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周口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语文内容我了解

    (1)泰山因其( )、( )而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崇高的象征。

    (2)泰山古称   ,又称 。位于 中部,为中国五岳之一。泰山主峰玉皇顶山势雄伟壮丽,气势磅礴,名胜古迹众多,泰山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成为( )、( )的象征。

     

  • 2、读一读,把词语工整地写在括号里。

    2019年10月,通济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拥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古桥仍然jiān qiáng_________yì lì_________于姚江之上,它悠久的历史和xióng wěi_________的气势让人yìn xiàng_________深刻。桥上,行人川流不息;桥下,江水轻轻dàng yàng_________。她mù dǔ_________了城市的变化,qīng tīng_________着时代发展的声音,也必将见证姚城人民pǔ xiě__________的崭新篇章。

  • 3、读句子,完成练习。

    只见老师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有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忘乎所以”的意思是___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老师玩竹节人时的_________。读这段话,可以完成任务_________。(填序号)

    ①写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② 介绍玩具的写法③讲“我”和老师之间的趣事

  • 4、拼音写词。

    jīng yíng guǒ zhe yáo lán hé ǎi zī yuán

    ____ ________________

    kāng kǎi gòng xiàn làn yòng jī dì mù dǔ

    ____ ________________

  • 5、《烂漫的点地梅》采用_______________ 的表达方法,借点地梅赞扬高原筑路兵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下面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岭/逶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

    【2】“万水千山只等闲”具体表现在中间四句上,其中__________是“千山”的代表,___________是“万水”的代表。

    【3】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1929年的早春,毛泽东和朱德、陈毅等率红军主力三千六百余人离开井冈山,向赣南进击。由于敌军重兵围追,又来到外地,人生地不熟,红四军沿途五战皆告失利。后来红军在瑞金以北约30公里处的大柏地麻子坳布下口袋阵。自第二日下午3时一直激战到次日正午,终于击溃敌军,取得这次转战以来首次重大胜利。而胜利之地就是大柏地。1933年夏天毛主席因从事调研工作,领导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重返大柏地,面对昔日金戈铁马的战场,他触景生情,回忆往事,欣然命笔,写下了《菩萨蛮·大柏地》。请认真阅读并回答问题。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①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1】词中哪几句描写了大柏地雨后的美丽景色?请画上横线。

    【2】“彩练”指的是___________“斜阳”指的是___________

    【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首句先从夕阳西下的天空入笔,形象传神地展示了一幅斑斓的春日黄昏图。

    B.作者用了一个独具匠心的“舞”字,使本为静态的彩虹活了起来。

    C.“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点出追忆的主题,这些弹洞点缀祖国河山,显得分外美丽。

    D.本词通过对大柏地夏天傍晚山川风景的描绘,表达了词人乐观豪迈的胸襟。

  • 8、赏析古诗。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是一首________诗,这首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前两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两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把半亩方塘比做________,用来突出________________

    4. 源头活水现在多比喻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用同一个的字放在句尾,使之产生一种声音回环的和谐感,这就叫押韵。所以我们就要在诗句中最后一个字里找,找到那些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

    5.这首诗押韵的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

    水葫芦

    【材料一】

    中文名:凤眼蓝

    别名:水葫芦、水浮莲、凤眼莲、水葫芦苗、布袋莲、浮水莲花

    分布区域:原产巴西,现广布于中国长江、黄河流域及华南各省。

    形态特征:水葫芦茎叶悬垂于水上,叶色翠绿偏深,蘖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簇簇紫花绽放若热带兰,花瓣上偶尔可见黄、蓝斑点,状似凤眼。

    繁殖方式:水葫芦可以依靠匍匐枝和母枝分离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使植株数量在5天内增加一倍;也可以通过开花结果产生种子的方式进行有性繁殖,一朵花大约能结300粒种子,沉积在水下的种子可以存活5年~10年。

    【材料二】

    ①自上世纪60年代,水葫芦在国外已经(①),到处遭到斩杀。孟加拉人将引自德国的水葫芦称“德国恶草”。南非的引自美国佛罗里达,人称“佛罗里达恶魔”。斯里兰卡的引自日本,被骂为“日本烦恼”。印度则称它为“紫色恶魔”。

    ②水葫芦在各地造成了巨大的灾害。泰国湄公河一发洪汛,一座座盘根错节的水葫芦“岛屿”浮游而下,猛冲桥洞,直接威胁首都曼谷的安全。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一大湖,20世纪80年代水葫芦(②),覆满湾口。一些船只夜泊开阔水面,夜间起风,一早起来就开不动了,四周被几万平方米的水葫芦团团包围,许多航线瘫痪。未经处理的各种废水排入湖中,湖水富营养化,水葫芦疯长成半人高的“森林”,致使鱼类死亡,人们用湖水洗澡还会导致皮肤瘙痒。

