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义词
铭记( ) 窍门( ) 琢磨( )
2、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词语。
在万象更新的正月,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形式yán jùn( ),jīng huáng( )的人们被恐惧煎熬着,全民迅速进入fáng yù( )阶段,昔日繁华的大街空无一人,分外荒凉。
3、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春日》这首诗中描写春天生机勃勃、姹紫嫣红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竹节人》一文,如果要写竹节人制作指南,应该关注的内容是(______);如果要讲一个与老师有关的故事,应该关注的内容是(______)。
A.制作竹节人
B.玩竹节人给同学们带来的乐趣
C.“我们”投入地玩竹节人
D.老师没收竹节人、玩竹节人
(3)读《故宫博物院》一文,要了解太和殿需阅读(_____);要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参观路线需阅读(______);要了解太和门的历史,需阅读(______);要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开放区域,需阅读(______)。
A.材料四 B.材料三 C.材料二 D.材料一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不管什么文章,我们都要仔细地、逐字逐句地读。
B.在阅读时,要有目的意识,要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
C.在阅读之前,可以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D.与问题相关的内容要仔细阅读,必要时要多读几遍。有的段落和我们想要了解的问题关系不大,就不需要细读。
4、看拼音,写词语。
苞lěi( ) 苔xiǎn ( ) 插yāng( ) 甘zhè( )
pù( )布 yàn( )语 fèng( )隙 收gē( )
5、根据画线句子的意思写词语。
1.我的思念越过道路弯弯曲曲的小溪,升到高高的山岗上。 ( )
2.但林业工人那颗纯洁的心,却永远 冲洗、清除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 ( )
3.你一定还在睁大双眼,对可能发生的危险保持警觉着邪火出现的征象。 ( )
6、课内阅读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天净沙是_________,秋是__________。
【2】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副_______________图。
【3】文中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共______句,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来展开叙事抒情的。
【3】“万水千山只等闲”具体表现在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上,其中五岭山和______是“千山”的代表,______和大渡河是“万水”的代表。
【4】写五岭山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绝,诗中用的词是“______”;写乌蒙山高大雄伟,很有气势,诗中用的词是“______”,可逶迤的五岭山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______,气势磅礴的乌蒙山也只不过是______。
【5】诗的最后一句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______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最后的胜利,从诗中“______”一词中可以看出。
【6】《长征》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
A.赞扬了红军战士不怕死的精神。
B.表扬了红军战士非常乐观的精神。
C.赞颂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山川之美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翻译句子。请注意加点词需作出解释。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 作者陶弘景为南朝人,此文是他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B. “高峰”、“清流”两句,采用从仰视到俯视的视角来描绘山川之美。
C. “青林”到“竞跃”数句,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山川的生机勃勃。
D. “康乐”即其友谢中书,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友人共享这山川美景的心愿。
【3】下列各项是对字词的理解,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山川之美”与“实是欲界之仙都”中的“之”字用法完全一样。
B. “乱鸣”并不是“胡乱鸣叫”的意思,这里可以解释为“此起彼伏地鸣叫”。
C. “欲界”是佛教用语,指的是“我想要去的地方”,表达了作者的向往之情。
D. “与”本义为“赐予”,这里读作“yù”,可以理解为“置身于(其中)”。
9、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竭泽而渔
春秋时期,晋国同楚国在城濮(今山东濮县南)曾有一场大战。当时,晋国的兵力不如楚国,晋国的国君晋文公向大臣狐偃请教用兵的策略:“现在敌众我寡,对我们很不利,我们怎么做才能取胜呢?”
