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_______,他用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_______画卷,展示了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_______________。
2.《表里的生物》一文讲述的是“我”小时候以为_________ 因而一直相信父亲的表里_______________,说明“我”是一个__________的孩子。
3.听了老教授的一番讲解,他恍然大悟,可用一个俗语来表示,这个俗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当我想放纵自己,不好好努力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长歌行》中的那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赵孟頫是________代著名的____________,他的楷书代表作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 )
2. 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
3.形容儿童思想单纯、活泼可爱,没有做作和虚伪。 ( )
3、按课文或要求填空
1.燕子去了,有________的时候;杨柳枯了,有______的时候;桃花谢了,有_____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呢?
2.中国________(朝代)、_________(名字)说过:“人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
3.弈秋,通国之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_,其一人__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________________。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_。
4.《北京的春节》作者是______,全文是按照_______顺序来写的,重点写了_________、腊月二十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是____国著名作家____________的代表作品。小说梗概按照鲁滨逊历险的________顺序记叙,写了遇险上岛、____________、养牧种植、___________、回到英国等事情。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偶尔( ) 回报( ) 无知( )
紧张( ) 胆小( ) 幼稚( )
5、补全词语。
富于(______) 丰富(______) (______)之心 (______)不息
自言(______) 万载(______) (______)至终 (______)澎湃
半信(______) 秋风(______) (______)作势 (______)一现
大摇(______) 粉妆(______) (______)刺骨 (______)花明
千家(______) 无依(______) (______)蛇影 (______)夏清
6、课外阅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四时”指_______,从画“ ”的诗句可以看出描写的是_____季。
【2】此诗三、四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多选)
A. 对偶 B. 比喻 C. 拟人 D. 夸张
【3】下列诗句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映日/荷花/别样红 B. 映日/荷花/别/样红
7、阅读诗词,并完成练习。
春 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的体裁是(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胜日: ,光景: ,等闲: 。
【3】用自己的话说下面的诗句的意思。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____________。
8、课内语段赏析。
出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作者___代诗人_____;这首诗主要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从写景入手。从诗中可以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后两句表达诗人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早晨,我到洗手间去洗脸,发现昨晚放在这儿的空盆里竟盛满了水。这是怎么回事呢?“嘀嗒,嘀嗒”的水声,使我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我没能把水龙头关紧,水滴到盆里,时间长了,无数的小水滴就汇成了满满一盆水。
看着这盆水,我想起了一件事:
周总理小时候学习很努力,他的作文写得又快又好。每次作文,总是在其他同学刚写了一半时,他就早早交了卷,到阅览室看书去了。在一次作文课上,他像往常一样,又早早交了卷去看书。同学们忍不住问老师这是什么原因,老师没有回答,从他的书包里拿出一个本子交给同学们看。大家翻开本子,都吃了一惊,本子里每一页都工工整整地写满了字,是他写的读书笔记和摘抄的好词好句。同学们看了都赞不绝口地说,周恩来是个会学习的有心人。这时,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知识在于积累。周恩来做得很好,我希望你们像他那样,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将来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知识在于积累”今天的这件事,使我对这句话有了进一步理解。我想:如果我们能有小水滴的精神,我们的知识一定会更加丰富。
【1】把第一自然段中“一下子明白了”换成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3】文中“今天的这件事”指___________。
【4】小水滴的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上题目: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有许多收获,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能给予就不贫穷
教师节那天,一大群孩子们争着给他送来了鲜花、卡片、千纸鹤……一张张小脸洋溢着快乐,好像过节的不是老师倒是他们。
一张用硬纸做成的礼物很特别,硬纸上画着一双鞋,看得出是自己剪的——周边很粗糙;图是自己画的——图形很不规则;颜色是自己涂的——花花绿绿的。老师能穿这么花的鞋么?上面歪歪粗粗地写着:“老师:这双皮鞋送给你穿。”看看署名像是一个女孩。这个班级他刚接手,一切还不是很熟,从开学到教师节,也就是十天。他把“鞋”认真地收起来,“礼轻情意重”啊!
节日很快过去了。一天他在批改作文的时候,看到了这个女孩写的一段话:“别人都穿着皮鞋,老师穿的是布鞋,老师肯定很穷。我做一双很漂亮的鞋子给他,不过那鞋不能穿,是画在纸上的,我希望将来老师能穿上正真的皮鞋。我没有钱,我有钱了一定会买一双真皮鞋给老师穿的。”这是一个不足十岁的小姑娘的心愿,他的心为之一动。但是,她怎么知道穿布鞋是穷人的标志?他想问问她。
这是一个很明净的女孩子,一双眼睛清澈得没有任何杂质。当她站到他面前的时候,他似乎找到了答案。他看见了她正穿着一双方口布鞋,鞋的周边开了花,这双布鞋显然与他脚上的布鞋不一样。于是有了后面的对话:“爸爸在哪上班?”“爸爸在家,下岗了。”“妈妈呢?”“不知道……走了。”
他再一次看了看她脚上的布鞋,那一双开了花的布鞋。他从抽屉里拿出那双“鞋”来。这时他才感受出这双鞋的分量。她问:“老师,你家里也穷吗?”他说“老师家里不穷,你家里也不穷。”“同学们都说我家里穷。”她说。他说:“你家里不穷,你很富有,你知道关心别人,送了那么好的礼物给老师。老师很高兴,你高兴吗?”她笑了。“能和老师穿一样的鞋子,高兴吗?”她用力地点了点头。
他带着她来到了教室,问大家为什么穿布鞋。有的同学说,好看,因为自己爱漂亮的妈妈也会花很多钱买布鞋穿。有的同学说,透气,因为自己怕捂脚的奶奶也穿布鞋。有的同学说健身,因为自己的爷爷打拳的爷爷都穿布鞋……很奇怪,没有人说她穷。他说:“穿布鞋是一种风俗,透气,舒适,有益健康。”他告诉同学们,脚上穿着布鞋,心里却装着别人是最让老师感到幸福的!只有富有的人才能给予别人幸福,能给予就不贫穷。
女孩脸上的笑容很美。
【1】他把“鞋”认真地收起来,“礼轻情意重”啊!在这句话中两个引号分别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把‘鞋’认真地收起来,‘礼轻情意重’啊!”在文中找出和这句话照应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同学们不再说女孩穷了?
