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知道这些成语故事的主角是谁吗?
四面楚歌( ) 望梅止渴( ) 草船借箭( )
2、读拼音写词语。
(1)纵观历史,cán bào( )的fěi tú( )都没有好下场。
(2)他跑回家,一阵fān xiānɡ dǎo ɡuì( ),终于找到了那张发黄的纸条。他一刻也不敢dān ɡe( ),穿上鞋子,冲出家门,奔向宿舍。正当他准备推门时,他似乎jué chá( )到了什么,于是,他犹豫了,低着头,双手紧握着,不停地在门口pái huái( )。
3、填空。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________。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____家、____家、___家、_________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传世文集有《_______》《______》等。
4、根据拼音写词语。
尽管rì kòu_______扬言杀死他,这位音乐家还是昂首挺立在xuán yá_______边上,高唱国歌,那荡气回肠的旋律响彻整个山谷。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学了课文,我想用这些成语来赞美祖国: 、 、 。
2、我们爱你——傣家_____________前如水的月色,世界屋脊上_________________的巍峨,吐鲁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瓜,________________的羊群、戈壁滩的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伟大的祖国就是由__________________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请写出你最熟悉的两个少数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
6、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1.这首诗的时间是________,诗人告诉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____”的诗句让我们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我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写出朱熹的一句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
《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本诗是_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写的。
【2】画线句中“移舟”指的是_________,该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日暮客愁新”中“新”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阅读。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和季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
【2】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
【3】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第三、四句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第五、六句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茂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4】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
9、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试
再过三天,小保姆的试用期就到了。小保姆样子虽然土气,但是手脚很麻利。煮饭、洗衣、打扫房间,样样活儿都干得挺利索。女主人对她的总体印象颇佳。不过,女主人还想对她进行一项测试。
清早,小保姆在房门口捡到一元钱。她想准是女主人掉的,就随手把它放在客厅中的茶几上,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当中的特殊意味:这钱藏着一个心计。
第二天清早,小保姆又在房门口捡到一张钞票,是五元钱。她好生奇怪,女主人为何连续两天丢钱?她是个精细的好妇人,怎会丢三落四?咦,会不会是在试探,在怀疑我的诚实?小保姆想到这儿,翘起了嘴巴,很生气:怎么能这样小看人?然而,她认为女主人是个体面的人,怎么会玩这种幼稚的小儿游戏呢?不会的。可是,不是女主人,还会有谁把钱放在这儿?她迫切想知道究竟,于是眉头微微地皱起,旋即用脚把钱拨进了茶几脚下……
晚上睡前,小保姆趴在卧室窗前窥看客厅中的动静。不出所料,女主人果然悄悄来到客厅中,把手伸到茶几脚……这一镜头令小保姆看呆了。她狠狠地咬了一下嘴唇,似乎在暗暗下定一个什么决心。
第三天清早,小保姆又在房中门口捡了一张钞票,是十元钱。她的嘴角立即泛起了一丝冷笑,便把钱捡了起来,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当晚,女主人找小保姆谈话:“你在试用期的工作表现是不错的,这应该充分肯定。可是……唉!诚实是顶要紧的。你如果能够记住这一点,痛改前非,我还是想留下你的!”
“您是不是说我捡了十元钱?”“是啊,难道你不觉得自己有错吗?”“不,我已经将十元钱还给您了!”“咦,你啥时啥地还我钱了?”“早上七点,公共楼梯!”
女主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想开口反驳,但“楼梯”两个字却让她像触电一样。她顿时面红语塞,羞愧难当。
原来女主人每天早上七点钟都要到楼下去锻炼,小保姆就把捡到的十元钱悄悄地放在楼梯上。女主人下楼时,看见了十元钱,眼睛一亮,左右张望,看没人在场,便赶忙捡起钞票,匆匆揣入了怀中,根本没有想到有谁也在悄悄地测试她……
(选文有删改)
【1】联系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小保姆的日常表现是(限十个字以内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钱藏着一个心计”。联系上下文,这里的“心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女主人“面红语塞,羞愧难当”的原因,一方面是:__________另一方面是:_________。
【2】短文围绕“试”写了这些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3、4自然段具体描写出小保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复杂的心理过程,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题目“试”蕴含着两层意思,表层意思是:___________,实则是指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晴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 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有轨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用“\”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词语。
【2】从文中找出形容“绿”的两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句中是把 比作 ,把 比作 。
【4】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5】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草原的美景的?表现出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我看见了向日葵
龚志华
梵·高的《向日葵》放在我的桌面上。于是整个房间在灯光下显得熠熠生辉。也许,世界上真正光彩夺目的东西不多。我指的是人的心灵和思想。蹚过历史的长河,站立于过去和现在的交会处,我看见了“向日葵”。一束奇异的“向日葵”,正迎着21世纪的清风,在时空中颤动。
我不明白,真的不明白,当初清瘦而行为怪异的梵·高,怎么会画下这么一束“丑陋”的“向日葵”。[①它们毫无秩序地从一个简单的泥制陶罐里伸了出来。][②它们的样子,犹如一群流浪了很久的贫穷者,历经大半辈子,终于找到一处能勉强容身的地方。]看得出来,“向日葵”们渴望的是肥沃的土壤,渴望的是风调雨顺和充足的阳光。这只是一幅被认为是色彩强烈、笔触颤动的画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向日葵在金色背景的衬托下,给我以不可回避的视觉冲击与奇特的心理感受。
