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佳木斯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开辟鸿蒙,人类之初,亚欧大陆流传着许多想象奇特的神话传说。稍加比较可以看出,西方神话里的每一个神都有其______,而中国神话里的各路神仙各有不同甚至自相矛盾。当然,很多神话传说已经______在滚滚历史长河中了,但是今天的人们依然能够从东西方各种神话传说之间寻找出______的联系。

    A. 一脉相承   淹没   千丝万缕

    B. 来龙去脉   湮没   千丝万缕

    C. 一脉相承   湮没   盘根错节

    D. 来龙去脉   淹没   盘根错节

  • 2、“摽梅之年”是说女子已到什么年龄?(  

    A.可独自玩耍 B.出嫁 C.生子 D.人老珠黄

  • 3、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亲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B.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C. 你通过快递公司送过来的书籍我已于昨日收到,笑纳了,多谢!

    D. 我今天发表的这些意见只能算作一家之言,希望能得到诸位苟同。

  •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格是作家、艺术家在文艺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创作个性,如李白的奔  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豪放旷达等。

    B.“流派”是在一定历史时期里由艺术见解和创作风格相近似的作家、艺术家所形成的文学派别。如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的“花间派”,以归有光为代表的“桐城派”,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等。

    C.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他们  的代表作分别为《装在套子里的人》《羊脂球》《警察与赞美诗》等。

    D.报告文学是一种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文学体裁,说它是报告是就其主题的真实性而言,说它是文学是就表达方法而言。夏衍的《包身工》是报告文学的典范之作。

  • 5、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chánɡ)    玩(shǎnɡ)   (lüè)  疏疏落(lào)

    B. (chèn)    (ruǐ)    废(tuí)    混混沌(dùn)

    C. 如(bì)    远(yōu)    (suǒ)    寺(zhè)

    D. 去(zhé)   (qù)    (zhuì)  一(chuán)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问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寥寥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西湾村人与煤炭公司“惊心动魄的谈判”,是小说中隐约可见的叙事背景,也是深刻的社会背景,巧妙地将六安爷的个人感受跟时代的变化连接起来。

    C.小说中写到百亩园将要变成焦炭厂,往日的田园风光将会被“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景象所取代,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

    D.关于六安爷锄地的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六安爷在百亩园劳作时惬意舒畅的感觉,这样的写法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

    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人们如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以侧面描写来表现青泥岭曲折高险的诗句是________

    (3)范仲淹《岳阳楼记》“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亦忧”指的是“_____”,“退亦忧”指的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诗人写了他听到几种乐声的不同感受,被贬浔阳之后听到山歌与村笛后的感受是“__________”,而听琵琶女弹出的曲调则感觉“___________”,想让她再弹一曲。

    (2)《赤壁赋》中,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明智之人,他深知自己的想法不可能经常得到,只好通过箫声寄托在悲凉的秋风之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老人和小孩的自得其乐,表现了桃花源的人们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通过人的行走说明没有小的积累就不能有大的收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清照在《醉花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烘托出沉郁的气氛。

    (3)《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一样描写景物早晚明暗变化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感慨。

    (3)李白在《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巧妙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亡国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宋荣子不逍遥的原因,用“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列子不逍遥的原因。

    (3)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运用数字表明蜀国年代久远,“________________”一句运用数字说明蜀道弯多路险。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下列有关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第一句用叙述性的语言交代了登临的季节、地域的辽阔;第二句写水国景象,水与天相接,显得水面辽远,秋意无边。

    B.在上片中,作者用了两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一是反复端详手中的宝刀,一是不断拍打亭上的栏杆。

    C.词的下片着重抒情言志。作者运用了几个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思想的矛盾和对生活道路的抉择,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忧愁。

    D.下片中几个典故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不能实现自己抗金报国的大志,那就回到故乡去“求田问舍”,隐居田园。

