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德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为人民服务》是于1944年9月8日在________同志追悼________会上所作的演讲。课文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 2、读拼音,写词语。

    kū    qì             xī              xiān    

    _____   _____  _____

    wū    yā     zhū  hóu                 piān zhānɡ

    _____   _____  _____

  • 3、比一比,再组词。

    拟(   ) 赴( )   躇(   ) 枕(   )

    似(   ) 赵( )   著(   ) 沈(   )

  • 4、写出下列句中带点词的近义词。

    1.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     )   (     )

    2.六年前,我们怀着对学校的憧憬、对老师的敬仰走进校园。 (  )  (  )

    3.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     (  )

    4.是您,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  )

     

  • 5、读拼音,写词语

    shù mù mào shèng

    jiàn zhù

    xiān jìng

    rì yuè tán

    ____

    ____

    ____

    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词人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___

    3题目中的鲍浩然是作者的____________,鲍浩然要去的地方是________。这是一首______(填序号)

    A.写景词   B.言志词 C.思乡词   D.送别词

    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比作___;把山比作____。词人运用这样的比喻意在凸显__________

    A.山水的柔美多姿 B.山水像人一样有情有义 C.作者内心的明朗欢喜 D.作者内心的郁闷愁苦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5句子中的“春”有两层含义,既指________________,也喻指_________________

    6用自己的话说说词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古诗词鉴赏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的问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2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理解。

    院里的树们

    ①院里的树们是有数的几棵,一杨,一桃,还有一枣。三棵,三种,本人称其树们,觉得这样一来妥帖,二来也是一种尊重,对树、对树们的尊重。

    ②三棵树相处配合得非常默契,它们谦让有加,有先有后。比如春上,杨先泛绿,一树嫩绿;桃却含绿不露,直接开花;枣呢,一等再等,拖后抽绿、最后绽蕾。而在一天之内,把阳光、月光,连同自己倩影映上窗户儿的,顺序依次则变成了枣、桃、杨……

    ③ 树们的这种默契,不仅局限于树们之间。

    ④大白天,家人开窗、出屋,呼吸新鲜的空气,接纳氧,树们通过光合作用,散发氧,一求一应。家人爱花、喜绿,三棵树俨然私下做了分工,开花的开花,漾绿的漾绿。枣花开了,对于它们,仅仅是一段过程,一个连接的环节,最终为了结果。家人嘴馋,桃便结桃,枣便结枣,每年挂一树硕果、一树香甜。杨自知无缘花果,春一开始,疯长枝条,冬日甘做家人引火的柴禾,颇有一点将功补过味道,在意自己,却不在乎自己。

    ⑤风本有形,树本有声,风依树起,树附风声。树们的确会说话![甲]杨,嗓门高,粗犷像个壮汉子,人乏了,远远看杨、听杨,看杨挺拨的胸,听杨爽朗的高谈阔论,乏劲儿准消;[乙]桃,尾音长,张口说话孩子腔,胸闷了,出屋看桃、听桃,看桃舞蹈的手臂,听桃嘻嘻呵呵的甜笑,闷结儿准解;[丙]枣,声调短,慢条斯理如老人,心烦了,走近看枣、听枣,看枣满是沧桑的脸庞,听枣豁达平和的话语,烦恼立马跑一边去了。

    ⑥树们不简单、不平凡,有些超凡、有些神秘。它们懂得家人想法,知道家人心思。你需要它,它便给你,不求你的回报,没有非分奢望,只要保留脚下一方容身之地,就足够了。

    ⑦树们到底是树,不能没有一点儿家人的照应。桃靠近井,饱喝了水,想法多了,猛伸胳膊,猛蹿个子。春上,父亲要剪掉它的一些枝条。否则,当年毛桃小,来年花蕾少。杨与桃相似,秋后毛枝不修,影响长粗、长高。枣甜,爱生虫眼儿。夏天,母亲不忘为它喷洒药剂。

    ⑧树们随风摆动它们的手臂时,那心形的叶子就展开来,仿佛袒露着对本人们的信任与依赖,本人们就更牵挂它。每当风雨大作,树们被扯动得摇摆不定,一阵莫名的担忧,就会从本人们几个孩子的心里本能地浮起;风歇雨息,看到树们安然无恙,树叶完好无损,本人们就盈溢着满心的激动和感动,久久,久久……

