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章写了日子____________ 的特点;再写自己的八千多个日子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1)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
(2)把浑浑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
(3)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
(4)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 )
3、写出下面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_______)
2.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_______)
3.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_______)
4.春天的樱花,夏天的紫藤,秋天的黄菊,冬天的蜡梅……点缀着这个美丽的城市。(_______)
4、根据拼音写同音字。
【biàn】 ( )论 ( )别 ( )子
【fú】 仿( ) 吹( ) 自愧( )如
5、将下列古诗填写完整。
1.接天莲叶无穷碧, 。
2. ,白雨跳珠乱入船。
3. ,天下谁人不识君?
4.阳春布德泽, 。
5.粉骨碎身浑不怕, 。
6. ,却话巴山夜雨时。
7.我寄愁心与明月, 。
8.第3句的作者是 代的 ;第7句的作者是 ,请写出该作者另一首诗的题目 。
6、阅读诗歌《迢迢牵牛星》,回答问题。
【1】既然“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中的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指出《迢迢牵牛星》一诗中的实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塞下曲(节选)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1】请联系选文的内容,说说两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一种物侯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阅读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____________。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根据自己的积累和理解,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1)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首咏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古诗,诗中劝诫人们要及早努力奋斗,莫要到年老时再后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忆你读过的诗歌,与本诗最后两句意思相近的诗句有哪些?请写出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北国的雪
佳木斯的第一场雪我怎能把它忘记呢?
记得那一天早晨,天气变冷,阴云地在天空移动。到了中午,大片大片的雪花便从天上落下来了。
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它像玉一样润,像雾一样轻,被风刮得在天空中打转。它们无拘无束地游荡着,大地慢慢地换上了洁白的银装。
啊,北国的雪,令人陶醉……
过了一段时间,雪停了,整个大地好像被一层轻纱里住,又好像被一层银雾笼罩住了。太阳出来了,佳木斯成了水晶般的城市。我们走在街上,像走在童话中的仙宫一样神奇异常。路旁的松树上,挂满了雪球,亮晶晶的。远方一望无垠,洁白万里。皑皑白雪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射出耀眼的光芒。
街上的雪不怎么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构成一曲美妙的音乐。孩子们也出来玩了,他们像刚出笼的小鸟一样,快活极了。
啊!北国的雪,你的心灵是那样的纯洁,我们忘不了你的美丽,更忘不了你为大地做出的贡献……
【1】写近义词。
忘怀——______ 骤然——______ 游荡——______
【2】把短文第一句话换个说法,并比较一下两种说法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用“﹏﹏﹏”画出来。(至少3句)
【4】请写出文章最后一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描写了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6】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并写出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10、湖心亭
江南多湖,湖心常立小亭。烟中,雨中,晨霭中,斜阳中,弄一番景致。
只是,湖水有声,舟楫有声,绿阴有声,钓钩有声,然亭子无声,月月年年。
但,亭子无门,亭亦无窗。永远不会关闭,永远不会开启,从来不曾有过拒绝.,自然从来也不曾有过勉强的挽留。
坦坦荡荡,不掩半点表里,磊磊落落,不藏一隅阴恐,四方水色,八面天光,东西南北的风,春夏秋冬的气,晴霞明荷,阴霾暗柳,渔三更,落梅笛怨,一概收容,一概接纳。
让欢娱到达,让甜蜜到达,让欣慰到达;也让失意进来,让惆怅进来,让离愁别绪进来,随来随往。一切都予以包涵,一切都不必留下。
不,会留下的。那揽月的翘檐,那簪霞的尖顶,那笼烟的扶栏,那枕云的倒影——会留在人们生产劳动中一个或温馨或失意的小憩里。日复一日,湖水会积淀多少丰富的语言啊! 然而亭子始终沉默。
是的,我爱湖心亭的沉默,我敬湖心亭的沉默。沉默是由于丰满,沉默是由于含蓄,沉默是由于深广,沉默是由于阔大。
江南有许多的湖,湖中有平凡的事——湖心亭,透明的心!
愿人们的心潮也有这样透明的亭!
【1】文章表面写湖心亭,赞湖心亭,实际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先写“湖水有声,舟楫有声……”后又写“亭子无声”?此处的“无声”与后文何处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亭子的“无门无窗”让作者联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读文章,用“——”画出一个排比句,用“﹋﹋”画出一个对偶句,并说明对偶句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与感悟
钱学森
此刻,钱学森埋藏在心底很久的愿望起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
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应当回去的。”
【1】仿照例子写词语:到来——来到:________________
儿女——女儿: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反复阅读、品味钱学森和留学生的话,一定会触动你的心灵,把你读懂的写下来。(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记错的生日
①下班前,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让我回她那里吃晚饭。进屋的一刹那,发现饭桌上已经摆好我爱吃的红烧鸡翅油焖大虾和松鼠桂鱼。望着颇为丰盛的几道大餐,贪吃的我惊讶地问母亲:“妈,今天是啥日子?咋做了这么多好菜?而且样样都是我最爱吃的!
