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自然是一位老师,蕴含着哲理。从奔腾不息的泗水中,孔子看出水像真君子一样有德行、有________、有志向和________;从魁北克山谷中的松树身上,旅行者感悟到________;仿照以上句式,写一句你从自然中感悟到的哲理________。
2、选择适当的关联词,填入括号内。
(1)( )同学们信任你, 你( )应该勇敢地接受这份工作。
(2)(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 )我们并不感到它有那么热。
(3)( )你这次数学考试得了满分,( ) 也不能骄傲自满。
(4)这件好事( ) 李晓华做的,( ) 我的同学张昨做的。
(5)风大雨大,( )河水暴涨,解放军战士( )不顾一切地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
3、读拼音,写词语。
我从wăng luò________上看到一篇报道,太行山人凭借一股愚公移山的精神,硬是用钢钎、tiĕ chuí________kāi záo________出了一条“挂壁”公路,创造了人间奇迹。
4、搜集两个表现英雄气概的诗词: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①第1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第2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②这段话中,第___句话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句中有一个字“____”字堪称文眼。
③从文中的“进进出出”,我读出了八儿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①句中“哄堂大笑”中“哄”应读“_________”,它还有两个读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②“宏愿”的意思是:_______。唐东杰布的宏愿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人们哄堂大笑的原因是因为他不仅___________,还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1】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罗裙: 。
②乱入: 。
③始觉: 。
【2】怎样理解“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这两句诗的含义?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
7、对比读古诗,回答问题。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春风不度玉门关。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_____ 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____。
【3】“黄沙百战穿金甲”中“穿金甲”的意思是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一说你从《凉州词》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从军行”和“凉州词”都是乐府曲名。( )
(2)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描写了边塞苍凉壮阔的景色。( )
(3)“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 )
(4)《凉州词》中前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白云”“孤城”“山”等景物。( )
8、阅读《如梦令》,完成练习。
1.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记/溪亭/日暮 B.沉醉/不知/归路 C.兴尽晚/回舟 D.误入/藕花/深处
2.词中的 一词表明该作品是回忆性作品。
3.词中的“误”字将一个游兴已尽,陶醉晚归的少女 的形象表现了出来。
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少女时代的怀念之情以及 之情。
5.《如梦令》是 (作者)的一首词,从词中的“日暮”可以看出 ,诗人因为 而“不知归路”,一不小心 。又因为 ,所以“惊起一滩鸥鹭”。词中表现作者欢愉的词语是 ,词中与“误入”互为照应的一句是 。
9、现代文阅读。
我的老师(节选)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她是我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前一学期的教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大约有十八九岁。右嘴边有榆钱大小的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呵。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蔡老师不会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赶快溜掉,而是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哪!”那时的我,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呵。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速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么?”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呵!
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1】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些与蔡老师有关的事?(至少写两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狡猾”一词的本义是诡计多端,是个贬义词,用在这里恰当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以“最使我难忘的是小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开头,以“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结尾,这种写法叫_______,直接抒发了________。
【5】同学们,老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和你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和你最亲近的人,在即将毕业的时刻你最想对你的老师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追赶风筝的孩子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只见两个孩子在猛追着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的风筝。
“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哈哈大笑着(挖苦 嘲笑)这两个孩子。
“对,我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上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一个飞向天空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
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滑翔时翅膀的变化,并(精心 细心)制作出各种会“飞”的玩具。他俩长大后,仍然(连续 继续)研究飞行的原理。
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现实。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降生 诞生)了。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人,正是多年前猛力追赶飘荡在高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
(挖苦 嘲笑)________这两个孩子 (精心 细心)________制作
(连续 继续)________研究 第一架飞机________(降生 诞生)
【2】“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现实。”这句话中的 “科学的幻想”是指________;“变成现实”是指________。
【3】从这篇短文中,你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是当时的过路人,你会对兄弟俩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这段话,完成练习。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安定——________ 信心——________
【2】用“ ”画出描写父亲神态的句子。
【3】法庭上父亲脸上的表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指________________,“伟大的力量”指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把智慧用对地方
有一对夫妻开了家烧酒店。
丈夫是个老实人,为人真诚、热情,制作的酒也好。有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一传十,十传百,酒店生意兴隆,常常是供不应求。
看到生意如此之好,夫妻俩便决定把挣来的钱投进去,再添置一台烧酒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酒的产量。这样,一可满足顾客需求,二可增加收人,早日致富。
一个月以后,丈夫外出购买设备归来。妻子一见丈夫,便高兴地说: “这几天,我可知道了做生意的秘诀。”丈夫不解地说:“做生意靠的是信誉,除此还能有什么秘诀?”