狐偃说:“用兵打仗并不排除‘欺诈’,您可以骗楚军上钩啊。”然后他讲了怎样利用欺骗的手段赢得战争的计策。
晋文公把狐偃的计策转告了雍季,征求他的意见。雍季借用浅显的例子说明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先把湖泊里的水排干,当然捉得到鱼,但是以后这里就无鱼可捉了。“欺诈”这种战术偶然用一次可以帮助取胜,但以后不能再用,毕竟这不是长远之计。
晋文公采纳了狐偃的计策,果然取得了胜利。战争结束,晋文公论功行赏,雍李在狐偃之上。有人觉得奇怪,以为文公赏错了。文公解释说:“雍季所说的,关系到百年大计;狐偃的策略,只是为了一时之利,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
【2】用直线在文中画出能解释“竭泽而渔”这一成语意思的语句。
【3】把词语补充完整。
一________之________ 百年________ ________ 论________行________
【4】判断对错。
①晋文公采纳了狐偃的计策,取得了胜利。________
②战争结束后,晋文公给了狐偃最高的赏赐。________
③“竭泽而渔”这个故事是雍季讲给晋文公的。________
10、阅读材料,完成习题。
不久之前,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公布了自己长达十年的研究结果,令人震惊。
这位科学家在10年前从全国各地的中下阶层的家庭中选取了100名孩子,将他们分成了两组:50名是接触不到手机的孩子,50名是对手机痴迷的孩子。然后对他们进行跟踪调查。
10年后,调查结果如下:
50位痴迷手机的孩子只有2位考上大学。另外50名不玩手机的孩子几乎全部考入大学,只有三名孩子高中毕业后选择在家帮工。这些考入大学的孩子们,有16位获得了学校的全额奖学金。
法国克莱蒙·费朗大学一项测试表明,儿童使用手机时,大脑对手机电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英国华威大学的杰勒德·凯都博士警告说,手机辐射会破坏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记忆力衰退、头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问题。
手机是一个魔性的东西,容易让人着迷。现在不光是大人们离不开手机,如今甚至连小孩也离不开手机。在地铁上、公交上,随处可见一些小孩拿着手机低头专注的玩。
孩子沉迷玩手机的危害,你想不到!
一、阻碍身体发育。小孩频繁玩手机,大量的电磁辐射对生长发育不利,甚至还会引发哮喘等多种疾病。另外,小孩经常玩手机,活动少了,容易引起身体发育推迟、运动功能低下、长不高等。长时间握着手机,手部保持同一姿势,也会影响手指的发育。如果小孩喜欢低头玩游戏,对颈椎伤害也很大,容易导致脊椎变形。
二、引起视力下降。孩子频繁玩手机对视力影响尤为明显。有数据显示,小孩连续玩手机20分钟,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接近近视状态。另外,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而正常值是15-45秒,如果少于10秒,为病态。
三、容易诱发孤独症、焦虑症。长期沉迷于玩手机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与外界交往,性格也越来越怪异,整日沉迷在网络虚玄世界,迷迷忽忽,很容易诱发他们自闭症、孤独症等心理疾病;还会出现过度依赖网络症,导致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导致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手机成为亲情杀手。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会让多少父母感到一些悲凉。
四、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只要有手机的学生,无一例外成绩下降或成绩较差。因为只要有手机,就一定会想时时玩弄,根本不会去听老师讲的知识。迷恋网络玄幻小说、打网络游戏……极易上瘾,根本无法控制,甚至肆无忌惮,完全陶醉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
总之,成年人都把控不了的手机,把它交给自控能力弱、好奇心强、贪玩心大、正处在学习知识关键时期的孩子,往往就是给了他们一剂精神鸦片,让他们颓废一生。
在中国家长还在纵容孩子玩手机的时候,看看法国出台了一个什么举措?
《禁止中小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新法案规定,学生在整个校园和教室都不得使用手机。据统计,12-17岁学生手机的普及率已经达到90%。中小学生禁用手机是法国总统马克龙上台后提出的重要举措之一,法国教育部部长宣布,这一举措将在2018年9月开始实施。
2018年12月,我国教育部提出了建议,其中对电子产品的使用直接规定了限制性规定。包括:严禁学生携带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进入教室,带入学校统一管理。
想想时代真的变化的太快,以前我们小的时候没有手机不会出现这种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过早的带上了近视镜。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1】“孩子沉迷玩手机的危害”下列不属于文中提到的“危害”的是( )
A.影响成绩
B.引起身体发育推迟
C.引起视力下降
D.影响想象力
【2】文中划线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A.列数字、举例子
B.举例子、打比方
C.作比较、列数字
D.作比较、举例子
【3】下列哪一项作为文章的题目最合适( )
A.手机的危害
B.严禁使用手机
C.不要让孩子玩手机
D.该和手机说再见了
【4】“手机成为亲情杀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结合文章和生活实际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对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中小学生禁用手机”的举措,以及我国教育部提出的限制电子产品进校园的规定是否赞同?请你结合生活谈谈自己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莫扎特“解套”
①大作曲家莫扎特还是海顿的学生时,曾和老师打过一次赌。
②莫扎特说,他能写出一段曲子,老师准弹不了。
③在音乐殿堂奋斗了多年且早已功成名就的海顿岂能轻易相信。见老师疑惑不解的样子,莫扎特竟真的伏案疾书起来,很快便将一段曲谱交给了老师。海顿未及细看便坐在钢琴前弹奏起来。仅一会儿工夫,海顿就弹不下去了,他惊呼起来:“这是什么呀?我两手分别弹响钢琴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位置呢?”
