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
(3)孰为汝多知乎?( )
(4)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2、品析句子。
1.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这里的“?”是发现的________,是不断地________,“!”是通过________解决了________,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这句话用“只要……就……”的句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________”,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________”。我用这个句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查字典。
“蔽”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字母( ),再查音节( ),“蔽”一共有( )画,第六画是( )。
4、读拼音,写字词。
(1)一场大火的fén shāo( ),chè dǐ( )zànɡ( )送了这片茂密的森林。
(2)这个像mó ɡuǐ( )一样的坏蛋,平日里经常yā pò( )老百姓,今天终于被zhí xínɡ( )死xínɡ( )了。
5、课文回顾
①《如梦令》和《渔歌子》都是________,我还知道的词牌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古诗词,要注意联系,如学到“兴尽晚回舟,________。”我想到描写荷花的诗,如________(诗人)的“________,________。”学到“________,斜风细雨不须归。”我们可以再想想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
②《古今贤文》(真理篇)
近水识鱼性,________。 兼听则明,________。
多看事实,________。 满招损,________。
知过必改,________。 从善如流,________。
选择一句,写下你的理解:________。
③什么是合作?________,合作就是互相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你是学生,就要和同学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完成学业;(接着补充仿写)你是________,就要________,共同________;你是________,就要________,共同________。
④“三”字成语知多少。
________两天晒网。 ________顶个诸葛亮。
一问________。 ________一将难求。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愤(其一)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书愤:__________________ (2)早岁:__________________
(3)衰鬓:__________________ (4)名世:__________________
【2】“塞上长城”引用了南朝宋时名将______(人名)的典故。皇帝要杀他,他说:“乃坏汝万里长城。”“《出师》一表”引用了三国时______(人名)的典故。
【3】“书愤”之“愤”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内心慷慨激愤、报国之志难酬的____________,并在诗中通过______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
【4】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B.颔联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和平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C.尾联叙事抒情,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D.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
【5】简要概括诗歌颔联描写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词中描绘的是______时节的景色,由“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2】“唱黄鸡”的意思是( )
A.比喻时光流逝 B.听黄鸡鸣叫,新的一天开始了 C.黄鸡报晓
【3】“谁道人生无再少?”这一句运用了___的手法,意思是___________?
【4】下列诗句与本词表达的感情一致的是( )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5】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再无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B.人可以青春常在,不必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而叹息。
【6】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浣溪沙”是这首词的词题。(_________)
(2)“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这一句是词前的小序,简要介绍了作词的缘由。(_________)
(3)苏轼又名苏东坡,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_________)
8、阅读理解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解释词语:
值:__________ 屐齿: 小扣: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是:_______________。
【3】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春色”、“红杏”、“出墙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烧炭工和绅士
亚米契斯
