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平潭综合实验区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17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已经落下帷幕,不管是淘宝还是京东,纷纷创下了千亿元成交量。

    B.一个孩子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客观公正地去尊重、评价、认识别人的习惯,进入社会以后,就很难交到很好的朋友,很难融入一个团队,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C.对于家庭语言暴力问题,很多家长起初并不在意,直到出现严重后果,才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其危害丝毫不亚于粗暴的肢体伤害。

    D.人如其名,指一个人的性格和主要特点与其名字的意思是一致的,用来描述人和名字的关系。

  •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史上大人物的名字___  ,可真正禁得住光阴测试和道义检验的却寥寥。有的凭权势或时运,固可   ,但验明真身后很快即 ,甚至被弃汰如粪,沦为恶名。

    A. 俯拾皆是盛极一时杳无音信   B. 比比皆是烜赫一时暗淡无光

    C. 俯拾皆是烜赫一时杳无音信   D. 比比皆是盛极一时暗淡无光

     

  • 3、填入下面文段空格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句是

    “乡愁”不是酸气的自作多情,而是对生命源头的眺望和对文化母体的挂念。说到底,是一个人对于归属感的渴望。有“乡愁”在,香火就会旺盛,宗族就会繁衍,历史就能传承,后来之人,就不会是无根之木、断线风筝。

    A. 那些漂泊的灵魂,回家时也不会迷失方向,就是因为有“乡愁”在   B. 只有“乡愁”在,那些漂泊的灵魂,回家时才不会迷失方向   C. 有“乡愁”在,那些漂泊的灵魂,回家时也不至于迷失方向   D. 那些漂泊的灵魂,因为有“乡愁”,回家时就不会迷失方向

     

  • 4、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B.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D.何以汝为见

  •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秦兵旦暮渡易水 B.进兵略地

    C.太子 D.发尽指冠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旅人的心

    鲁彦

    文本一

    或是因为年幼善忘,或是因为不常见面,我最初几年中对父亲的感情怎样,一点也记不起来了。至于父亲那时对我的爱,却从母亲的话里就可知道。母亲近来显然在深深地记念父亲,所以一见到她的小孙儿吃牛奶,就对我说:正是这牌子,有一只老鹰!……你从前奶不够吃,也吃的这牛奶。你父亲真舍得,不晓得给你吃了多少……

    不用说,父亲是从我出世后就深爱着我的。

    但是我自己所能记忆的我对于父亲的感情,却是从六七岁起。

    父亲向来是出远门的。他每年只回家一次,每次约在家里住一个月。时期多在年底年初。每次回来总带了许多东西:肥皂、蜡烛、洋火、布匹、花生、豆油、粉干……都够一年的吃用。此外还有专门给我的帽子、衣料、玩具、纸笔、书籍……

    我平日最喜欢和姊姊吵架,什么事情都不能安静,常常挨了母亲的打,也还不肯屈服。但是父亲一进门,我就完全改变了,安静得仿佛天上的神到了我们家里,我的心里充满了畏惧,但又不像对神似的慑于他的权威,却是在畏惧中间藏着无限的喜悦,而这喜悦中间却又藏着说不出的亲切的。我现在不再叫喊,甚至不大说话了;我不再跳跑,甚至连走路的脚步也十分轻了;什么事情我该做的,用不着母亲说,就自己去做好;什么事情我该对姊姊退让的,也全退让了。

    父亲从来不对我说半句埋怨话,他有着宏亮而温和的音调。他的态度是庄重的,但脸上没有威严却是和气。他爱讲故事给我听,他所讲的多是他亲身的阅历,没有一个故事里不含着诚实,忠厚,耐劳。他学过拳术,偶然也打拳给我看,但他接着就讲打拳的故事给我听:学会了这一套不可露锋芒,只能在万不得已时用来保护自己。父亲虽然不是医生,但因为祖父是业医的,遗有许多医书,他一生就专门研究医学。他抄写了许多方子,配了许多药,赠送人家,常常叫我帮他的忙。因此我们的墙上贴满了方子,衣柜里和抽屉里满是大大小小的药瓶。