    ⑨树们与院里的秧们、畜们,也异常融洽。豆角秧、黄瓜秧,踩着树节向上登,贴着树皮往上爬,树们不嫌;于是,秧们用眼睛一样晶莹的晨露,倾吐心声,感树们。树们稍有寂寞,鸡会跳上枣的枝桠,亮几嗓子,对树们述说着啥。自然,树们肯定投桃报李,该撑阴凉撑阴凉,该让阳光让阳光。那天精明透顶的狗,树阴下面,悠闲喘息,时不时还拿尾巴亲昵几下树的腿。院外的一对黑背自肚鹊儿,受了感染,主动飞到杨树上面,筑巢安家,长相厮守。

    ⑩树们长在院子,成了家杨、家桃、家枣,与本人们一样,与秧们、畜们一样,共同属于这个院子。既然属于这个院子;本人们,它们是一家;它们,本人们就同是家的成员,家的一部分。(作者刘明达 有改动)

    1本文第④段结尾写杨树“在意自己,却不在乎自己”,请你说说它“在意自己”和“不在乎自己”分别是指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简要概括文中的“树们”具体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文章,你一定从院里这些人与物的关系竹得了不少感悟。结合本文内容,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100-1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

    纸上谈兵

    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幼熟读兵书,谈论起行军打仗来,头头是道,有时连他父亲都说不过他。赵奢知道自己的儿子只是说说而已,没有带兵打仗的真本事,临终前对赵括说:“你不是当大将的人才,千万不要担任将军的职务。(               )你当了大将,(               )会给赵国军队带来覆灭的命运。”

    公元前262年,秦国进犯赵国。赵王听信谗言,任命赵括做大将。有人劝赵王说:“赵括兵书(               )读得很熟,(               )不会灵活运用。”赵王不听。

    赵括接受兵权后,不根据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兵书上的条文,传令全军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准备攻击秦军。

    公元前260年的一天,赵括向秦军发起全面攻击。秦军假装战败,边战边退,赵军一直被引诱到秦军大营前。赵括知道中计,忙下令撤军,可是为时已晚,退路已被秦军堵死;他又下令攻打秦军大营,但秦军的防御工事坚固,根本奈何不得;等他下令收兵暂歇时,秦军又四处骚扰,赵军得不到休息。赵军进退不得,成了瓮中之鳖。

    秦军不忙于攻击赵军,只是将赵军紧紧围困,并切断赵国的援军和粮草救济。几十万赵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军,陷入绝境。

    九月的一天,赵军断粮已有四十六天,秦军的包围圈也越来越小,赵括决心孤注一掷地向外突围。可还没跑到秦军阵地前,他就被乱箭射死。主帅一死,赵军全线崩溃,饿坏了的官兵,不得不向秦军投降。最后,整整四十万大军全被秦军活埋。

    赵国的精锐部队在这次长平战役中全军覆灭,从此以后赵国便一蹶不振。

    【1】在短文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在文中找出“纸上谈兵”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____________       反义词:______________

    【3】赵军在赵括的率领下是如何成为秦军的瓮中之鳖的?用“ ”在文中将有关语句画下来。

    【4】赵军四十万大军全军覆灭的原因有(          )(多选)

    A.赵王听信谗言,十分顽固,用人不当。

    B.秦军骏马强壮。

    C.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他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术,而是生搬兵书上的条文进行作战。

    【5】读了这篇短文,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认真阅读片断,完成后面的练习。

    第二个特色,黄山松的杖条大都向左右平伸,或向下倒生,极少有向上生的。一般树枝,绝大多数是向上生的,除开柳条是挂下去的。 然而柳条是软弱的,地心吸力强迫它挂下去,不是它自发向下桂的。黄山松的枝条挺秀坚劲,绝大多数像电线杆上的横木一般向左右生, 或者像人的手臂一般向下生。黄山松更有一种奇特的姿态:如果这株松树长在悬崖旁边,一面靠近岩壁,一面向着空中,那么它的枝条就全部向空中生长,靠岩壁的一面一根枝条也不生。这姿态就很奇特, 好像一个很疏的木梳,又像学习的字。显然,它不肯面壁,不肯置身丘壑中,而一心倾向着阳光。

    1选择最能概括显然,它不肯面壁,不肯置身丘壑中,而一心倾向着阳光。的四字词语(  )

    A. 向下倒生   B. 左右平伸

    C. 向上生长   D. 心向阳

    2这段是从黄山松枝条生长方向的特点来写的。这里有两个层次, 一是枝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如果这株松树长在悬崖旁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黄山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对比,还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把黄山松比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元宵观灯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终于来了,我和爸爸来到杭州的西湖,也加入了欢闹元宵的人流中。

