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开封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先补充词语,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把序号填写在句中的横线上。

    A________舞  B余音____  ____  C____  ____如生

    D________水  E妙笔____  ____  F____  ____之音

    今天我去听了一场音乐会,那美妙的音乐堪称是________,时而高山流水之壮丽,时而小溪潺潺之悠闲,听后有________三日不绝之感!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 )

    (2)私下里小声交流。 ( )

     

  • 3、对号入座(选出省略号的正确用法)。

    ①表示心理活动时断时续;②表示列举的省略;③表示说话结结巴巴;④表示语意的跳跃。

    1.“我嘛……缝缝补补……”(  

    2.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3.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4.“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 4、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并试着写一个环保宣传标语。

    (1)善待地球就是

    (2)   就是拯救未来。

    (3)但存方寸地,  

    (4)有限的   ,无限的  

    (5) 自然资源,   生命绿色。

    环保宣传标语:  

     

  • 5、运用所学知识填空。

    1.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___,诗中飞将军指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故址在今____________

    3.看见奔腾不息的黄河之水,此刻,我联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君子之修身,内正_______,外正___________

    5.“岁寒三友__________,我最欣赏________,我还能写出赞颂它的精彩诗句或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①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注释】①长缨:这里指革命武装。诗歌写于1935年红军长征胜利之时。

    【1】想象“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描绘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诗中画“ ”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强调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坚定红军长征必胜的信念。

    B.强调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C.说明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心,敢于勇攀长城才能算是好汉。

    D.长城是我国的名胜古迹,好汉都应该去攀登一下。

    【3】《七律·长征》和《清平乐·六盘山》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写的是群山,而后者写的是一座山。

    B.前者赞颂了红军的革命乐观精神,后者表达了要热爱运动的感情。

    C.前者写山是为了描绘祖国河山的美好,后者写山则是突出山的高而陡。

    D.前者写山是为了突出山多而翻山越岭的艰难,后者写山则是为了突出它是长征途中的一个里程碑。

  • 7、材料。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外,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1】在上面的横线上,补写这首词缺的句子。

    【2】读词的上阕,我们可以知道词人辛弃疾伴着清风夜行于黄沙道中,看到了____________,闻到了__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人们对____________的谈论。

    【3】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江月”是题目。

    B.“夜行黄沙道中”的“夜”是地点,“黄沙道”是时间,“行”交代了事件。

    C.从“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一句可以看出,词人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D.词的下阕中“见”的意思与“现”相同,应读作xiàn。

  • 8、填空。

    1.《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   )写的一首( )诗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中平明的意思是(   );诗最后一句的意思是(   这首送别诗实际上是表明诗人(     )的品质

    2.《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令是    ,地点是     ,景物是         ,这样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一双黑布鞋

    夕阳在枪声中跌落,暮色渐渐浓酽起来。红军中有许多人负了伤,他们被白匪兵包围了。

    侦查员回来了。胸口一个弹孔,身后是一条血路,乌黑地延伸在惨白的月色里。他是爬着回来的。他就躺在那块冰冷的岩石上,已是弥留之际,然而眼睛终是不闭。“放心去吧!你娘的后事有我……”他的堂弟涕泣着说。没有反应,那眼睛还睁着,有很多人安慰他,然而,他茫然暗淡的眼睛却顽固地睁着,睁着……

    “是入党问题吗?”指导员低声问连长。连长铁青着脸,摇摇头。他默默地蹲下去,脱掉了套在侦查员脚上的那双黑布鞋。他的眼睛闭上了,尽管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是那颗年轻的痛苦的心显然是要安息了,战士们比血更宝贵的眼泪流下来了。是的,这是全连唯一的一双鞋,只有执行最特殊任务的人才有资格穿。

    【1】短文以__________为顺序,以________为线索,其中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

    【2】侦查员的眼睛为何顽固地睁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侦查员和《灯光》中的郝副营长有什么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侦查员还活着,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毛主席用强有力的声音向全世界发出(       )的xuān gào,中华民族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随着马宝玉第一个跳下悬崖,狼牙山上响起(       háo mài的口号声;当老支书用shā yǎ的嗓音喊出“党员排在后边”,(       )的人们立刻按照顺序排队;贝多芬按下qín jiàn,即兴创作了《月光曲》,使盲姑娘陶醉其中;金黄的圆月下,广阔的瓜地里,xiàng带银quān的闰土是那么自由快乐……同学们,让我们沉浸在课文中,感受语文带给我们的魅力吧!