    2“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是写景,但无一语不寓情。试从情景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泰,字吉亨,光泽人。幼从外家曹姓,既贵,乃复故。奉乡试第一,除安庆府学训导。正统初廷臣交荐擢御史巡按贵州官军征麓川岁取土兵二千为乡导战失利辄杀以冒功泰春罢之。再按山西。时百官俸薄,折钞又不能即得。泰上章乞量增禄廪,俾足养廉,然后治赃污,则贪风自息。事格不行。六年夏言:“连岁灾异,咎在廷臣,请敕御史给事中纠弹大臣,去其尤不职者,而后所司各考核其属。”帝从之。于是御史马谨等交章劾吏部尚书郭琎等数十人。已,复出按山东。泰素励操行,好搏击。三为巡按,惩奸去贪,威棱甚峻。

    九年超擢四川按察使,与镇守都御史寇深相失。十二年八月,参议陈敏希深指,劾泰擅杖武职,殴舆夫至死。坐斩。泰春辩,大理卿侖士悦亦具状以闻。皆不听。

    景帝监国,救复官。于谦荐守紫荆关。也先入犯,关门不守,复论死。景帝宥之,命充为事官,从总兵官颀兴祖筑关隘自效。景泰元年擢大理右少卿,守备白羊口。四月,都督同知刘安代宁远伯任礼巡备涿、易、真、保诸城,命泰以右佥都御史参其军务。三年兼巡抚保定六府。寻命督治河道。自仪真至淮安,浚渠百八十里,塞决口九,筑坝三,役六万人,数月而毕。七年移抚苏、松。

    天顺改元,罢巡抚官,改广东副使,以去。四川盜起,有言泰尝莅其地,有威名,乃复故官,往巡抚。八年进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诸府。莅淮三年,谢政归。成化六年卒。

    (节选自《明史陈泰传》,有删改)

    (注)也先,第二十八代蒙古大汗,明朝中叶时蒙古瓦刺部的领袖。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正统初/廷臣交荐/擢御史巡按/贵州官军征麓川/岁取土兵二千为乡导/战失利辄杀/以冒功泰/奏罢之/

    B.正统初/廷臣交荐/擢御史/巡按贵州/官军征麓川/岁取土兵二千为乡导/战失利/辄杀以冒功/泰奏罢之/

    C.正统初/廷臣交荐/擢御史巡按/贵州官军征麓川/岁取土兵二千为乡导/战失利/辄杀以冒功/泰奏罢之/

    D.正统初/廷臣交荐/擢御史/巡按贵州/官军征麓川/岁取土兵二千为乡导/战失利辄杀/以冒功泰/奏罢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理卿,亦称大理寺卿,是掌握礼乐郊庙社稷之事的最高行政长官。秦时称为廷尉,汉时改名大理,北齐则易名为大理寺卿。

    B.改元,指中国封建时期皇帝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或新皇帝即位时改变先帝的年号,颁布新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那一年称元年。

    C.忧,指父母的丧事,“丁忧”原意为遇到父母等长辈的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凡官员丁忧必须解职回原籍守孝,期满后复职。

    D.漕运,中国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经水路解往京城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漕运方法历经改革,在明代趋于完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泰积极建言,请求増俸。当时文武百官俸禄微薄,陈泰上奏请求増加俸禄,以养成清正廉明的风气,后来遭到阻止,未能执行。

    B.陈泰惩奸去贪,威势严峻。陈泰三次担任巡按,惩处奸人,去除贪官,威名显著。以致于与镇守都御史寇深关系不和,遭到弹劾。

    C.陈泰守关不力,险些丧命。通过于谦推荐,陈泰负责守卫紫荆关。也先入侵,紫荆关失守,陈泰被判处死刑。最后景帝赦免了他。

    D.陈泰督治河道,政绩显著。陈泰役使六万人治理河道,几个月就完成任务。疏通渠道一百八十里,堵塞决口九处,修筑堤坝三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幼从外家曹姓,既贵,乃复故。

    (2)参议陈敏希深指,劾泰擅杖武职,殴舆夫至死。坐斩。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玩物丧志,人们耳熟能详,用来告诫、提醒那些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的人,不要因此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

    作家刘墉说,玩物丧志,这句话不一定正确,因为许多人由玩物的嗜好,进而成为行家。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将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