    ③深受水葫芦之害的各地都已向它宣战。南亚各国采取人工捞取、火焰喷射、药剂喷杀、炸药爆破等手段加以销毁,可是过了三个月它依旧(③)。维多利亚湖畔人们采用生物防治法,在湖区放养吃水葫芦的象鼻虫,但以每繁衍100亿只象鼻虫计算,起码也要日夜不停吃上20年,才能吃光水葫芦。象鼻虫吃水葫芦还可能酿成更严重的虫灾。

    ④上世纪60年代,我国曾将水葫芦当做青饲料引入,后泛滥成灾,以闽台粤为甚。福建的水葫芦覆盖面积达300平方千米,盘踞了全省四分之一的湖塘库沟水域。

    ⑥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水葫芦,竟然酿成了当今最大的绿色污染,这可是人们(④)的啊!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

    欣欣向荣   声名狼藉   始料未及   泛滥成灾

    【2】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水葫芦原产巴西,现广布于中国长江、黄河流域及华南各省。( )

    (2)紫色是让人不忍忘记的颜色,正因如此,印度将水葫芦称为“紫色恶魔”。( )

    (3)水葫芦在河中形似“岛屿”,在湖中状如“森林”,都说明了它的观赏性强。( )

    (4)上世纪60年代,水葫芦引进中国后泛滥成灾,浙江最为严重。( )

    【3】材料二的第②自然段是围绕一个关键句来写的,并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按提示完成填空。

    【4】材料二的第③自然段选取世界各地治理水葫芦的事例,通过“三个月”“100亿只”“20年”这组数字,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

    【5】繁殖迅速是水葫芦成灾的重要原因,通过阅读材料__________,了解到水葫芦繁殖的方式有以下两种: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6】当做青饲料引入我国的水葫芦,却酿成了当今最大的绿色污染。请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与下列资料,说说什么是“绿色污染”。

    资料一:上世纪四十年代,原产于美洲的飞机草在西双版纳迅速蔓延,严重威胁着本地植物的生长、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

    资料二:120多年前从澳大利亚引进到广西的桉树,也称“速生桉”,它会抑制和排斥其他植物的生长,使得桉树底下的植物都长不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阅读。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A.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B.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C.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3】用“ ”在文中画出描写的实际事物,用“﹏﹏﹏”画出描写联想的内容。

    【4】下面对《月光曲》旋律变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激越→明快→舒缓

    B.抑郁→悠扬→激越

    C.舒缓→悠扬→激越

  •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列药品说明书部分内容,完成练习。

    【药品名称】 小柴胡颗粒

    【成分】柴胡、黄芩、姜半夏、党参、生姜、甘草、大枣。辅料为:蔗糖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颗粒,味甜。

    ……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一袋(10克)—2袋(20克)一日3次。

    【注意事项】

    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不宜在服药期间用滋补性中药。

    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服药3天无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

    【有效期】 36个月

    【1】说明书中的“本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正误,下列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小明的爷爷患有糖尿病,他在服用小柴胡颗粒时应先咨询医生。( )

    ②小红的妈妈发烧到39℃,她在服用小柴胡颗粒时,特意加大了药量。( )

    ③小东的爸爸服用了小柴胡颗粒,晚上同朋友聚餐时喝了酒。        ( )

    ④小丽的爷爷连续服用小柴胡颗粒3天,病情不见好转,于是去医院就诊。( )

  • 12、阅读理解。

    一个牧羊人的奇迹

    在新疆博格达山峰之麓,有一个小村,村里有一个叫吴庭德的老人,他以牧羊为生,和村里所有的老人一样,平平淡淡地步入人生的暮年,如果说他会创造奇迹,村里人肯定会异口同声地说:就他?不可能。

    20世纪90年代的一天,吴庭德老人放羊时发现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八个大字。他陷入了沉思。他想,既然是中心,那一定不简单啊!那一刻他做出了一个不简单的决定:每天守护这个中心牌。

    每天放羊的时候,吴庭德就守在亚心木牌的周围,看着它不受牲畜破坏。下雨怕它淋着,天冷怕它冻着。家里人笑他太傻,国家又不给一分钱,凭什么像看宝贝一样看着它。村里人笑他太痴,一块木牌值得这么神经兮兮吗?吴庭德把那些冷言冷语当作耳边风,执着地守护亚心

    亚洲中心设立之后,许多游客从世界各地赶来,尽管它只是一块孤零零的木牌,他们也看得十分高兴:毕竟与亚洲大陆的中心零距离地接触了一番。游客参观亚心,免不了和吴庭德老人聊上几句。茫茫戈壁,在这亚洲中心的位置,吴庭德成了唯一的活风景。为了让游客沾上中心的气息,吴庭德想了一个办法:每天砸一块小石头,把小石头砸成动物的模样,然后再砸出亚洲中心四个字,再把这些亚心石低价出售给来参观的游客。老人砸出的亚心石简单地近乎石器时代的遗物,然而照样卖得火。

    四年过去了,吴庭德老人靠亚心石赚了一笔钱,就在这一年,国家投资150万元,建了一座高大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塔,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骤然增多,家人期待吴庭德多砸出一些亚心石来卖,肯定能赚大钱。