    【1】根据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2】从下列每组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入文中括号内。

    ①A.庄严   B.严肃        ②A.壮观   B.壮烈        ③A.凌乱   B.惊慌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是(       

    A.立(yì)

    B.崖(xián)

    C.音(sǎng)

    D.陶(zuì)

    【4】下列句子中“陶醉”与文段中“陶醉”表达情感不同的是(       

    A.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的胜利中,因为自然都会对人类进行报复。

    B.初冬时节,黄山绚丽多姿、五彩斑娴的美景令人陶醉。

  • 11、吐“火”求生的喷火鱼

    ①入夜,月朗星稀,一般客轮行驶在风平浪静的大西洋。忽然,客轮左侧的洋面上火光闪闪。空无一物的洋面怎么会有火光?一时,客轮上的旅客有人尖叫,乱作一团。经验丰富的船员赶紧安抚大家:“大家不要慌,这不是什么鬼怪,是一群喷火鱼在为大家表演喷火。”

    ②鱼还能喷火?天方夜谭吧!其实,海洋里还真有喷火鱼这种生物。喷火鱼又叫天竺纲,喜欢吃介形虫。喷火鱼看起来也就是一条平平常常的小鱼,但有时会玩“魔术”,先是全身透亮,接着嘴巴一张,一团蓝色的火焰就喷了出来。

    ③所谓水火不容,生活在水里的喷火鱼“火”从何来?渔民说它是神的化身,所以无所不能。可网民却有别的说法,网民说喷火鱼平时从所吃的食物中提取一些含有磷的物质贮存在体内,当遇到敌人时,就把这些东西吐出来,形成火焰,把敌人吓跑。这两种说法显然都不靠谱。世上无神早就有了定论,渔民说喷火鱼是神不过是他们心中的一种愿望罢了。而网民说喷火鱼体内存磷,更是无稽之谈。磷燃烧是需要氧气的,水中何来氧气?如果磷自燃不需要氧气,喷火鱼体内存磷无异于自杀。

    ④那么,喷火鱼喷火到底是怎么回事?人们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了喷火鱼只有吞吃介形虫时才会喷火。介形虫是海洋里一种很小的有特异功能的甲壳类生物,它体内有神奇腺体,能产生含荧光素和荧光素酶的两种液体,这两种液体一相遇,就会发出耀眼的蓝光。介形虫生命受到威胁或被别的动物吞下时,就会喷出这两种“神液”,发出蓝色的光,吓坏敌人,趁机逃生。

    ⑤于是,喷火鱼为什么会喷火就真相大白了:喷火鱼把介形虫吃进去时,介形虫就会喷出能发光的液体,把体长只有20厘米左右的喷火鱼照得像个透明的蓝色小灯笼。在海洋里,像喷火鱼这样的小家伙,很容易成为别的动物的美食。而当它自身被介形虫“点亮”时,它便更容易引起天敌的注意,就不得不吐出到嘴的“肥肉”,以免“引火烧身”,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喷火鱼能从食物中提取含有磷的物质贮存在体内。

    B.喷火鱼喷的不是火,而是会发光的介形虫。

    C.当喷火鱼被介形虫“点亮”时,它便不容易引起天敌的注意。

    D.介形虫生命受到威胁或被别的动物吞下时会发出紫色的光。

    【2】短文第④自然段中“人们经过长期观察”中的“长期”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3】第⑤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①那天路过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

    ②白河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地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片片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③“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我撑篙,喊一声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活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④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采回来的莲蓬先出里面的莲子,莲蓬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

    ⑤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⑥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泥里的莲藕了。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蛭,莲花的梗则长满了刺。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可见得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

    ⑦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荷花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节选自林清玄的《人生最美是清欢》,有删改)

    (1)阅读全文,填写种莲人收获时节的忙碌过程。

    摘莲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4自然段,结合加点的部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完成填空。

    ①句中详细描写了采莲的时间,这样写的用意是:____________

    ②句中加点的“挖”和“剥”两个动词,细致地写出了____________

    (3)读了本文,联系生活,我们发现莲这种植物浑身都是宝:莲花可以______,莲蓬可以______,莲子可以______,莲心可以______,莲藕可以做菜。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白河镇的莲花美景。