    一年一度,父亲一回来,我仿佛新生了一样,得到了学好的机会:有事可做也有学问可求。

    然而这时间是短促的。将近一个月他慢慢开始整理他的行装,一样一样的和母亲商议着别后一年内的计划了。

    到了远行的那夜,母亲和姊姊眼眶里贮满惜别的眼泪,我大声啼哭着,牵着父亲的衣襟,跟到了大门外的埠头上。其实我并没想到把父亲留在家里,只想跟父亲一道出门。

    父亲离家老是在夜里,又冷又黑。想起来这旅途很觉可怕。那样的夜里,岸上是没有行人,也没有声音的,倘使有,十分之九是可怕的鬼怪或恶兽。尤其是在河里,常常起着风,到处都潜着吃人的水鬼。一路所经过的两岸大部分极其荒凉,这里一个坟墓,那里一个棺材,连白天也少有行人。

    但父亲却平静的走了,露着微笑。他不畏惧,也不感伤,他常说男子汉要胆大量宽,而男子汉的眼泪和珍珠一样宝贵。

    一年一年过去着,我渐渐大了,想和父亲一道出门的念头跟着深起来,甚至对于夜间的旅行起了好奇和羡慕。十七岁那年的春天,我终于达到了我的志愿。父亲是往江北去,他送我到上海。

    牛上轭了!

    别人在我出门前就这样的说,像是讥笑我,像是怜悯我。但我不以为意。我只觉得心里十分的轻松,对着未来,有着模糊的憧憬。那所谓轭也是人所应该负担的,我勇敢的挺了一挺胸部,觉得从此才成为一个了。

    夜是美的。从篷隙里望出去,看见一幅黑布蒙在天空上,这里那里镶着亮晶晶的珍珠。两岸上缓慢的往后移动的高大的坟墓仿佛是保护我们的堡垒,草扎的和砖盖的棺木就成了我们的埋伏的卫兵。船头下低低的响着淙淙的波声,接着是咕呀咕呀的前桨声和有节奏的嘁嚓嘁嚓的后桨拨水声。清冽的水的气息,重浊的泥土的气息,复杂的草木的气息,在河面上混合成了一种特殊的亲切的香气。

    一小时以后,天色渐渐转白了,岸上的景物开始露出明显的轮廓来,船舱里映进了一点亮光。

    东方发白了,父亲喃喃的念着。

    我们的船驶进了山峡里,河水渐渐清浅,两边露出石子滩来,前后左右都驶着从各处来的船只。不久船靠了岸。埠头上忙碌着男女旅客,成群的往山坡上走了去。挑夫,轿夫喊着道,追赶着,跟随着,显得格外的紧张。

    就在这热闹中,我跟在父亲的后面也走上了山坡,第一次远离故乡跋涉山水,去探问另一个憧憬着的世界,勇往的肩起了所应负的担子。我的血在沸腾着,我的心是平静的,平静中含着欢乐。

    但是暴风雨卷着我的旅程,我愈走愈远离了家乡。一直过了七八年,我才负着沉重的心,第一次重踏到生长我的土地。那时虽走着出门时的原来路线,但山的两边的两条长的水路已经改驶了汽船,过岭时换了洋车。叮叮叮叮的铃子和呜呜的汽笛声激动着旅人的心。

    到了最近,路线完全改变了。山岭已给铲平,离开我们村庄不远的地方,开了一条极长的汽车路。它把我们出门的时间从夜里二时改做了午后二时。然而旅人的心愈加乱了,没有一刻不是强烈的被震动着。父亲出门时是多么的安静,舒缓,快乐,有希望。他有十年二十年的计划,有安定的终身的职业。而我呢?紊乱,匆忙,忧郁,失望,没有一种安定的生活。

    实际上,父亲一生是劳碌的,他独自负荷着家庭的重任,远离家乡一直到他七十岁为止。然而,他一生是快乐的。尽管天灾烧去了他亲手支起的小屋,尽管我这个做儿子的时时在毁损着他的遗产,因而他也难免起了一点忧郁,但他的心一直到临死的时候为止仍是十分平静的。他相信着自己,也相信着他的儿子。

    (有删改)

    文本二

    鲁彦从步入生活之后,一直过着流浪漂泊的日子,失学失业,辗转流离,饥寒疾病和家庭的重压,使他在人生的羁旅中尝尽辛酸与痛苦,也看尽了人世间的肮脏与黑暗。鲁彦走过的是一条曲折、坎坷的道路,而后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才华横溢的作家与翻译家。

    茅盾在《王鲁彦论》一文中慧眼独具地指出:自然和朴素是作者的卓特的面目。,的确,鲁彦的创作,尤其是他的散文,通体显示出一种地之子的纯真,《旅人的心》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这是一篇诉说困顿流离中父子之情的感人之作,在对父亲的零星平凡小事的回忆中,充满着浓郁的诗情。