    然而,老人不但没有把钱交给家里,反而将家里的四十只羊全卖了,用所得的钱买了两块石料。此后,老人每天在亚心塔旁边,一斧一凿雕刻石狮。两年过去了,他雕刻出了一雄一雌两座栩栩如生的石狮。他说:我怕亚心塔太孤单了,就刻了这两个石狮子陪伴它……”

    这两尊石狮以无声的方式告诉你:执着、痴情就是创造奇迹的一斧一凿。有这两样东西在,一个普通的牧羊人也能创造出人间的奇迹。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过后不放在心上的话。  ________

    2)含有讥讽意味的冷冰冰的话。   ________

    2下面哪件事不是吴庭德老人做的?(  

    A.守木牌。 B.砸石子。

    C.刻石雕。 D.建了一座高大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塔。

    3品读第4自然段,回答问题。

    “____”画出描写老人制作亚心石的动作的词语。从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中我感受到了老人制作亚心石的______以及老人对亚心_______之情。

    4下列关于世界各地游客来亚洲中心参观的主要目的,最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A.观看亚洲中心的木牌。

    B.得到一块带有亚洲中心四个字的亚心石。

    C.体验与亚洲中心零距离接触的感受。

    D.拜访亚洲中心的活风景吴庭德老人。

    5你赞同文中吴庭德老人的行为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1836年12月,20岁的夏洛蒂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几首诗,寄给当时大名鼎鼎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诗稿原样退回,骚塞还以傲慢的冷冰冰的口吻训诫她:“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把这封浸透冷酷和偏见的信钉到床头……闯出一条路来。

    1.夏洛蒂为什么会“惴惴不安”呢?

     

    2.读画线的句子,想一想骚塞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删掉“傲慢的”“冷冰冰的”可以吗?为什么?

     

     

    3.夏洛蒂为什么把信钉到床头?从这个举动中,你觉得夏洛蒂是个怎样的人?

     

     

  • 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我爱牵牛花

    去年,我家院子里种了许多牵牛花。她的嫩叶、花朵缀满了篱笆,把我家院子装扮得像一座美丽的别墅。

    牵牛花最乐于攀登,勇敢地越过障碍,向着高处攀登。她那纤细而坚韧的茎蔓,在篱笆上千方百计地穿过缝隙,围着篱笆杆缠呀缠,盘呀盘,把篱笆编织得密不透风,就像巧姑娘在用竹篾编织花篮,又似巧姑娘在飞针走线制作美丽的刺绣。距篱笆不远处有一棵挺拔的柏树。牵牛花探出头,竟爬上了树干,一直爬到树梢,然后又围着树冠缠绕。慢慢地,她竟盘踞了整株柏树。

    牵牛花的攀登,是脚踏实地的。她把自己的身体全部缠绕在篱笆上,一点儿也不游离。她缠住葵花杆儿时, 随着葵花的生长,竟把葵花杆勒下一道道深沟。多大的缠劲和韧劲呀!

    牵牛花一生一直在攀登,直到霜打叶落,生命到了最后一息才罢休。到了深秋,她虽然枯萎了,却给人留下了那一粒粒饱满的种子,黑如乌金,白似碎玉——这是一味治疗疾病的良药。

    牵牛花是平凡的。她奋斗一生,把花朵和果实留给人类。不屈不挠的牵牛花,多像一位不畏艰险、攀登不止的勇士呀 ! 这样可爱的花,怎能不让人喜欢呢?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

    (shù yě) 不屈不 (ráo náo)

    【2】填空。

    攀登的“攀”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 再查_____画。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缀满——_______________ 盘踞 ——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1)千方百计:______________

    (2)不屈不挠:______________

    【5】仔细读短文,从文中找出三个写牵牛花“攀登”特点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短文赞美了牵牛花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学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姑娘说:“哥哥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成转述句)

    _____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个妇女搬了把椅子放在我面前说:这是我们专门准备的残疾人椅,你快坐吧!(改为转述句)

    2.闰土心里的稀奇事,让我很羡慕。(改为双重否定句)

    3.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4.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改为反问句)

    5.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改成字句)

    6.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成陈述句)

     

  • 17、按要求写句子。

    1.王兰告诉老师:我叫王兰,是从上海转来的。(改为间接叙述句)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改为转述句)

    3.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次序改变,意思不变)

     

  •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那是何等惊心动魄的气概呀!(照样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黄河飞旋而下。(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一条忽明忽暗的长长的带子蜿蜒盘旋在茫茫的大地之上。(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这情景真让人惊叹。(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19、句子训练营。

    (1)树汁流经树干,就像血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用句子中的修辞手法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印第安人喜爱雨后清风的气息,喜爱它拂过水面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用喜爱”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将句子变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鱼儿在池塘游着,荷花随风摆动。(采用比喻或拟人修辞手法扩句)

       

    (2)晴朗的夜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缩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请另附纸)

    题目一:蚂蚁和雪人  题目二:数字3和字母B

    要求:1.从上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篇想象作文,写清楚它们之间所发生的事情。

    2.内容具体,能分段表述,字数不少于400字。

    3.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