④接下来海顿以他那(精湛 精心)的技巧又试弹了几次,还是不成,最后无可奈何地说:“真是活见鬼了,看样子任何人也弹奏不了这样的曲子。”显然,海顿这里讲的“任何人”其中也包括莫扎特。
⑤只见莫扎特接过乐谱,微笑着坐在琴凳上,胸有成竹地弹奏起来。海顿也屏住呼吸,留神观看他的学生究竟会怎样去弹奏那个需要“第三只手”才能弹出来的音符。
⑥令老师大为惊喜的是,当遇到那个特别的音符时,莫扎特不慌不忙地向前弯下身子,用鼻点弹而就。海頓禁不住对自己的高徒赞叹不已
⑦莫扎特的这一轶闻饶有(兴趣 趣味),尽管在公开演奏场合他从未表演过用鼻于去弹钢琴,但这次打赌所表现出来的变通思维,在他的不朽作品中处处闪光。
⑧“世界上没有不能弹奏的曲子。”这应当是创新学推崇的一条座右铭。变不可能为可能,这也是创造型人才应具备的一种潜质。是的,从创新学的角度讲,没有不能实现的事情。
【1】用“/"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2】海顿弹不下去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莫扎特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短文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创新学推崇的座右铭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hǔ)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从文段中可以看出北京的正月十五哪些风俗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片段作者采用了___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
【3】文段中作者从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两方面写出了元宵节灯多。
【4】“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中的“又”字用的很好,它的意思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小雨渐渐沥沥,雨丝无声地 在伞布上,又悄悄地 在石板凳上。——微风过小巷, 来淡淡的香味。 抬头望,谁家的玫瑰花盆忘收了,在墙头上红红地燃着。也许是主人有意和大家共享吧。我在小巷里漫步,欣赏着细雨霏霏,细雨好像也滋润了我的心田。
“扑通”一声,我猛然扭身一看,是一位戴斗笠的中年汉子掉倒了。细腻的雨雾中,他呆愣了一下,“哎”的叫唤了一声,似乎摔得有些疼了。他小心翼翼地直着身子要站起来,腿却不听使唤地颤抖着,一次又一次,却都伴随着轻微的磕碰声失败了。
我和行人反应过来,匆勿走上前去。这时我发现,原来他的身旁还有一筐月饼,圆圆的月饼在石板路上滚落了一地。我们急忙围上去捡,月饼很快被拾到了筐中。那中年汉子十分沮丧,几个妇女围上去,关切地询问,才知道原来他是给一家超市送货的。“还好,没碎多少,没关系。”“只是包装纸湿了,干了就好了。”人们纷纷安慰他,善意伴着细雨,洒满小巷,那玫瑰仿佛更香了几许。
那汉子却还有些难过,不由得轻声叹息几声。这时一位大妈说:“这月饼落在咱小巷,我看那是和我们小巷有缘分。过节了,家家都要买月饼,好月饼,还不是要咬碎下肚?不如大家买两斤。”大妈的建议很快得到了热烈响应,硬币的叮当声在小巷里格外优美而和谐。我也买了两斤玫瑰豆沙馅儿的。戴斗笠的汉子十分感动,向人群深深地鞠了一躬,两颗大大的泪珠滴落在石板上,像花瓣一样绽开。他挑起担子,蹒跚地走了。这时大家才发现他的腿有点儿残疾。人群很快散去了,小巷又恢复了平静,我咬了口月饼,甜蜜留在心底,破碎的是月饼,圆满的是人心。
我抬头一看,墙头的玫瑰宛如一簇燃烧的火焰,越发鲜艳迷人了。小雨,滴滴答答,那份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也仿佛伴着小雨落进我的心底,从此岁月温馨芬芳。
【1】选择合适的字填在第一自然段中的横线上。(穿 洒 跳 飘)
【2】找出第二、三自然段中描写中年汉子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_____________的心情。
【3】阅读文中画“ ”的句子,回答问题。
(1)“我”为什么觉得那玫瑰仿佛更香了几许?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A.照应开头,渲染主题 B.过渡句,承上启下
C.为后文大家买月饼作铺垫 D.引出下文玫瑰月饼的味道
14、阅读《好酒张旭冠草书》,完成小题。
张旭(675—约750),字伯高,唐那(今江苏苏州附近)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工诗书,晓精楷法,以草书最为知名。张旭被誉为我国古代八圣之一。这八圣:文圣孔子、史圣司马迁、诗圣杜甫、武圣关羽、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画圣吴道子茶圣陆羽。张旭的草书连绵回绕,起伏跌宕。所谓“张妙于肥”是说他的草书线条厚实饱满,极尽提按顿挫之妙。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对他的草书艺术推崇备至。唐文宗时,诏以张旭草书、李白诗歌、裴旻剑舞为三绝。张旭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他的诗今存六首,都是写自然景色的绝句,构思新颖,意境幽深,独具一格。他的七绝《山行留客》中云:“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许多学子都能背诵。他的《桃花溪》诗也备受推崇。
