂窗纸上的夕晖

    林少华

    ①偶尔我也有聪明的时候:把本应是主卧室的大房间用作书房,闭上眼,总统套间不也qī hēi一团?

    ②书房角落原来放一个小沙发,二十年坐下来,把个沙发活活坐成了沙抗,坑里足以栽一棵中等椰子树。下午快三点的时候,日影西斜,正好斜在两扇木棂西窗半透明的窗纸上——“窗外落晖红”。每当红到四点,歪在床头看书的我哪怕再入迷,也必定把书放下,抬头盯视窗纸上的落晖:始而落晖满窗,继而大半窗,再而半窗、小半窗、一缕、半缕,最后变成左上角淡黄色的一吻。整个全程恰好十五分钟。

    ③一天二十四小时,唯独这十五分钟如此鲜明地演示阴与阳的变化、如此完整地刻录余晖告别的身影。注视之间,我认定这是单单为了我的十五分钟——它总是让我想起遥远的故乡,想起故乡夕晖下的外婆,想起外婆那永远忙碌的身影……记得上初一那年暑假,我拎着两斤名叫糟子糕的老式蛋糕去外婆家替母亲看望外婆。到外婆家已是黄昏时分。外婆问饿了吧?随即打开土黄色草纸包,小心拿起一块糟子糕递给我。那是我出生十几年来第一次吃这么香的东西,简直从脚后跟一直香到头发梢。

    ④在外婆家住了好几天。一天傍晚,夕晖从木棂窗斜射进来,斑斑驳驳落在迎窗的炕席上,也落在有些佝偻的外婆身上。外婆从炕柜里拿出针线篓,又掏出好些布块儿和棉絮什么的……当时我正坐在炕沿上侧身看墙上糊的《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的话”——肯定是同上初一的表姐糊的。外婆叫我小名,要我把线穿进针眼里。“老了,姥姥老了,眼睛花了,不中用了……”外婆喃喃地自言自语。我问外婆做什么,外婆说给你做一件棉坎肩。说罢停了一会儿,“不是给你做,是帮我闺女做啊,我那闺女……”外婆低着头,声音越来越低。接着,外婆把那些布块儿铺在炕上,大致铺成坎肩形,拿起剪刀,又拿起针线……

    ⑤外公去世早,我没见过,不知长什么样。外婆出身大户人家,和外公没有儿子,只我母亲这一个女儿。家境还好,母亲……少女时代的母亲相当漂亮——在伪满时期念过书,学过作为“奴化教育”的日语。嫁给我父亲后,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生我那年母亲才二十岁,接下去是我两个弟弟、三个妹妹。不说别的,光这六个小孩儿就掏空了母亲的青春、母亲的身体、母亲的一切。母亲所以打发我来看望外婆,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是没有一条能穿出家门走亲戚的裤子。

    ⑥外婆能不知道吗?可知道又能怎么样呢?外婆因没有儿子,外公去世后过继了外公弟弟的儿子,我叫他大舅。舅母去世那年,大我一岁的表姐刚刚满月,由外婆屎一把尿一把拉扯大。表姐上面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一家子吃喝拉撒都靠外婆一个人忙活。我大舅毕竞不是她亲生儿子,表姐她们自然也不是亲外孙女。外婆的处境可想而知——给我做坎肩都是趁大舅去生产队干活和表姐不在的时候做的,还特意叮嘱我“可别告诉你表姐她们……”

    ⑦那件棉坎肩穿了多少年呢?至少,去省城上大学时还穿着,像温暖的夕晖一样陪我度过了四个寒冷的冬天。

    ⑧外婆早已不在了。夕晖还在。

    ⑨是的,书房木棂窗纸上那十五分钟夕晖,绝对是为我出现的夕晖、仅仅属于我的夕晖……(有删节)

    【1】看拼音写汉字:

    qī hēi一团( )( )

    【2】根据上文内容,为外婆梳理她的人生图谱:

    儿时,大户人家衣食无忧→____________夫死,过继丈夫弟弟的儿子__________老了,为外孙做棉坎肩想方设法为女儿减轻生活重担

    【3】第③小节画线句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联系本文分析一下其效果:

    它总是让我想起遥远的故乡,想起故乡夕晖下的外婆,想起外婆那永远忙碌的身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省略号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它总是让我想起遥远的故乡、故乡夕晖下的外婆、外婆永远忙碌的身影……

    B.外婆从炕柜里拿出针线篓,又掏出好些布块儿和棉絮什么的……

    C.接着,外婆把那些布块儿铺在炕上,大致铺成坎肩形,拿起剪刀,又拿起针线……

    D.是的,书房木棂窗纸上那十五分钟夕晖,绝对是为我出现的夕晖、仅仅属于我的夕晖……

    【5】第⑨段“是的,书房木棂窗纸上那十五分钟夕晖,绝对是为我出现的夕晖、仅仅属于我的夕晖……”请结合加点词语,说说结尾段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用关联词语连接句子。

    星期天,我们都在一起复习功课。我去他家。 他来我家。

    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句子。

    1竹子的品格体了我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灵鸟上叫。(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香。(成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十五的月亮很。(成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完下列句子。

    (1)她大眼瞪着 很委屈地说 别羞 大姐姐 我也是女孩儿(给句子加上标点)

    (2)他的小嘴撅起来。(改为比喻句)

       

    (3)火辣辣的太阳晒红了高粱,蒸黄了枫叶,烤焦了盘山公路。(仿写排比句)

       

    (4)啊,真是菊花茶,甜甜的,带着一股花的馨香。

    (改为感叹句)  

    (5)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改成第三人称)  

    (6)把原句改成下面的句子行吗?为什么?

    原话:该要的钱,一分不能少;不该要的钱,一分不许多。这是找你的 4 角钱。每碗茶 1 5 分钱。

    改后:这是找你的 4 角钱。每碗茶 1 5 分钱。

       

     

  • 18、按要求,写句子。

    1)当时足球被称为。(改为字句)

    2)他一边使劲地踢骨头,一边不停地咒骂。(用加下划线词语写句子)

    3)飞机不得不改到另一个小城市降落。(改为肯定句)

     

  • 19、老师对我说:你去关灯,我来关窗。(把直述句改成转述句)

     

  • 20、1.按要求写句子。

    (1)小鸟玲珑娇小。(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一句关于兴趣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写作

    书承载着文化,传递着知识。如果你变成了一本书,在你的“一生”中将会遇到什么样的小主人?你和他(她)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以“我是一本书”为题,展开想象,写一篇习作。

    要求:语句通顺,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