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______
②看到老班长在吃鱼骨头,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______
③童年是一幅画,童年是一首诗,童年是一支歌。______
④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______
⑤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不知不觉已到六年级,一路走来难免跌跌撞撞,可能有过jīng huāng( ),可能有过失败,但要相信所有挫折都是岁月kāng kǎi( )的馈赠,它将是我们人生中的重要jīng lì( )。
3、认字标音。
遭( )寥( )
4、按要求完成练习。
( )( )有词 别出( )( )
迥( )( )同 化为( )( )
【1】把词语补充完整。
【2】与第一个词结构相同的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 )与第三个词意义不相近。
A.天壤之别 B.大相径庭 C.截然不同 D.不尽相同
【4】“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完全失去。”其中的画线部分可以用上面的“___________”来替换。
5、读古文《唐雎说信陵君》,比较下面句中“之”的用法与意义的不同。
(1)臣愿君之忘之也。(______) (2)辍耕之垄上。 (_______)
(3)怅恨久之。 (______) (4)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________)
6、阅读。
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天净沙·秋》
【1】这两首小令的曲牌名是___________,都押______韵。
【2】《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天净沙·秋》却没有悲凉的情绪,曲中“__________”一句使全曲静中有动,“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色彩鲜明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美景。
【3】判断对错。
(1)《天净沙·秋思》中,作者写的是游子背井离乡的羁旅之愁,感情惆怅而落寞。全曲仅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
(2)《天净沙·秋》是由悲到喜,写出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7、古诗鉴赏
江南春
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
【1】补全诗句。
【2】这首诗是____代诗人____所著。他与李商隐并称为______,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你还曾学过他的《_______》。
【3】“南朝四百八十寺”一句中,你如何理解“四百八十”这个数量词,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江南春》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又表达了诗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请你说一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七律长征》完成后面的题目。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万水千山只等闲”,其中五岭山脉和_________山是“千山”的代表,_________和大渡河是“万水”的代表。
【2】读“大渡桥横铁索寒”时语气要_________一些;以表达对牺牲战士的沉痛缅怀之情。
【3】诗的最后一句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_________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最后的胜利,这从诗中的“_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
【4】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只等闲”表现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B.颔联和颈联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C.“逶迤”“细浪”“磅礴”“泥丸”突出了长征路上的艰难。
D.尾联是全诗的高潮,“喜”字包含了越过岷山就脱离了长征途中最艰苦的雪山草地,开始了新局面的欣喜,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云崖”,原来是“悬崖”,后来才改成“云崖”。你觉得这样修改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我能行。
赵一曼
“九一八”事变以后,赵一曼被派到珠河中心县委,在那里她积极发动群众,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斗争。
1935年秋天,为牵制敌人的兵力,赵一曼的部队在滨绥铁路北边的一个山沟里被敌人包围。赵一曼和战士们经过一整天的血战,击退敌人多次进攻,但终因寡不敌众,弹药不足而失败。赵一曼身负重伤,被敌人俘虏。由于她伤势很重,敌人怕她很快死去,便连夜进行审讯。敌人问不出口供,就用马鞭子抽打她的伤口,但她坚强不屈,怒斥敌人,毫不动摇。敌人并不死心,为了得到她的口供,把她送到医院治疗。在医院里,她耐心地对护士和看守进行宣传教育,终于把他们争取到自己一边。1936年6月28日,她与护士和看守一起逃了出来,不幸又被敌人追捕回去。敌人用各种酷刑折磨她,但她始终没有泄露一点党的机密。敌人从赵一曼嘴里得不到任何东西,决定把她押解回她曾经工作过的珠河。在从哈尔滨开往珠河的火车上,赵一曼给自己的儿子写下了遗书。1936年8月2日,在黑龙江省珠河,赵一曼被敌人杀害,那年她才31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一曼的名字传遍全国,她的事迹被拍成电影,她的光辉形象也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1】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赵一曼为了大局,勇于牺牲,这是英勇无畏的表现。___
②赵一曼明知寡不敌众,还和敌人硬拼,这是自不量力的表现。___
【2】读了本文,我认为赵一曼是个 的人。(多选)
A.刚愎自用
B.坚强不屈
C.机智过人
D.运筹帷幄
10、课外阅读。
欣赏是一种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猎时,无意间在松林中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 )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 )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他,对他钟爱有加。
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是由姑母一手抚养长大的。为了走出生命路途中的泥泞,作者刚跨出校门便去高加索部队当兵。屠格涅夫听闻后产生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很大的轰动,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 )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 )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他本来是因为生活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并无当作家的想法。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让他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他一发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学家。他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的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在文章的最后,他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写的这句话,竟影响了这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我想,我为什么除了做小偷,就没有想过做正当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与欣赏对立的是漠视与诋毁。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信”的解释有:①音信,信息;②信用;③书信;④听凭,随意。给下列加点的“信”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姑母写信( ) 信笔涂鸦( )
言而有信( ) 通风报信( )
【3】解释下面的词语。
(1)钟爱有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脱胎换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画线的句子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写了两个故事,请用简短的文字加以概括。
故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快乐阅读,我能行:
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狼吃鹿看起来残忍,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而罗斯福下定决心要保护的鹿,一旦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也就是说,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1】分别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残忍——( ) ( ) 糟蹋——( ) ( )
【2】解释文中画横线的词。
罪魁祸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狼也“也是森林的保护者”?在选段中的找出相应的句子画上横线。
【4】从选段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在凯巴伯森林入口处竖一块警示牌,你认为可以在上面写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在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呀!有一天,一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唯一、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运水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能力,迅速冲上公路,军车紧急刹车。老牛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主人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身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凉。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战士说:“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约三斤),放在牛面前。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丘背后跑出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这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境的贫穷困窘,想起了我那至今在乡下劳作的苦难的母亲,不禁流下了滚滚热泪。
【1】给短文取个恰当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不可思议:_____________僵持: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过渡句,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5】运水战士和司机为什么哭?作者为什么流下滚滚热泪?