①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他父亲身材魁梧,蓄着浓密的黑胡子,表情十分严肃,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昨天上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烧炭工的儿子倍梯吵架。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解,就冲着倍梯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倍梯委屈得要命,顿时面红耳赤,默不作声,热泪夺眶而出。回到家里。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
②午饭过后,全身黑糊糊、个子矮小的烧炭工领着孩子来到学校,向老师抱怨。大家都不吱声,只是静悄悄地、全神贯注地听着。跟往常一样,诺比斯的父亲正在门口给儿子脱外衣,他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走进教室。问是怎么回事。
③“是这位先生在抱怨您儿子。您儿子对他儿子说:‘你父亲是个乞丐!,”老师回答。
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于是询问儿子:“你说那句话了吗?”诺比斯站在教室中间,当着倍梯的面,低着头不言不语。父亲紧紧抓着儿子的胳臂,把他拉到倍梯的面前说:“快道声对不起。”
④烧炭工以和事老的口吻连声说:“算了吧,算了吧。”
⑤可绅士不理睬他,依然谆谆劝导儿子说:“照我的话这样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的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⑥烧炭工做了个果断的手势,好像在说:“我不愿意。”绅士不听他的话,逼儿子照他说的办。他的儿子头也不抬,轻声细气而断断续续地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⑦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然后,烧炭工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心领神会,扑到诺比斯怀里,两人紧紧拥抱。
⑧“老师,请您帮个忙。让他俩坐在一起好吗?”绅士问老师。于是,老师把倍梯安排到诺比斯旁边坐下。待他俩坐好后.诺比斯的父亲打了个招呼告辞了。
⑨烧炭工若有所思地站了片刻,全神贯注地凝视着靠近坐好的两个孩子,然后.来到课桌前。带着爱怜和歉意的表情端详着诺比斯,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他伸手想慈爱地跟他亲热一下.似乎又没有这个胆量,只是用他那粗大的手指轻轻地碰了一下诺比斯的额头。他走到教室门口,回头瞥了诺比斯一眼。才迈着慢慢的步子走开了。
⑩“孩子们,你们要牢牢记住今天看到的事情。”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品析加线词或短语的含义,指出其表达的效果。
(1)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⑩段中说“(烧炭工)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请揣摩烧炭工当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把它表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绅士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说的结尾,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你认为“精彩”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芳草地。
抗击新冠的突出贡献令钟南山名满天下,其实,在更多人认识这位敬业、高尚的医生之前,钟南山的名字早就一一印在了他救治过的患者心上。
他的病人们谈论着这样一些事:每到冬天,他给病人检查前,一定会先搓暖自己的手;他对病人永远带着亲切的笑容;每次看专家门诊,为了满足更多病人请他看病的愿望,他总是提前一个小时开诊,到晚上八九点才结束;省内外不少医院常请他去会诊急救,( )白天黑夜,高官百姓,他( )不推脱;他去查病房,不管病人病得多重,身上的异味多大,他都会和蔼地拉着病人的手问候,上前耐心地倾听病人的诉说……
广州市邮政局女工阿琼一说起钟南山院士就会说:“( )不是遇上钟院长,我( )没命了。”8年前,阿琼反复咳嗽、气喘了好长时间,吃了很多药也不见效,病越来越重,后来慕名找到了钟南山。根据阿琼的病史和症状,钟南山给她做了哮喘检查,结果呈阳性。一般而言,诊断已经明确,剩下的就是对症下药了。而钟南山却不放心,继续细心地观察了一段时间,终于从一个细微的症状里发现了新问题,怀疑是气管肿瘤。钟南山亲自为她做了支气管纤维镜检查,得到证实后,又亲自安排了手术。术中一看,好险,那隐蔽得很深的肿瘤竟已堵住了气管的4/5,什么时候填满了,阿琼就没命了。
有一位潮州农村的病人住进了病房。他反复咳血,心理负担很重,非要见钟南山不可。钟南山出差回来听闻此事,马上去看望了这位重病人员,并亲自主持了7次会诊,制订手术方案,之后钟南山到北京开会期间一直惦记着,5次打长途电话向医院询问病情,回去后又立马去病房看望。这位病人十分感动:“我与钟院长无亲无故,他待我却比亲人还好。”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选文中的钟南山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医生。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详细描写了两个例子,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两个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画“﹏﹏”的句子中的两个数字起到的作用是( )
A.两个数字如实说明了钟南山会诊、打电话的次数
B.两个数字在文中突出了钟南山的高尚医德
C.两个数字说明钟南山面对重病人员十分重视
【4】文中多处描写病人的话,选择一处,分析这样描写的表达效果,批注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
11、快乐读书吧:阅读《小英雄雨来》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愤怒的土地
①现在,雨来正领着鬼子大队在河岸上走。雨来一边走着一边想:已经把鬼子领到地雷阵当中来了,我得想个办法脱身才行。怎么脱身呢?雨来默默地开动脑筋想办法。
②鬼子队伍的背后河堤上,大路上,遍地是地雷。前面的河堤上,大路上,也遍地是地雷。
③离第一个地雷只有两丈远了……一丈远了……还有几尺远了。
④雨来回头向鬼子指挥官说:“前面,没有地雪了!”
⑤雨来故意一边走,一边回头说话,故意迈空了脚步,身子一歪,“哎呀”叫一声,像一团小旋风似的滚进河里去了。
⑥雨来在水里游着。他故意从水里冒出头来,扬手喊了声:“救——命——啊——”
⑦雨来假装被波浪打进水里。接着,仿佛被涌起的波浪推上水面似的,又闪露了一下小脑袋,就沉进河底去了。
⑧大连鬓胡子指挥官,瞪着小眼睛,见带路的小孩被河水冲走,默念道:“天皇保佑,幸亏出了地雷阵!”