②母亲看了看我,笑着对我说道:“今天是你的生日啊!看你整天忙得像陀螺,定是把它忘在脑后了!”“我的生日?上个月不是刚过完吗?咱们全家还去了附近的火锅店呢!”我接过话茬,嘴里早已迫不及待地塞进一只虾仁。母亲凑到日历前翻了翻,之后不好意思地自责起来:“瞧我这烂记性!又把日期记错了,真是老啦,不中用喽!”
③我的眼眶瞬间湿润起来。为了掩饰尴尬,我只得埋头猛吃,心里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刺痛感。
④不到半年时间,在母亲身上已发生过多起类似的事情了。她不是忘记我的工作日,便是记不起我的休息日,总是不分忙闲地把我叫到家里来,或是蹭饭,或是闲聚。尤其是近俩月,母亲的健忘症变得愈发严重起来,她根本记不住随时发生的某些事情:新买的白糖和甜面酱明明放在了冰箱的抽屉里,却翻箱倒柜怎么也找不到;热衷的电视剧明明看了多遍,到头来却连主人公的名字也叫不出。最令人担忧的是,她出门常常走过两个以上的街口便时常找不到回家的路,有几次居然是站在小区的楼下给我打电话,说是打不开自家的电子门……
⑤从前的母亲并不是这个样子,她一直是全家的“活电脑”。家里各种物品的存放之处,她闭着眼睛也能找得到;自家财物簿上的每笔收入和支出,她样样都能不差毫厘地说出;对于每个家庭成员的生日及特殊纪念日等,她也能如数家珍般地叫得准;至于平日乡邻间的人情来往和红白喜事等,她均能得心应手地从容应对。
⑥时光真是一个不讨喜的贼,于悄无声息中偷走了母亲的青春,也带走了她的好记性。这期间最令我动容的是,无论岁月多么无情,滞留在光阴深处的母亲依然能时刻记得住我,及与我有关的细碎故事,许多时候虽然只记个片段,却也是一种爱的惯性,无休无止,悠远绵长。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迫不及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箱倒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第④、⑤段分别着重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项选择)下列选项对原文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文章以“记错的生日”为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B.第③段在文中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C.第④段开头写母亲总是记错事情,要我回家,表现了作者的不满与懊恼。
D.第⑥段写“时光真是一个不讨喜的贼”,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母亲的忘性大。
【5】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概括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①上海世博会!世界各国最顶尖设计大师,紧紧抓住世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上海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水区域方圆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内,尽情挥洒着创意、尽情书写着想像力。
②我们先来一睹将被永久保留下来的“一轴四馆”的芳容吧。
③世博轴是上海世博会的主出入口和世博园区的中央立体交通轴线,造价近30亿元,是世博园区内最大的单体项目。世博轴有许多亮点,如,她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张拉索膜屋面。这一独特的结构,张拉起自由飘逸的白色索膜,让其下人流的来往聚散与自然界水流、气流的飘散汇集相互对应,以富有张力的体形表现出力与美的统一,实现了现代建筑艺术与结构科学的美妙结合。
④中国馆堪称一绝。她外观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中国馆共分三个展区。第一个展区是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东方足迹”核心展区,包括一部电影《历程》;第二个展区是41米处的“寻觅之旅体验区”,游客可以乘坐轨道车游览诸如石桥、斗冠、园林这些具有中国建筑特色的展项;第三个展区是在33米处的“低碳、行动、功能”展区,主要反映中国用“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东方智慧来破解现代城市节能减排的难题。
⑤世博主题馆外形设计从“折纸”的创意出发,屋顶则模仿了上海里弄“老虎窗”——正面开、背面斜坡的特点,显示上海传统石库门建筑的文化魅力。世博主题馆的南广场、北广场和下沉式广场将在世博会期间举办各类活动、庆典和仪式。
⑥世博文化中心是上海世博会最重要的永久性场馆之一,造型呈飞碟状,不同角度和不同空间会呈现出不同形态,白天如“时空飞梭”、夜晚似“艺海贝壳”。世博中心也是上海世博会的永久性建筑之一,在世博会期间将是国家元首级贵宾的会客室、大型庆典的宴会厅、重要论坛的大会堂。
⑦各个国家馆造型独特、别出心裁、超乎想像。如,“种子圣殿”英国馆是一个没有屋顶的开放式公园,外部“生长”有6万多根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白天,触须会像光纤那样传导光线来提供内部照明;夜间,触须内置的光源可照亮整个建筑,使其光彩夺目。沙特馆主体建筑像一艘高悬于空中的巨船——月亮船,所以被称为“月亮之殿”;芬兰馆宛若一座矗立于水中的岛屿,所以被冠名“冰壶”;俄罗斯馆既似花朵,又似“生命树”……
⑧上海世博会除了建筑令人眼花缭乱外,在184天的盛会中,世界各国将用最新的科技、最超乎人们想像的创意,上演一场场无与伦比的视觉听觉饕餮盛宴。
【1】将被永久保留下来的“一轴四馆”是( )
A.世博轴 中国馆 国际组织馆 英国馆 沙特馆
B.世博轴 中国馆 世博主题馆 世博文化中心 英国馆
C.世博轴 中国馆 世博主题馆 英国馆 沙特馆
D.世博轴 中国馆 世博主题馆 世博文化中心 世博中心
【2】第⑦自然段采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 )
A.列数字 打比方 举例子
B.列数字 打比方 做比较
C.列数字 下定义 做比较
D.列数字 下定义 举例子
【3】与“各个国家馆造型独特、别出心裁、超乎想像”中“别出心裁”一词意思相近的一组词语是( )
A.别具匠心 别有用心 别树一帜
B.别具匠心 别具一格 独出心裁
C.别有用心 触类旁通 标新立异
D.独出心裁 别无二致 别具只眼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叙述顺序,并填空。
上海世博的位置→_______→_______→盛赞世博会视觉听觉盛宴
【5】在文章中举到的上海世博建筑中,你最喜欢哪一座?为什么?(如果你参观过上海世博,有其他你最喜欢的建筑,也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矢志寻蒿人
①屠呦呦是我国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数十年来,她致力于中医药学研究,带领团队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全世界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