    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 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那一盏盏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令人大饱眼福。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鸡”,活泼可爱的“鲤鱼”……你看那雪白的“玉兔”,拿着红红的萝卜,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呢。突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条金黄色的巨龙。啊,真漂亮,真神气呀! 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只见那条巨龙张着血盆似的大口,鼻子翘得老高,两只宝珠般的圆眼,放射出白光,金黄色的龙身上披满了片片金甲,像一位身披盔甲的将军。一位外国人对着巨龙,竖起大拇指,连声说:“好! 好!”那金光闪闪的“金鱼”仿佛真的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它蠕动着身子,摆动着美丽的大尾巴,眼睛像滚动的球似的,不停地转,真是玲珑剔透,栩栩如生。

    不一会儿,龙灯耍起来了。一个健壮的小伙子手里拿着彩球逗引巨龙,巨龙在十几个小伙子的舞动下,追逐着彩球,嬉戏着……围观的人们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

    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观灯的人越来越多。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奶奶在孙女的搀扶下指着口吐泡泡的“鲤鱼”不禁赞叹:“现在的灯真有趣。”孙女说:“这不算什么,有的灯比这更有趣呢!”我们看着这五光十色的花灯,感觉如同进入了仙境。好一个热闹的元宵佳节。

    【1】补充词语。

    红彤彤的( )   千姿百态的( )   昂首挺胸的( )

    宝珠般的( )   活泼可爱的( )   金光闪闪的( )

    【2】你能想象一下还有哪些花灯吗?请你形象地描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哪句话描写得最好?写下来,并说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é)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ān)痪(huàn)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à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ū)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á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nüè)狂,他把痛楚作为契()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以手掩面——_______________

    契机——________________

    2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 )中。

    A.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_______

    B.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_______

    3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_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两句摘抄下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片段或美文,完成练习。

    您的字总是那么干净漂亮,一个个娟秀端庄的方块字像小士兵一样排列在黑板上。小小的我急于模仿,可一笔一画却是歪歪扭扭的,我为此特别沮丧。您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字如其人,每个人的字都不同,所以,书哲,你不能一味地模仿,还要仔细观察字的结构……”说罢,亲切地摸摸我的头,然后握着我的手,捏着笔杆慢慢地在纸上移动,几个端庄整齐的汉字便出现在了本子上。在您的熏陶下,我的书写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大气。

    运动会上,您就像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孩子,挥动手臂大声地呐喊助威。原本白皙的脸庞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一头长发随风舞动。当运动员冲向终点时,您会快步奔上去,紧紧地把他搂在怀里,脸上洋溢出孩子般的幸福与骄傲。遇到没发挥好的运动员,您会拉住他的手,温柔地鼓励他别放弃。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

    白皙——______沮丧——_______温柔——_______

    2老师认为写字_______,还要_______

    3我写的字很有进步,一开始是_______,后来是_______

    4对选文中画线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出“我”学习很认真、专注。

    B.抓住“我”写的字端庄整齐的特点,流露出“我”激动与开心之情。

    C.“摸摸”、“握”、“捏”等动词刻画出老师写字姿势好。

    D.这句话写出老师对“我”的关爱,反映出老师的耐心与细心,不愧是诲人不倦!

    5用一句话归纳选文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

    (1)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还有谁比我更了解他呢?(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鸟很喜欢鸣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树叶从枝头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例:乌云遮住了太阳。乌云把太阳遮住了。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1】我们消灭了全部敌人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2】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又何必介意呢?(改成陈述句)

    【3】小鸟在枝头跳来跳去唱歌。

    【4】赵虎说:我要向灾区人民捐100元。(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5】学校要开春季运动会,纷纷报名参加。(修改病句)

    【6】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 18、按要求写句子

    (1)应该发挥广大干警的充分的作用。(修改病句)

    (2)孔明说:周瑜让我三日之内把箭造完,一点都不难。(改为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

       

    (3) 别人 退路 堵塞 自己 意味 生路。 (连词成句)

     

    (4) 狼气急败坏地堵上那个小洞。(改为把字句)

       

     

  • 19、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难道不值得赞扬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怎能不努力学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山川、田野和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播下的种子有什么理由不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没剩些什么。(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都认为《宝葫芦的秘密》这部动画片最好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题目:我不再______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填“孤独”“糊涂”“相信眼泪”……

    2.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写,要有真情实感。

    3.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