梵·高当年在创作这幅画时,一定是怀着十分痛苦的心情下笔的。才气冲天却贫穷的梵·高由于没有钱买必要的颜料,就以简约的手法,以黄与白,另加一点点淡红和淡蓝,画下了这一幅画。向日葵是一种忠诚地追随阳光的植物,它美丽而圣洁。在梵·高眼里,向日葵应该表示着他内心的思想,因为他一直都在希望得到温暖。这种温暖是理解,也是支持。如果梵·高把自己当作向日葵,那么,他必定希望自己能像向日葵一样结出饱满的果实。换句话说,梵·高希望自己的艺术才华能被当时的荷兰社会重视,在艺术道路上有所成就。可是,现实一次次令梵·高失望,令他痛苦和压抑。
当我看见梵·高的《向日葵》时,我简直要被整幅画所充满的凄凉与压抑所震撼。我敢肯定,凡是看过《向日葵》这幅画的人,必定会由衷地感触到它的沉郁和苍凉。
【1】梵·高是______(国家)著名的后印象派画家,文中提到的是他的代表作《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丰满________ 富有________ 干瘪________
【3】读一读选文中标注序号的句子,判断并填空。
上面标序号的两句话中,写实的是第______句,联想的是第______句。作者产生这样的联想的原因是_____
【4】文中画“ ”的句子中,“结出饱满的果实”指的是____________
【5】短文第3自然段中形容向日葵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认为梵·高创作《向日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句子回答)
【6】你一定观赏过许多著名的画作吧,请你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幅画或者其他的一种艺术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母亲(节选)
——老舍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辛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饮食、书籍、宿处,都要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长,母亲与我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以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了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家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地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下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早至晚地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地过那凄惨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1】选文写了哪几件事情?请各用一句简明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表达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内心世界?
“母亲笑了”,写出母亲:_________________
“她愣住了”,写出母亲:__________________
“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写出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三姐是母亲的右手”用的是(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13、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低头族
材料1:当代“低头族”越来越多已然成为一个严重的现象。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躺在床上刷手机,走路刷手机,等公交刷手机,甚至上班开会也刷手机。微博、微信、抖音等APP无情地吞噬着我们。大众不断发声,呼吁“低头一族”回归正常生活,可收效甚微。
材料2:
材料3:网络流行语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并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1】下列不属于“低头族”的行为的一项是( )
A.躺在床上刷手机
B.走路刷手机
C.等公交刷手机
D.用手机拍照
【2】下列不属于做“低头族”带来的危害的一项是( )
A.颈椎变形
B.导致聋哑
C.影响外貌
D.影响视力
【3】对材料3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玩手机容易引发意外事故。
B.玩手机影响了人的健康。
C.玩手机影响了人与人的交往。
D.玩手机影响了人的生死。
【4】请你给“低头族”提两条合理的建议,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
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三黑就是这祥地翻着土地。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每一寸土都给翻起,
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地翻好,又耙了几遍,
耙把得又平又顺溜,
看起来
好像妇刚梳的头。
这么松散的地,
筒直是一张软床,
叫人想在上面打滚,
想在上面躺一躺。
黑三
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今天准备好了,
叫麦籽儿睡上。
【1】诗中三黑是怎么侍弄土地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句子。
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叫人想在上面打滚,想在上面躺一躺。
这么________,简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诗中可以看出三黑对土地有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改写句子。
例: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说,不,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问盲姑娘:“你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句子。
1.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的夜晚真黑。(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务很狡猾。(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为反问句。
(1)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2)看到欧群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我们非常惊异。
18、改为反问句。
1.这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想到母亲,我就泪流不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能让两个孩子和死人待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忘不了那个卖书的残疾青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鸥们不愿意让老人离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象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缩写句子。
那些孩子一定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陈述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下面的情境写几句话,描绘看到的景象,分别表现心情“好”与“不好”的两种状态。
我坐在窗边向外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坐在窗边向外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训练营。根据要求做题。
(1)这本书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影响。(修改病句)
(2)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续写:
(3)她望着我。(扩句)
21、生命中有许多“阳光"值得我们收藏,也许是一句鼓励的话语。也许是一个灿烂的微笑,也许是一个关怀的眼神……相信在你心中也有这样的特殊“收藏品”,那就请你打开记忆的小匣子。写写你的“收藏”吧。要写出真情实感,注意用语贴切,语言优美。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