    陈一辉《父子情与哲理诗——王鲁彦的〈旅人的心〉》

    注:轭,牛鞅,牛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短粗曲木。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我”所能记忆的对父亲的感情,要从六七岁开始,暗示“我”对父亲长久不归家的不满。

    B.父亲每年只会在家里住一个月,出于对父亲的畏惧,我会变得乖巧、安静、懂事,在这段时间约束自己。

    C.离家的路线由水路变成汽车路,出门的时间从夜里改做午后,越来越方便的旅途反而让人心难以平静。

    D.题目中的“旅人”既指一辈子劳碌、肩负家庭重担、远离家乡直到古稀之年的老父亲,也是指作者自己。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旅途”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结构清晰;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充分展现了“我”的内心世界,真实,自然,亲切。

    B.文章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主,兼以议论、抒情,表达了一个经历过生活磨砺的跋涉者对生活的重新思考与回味。

    C.作者巧用对比突出形象,比如父亲离家时,母亲和姊姊的“不哭”与我的“大声啼哭”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我对父亲更为不舍和依恋。

    D.文中划线句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从视觉、听觉、嗅觉的角度,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我”第一次出行时所见的夜晚景象。

    【3】父亲对鲁彦的人生有着不寻常的意义。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与理解。

    【4】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作者对离家的旅途有迥然不同的感受,请结合文本内容对此加以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曹刿坚持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情景。

    (3)《离骚》中表现屈原为了坚守自己崇高的美德而万死不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谈到山中四季景色优美,其中写春夏两季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琵琶女在京城时艺高貌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借兵器来侧面表现边塞酷寒天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安适愉快、自得其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荀子的《劝学》一文中,用来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进行对比论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绘琵琶女结束演奏时收拨当心画发出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桑树起兴,写出了女主人公的年轻貌美,也比喻了其最初的美好生活。

    (2)韩愈在《师说》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不懂句读就跟从老师学习,不懂道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的行为进行了评论。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明确指出了自己建功立业、留芳于后世的人生目标。

  •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闻道有先后,_________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_____________,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___________,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夏意

    苏舜饮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用叠词“深深”描绘了庭院的幽深,“清”写出了夏席的清凉。

    B.第二句写诗人透过帘栊闲望户外,只见盛开的榴花展现着明艳的风姿。

    C.第三句用“树阴满地”既表现出绿树成林,又显出庭院的清凉与静谧。

    D.第四句写诗人午睡醒来,树林里传来流莺的啼声,破坏了意境的和谐。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二句化用“五月榴花照眼明”,又有所创新,透过帷帘望榴花,凸显出神秘感。

    B.诗歌写景角度独特,用清阴来表现绿树,用啼声来写黄莺,绘形绘声,耐人玩味。

    C.诗歌所写情景,从入睡前到醒来后,用“梦觉”一词让前后明断实连,过渡自然。

    D.这首诗从视听的角度呈现盛夏昼寝的平常生活片段,流露出一种闲适恬淡的心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撝谦。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又着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公又异之,问:“圉人谁?”曰:“马成。”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

    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前承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九日登高,与客弈   会:相约

    B. 神情懊热,若不自   已:停止

    C. 父愤悒恨而死   赍:怀着

    D. 故未敢以缧绁之   系:捆绑

    2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忧之,闭置斋中   “忧”:意动用法

    B. 酌之以酒,亦不饮   倒装句

    C. 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判断句

    D. 公礼之,乃坐   “礼”:名词作动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生爱棋成癖,家产荡尽,父亲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后被阎王减了寿数,罚进饿鬼狱。

    B. 书生虽然酷爱下棋,但棋艺不精,与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的客人下棋时,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跪地求饶。

    C. 梁公对书生以礼相待,起初以为他只是个爱好下棋的穷书生,直到他“即地而灭”后,梁公才渐渐明白他原来是鬼。

    D. 书生在阴间时本来有个赎罪转生的机会,可他沉迷弈棋,误了给东岳泰山凤楼写碑记的期限,最后落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下场。

    4按要求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1)翻译句子: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

    (2)原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论“癖之误人”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小作文。

      在绵延不断的时间流动中,人们设立了一个个的节点,这些日子叫作节日。团圆与亲情、浪漫与爱情、狂欢与喜悦、追思与缅怀……中国人的各种情感都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一个个传统节日里。

      请根据你的经历与理解,选择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段说明性文字。要求:(1)开头点明说明的对象;(2)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3)须引用一句与之相关的古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