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列古诗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1.日出江花( )胜火,春来江水( )如( )。
2.千里莺啼( )映( ),水村山郭酒旗风。
3.接天莲叶无穷( ),映日荷花别样( )。
4.返景人深林,复照( )苔上。
5.两个( )鹂鸣( )柳,一行( )鹭上( )夭。
2、根据积累的知识填空。
(1)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2)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刘禹锡《浪淘沙(其一)》)
(4)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诗中有“志”:李贺的“何当金络脑,__________”;王冕的“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___”;于谦的“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草原》和《北京的春节》的作者都是____________,其中《北京的春节》一文为我们描绘了幅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戴嵩画牛》一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两小儿辩日》一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3)你读过的一部外国名著是《____________》,书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武松是中国名著《____________》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4、细读课文,记忆知识。
(1)《竹节人》全文共_____________自然段。
(2)制作竹节人需要的材料有_____________。
(3)制作竹节人的步骤:先把_____________锯成寸把长的一截,在上面_____________供装手臂用。再_____________,分别当四肢,用一根_____________把它们_____________。
(4)故宫建筑群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按照_________顺序由南到北介绍了故宫主要建筑以及_________,赞扬了_________。
(5)《宇宙生命》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_________的艰难历程,这个谜现在___________(已经解开,仍然未解)
5、看拼音,写词语
chǔ bèi zhù cún mó gu shī zōng
( ) ( ) ( ) ( )
diàn wō diàn wō chú guì dūn zuò
( ) ( ) ( ) ( )
6、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磅礴_________________
逶迤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全诗的诗眼是___________。
【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句诗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那两件事,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
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天净沙·秋》
【1】这两首小令的曲牌名是___________,都押______韵。
【2】《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天净沙·秋》却没有悲凉的情绪,曲中“__________”一句使全曲静中有动,“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色彩鲜明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美景。
【3】判断对错。
(1)《天净沙·秋思》中,作者写的是游子背井离乡的羁旅之愁,感情惆怅而落寞。全曲仅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
(2)《天净沙·秋》是由悲到喜,写出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8、阅读《浪淘沙·其七》,完成习题。
浪淘沙·其七 ①
〔唐〕刘禹锡
八月涛②声吼地来,头高数丈③触山回。
须臾④却入海门⑤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注释】
①〔《浪淘沙·其七》〕浪淘沙组诗的第七首,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湖。
②〔八月涛〕浙江省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③〔头高数丈〕数丈高的浪头。
④〔须臾〕片刻。
⑤〔海门〕钱塘江口有两座山,南边龛山,北边赭山,两山相对耸立于江海汇合之处,就形成了海门。
【1】“头高数丈触山回”中“触”应解释为哪一项( )
A.接触
B.触摸
C.撞击
D.感触
【2】诗中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的是哪一句( )
A.八月涛声吼地来
B.头高数丈触山回
C.须臾却入海门去
D.卷起沙堆似雪堆
【3】诗中能体现由开头的动境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的词语是哪一项( )
A.雪堆
B.卷起
C.却入
D.须臾
【4】诗人由远而近,由动及静地描写了钱塘潮涨潮退的全过程,生动展现了八月钱塘潮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令人震撼。请选择潮涨或潮退其中一个镜头展开想象写下来。
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雪
①从天而降的片片雪花给人们带来欢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须额外投入的清洁能源。
②专家推算,10万吨雪换算成等量制冰所需能耗,相当于1.2万吨石油。如果用来进行存雪制冷,节约的燃油为数十分可观。现在,无能耗的 “雪能源” 正在北半球北方市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入冬以后,人们随时把降雪积存起来,集中保管在专用的雪库里。来年夏天,把它循环往复地送入各户以达到制冷的目的。据报道,在某市最近出现了一座以存雪为制冷剂的6层空调住宅楼,这一奇特方式目前尚属世界首例。虽然一个夏天的用雪量为数不小,但该市每年的降雪量很大,一个冬天郊外地面积雪可厚达2米。一间雪库可积存100吨,足以满足夏天需要。
③除了制冷以外,雪还可以用于空气净化。雪的晶粒结构非常复杂,即使攥成雪团,内部的微孔仍可保持足够的空间,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的空气从中经过,这些化学成分就会吸附在上面,把空气流量调整至适当程度,可滤除90%以上的甲醛等有害成分。
④雪水,经过蒸发后会重新凝结,成为冰状水。它是一种超软水。它不含钾、钠等矿物。它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因此,对人体有着奇妙的保健作用。对治疗红眼病、皮肤烫伤、冻伤都有效果,尤其对于轻患者,只需每三四个小时涂洗一次,可不用其他药物,45天就能痊愈。常用雪水洗澡,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疾病。清纯的雪水还是一种美妙的天然饮料。研究表明,雪水中所含酶化合物比普通水多,所以当今医学界普遍认为,每天饮12杯雪水,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能防治动脉硬化症。俄罗斯的医学专家还提醒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冰结构水会日显不足,从而加速人的衰老,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喝雪水更有好处,可以延年益寿。
⑤目前已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表明,户外4米高的雪堆,盖上30厘米厚的木屑、树叶等,到8月份仍可保持2.5米高度。同样方法,如果将雪堆改为半地下方式,按照高25米,边长100米规模堆放,可存雪20万立方米左右,夏天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取用,在空调或粮库恒温系统中发挥作用。来自大自然生态环境的雪,回过头来又开始为保护生态做贡献。
【1】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的选择题。