妻子听后,用手戳着丈夫的头,自作聪明地说:“你这榆木脑袋, 现在谁还像你这样做生意!你知道吗?这几天我赚的钱比过去一个月挣的还多。秘诀就是,我给酒里兑了水。”
丈夫一听,肺都要气炸了,他没想到,妻子竟然会往酒里兑水,一气之下就把屋内剩下的酒全部都倒掉了。他知道妻子这种坑害顾客的行为,将他们苦心经营的酒店的牌子砸了,而这又意味着什么。
从那以后,尽管丈夫想了许多办祛,竭力挽回妻子给酒店信誉所带来的损害,可“酒里兑水”这件事被顾客发现了,酒店的生意日渐冷清,最后不得不关门停业了。
(选自《中国少儿必读金典:哈佛家训》,天地出版社)
【1】“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意思是________。
【2】妻子说的做生意的“秘诀”是什么?这是真的“秘诀”吗?说说你的观点吧。
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丈夫“肺都要气炸了”,还“把屋内剩下的酒全部都倒掉了”呢?
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把智慧用对地方”。对了本文后,你觉得怎样才算把智慧用对地方呢?
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纸上谈兵
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幼熟读兵书,谈论起行军打仗来,头头是道,有时连他父亲都说不过他。赵奢知道自己的儿子只是说说而已,没有带兵打仗的真本事,临终前对赵括说:“你不是当大将的人才,千万不要担任将军的职务。( )你当了大将,( )会给赵国军队带来覆灭的命运。”
公元前262年,秦国进犯赵国。赵王听信谗言,任命赵括做大将。有人劝赵王说:“赵括兵书( )读得很熟,( )不会灵活运用。”赵王不听。
赵括接受兵权后,不根据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兵书上的条文,传令全军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准备攻击秦军。
公元前260年的一天,赵括向秦军发起全面攻击。秦军假装战败,边战边退,赵军一直被引诱到秦军大营前。赵括知道中计,忙下令撤军,可是为时已晚,退路已被秦军堵死;他又下令攻打秦军大营,但秦军的防御工事坚固,根本奈何不得;等他下令收兵暂歇时,秦军又四处骚扰,赵军得不到休息。赵军进退不得,成了瓮中之鳖。
秦军不忙于攻击赵军,只是将赵军紧紧围困,并切断赵国的援军和粮草救济。几十万赵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军,陷入绝境。
九月的一天,赵军断粮已有四十六天,秦军的包围圈也越来越小,赵括决心孤注一掷地向外突围。可还没跑到秦军阵地前,他就被乱箭射死。主帅一死,赵军全线崩溃,饿坏了的官兵,不得不向秦军投降。最后,整整四十万大军全被秦军活埋。
赵国的精锐部队在这次长平战役中全军覆灭,从此以后赵国便一蹶不振。
【1】在短文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在文中找出“纸上谈兵”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____________ 反义词:______________
【3】赵军在赵括的率领下是如何成为秦军的瓮中之鳖的?用“ ”在文中将有关语句画下来。
【4】赵军四十万大军全军覆灭的原因有( )(多选)
A.赵王听信谗言,十分顽固,用人不当。
B.秦军骏马强壮。
C.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他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术,而是生搬兵书上的条文进行作战。
【5】读了这篇短文,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2日黎明出征,17日黎明返回——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从黎明到黎明的神舟5日之行,留下了一个个经典瞬间。
经典瞬间二:
灰白色的低云层层叠叠,零号指挥员的倒计时口令回响在空旷的发射场上。12日9时整,轰鸣声中,托举着神舟六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喷着金黄的尾焰,稳稳地离开了发射台。几秒钟后,火箭破云而入,随即消失在云层里第一次安装在火箭上的摄像头,把火箭的一路飞行画面实时传送到飞控中心的屏幕上。“助推器分离成功!”“一二级分离成功!”随着火箭的每一个完美动作,掌声骤起,人们大声叫好。583秒后,船箭分离,飞船入轨。两度金秋,两度飞天。继杨利伟之后,两位中国人再次叩启了苍穹。
【1】根据内容,为“经典瞬间二”加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这部分文字,你从中了解到多少有关“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的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拟一条赞颂我国航天事业或航天英雄的标语。要求内容深刻、语言精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花儿开了。(扩句,至少两处)
(2)何为对李老师说:“李老师,你能不能告诉我钱在你心目中是不是最重要的?”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3)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英雄?(改为反问句)
(4)这个地方很少。(改为夸张句)
16、把下面的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1)既有一,何不能有二?
_____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
_____
17、改为转述句。
(1)法官说:“两周前我找人用锅炉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然后又上了三道锁,钥匙在我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官指着我问父亲:“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对我笑着说:“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班长抬起头说:“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不改变句意,把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
①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娘用手拢了拢头发说:“俺去西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
[例] 李红说:“我要像张平那样关心集体。”
李红说,她要像张平那样关心集体。
小芳说:“我爸爸要带我去游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马上毕业的你对小学生活是否充满了怀念,以“教室里的记忆”为话题,写一篇400字以上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