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说说老师对待女孩的做法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只有富有的人才能给予别人幸福,能给予就不贫穷。”读了这句话,你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过年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惯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
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吱咯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炕桌上呼三喝六,没有孩子的份。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大厅上供着祖先的影像,长辈指点日:“这是你的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虽然都是岸然道貌微露慈祥,我尚不能领略慎终追远的意义。
“姑娘爱花,小子要……”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拌儿,哼,看那个桃脯蜜枣沾上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一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是大锅菜,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锅子、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素面筋,十香菜,比较的受欢迎,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
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1】文段写的是除夕守岁,一共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个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的句子用了三个“满”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是作者回忆幼时过年的经历,语言不乏幽默风趣,试举一两句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读书是世界上最有乐趣的事情。孔子是古代的大教育家,一生喜欢读书,用功的时候,甚至忘记吃饭睡觉,有所领悟就快乐得忘掉了一切忧愁,这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书是知识的宝库,储藏着无穷无尽的精神食粮。读书就是打开这座宝库的钥匙,是人类最高的享受。新的知识、有趣的故事、美丽的诗歌都能给我们带来快乐。
我们寂寞的时候 可以从书本中得到安慰 有疑难时 它会给我们解答 它好像是我们最好的导师和朋友一直跟随着我们 鼓励我们 要我们向光明的前途迈进
总之,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由读书可以获得更多的宝贵知识。使生活更丰富。因此,我们要读书。
【1】给短文加一个题目。
【2】把文中“ ”上的文字换成适当的成语,写下来_________
【3】给本文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
【4】概括第二自然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谈你对“书是知识的宝库,储藏着无穷无尽的精神食粮”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美文欣赏屋。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大自然的奥妙
人类有文字,其实大自然也有它的文字。
粮食是人类的食品,而粮食是农民种庄稼生产的。冬天,如果下了场鹅毛大雪,你可能认为庄稼要冻死了,但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却说,今年是一个丰收年——有一句话叫“瑞雪兆丰年”嘛 。
动物也是大自然的文字之一。在乡村,如果出现鸡、鸭、鹅往树上飞这样的反现象,有经验的人就会知道,地震即将来临。
在很久以前,人类还没有指南针,人们上山砍柴时如果要辨别方向,就看大树的年轮。在年轮密集的地方,就是北;在年轮稀疏的地方,就是南。有年轮帮忙,即使没有指南针,他们也不会迷失方向了。在夕阳正红的时候,如果出现了美丽的晚霞,你一定会感叹它绚丽无比、光彩夺目,可是,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人却知道,明天是一个阴雨天,应该把衣、被收好。
由此可见,懂得大自然的文字有很大的用途。只是要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就必须得细心观察、善于积累。如果你用心了,就能发现大自然文字的奥妙与乐趣。
【1】读了本文,我懂得了冬天下大雪,预示着“______________”。动物反常,预示着________。辨别方向,要看 。夕阳正红时出现美丽的晚霞,预示着____________。
【2】大自然有无穷奥秘,除了科学知识,我们还能从中发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怎样才能发现大自然文字的奥妙与乐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熊开店
小熊开了一个食品店,他请兔子当采购员。兔子想:“什么东西最受欢迎呢?对,一定是萝卜。”于是,食品店里堆满了各种萝卜。这样到店里买东西的顾客全是兔子。小熊很不满意,辞退了兔子。
小熊又请松鼠当采购员。松鼠想:“什么东西最受欢迎呢?对,一定是松子。”于是,它到处采购松子。来买东西的顾客,除了松鼠,都摇摇头走了。其他顾客纷纷给小熊提意见,小熊只好又辞退了松鼠。
后来,聪明的猴子当上了采购员。不久,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品。食品店办得红红火火,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1】读一读,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其余——________ 夸赞——________
【2】小熊先后辞退了兔子和松鼠,原因是( )
A. 他们只采购自己喜欢的东西 B. 他们很懒惰
【3】想一想,猴子的聪明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找出相关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们应该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成“被”字句
马的后蹄踏着一只飞燕。
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练习。
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不是都很熟悉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字句、“被”字句改写
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3.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19、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改写句子。
①我们难道不应当热心地为他人服务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不计其数的中外游人在广场上漫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练习。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新疆小伙子在跳舞。(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估计他一定知道这件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维吾尔姑娘漂亮。(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题目:我和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①在横线上补充一个词语,使题目完整。②横线上可选的词语如:爸爸、书法、朋友们、我的班集体等。③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