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帐篷 一( )轮船 一( )海风 一( )围巾
一( )山羊 一( )荒岛 一( )破帆 一( )火柴
一( )星星 一( )拖鞋 一( )火光 一( )墙壁
2、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阅读《两小儿辩日》,完成1~4小题。
(1)填空
《两小儿辩日》选自《 》,据说是 所作。
(2)解释加点字。
问其故 及日中
(3)翻译句子。
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②孰为汝多知乎!
(4)两小儿辩日对我们的启示是:
3、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组词。
丧___ ( ) ____( ) 挑___( ) ___( )
传___ ( ) ___ ( ) 禁___( ) ___( )
迤____( ) ___ ( ) 咽____( ) ____( )
教____( ) ____( ) 称____( ) ____( )
佛____( ) ____( ) 散____( ) ____( )
扇____( ) ____ ( ) 削____ ( ) ____ ( )
4、积累填空。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神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的诗句是:_____,_____。
(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
(3)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4)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
(5)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
(6)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
(7)_____,视死忽如归。
(8)开轩面场圃,_____。
(9)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_____。
5、默写填空。
1.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
2.__________,绝胜烟柳满皇都。
3.这首小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是写给______的。
6、课外类文阅读。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①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②帝京。
三百内人③连袖舞,一时天上著④词声。
【注释】①千门:形容宫殿群建筑宏伟、众多。②动:震动。③内人:宫中歌舞艺伎,入宜春院,称“内人”。④著:同“着”,犹“有”。
【1】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 )
A.春节
B.元旦
C.清明节
D.元宵节
【2】诗句中“________”点明了时间,“三百”形容______________。
【3】第2句中的“动”字用得妙,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既有鸟瞰式全景,也有特写式近景,用“ ”画出鸟瞰式全景的诗句,并结合注释,把该诗句描绘的画面写下来。
7、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解释下面的词语。
(1)擢:___________ (2)素: ____________
(3)盈盈:___________ (4)脉脉:_____________
【2】把诗句中的叠词画上横线。
【3】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________和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__________之情。
【4】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谁?把能体现主要人物情感的诗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
8、古诗词鉴赏
阅读《绝句》,回答问题。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
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我的房东
①我在新加坡留学时的房东先生是一个很独特的人。
②他很富有,又很贫穷;他很慷慨,又很吝啬。
③他拥有一幢价值不菲的两层花园洋房,拥有存款、汽车。退休前的他是电子工程师,收入很高。退休后他每月拿退休金,还时不时地赚些外快。他无子无女,独身一人。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他有足够的钱过很好的生活。
④但是,让我们来看一下他日常的生活:他的大多数食物都是超级市场的降价食品;新鲜橙汁舍不得买,只买听装浓缩橙汁,回来兑水;面包也舍不得买,自己在家做;一日三餐简单得让人难以下咽,两三片面包,有时涂点花生酱、夹几片生菜片,外加一杯牛奶,有时加一个烤土豆。我从没见过他做鱼、肉、鸡、鸭等荤菜。
⑤他是个守财奴吗?住了一段时间后,我才知道,他每年都大量捐款给各种慈善机构,并且赞助过很多中国留学生。
⑥由于以前我在香港工作的时候就认识房东先生,所以他以很便宜的租金让我住在他家。除了我以外,他家还有6名中国留学生。他的家成了中国之家,他逢人总是自豪地说我们都是他的孩子。
⑦住进他家的第二天,他邀我出门散步,我欣然应允了。没想到,他一出门,就捡起了垃圾。路边的废纸屑、果皮、饮料杯,他都一一捡起扔进垃圾桶里。别人家的报纸散落在地,他也捡起整理好,放在门前。有时一些废纸、果皮正好在肮脏的水坑里,他也毫不在乎地捡起扔进垃圾桶。
⑧跟他走了一段后,我从惊讶到犹豫再到脸红,我为自己的虚荣心感到脸红。于是,我也袖口一卷,加入捡垃圾的行列。而实际上,路人的脸上并没有不屑,而是写着理解和尊重。
⑨他看见地上有一个易拉罐,就一脚踩扁,捡起放进口袋,并且得意地说:“可以卖几分钱呢!”看见地上有一枚一分的硬币,又马上捡起来,像个孩子似的唱起了他童年时代的儿歌:“谁捡到,谁收起;谁丢了,谁哭泣!”一脸天真烂漫的笑容。
这是我在留学期间最难忘的一件事,那首歌也是我最难忘的一首儿歌。
后来,我才知道,每个周末上午出门捡垃圾是房东先生的例行公事。
于是,只要有空,每周末上午我都会和他一起出门捡垃圾,我们美其名曰“出门散步”。
这是我以往从未有过的感觉和体验。我把我的一切虚荣心都抛进了垃圾桶,我懂得了,给予是最大的快乐。
【1】本文第①②自然段总体介绍了房东先生,第③自然段写房东先生的_________,第④自然段写房东先生
的______,第______自然段写房东先生的慷慨。
【2】文章③④⑤自然段运用____的写法,表现了房东先生_________________。
【3】“跟他走了一段后,我从惊讶到犹豫再到脸红,我为自己的虚荣心感到脸红。”当时“我”惊讶什么?犹豫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⑨自然段通过______描写、______描写、______描写,生动地描画了房东先生令人难忘的形象。
【5】文章为什么要详写房东先生邀“我”“出门散步”的经过( )
A.表明“我”和房东关系十分融洽。
B.突出房东先生是一个天真烂漫的人。
C.说明出门捡垃圾是房东先生的例行公事。
D.表现房东先生对“我”产生了巨大影响。
【6】文章结尾处写道:“我懂得了,给予是最大的快乐。”联系本文内容,写下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
奇异的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了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山奇云奇”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玲珑隽秀,说不尽的千姿百态,绮丽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浮。黄山可真险啊!平生以来我还从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即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积云,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像一匹白纱缎,又犹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动,看上去会使你陶醉。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黄山的云多么美妙!妙就妙在它缥缈恍惚,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
这样的云环锁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的彩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叶似火的枫树,山下凉凉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里,这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舞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
【1】阅读选文,补全下列词语。
能(____)巧(____) (____)(____)隽秀
绮(____)艳(____) (____)姿(____)态
连(____)起(____) 危(____)兀(____)