__________________
【6】你从老牛为小牛索水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①太阳落下去了,夜晚来临,老人感到寒冷,他望着满天的星星。他的那盏(zhǎn zǎn)哈瓦那鱼灯也不像从前那么亮了。那条鱼拖着老人的船在海上游了一夜,老人没想到,等待一场搏斗需要这么长的时间。第二天,当太阳再一次升起,老人又冷又饿,疲惫不堪。
② “我已经感到了你的力量,让我们面对面的斗一斗吧。我和你谁也没有帮手,这很公平。”
③“来吧,来吧,让我看看你是谁?呵呵……我知道你是谁;用你的大尾巴来拍碎我的船,用你那坚硬的长尾来刺穿我的身体吧!”
④但是它当真有这么大,这一圈兜到末了。它冒出水来,只有三十码远,老人看见他的尾巴露出在水面上。这尾巴比一把大镰刀的刀刃更高,是极淡的浅紫色,竖在深蓝色的海面上。它朝后倾斜着,鱼在水面下游的时候,老人看得见它庞大的身躯和周身的紫色条纹。它的脊鳍朝下耷拉着,巨大的胸鳍大张着。
⑤“我只有一次机会,这是生死搏斗,不是我杀死它,就是它撕碎我。”
⑥“来吧,冲着这儿来吧,让我们做一次临死前的最后决斗吧!我老了,没什么外力气,我跟你磨(mó mò)了三天,我等了你一辈子。老兄,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比你更大更沉着的鱼呢!来吧,我们都快死了,让我们看看究竟谁杀死谁?”
⑦那条大金挣扎着向老人的小船冲过来,它游得那么快、那么有力,坚硬的理就像一把利剑。
⑧老人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住了,他用软绵的双手努力握紧他的鱼又,将鱼举过头有密 他把鱼叉举到了不可能再高的高度。
⑨老人拼尽他最后的生命,将鱼叉扎(zhā zhá zā)入大鱼胸络后的鱼腰里。那解在空中高过老人的胸膛,老人扎中了大鱼的心脏。大鱼生机勃勃地做了一次最后挣扎(zhā zhá zā),它跳出水面,跃向空中,把它的长、它的宽、它的威力和它全部的美丽都展现出来。而后,轰然一声落入水中。
⑩老人赢了,他战胜了自己,战胜了大鱼,那条他一生都没见过的美丽的大鱼。那条鱼比老人的小船长出许多,老人强撑着快要瘫痪的身体,费了很长时间,才把小甚整在大鱼的身上。他不知道,应该让鱼带着他走,还是他带着鱼走。
⑪这时候,一群无所畏惧的鲨鱼正嗅着血迹,朝这里涌来,成群结队的鲨鱼向老人的战利品——那条系在船边的大鱼,发起了猛攻。那撕咬鱼肉的声音让老人再一次战栗起来,他重新拿起鱼叉,悲壮地站在船头,他决心捍卫他的战利品,就像捍卫他的荣誉。
⑫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打败的, , 。
【1】短文选自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请把第⑫自然段中的名言补充完整。
【2】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疲惫不堪——( ) 无所畏惧——( ) 生机勃勃——( )
【4】用精练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②③⑤⑥自然段都是老人的独白,请你也学着给大鱼写一段独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学习和生活中,你经受过困难的考验吗?请说出你自己一次战胜困难的经历。并说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上出示数据: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视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
【材料二】
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原因
①生活环境和饮食方式的重大改变,导致体力活动明显减少,加速了人体机能的退化,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
②隔代教育极大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健康,爷爷奶奶溺爱孙儿孙女是我国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北京70%的儿童接受着隔代教育。
③青少年承受巨大的考试和升学压力,学习时间长,睡眠不足,减少了体育锻炼时间。
【材料三】
《健康行为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时间:小学生9小时以上,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
【1】下列说法,下列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健康行为调查》显示,四分之一的男生是“胖墩”。( )
(2)青少年减少了体育锻炼时间的原因是承受巨大的考试和升学压力,学习时间长。( )
【2】【材料三】中加点字“近”可以去掉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以上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我们家( )没有什么名贵的花,( )常见的花却应有尽有。(填关联词)
(2)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使用的修辞方法)
(3)难道课文不是描写夹竹桃万紫千红,花期之长,韧性可贵吗?
(改为陈述句)
(4)难道课文没有抓住事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表达,展开充满情感的想象吗?(改为陈述句)
16、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明上河图》是幅画。(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被乡亲们乐于助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
(2)根据所给内容写一个夸张句。
例:谎言被揭穿,我很羞愧。
谎言被揭穿,我羞愧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们班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大家很高兴。
________
(3)根据提示仿写句子。
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示:稻谷低下沉沉的穗子,那是要教我们谦虚;蜜蜂______,那是要教我们______。
(4)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就心情“好”和“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
奔跑在田野间 走在公园里
心情好: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
18、鲁迅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面句子改为转述句。
(1)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你要照顾好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对班长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开展班会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照要求写句子。
1.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改为一句话,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展示。
生活中,人们每天都会扔掉很多的垃圾,并且把所有的垃圾混在一起,放在垃圾箱里,增加了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增加了处理成本,以及土地资源的消耗。现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写一份倡议书,倡议居民进行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