②20世纪60年代,39岁的屠呦呦接受国家任命,开始着手治疟中药的研发。当时疟疾疫情难以控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完成使命!屠呦呦和课题组成员一头扎进了文献堆,寻遍古方,从中医古籍中寻求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一次一次的试验,一次一次的失败,经过反复琢磨,终于在经历数百次试验后,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③研究中,屠呦呦甘于奉献,面对危险无所畏惧,在进行动物试验时,她从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发现青蒿素疑似有毒副作用。到底是动物本身的问题,还是药物所致?屠呦呦决定以身试药。当青蒿提取物放到她手里的时候,她没有丝毫迟疑,一口吞服而下。提取物的剂量从0.35克开始,递增至0.5克、1克、2克、3克、4克、5克。数日之后,从实验室里传来了鼓舞人心的消息——药物安全!不久,青蒿素被广泛用于疟疾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④近年来,屠呦呦仍持之以恒地进行青蒿素的创新研究,并更加关注老药新用的问题,不断探索青蒿素类化合物对其他疾病的治疗,如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等。其中,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⑤凭借青蒿素的发现,屠呦呦获得了很多荣誉,但她仍然衣着朴素,过着平淡宁静的生活。她没有把名利看在眼里、揽在身上。面对赞誉,她总是淡淡一笑:“没有大家的无私合作,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屠呦呦的名宇源自《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青蒿是鹿儿所食的一种普通野草。屠呦呦正像那一株青蒿,如萬叶般平凡,蒿花般淡泊。
⑥屠呦呦,这位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攻坚克难,矢志寻蒿,完美的诠释了改革先锋的精神内涵。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矢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淡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画出第②段中描写屠呦呦完成使命的具体做法的句子。
【3】阅读第②到④段,参照示例,简要概括事件内容。
文章写了屠呦呦________________;以身试药,证实药物安全;___________________三件事。
【4】阅读文中画~~~~的句子,屠呦呦“没有丝毫迟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三位同学对第⑤段中部分内容的批注,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中对屠呦呦“衣着朴实”的外貌描写,体现了屠呦呦因为年纪大而不注重衣着的特点。
B.“淡淡一笑”的神态描写和“没有大家的无私合作,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屠呦呦热情待人、谦虚诚恳的精神。
C.“屠呦呦正像哪一株青蒿,如蒿叶般平凡,蒿花般淡泊。”这句话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屠呦呦默默奉献、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
【6】2019年国庆前夕,屠呦呦等8人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请联系短文内容结合自己对屠呦呦的了解,为她写一份颁奖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①外面的噪声太大,我只好关上门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一定要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画线句子仿写句子,另选三个人物和三种品质。
我喜欢鲁滨逊,是因为他不畏艰难。我喜欢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
我喜欢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6分)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来的中学生个子都很高。(改变词序变为意思不同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班的李华同学被评为“道德小富翁”的光荣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老师对小明说:“我了解了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回家,凡卡只好给爷爷写信,诉说学徒生活的痛苦。(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 爸爸拿出餐具放在桌上。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心广场上热闹非凡。(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敌人将长长的导火线一直延伸到外面一个院子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⑴有谁不知道这种华美的蝶蛾?(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蜘蛛最终缚住了这只强有力的苍蝇。(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我对儿子说:“把笼子放在那儿,跟我走。我们去看一样稀罕的东西”。(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大孔雀蛾在飞舞。(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①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表达能力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的呵护,也有风霜雨雪的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大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尝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存高远,实现了超越;尊重关爱,使我们学会宽容;挫折磨难,使我们变得成熟。在经历和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了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
请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提示:横线上可填“逆境”苦难”“呵护”“奋斗”“磨炼”“关爱”等词,也可以填其他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