    B.作者引用《采莲谣》这首童谣,表达了采莲过程的轻松和快乐。

    C.“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这句话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突出了农民采莲的辛劳。

    D.文章的最后一句呼应题目,升华主题,告诉我们不需要通过诗歌来赞美莲。

    (5)读了短文,说说你由“莲”或“采莲人”联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根据所给材料,完成练习

    空气质量

    指数

    空气质量

    指数级别

    空气质量

    指数类别

    对健康的影响

    0~50

    一级

    空气质量令人满意,各类人群可正常进行户外活动

    51~ 100

    二级

    空气质量可接受,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应减少户外活动

    101~ 150

    三级

     

    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轻度污染统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间、高强

    度的户外锻炼

    151~ 200

    四级

    中度污染

    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一般人群适量减少户外活动

    201~ 300

    五级

     

    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肺部疾重度污染病患者应停止户外活动,一般人

    群减少户外活动

    >300

    六级

    严重污染

    儿童、老年人和病人应留在室内,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

    【1】某天的空气质量指数是158,对老年人来说,正确的做法是(               )。

    A.正常进行户外锻炼。

    B.减少户外锻炼时间。

    C.避免长时间户外锻炼。

    D.停止户外锻炼。

    【2】学校拟定12月1日开展“迎新长跑”活动,当天的空气质量指数是118。根据以上信息,你对学校开展此项活动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

  • 14、拓展阅读实训

    四只可爱的小狗

    在我奶奶家的小区。剑林丛里有四只可爱的小狗,他们受到了人们的关爱和喜欢,并与它们和谐相处。

    2月3日天气格外冷,五(2)班的张文琦同学一个人走在小区的路上,突然听见“傲.傲”的声音。他以为听错了,可是过了一些时间,声音又出现了。于是张文琦循声找去,原来声音是从剑林丛里传来的,他扒开叶子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里面有四只小狗在里面,他凑近一看其中两只是淡棕色的,一只是黑色的,另一只是黑白相间的。浑身油光光的皮毛。翘着小小的尾巴。身子胖乎乎的,十分惹人喜爱,没过多久引来了不少人。大家都很喜欢同它们玩。并拿好吃的东西给它们吃我奶奶就把家里的糖醋排骨拿下去给它们吃。它们的牙齿没有劲只好用舌头舔尝尝味道。

    四年级的王同学把他家里的牛奶给它们喝。我用一次性杯子做了个小杯子放牛奶。第二天邻居家的大哥哥将自己吃剩的木片便当给它吃小狗吃得津津有味,可爱极了。四只小狗吃好了以后就互相逗着玩、有的在地上打滚、有的互相咬打架。可好玩了狗妈妈也时不时的给小狗们喂奶。狗爸爸就在剑林丛旁不远处躲着,真是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啊!没几天其中两只小狗被人领走了…………

    这四只可爱讨人喜欢小狗都被人领走了。我想小狗的主人一定很喜欢它们。我只能默默的为它们祈祷。祝它们一生平安,快乐。

    1按照文章内容补充。

    ( )皮毛   (   )尾巴   (   )身子

    2写出划线词语的近义词。

    剑林丛里有四只可爱( )的小狗,他们受到了人们的关爱( )和喜欢,并与它们和谐( )相处。

    3为什么作者“只能默默的为它们祈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中划线句子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一写你眼中小狗的可爱、有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我知道这件事非常重要,只是实在没有时间来处理。(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大厅里安静极了。

    改写成夸张句:  

    (2)赖宁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调整词序,不改变原意:  

    (3)看到美国轰炸我驻南大使馆的暴行,我不能无动于衷。

    改成反问句:  

    (4)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5)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缩句:  

     

     

     

  • 17、正月过后,闰土必须回家去。(改为双重否定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1)想想前线的战士们,我们还有什么缺点舍不得丢掉。(改成陈述句)

     

    (2)几只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改成拟人句)

     

     

  • 19、给句子换个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1)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根据“大方”的不同意思各写一句话。

    ①表示不小气: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示不拘束: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文中提到多处风景名胜,你能写出下列与之有关的诗句吗?

    桂林:

    西湖:

    庐山:

    长江:

    你还知道祖国有哪些风景名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