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拼音,写词语、名句。
qiān xū piān pì fèi ténɡ jǐn shèn
( ) ( ) ( ) ( )
yǒu zhì zhě,shì jìnɡ chénɡ
( )
2、在( )里写反义词。
崭新(__________) 爽快(__________) 轻松(____________)
反对(__________) 精致(__________) 潮湿(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无_______无_______ _______ _______ 而逃
无_______无_______ 东_______西_______
无_______无_______ 虚_______一场
_______无人烟 _______贯而入
_______无其事 惊弓之_______
4、我是拼音小能手
兮________ 葬________ 殇________
5、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1)“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____________)
(2)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___________)
(3)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____________)
6、朗读《清平乐》,完成练习。
春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因风飞过蔷薇。
【1】把诗词补充完整。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诗人、词人、书法家__________。“清平乐”是________ 名。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_________时节,表现了强烈的 _____________ 之情。
【3】“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欧阳修曾有一首《蝶恋心》,表现一位深闺女子对意中人的思念,作品下阕运用了与这首《清平乐》相似的表现手法:“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 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两首作品所抒发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试结合作品具体分析这两种感情又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是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 名,词人夜行在 岭的山间小道上。
2.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景物: 、 、 、 。
3.词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
,任尔东西南北风。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
【2】解释重点字词。
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语段赏析
我们一看,是呀,那月亮款款地、悄悄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去了。
“快出去寻月吧。”我们跑出门去,院子里白光光的。院子的中央,有棵粗粗的桂树,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比平时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1】像“白光光”这样的词语我还能写很多。
【2】“那月亮款款地、悄悄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去了。”这句话是把当成_____来写的,一个“溜”字生动地刻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星儿似乎比平时少了许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就加紧上年货,街上增加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他们都是只在这个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摊子都让孩子们的心跳得更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仁。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也必须赶快给孩子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1】“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课文引用这句俗语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么样做腊八蒜?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孩子们准备过年,有哪几件喜欢做的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简单介绍一下你们当地春节的习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洒满汗水的“路口”
发明大王爱迪生有句名言:①“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是对成功之路的高度概括。
然而,这么多的汗水,都洒在了攀登②“顶峰”的路上吗?不尽然,事实上,所有成功者无不在寻找“路口”的过程中洒下了大量汗水。
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从梯子上摔下来,人们惊慌失措地跑向爱因斯坦,可谁想到,爱因斯坦已经完全忘记了身体上的疼痛,正思考着另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笔直地摔下来?哦,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这一个小小的事故给他研究“广义相对论”带来了很大启发。
也许你同时想起了牛顿与苹果落地的故事、瓦特与蒸汽顶壶盖的故事吧?这三个故事有个共同点,就是有人能对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事进行思考,从而有重大发现和发明。这三个主人公都被后人称为③“科学巨匠”,他们是否三生有幸、福星高照呢?请大家想一想,谁没见过重物下落呢?谁没见过沸腾的开水产生的蒸汽顶开壶盖呢?谁没见过从高处摔下来的物体呢?为什么真理没被我们发现呢?
一个一心想当飞行员的男孩来找空军上将,问他怎样成为一名飞行员。上将没有回答他,而是带他一起去郊游。回来后他对男孩说:“我发现四件小事会妨碍你成为飞行员:一是你只知道敲门,没发现有门铃;二是你在车站忘记了车票搁在哪里;三是由你做记录时,你不确定是否带了铅笔;四是你把我的住所门牌号记错了。你说,人们会把一架飞机交给一个这样的④‘细心人’吗?”
事实证明,从偶然中发现真理的科学家们并不是运气好,大自然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碗水端平的。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的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 “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
【1】文中引号的用法分别是:①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
A.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讽刺或反语。 D.表示特定称谓。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内。
(1)吓得慌了手脚,不知道如何是好。 _______
(2)非常幸运,遇到极为难得的好机遇。 _______
(3)处理事情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_______
【3】短文题目中的“路口”的意思是_______,“顶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4】在原文中用“﹏﹏”画出短文说明的观点。与这句话意思最接近的一句名言是( )
A.发现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D.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5】短文为了说明观点,选择了两类事例,一类是正面的,另一类是反面的。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例子,并在括号内用“正”“反”注明它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
事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2: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3: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4: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给你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几个孩子在大树旁边拍皮球,皮球一跳,跳到一个树洞里去了。
小马说:“我有办法。”他伸手到树洞里去掏,掏了一会儿,掏不着。
小石说:“我有办法。”他用两根树枝去夹,夹了一会儿,也夹不上来。
小叶说:“我有办法。”他拿一把钩子去钩,钩了一会儿,也钩不起来。
小文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叫大家都去打一盆水来。你一盆,我一盆,把水倒进树洞里。树洞里的水满了,皮球就浮上来了。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皮球掉到树洞里去了,小马________,小石________,小叶________,可是都不行。
【3】在文中找出小文的办法,抄在横线上。
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是他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改成一个挨一个地吹给他听。
听到这个消息,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溜走了。
【1】齐宣王和齐湣王的喜好________(相同 不同)。
【2】“这个消息”的具体内容是指( )
A. 乐队的人挨个给齐湣王吹竽。
B. 齐宣王死了。
C. 齐湣王继承了王位。
【3】“_____”一字形象地写出了南郭先生狼狈的样子。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②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1】这三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这三句话均独立成段,强调了藏戏的三个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3】将第①句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和陈述句相比,文章用这样的句子开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风景如画,怎比得上我的家乡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乐园。
1.看了这部电影,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批改作业。(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在大禹的带领下齐心合力地治理重新泛滥的洪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扫罗王信守自己的诺言。(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邓稼先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群偌大的蝶蛾闯进孩子的房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笑得用手指着风姐儿,却说不出话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不得不另选一个职业,学上了驾驶飞机。(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5分)
(1)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改为陈述句)
(2)清澈的溪水流向远方。
改写成拟人句:
(3)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反让大夫取笑了。”(改为转述句)
(4)我最不中用。 我被派到这儿来了。(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5)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为肯定句)
19、下列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雪覆盖了这座美丽的城市。(“被”字句)
被白雪覆盖了的这座美丽的城市。
B.桃花心木不是一种普通的树。(肯定句)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C.这场电影,我不能不去看。(反问句)
这场电影,难道我去看吗?
D.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激动。(感叹句)
此刻,他的心情激动吗?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 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200亿年前的宇宙。(改成直接对话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三天后,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 穿过的那双球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艾迪抽泣地说:“我很难过,没能给德诺找到治病的药。” (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在每个人的童年生活中,都会有许多难忘又有趣的事情,请你选一件事,将事情经过写清楚,感情真实,语言通顺。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自拟题目,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