张旭嗜酒成性,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进、崔宗之、苏晋、焦遂称为“饮中少仙”而且往往在醉后书写,草体字也写得尽善尽美。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笔如云烟。”张旭喜欢喝酒,每次大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李肇《国史补》中说,张旭每次饮酒后就写草书,挥笔大叫,把头浸在墨汁里,用头发书写。他的“发书”飘逸奇妙,异趣横生,连他自己酒醒后也大为惊奇,这似有夸张之嫌。诗人高适在《醉中赠张旭》中说他“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癫”,人们也就称他为张癫。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癫张醉素”。
张旭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怀素都曾师法于他。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我国古代书法评论家对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乃至颜真卿、柳公权诸大家都有微词,只有张旭无人道其短,这是书法史上绝无仅有的。
唐代韩愈赞张旭书法为:“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衰,可喜可愕,一寓于书。”若说他的楷书是继承多于创造,那么他的草书则是书法上了不起的创新与发展。
【1】张旭是哪朝人?( )
A.唐
B.宋
C.明
D.清
【2】下面哪项不是被唐文宗诏为“三绝”?( )
A.张旭草书
B.李白诗歌
C.陆羽茶道
D.裴旻剑舞
【3】既是“八圣”又是“饮中八仙”的是( )
A.张旭
B.关羽
C.怀素
D.李白
【4】为什么张旭被人称为“张癫”?( )
A.因为他特别喜欢喝酒,号呼狂走
B.因为喜欢用头发书写,异趣横生
C.因为他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癫
D.因为挥毫落笔如云烟,若有神助
【5】你对张旭好酒有什么看法?请依据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说出来的话必须算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对东东说:“我把你送给妈妈的礼物藏好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带“把”字的句子和带“被” 字的句子。
例:他打碎了花瓶。
他把花瓶打碎了。花瓶被他打碎了。
1.老师没收了竹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写完了家庭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镭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老师问蔡林:“我刚才提出的问题你会吗?我猜你是会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抗震救灾英模代表团”的报告,谁都佩服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的活动我们必须参加。(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题文)按要求写句子。
(1)别乱采摘学校的花草。(请用上礼貌用语,并把句子写得更亲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俊当上大队长后,就处心积虑地想把工作搞好。(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笑着对我说:“让我看看你的马草。”(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晚上有大雨。我们要按时到达。(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①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要造好十万支箭,这件事得请你帮我的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学校里只给每人发一张票,这真叫人为难。(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美,到处存在着,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美的眼睛。(仿写句子)
例:老师说:“书声琅琅、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旅游者说:“鸟语花香、清风吹拂的西子湖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我们每个同学都参加过许多有意思的活动,请你选择一次活动写下来。
要求:1.写清楚活动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
2.写活动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部分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
3.把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
4.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