(1)本文主要说明了_______
A.“雪资源” B.雪的结构 C.雪的功能 D.雪的保健
(2)下列四项中,不是“雪水”所起作用的一项是_______
A.加速衰老 B.降低胆固醇 C.防止动脉硬化 D.延年益寿
(3)下列四项中,对“雪水”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是一种超软水 B.富含矿物质 C.具有渗透力 D.有保健作用
(4)下列说法,和短文内容不相符的是_______
A.雪能治愈轻度冻伤 B.雪水洗澡能减少疾病 C.世界上已有雪剂空调楼 D.雪团能滤掉80%甲醛
【2】研读全文,本文介绍了“雪”的哪三个功能。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3】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围绕“雪水”对第④段划线部分的句子加以整合。
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欢笑 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 感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 弄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 的声音!这声音 , !
【1】在文中括号里用“√”选择恰当的词语,再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2】“屹立”的“屹”是“山”字旁。看到“山”,我会想到“________”这个词。从“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这个句子中,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他们笔直地站在那里,像大山一样____________,像大山一样____________,更能体会到他们_____________。
【3】最后一句话中的“这声音”指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我从这声音中听出了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________,对党和人民的______________。
【4】请你给选文加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不知什么时候,把狗引出去的狐狸爸爸又回来了。它脖子挺得直直的,为它们放哨。过了一会儿,狐狸爸爸发出了警惕的叫声,狐狸妈妈只好从孩子身旁走开。两只老狐狸又回头看了看,就消失在黑暗的树林里。
后来,老狐狸再也没来过。
(1)在营救小狐狸的过程中,狐狸爸爸的任务是
(2)“后来,老狐狸再也没来过”原因是
12、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故乡(节选)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
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读短文,用“____”在文中画出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句子。
【2】面对中年闰土,“我”对少年闰土念念不忘,对往事依然怀有深深的眷念之情,文中哪句话流露出了“我”的这种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看到“我”“欢喜”是因为______________,“凄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老爷!……”中省略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示闰土见到少年的伙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B.表示闰土敬畏老爷不敢说话。
C.表示闰土内心复杂而无话可说。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蔑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坐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就是詹天佑。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
【1】写出近义词。
竣工( ) 藐视( )
【2】用“||”给这个片段划分层次。
【3】“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这件事“指的是 。
【4】来中国的外宾为什么对詹天佑留下的工程赞叹不已?
【5】如果你坐火车经过青龙桥车站,看到詹天佑塑像,会怎样赞叹?
14、课内阅读。
桥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
她来祭莫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文中形容雨大的两个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泼。像倒。”这两句话有两个显著的特点:①________;②__________。(比喻 拟人 夸张 语句简短 排比)
【3】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
【4】下列对结尾两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单独成段,语言简练,加强故事的悲壮色彩。
B.这两段没有必要分段。
C.告诉读者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
D.给文章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尾。
15、仿照下面的句式,在横线上写上两句与前后意思连贯的句子。
(1)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鲜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2)金钱能买来书本,但不一定能买来知识;金钱能买来 ,
但不一定能买来 ;金钱能买来 ,但不一定能买来 ;
16、下面这几句话体现了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请你仿照例句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理。
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要求写句子。
例:店里冷。
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
(1)声音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几天的饭费。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饭是不能不吃的。
变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加工
①在战士们的一片欢笑声中,我慢慢地了解到这个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没听说过战士探亲回来带这种东西的。(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巨浪扑上小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把想法毫不保留地全部讲了出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1.我要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筑青藏铁路困难很多。我国成功修筑了青藏铁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狐狸很狡猾。狐狸逃不过猎人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当时足球被称为“鞠”。(改为“把”字句)
2.他一边使劲地踢骨头,一边不停地咒骂。(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3.飞机不得不改到另一个小城市降落。(改为肯定句)
21、 习作梦想谷。 (任选一题,请另附纸)
1.有时,一本书,一个人,一句话……都会使我们受到启示,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请以“ 的启发”为题,写一篇习作。
2.只要你认真观察,随处都可以发现真实感人、能触动你心灵的事情,令你觉得有趣、难忘,带给你启发、思考……请你以自己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的一件事为内容完成一篇习作。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