⑨可是,一个地雷山崩地裂似的爆炸了。河堤上升腾起来的浓烟,卷着沙土和炸碎的鬼子衣片,直冲上天空。民兵的枪也响了起来,子弹带着呼呼的啸声,飞进鬼子混乱的队伍里。
⑩轰!轰!轰!……一个个地雷,像连珠炮似的响起来:啊!愤怒的土地,把撕碎的敌人抛上天空,扔进滚滚的烟尘中。军帽和军装破片飞舞着,挂在庄稼秆上,挂在树枝上。皮鞋、炸断的步枪,在半天空里翻着筋斗……
⑪雨来从老远的地方爬上河岸,战斗已经结束。他拧着湿淋淋的衣裳,只见落日把旷野上浮动的烟雾,映得红红的。民兵爆炸组正在打扫战场。
⑫雨来光着身子,抱着湿衣裳,向战场跑去。 见铁头、三钻儿他们,也在人群里搜罗鬼子的枪支和子弹。二黑戴着个鬼子钢盔,穿着快没到大腿根儿的皮靴,手里拿着一把真正的鬼子军刀,远远地向雨来喊:“嘿!胜利品!”
【1】这个故事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可以概括为:引敌入地雷阵→__________→__________→爬上岸扫战场。
【2】认真读读第③和第⑦自然段划线的两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1)第③自然段的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⑦自然段的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判断下列句子是通过什么描写来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填写答案序号)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环境描写 D.心理描写
(1)雨来一边走着一边想:已经把鬼子领到地雷阵当中来了,我得想个办法脱身才行。( )
(2)雨来回头向鬼子指挥官说:“前面,没有地雷了!”( )
(3)落日把旷野上浮动的烟雾,映得红红的。( )
(4)二黑戴着个鬼子钢盔,穿着快没到大腿根儿的皮靴,手里拿着一把真正的鬼子军刀。( )
【4】有人说:“现在是和平年代,雨来已经过时了,我们今天学习他没有什么意义了。”请结合你读完《小英雄雨来》的收获,谈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题文)课内阅读。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1.请用“ ”画出作者直接抒发情怀的句子。
2.这段话中“你”指的是 ,这里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3.这段话中“ 、 ”这两个词语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4.说说你对“无穷的源泉”和“母亲的情怀”的理解。
13、阅读短文。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阔 宽敞),足够(坚强 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 隐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用“√”画出括号内使用恰当的词语,。
【2】选文从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的特点等方面表现了松鼠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联系全文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仿照画线句写一写下列动物的活动。蚂蚁搬家小 鸡啄米 蚕吃桑叶(任选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材料一:
下面是某省教育厅公布的该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检测结果。(箭头代表升降趋势)
检测项目 | 升降趋势 | 检测项目 | 升降趋势 |
身高 | ↑ | 肺活量 | ↓ |
体重 | ↑ | 视力 | ↓ |
胸围 | ↑ | 男子1000米 女子800米 | ↓ |
材料二:
广州儿童中心、中国儿童中心联手舒肤佳共同发布《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状况调查报告》:参与调查的5000余名儿童中,周一到周五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平均约1小时,约有27.5%的儿童不足1小时。12.45%的儿童每天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超过2小时,到了寒暑假这一比例骤增至61.4%。
材料三:
据《河南日报》报道:为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到阳光下、操场上、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共和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河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也随之启动。
【1】读了材料一,你发现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呈现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材料二中,作者搜集了很多数据。透过这些数据,你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就如何开展有效的体育训练活动,向你身边的同学提几点建议。(不少于3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已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请为此活动拟一条宣传语。(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大黑猫得意扬扬地念了一阵经。(用同样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广场。(按要求改写句子)
1.孩子们把鞭炮点燃了。(改成 “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夕真热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姥姥对小红说:“春节放假, 来我家住几天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是城市。 北京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5分)
(1)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改为陈述句)
(2)清澈的溪水流向远方。
改写成拟人句:
(3)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反让大夫取笑了。”(改为转述句)
(4)我最不中用。 我被派到这儿来了。(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5)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为肯定句)
19、改成“被”字句
马的后蹄踏着一只飞燕。
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怎么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方说:“不行,我的字写得不够好,应该让小宇去参加比赛。”(改为间接叙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选材·构思·表达
轻松写作。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习作,不要出现真实校名和人名,可以用A或B等字母代替校名和人名。
题目一:《我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提示与要求:1、六年小学生活中,我们独立攻克过难题,搞过特色活动,如音乐、体育、美术、手工、语文实践活动……每逢我们成功的时候,心中总有无尽的喜悦,请把你做某件事或参加某项活动的经过及成功时的内心感受写下来;2、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500字左右。
题目二:阅读下面一幅对联,结合后边的提示内容完成习作。
上联: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齐聚克难关。
下联:国内捐,海外捐,李兰娟,众捐纷来达通途。
横批:中国必胜。
鼠年开春,疫情席卷各地,在此期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悟呢?请选一件事写下来,题目自拟。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