【2】请你仔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黄山的山的特点:____、_____、______;黄山的云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写黄山的山时与_____、_____作比较;在写黄山的云时与_____、_____、____作比较。这种写法叫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
【3】请你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
A.这篇短文作者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为我们描写了黄山的美景。(______)
B.这篇短文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______)
11、 我爱落叶
我爱春风和朝霞,也爱小草和鲜花,但我更爱落叶。它们像彩色的风筝,常常飘到我的梦里来。
在瑟瑟的秋风中,落叶籁籁地飘到地上。当它们还高高地挂在枝头的时候,秋雨最后一次为它们洗去了身上的细尘,夕阳轻轻地为它们抹上一层金黄的色彩。于是,它们终于落下来了,从相伴了一个春夏的树上悄悄地落下来了。它们没有一丝哀愁,也不感到一丝悲凉。因为它们深深懂得,自己的一生曾给人们献出了一片片绿阴,把大地装扮成绿的海洋。
在瑟瑟的秋风中,落叶籁籁地飘到地上。当我背着书包放学回家的时候,看到一个老爷爷迎着火红的朝霞,把一堆黄灿灿的落叶轻轻扫到花园里,微笑地告诉我它是一种很好的肥料。是啊,它们落在地上,或者被踩在脚下,踏入泥泞;或者被烧成灰烬,埋入泥土。它们仍像离开树枝的时候一样,没有一点怨恨,也不感到一点悲伤。因为它们深深懂得,虽然自己化成了泥土,但会换来更加美好的春光。
哦,朋友,如果你爱嫩绿的芽儿,那么,你也一定会爱这深秋的落叶!
【1】落叶不感到悲伤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感到悲凉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包含着一个疑问,可以提示全文的内容。读读这句话,你能提出这个疑问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这两句话,哪一句是打比方的,在后面的( )里画“√”,并想想这么写好在哪?
①它们像彩色的风筝,常常飘到我的梦里来。( )
②它们仍像离开树枝的时候一样,没有一点怨恨,也不感到一点悲伤。(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多处把落叶当做人来写,歌颂了落叶的奉献精神,找出句子,用“~~~”标出来,自己也想想,我们怎样向落叶学习?
【5】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这种写法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运用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1】画横线的句子主要是对老人_______(A.外貌B.动作C.神态)的描写,从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 老人将海鸥训练得很听话。 B. 老人与海鸥十分亲密,配合非常完美。
C. 海鸥飞得杂乱无章。 D. 海鸥上下翻飞,争抢食物十分激烈。
【3】“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把句中的“扫”改成“啄”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段话仿佛是两幅画,如果给它们取个题目我们可以取:喂海鸥、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燕子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唱一次:“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感动,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这么多年竟然是听错了,好可惜!”
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很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很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的公园里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解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孤单。在我的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可以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唯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以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深沉安慰的小小的错误。
我实在舍不得我心中的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注)本文选自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席慕蓉的散文集。其散文文字清新、质朴,带着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
【1】如果把文章分成两部分,你打算怎么分?写出各部分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连用了三个反问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你从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父亲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后“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你认为父亲“可惜”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和“我”的“美丽的错误”各指的是什么?
父亲的“美丽的错误”:________。
“我”的“美丽的错误”:________。
【5】为什么说这些错误是“美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在龙舟节这天,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都吃鱼吃肉。全茶峒人吃过饭后,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平常木船大不相同。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1】下列不属于茶峒人端午过节习俗的是( )
A.用雄黄酒画了一个王字。
B.出城看划船。
C.插艾蒿。
【2】第一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哪三个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凭着对____________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渡和赶鸭竞赛的欢快场面,展现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民族精神。
15、我会改:
(1)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碧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您为我们付出来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缓缓到来。(仿照句子写一句表现景物变化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写句子。
①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片竹林被那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①美丽的大草原令人神往。(改为反问句、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改为“把”字句、“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妈妈对我说:“等你测试完回来,陪我去书城买些教学用书。”(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满园的柿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的时候。
20、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人们把蒜瓣放在醋里封起来。(改写为“被”字句)
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修改病句)
张思德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用关联词语连接)
21、习作。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在你的生活和学习中,一定经历过许多事情:或难忘,或高兴,或自豪,或痛心,或委屈,或气愤……请任选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写下来。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内容具体,叙事条理。③表达真情实感。④书写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